继畅销书《闻尽》之后,
释心道法师又一本最符合时代需要的心灵之书和禅修力作!
心道法师实修多年,不曾间断,对佛法的精要「停心」以及禅修之法,有着深刻的体悟与见解。你将在心道法师质朴的文字中,领会禅修的奥妙,从觉知中找回清明觉醒的心性。
停心,是止观的作用。止以后,是停心,停心以后,才是如实观,进入「直心是道场」的观;解脱前后际,前不生、后不续。
这本书从唿吸法介绍止观,谈到修行时会遇到的一些状况,都是平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提问,其中有很多的经验谈,可说是我平日修行时一些亲身见闻的体验整理与分享。
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所有外在的难题,都可以从内心找到解决之道。让有缘的人都愿意尝试禅修,有勇气走入真实。最重要的是,走入修行后,能够一步步解脱身心妄执的习气,并且避免一切因虚妄所带来的负作用。--心道法师
作者简介
释心道
心道法师,为灵鹫山无生道场的开山和尚。1984年于东北角福隆创办灵鹫山、2001于台北永和创立世界宗教博物馆、2003年于纽约创立国际非政府组织「爱与和平地球家(Global Family for Love and Peace)」。
【出生与修行】
俗姓杨,祖籍云南,1948年生于缅甸腊戌省赖岛珊的赖坎村,远征军后裔。4岁时,父亡于匪乱,母妹离散而去,随姑父流浪杂活为计。9岁,为西南联军游击队收容,随军丛林野战求生,尝目睹阿罗汉飞越水潭圣迹,种下慕道解脱的种子。
13岁撤退至台湾,始受正规教育;15岁时,从军中医官初闻「观世音菩萨」故事,得《普门品》,悲欣交集,遂以「悟性报观音」、「真如度众生」、「吾不成佛誓不休」三誓句刺身,为专志修道脱离军籍,茹素禅坐,贯彻尔后。25岁时,相依为命的童挚猝死,顿感无常毅然出家。
【宗风与教育】
1973年于佛光山剃度就读丛林学院,仍励行禅修,尝夜不倒单,8个月后随闭关因缘转向头陀行,历冢间山洞十年余的孤独实修,验明心性,体悟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心道法师的修行以禅为本,主张三乘合一的佛陀本怀,提倡「生活即福田,工作即修行」的生活禅,以华严精神作跨宗教对话交流。1994年,接受缅甸国师乌郭达赖法嗣受名「乌古达剌」;2001年,得宁玛噶陀派莫札法王认证为该传承成就者却吉多杰转世,赐号「巴吉多杰」(吉祥金刚), 2007年受临济本焕长老传法嗣,法名常妙心道,积极促进南北传佛教交流,并志愿改善人类教育,从宗博的基础上,致力复兴那烂陀,推动一所生命和平大学。
【自序】停心--前不生、后不续 释心道
【採访整理序】你要停哪颗心? 吕政达
无部:心停下,地球就平安
2012,灵性,还是末日的年代?
回到伊甸园
彩虹桥在吗?
不要跟着外面走
发明心地
本有的光明
生部:从唿吸走向无生
从「一念无明」到「停心」
数息和六妙门
当有情陷落
观生死幻象
能量终非究竟
从唿吸走向无生道场
从彩虹到梦
道部:不移动的智慧
心脏只是心的办公室
练习静坐:摆脱自我意识的意识
练习静坐:杂想散乱时
练习静坐:不带情绪观自己的心
静坐练习:不移动的智慧
练习静坐:无生无灭无涅槃
静坐练习:与万物神识相遇
驯服狂心
场部:生平只坐禅
生平只坐禅
在百丈,好风徐徐相送
禅修是最好的方式
禅,幸福的方程式
心部:停心方程式
停心就是--解脱前后际
心灵医生
附录篇
一、以「聆听」为法门的大师--你知道祈愿的力量有多大吗? 史玉琪
二、全民「心」资产,九分钟宁静的体验史玉琪
三、从个人到全球:一位僧侣与世界的对话史玉琪
四、深夜上灵鹫山访心道法师吕政达
五、四名弟子与心道法师谈禅法
(一)访恆明法师
(二)访恆传法师
(三)访常存法师
(四)访常乐法师
自序
停心--前不生、后不续∕释心道
本书,是为了引导实修的人,是一本走入实修的导览书。
停心,是止观的作用。止以后,是停心,停心以后,才是如实观,进入「直心是道场」的观;解脱前后际,前不生、后不续。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本书从唿吸法介绍止观,谈到修行时会遇到的一些状况,都是平常的故事和生活中的提问,其中有很多的经验谈,可说是我平日修行时一些亲身见闻的体验整理与分享。对习惯单刀直入的行者而言,也许觉得「废话」太多!但这些「废话」,却可引起一般人较多的兴趣,让大家乐于去读诵。
主要还是要引导入实修,才有用!
