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15
试想有一天,你想上街却被禁止出门;
再也不许和朋友见面;
所有的人都认为一切错在于你;
大清早你就被他们押走
「我曾经历过这样的一个世界,人们屈服于诱惑之下,因此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我们绝不能纵容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卡萝拉.史坦
本书重新叙述纳粹国家社会主义的历史--不只是针对年轻读者而已。
集合德国历史学者与名家之作,深入浅出介绍人类二十世纪一段最惊心动魄的时代故事。内文结合精彩的真实历史照片,并且穿插事件解说设计,让读者能了解事件的源由、经过与结果。
本书特色
◎集合德国历史学者与名家,深入浅出介绍人类二十世纪一段最惊心动魄的时代故事。
◎本书大部分作者,都曾经历过纳粹时代,他们在当时属于「新时代」的一群,现在他们面对现代读者,描述那些曾经充满狂热、希望、恐慌、失望、悲痛的回忆。这些故事,对每一个新世代都需要一再讲述。
◎全书内含75张历史照片,另有方格独立解说与内文相关的历史事件。
◎本书内描述的时代故事,对现代人来说多半难以想像。阅读此书时,你一定会产生许多疑问。这些问题不容易回答,也不一定每个问题都有答案。但是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处在那个时代,你会怎么做?在你身上,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作者简介
汉斯.蒙森(Hans Mommsen)
1930年出生于马堡(Marburg),大学主修历史,副修德文与哲学。1968至1996年间在波洪(Bochum)大学教授现代史,1977年起担任劳工运动史研究中心主任。他在许多发表论文中研究社会民主与劳工运动历史、德国反对运动、威玛共和国及国家社会主义之军火工业。
在和曼福烈.葛瑞格尔(Manfred Grieger)共同撰写的《第三帝国时期之福斯汽车及其劳工》(Das Volkswagenwerk und seine Arbeiter im Dritten Reich)一书中,作者指出大战时期德国经济成长与现代化的迈进,乃奠基于强迫劳动与人力剥削,更在《从威玛到希特勒》(Von Weimar zu Hitler)一书中,完整分析第三帝国的内政宪法。在《希特勒之外的道路》(Alternatives zu Hitler)研究里,他撰文描述1944年7月20日反对运动的政治与社会理念。
希尔可.罗伦斯 (Hilke Lorenz)
1962年出生,德国文学与历史学系毕业。目前担任斯图加特週报《週日即时报》(Sonntag Aktuell)杂志部主管。她于2003年开始探讨童年时期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人们的生命故事,从中孕育出一本专书:《战争儿童——一个世代的命运》(Kriegskinder - Das Schicksal einer Generation)。
蜜尔雅.培斯乐 (Mirjam Pressler)
1940年出生,毕业于