为什么要修行?因为所有外在的难题,都可以从内心找到解决之道。让有缘的人都愿意尝试禅修,有勇气走入真实。最重要的是,走入修行后,能够一步步解脱身心妄执的习气,并且避免一切因虚妄所带来的负作用。
希望本书能够帮助大家更积极而有效益的修行,让大家更喜欢深入探讨「生命」这本大书,对实修更有自信,能够回到「自家宝藏」。
愿个个见性,人人成佛。
採访整理序
你要停那颗心?
已不记得是那日,也不记得第一次带儿子上灵鹫山访问心道法师的情景。
只记得我心中着实忐忑,访问一位大师是何其殊胜庄严的场景,胁侍法师环绕,信徒络绎请益,梵唱伴随暮鼓,从大佛殿传来阵阵叩人心扉。道场宁静摄心,怎容得我和儿子来此撒野?
果然,当我这自闭症的宝贝儿子来到灵鹫山上的律心堂,庄严的厅堂立刻变成游乐场,他对每尊佛像都好奇,都要摸摸看。当访问开始,心道法师侃侃而谈,我仍得分神注意儿子的举动,坐不多久就开始躁动不安。心道法师赶紧要侍从弟子拿糖果饼干安抚儿子,我赶紧打圆场:「报告师父,我儿子这样算是坐很久,很给我面子了。」这样说,不知道是不是让师父释怀一些?
我不知道其他佛教大师们接受访问时,是不是容得下旁边有这样的喧闹和躁动?而在那情境中,当我们开始谈起书的主题「停心」时,其实更具有了实践的意义。难道不是吗?不能善自摄心停心,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变成生命的必然,不随外境而动念,我们的访问又该如何进行下去?
你可以开始想像这样的画面,访谈、採写这本《停心》的当下时刻,旁边有一个孩子的躁动、出声,时时的扰乱和打断。儿子的症状之一就是会强迫地把东西收好,把椅子摆整齐,却每每弄巧成拙,发出恼人声响。他还会勐吃饼干糖果,把纸屑丢在四周,这时,师父可能正好讲到「寂静修」或「六妙门」,望了儿子一眼,果然意在言外。
多日后,这将变成甜美记忆的一景是,儿子就坐在我旁边的座位,听着心道师父专心回答我的问题。「这个穿着红袈裟的人到底在说些什么呀?」儿子心内可能这样想着。说时迟那时快,儿子手一伸,就端起师父的茶一口饮尽。离得最近的弟子随即发出惊唿,有位第一次见到儿子的法师看来差点就要昏过去了,心道法师却一点也不气恼,笑着说,「这杯茶一定很香,香到他想来试试味道。」唉呀,如果这是一位禅师的随机逗教,机锋公案,那一刻,我几乎真的就要开悟了。
其实,我这个资深老媒体人,二十多年来不知访问过多少名流雅士,可称得上「阅人无数」。几次带着「顽石」儿子上山来跟师父相应,那座律心堂对着太平洋,我们的访问从霭霭彩霞直到渔火点点、星月皎洁,已是常有的事,于是,我这个「老顽石」才比较能体会到一名真正的禅师的淡定和风采。
当心道法师回答问题,倾囊相授佛法要义时,我每每沉迷于灵鹫山上的此时此刻──就是此时此刻,就是这群人,时间对了,人也对了,做为人,极少有如此确切的感觉。
这一年下来,儿子竟出现微妙的变化,他已知道那穿红袈裟的人是「心道法师」。最近一次採访,儿子仍坐在我身旁,竟对心道法师露出了笑容,当下,师父也微笑相应,说道:「小朋友,要不要来做师父的传人?」世界上最纯真的两颗心灵交契相会,其他的人,乃至这个世界都该停下。佛法追求的纯真、初心和赤子之情,回盪在此刻的律心堂,静夜升腾发亮。
你将读到的这本《停心》,其实就是这一年採访、整理的结晶,也是心道师父与大众结缘的力作。书里有心道法师实修多年,对佛法和生命的情怀和理观。他提出了佛法的精要──停心,在2012年末日灾难之说盛行、人心浮乱之际,这将是一本最符合时代需要的心灵之书。
在这本书里,心道法师借着佛法的修为,出入宇宙、跨越宗教、生命基因和原住民祖灵信仰,试图用一些努力思索过生命是什么的读者感兴趣、或曾经困惑的话题,在精神、概念和实修上,带领读者领略佛法,也让佛法在二十一世纪科学本位主义中,赋与更有新意的诠释。
我不希望读者仅仅是怀着读佛法书的想法来读这本书。其实读者当能体会到,佛法面对的就是生命的发问,生命有了疑惑,佛法和我们一起寻求解答。
你当然不可能一次到位,获得所有的解答,但这却是将生命连结到宇宙一起俯仰唿吸的开始。
唿吸,谁不会呢?心道法师说,心终究不可得,你又想停哪颗心?
心道法师就从唿吸里,为读者展开了宇宙星辰,天地玄黄,就在唿吸里,一朝风月已是万古长空。
吕政达(《停心》採访、整理者、作家、皈依弟子)
看到《停心:停止时间 活出自己》这个书名,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种画面: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极快的时代,我们像是在一条永不停歇的河流中漂流,周围的一切都在飞速掠过,我们来不及细细品味,更别说停下来欣赏了。很多时候,我们被“进步”、“效率”、“成功”这些概念裹挟着,仿佛只要一停下来,就会被时代抛弃。但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股清流,告诉我“停心”并非懈怠,而是一种更深刻的“活”。“停止时间”听起来有些哲学,但我理解为,是暂停那些无意义的消耗,暂停那些外界的噪音,把注意力拉回到内心。而“活出自己”,则是我一直渴望的终极目标。我们有多少人,真的了解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又有多少人,有勇气去追求那些不那么“主流”的梦想?这本书是不是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看到那个最真实的自我,并且给予我们力量,去活出那种不被定义、不被模仿的独特人生?
评分最近的生活节奏真的快到有点让人喘不过气,每天睡醒就进入战斗模式,直到深夜才能勉强拖着疲惫的身体休息。这种感觉就像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虽然看起来很有效率,但久而久之,真的会觉得有些零件快要磨损了。尤其是当看到身边很多朋友,也和我一样,整天忙忙碌碌,却好像少了点什么,少的那种东西,用书名《停心:停止时间 活出自己》来形容,真的太贴切了。我一直觉得,我们太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生活,被动地回应各种需求,却很少主动去“停下来”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是我们一直想要去做,却因为“没时间”而搁置了?是不是有什么声音,是我们一直听而不闻,因为觉得它不切实际?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它能给像我一样被生活推着走的人,一个刹车的机会。它不仅仅是关于放松,更像是一种内在的觉醒,一种关于如何重新掌握自己生活节奏的指引。我希望它能帮助我,或者说帮助我们,重新找回那种属于自己的、有力量的步调。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停心:停止时间 活出自己》,光是看书名就觉得很有意思。「停心」这两个字,好像在说,在忙碌的生活里,我们是不是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声音?每天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工作、家庭、社交,好像永远有做不完的事。有时候,真的会觉得时间不够用,或者说,我们根本没有真正“活”在当下。这本书的副标题「停止时间 活出自己」,更是点出了核心。我们常常被外界的期待、社会的标准绑架,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模样,却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本书是不是能带我们找到那个停下来的契机,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找回那个最真实、最自在的自己呢?光是想象就觉得充满了治愈的力量。我真的很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或者至少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让我们在奔波的生活中,也能找到片刻的宁静,然后勇敢地迈出活出自己的那一步。毕竟,人生真的不长,如果一直在为别人而活,那该多可惜啊。
评分《停心:停止时间 活出自己》这个名字,让我联想到了一种内心深处的呼唤。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各种“应该”填满的世界里:应该努力工作,应该好好赚钱,应该照顾家人,应该保持健康,应该… 太多太多“应该”,让我们渐渐忘记了,我们自己“想要”什么。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一个无形的网笼罩着,虽然看得见外面的世界,却无法自由地飞翔。所以我看到“停心”这两个字的时候,心头一震,仿佛被击中了。这不就是我一直以来渴望的状态吗?想要有一个短暂的“暂停”,去摆脱那些无休止的外部指令,去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而“停止时间,活出自己”,更是将这个概念升华了。它不是逃避,而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智者,温柔地引导我,让我能够真正地“停下来”,去感受,去思考,去看见那个被忽略已久的自己,并且最终,能够勇敢地,踏上那条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道路。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在奋力向前冲刺,生怕落后。我们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地追求下一个成就,却很少有人真正停下来问问自己,我到底在跑向哪里?我跑得这么快,是为了什么?《停心:停止时间 活出自己》这个书名,恰好触动了我内心最深处的疑惑。它似乎在说,其实我们不一定要一直奔跑,有时候“停下来”反而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走得更稳健。“停止时间”这个说法,听起来很玄妙,但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慢下来”的智慧,一种从喧嚣中抽离,回归内心的平静。“活出自己”,更是我一直以来都在探索的命题。在这个人人追求趋同化的社会里,保持个性和独立思考是多么珍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深刻的见解,帮助我理解如何才能真正地“停下”外界的纷扰,聆听内心的声音,并且有勇气和智慧,去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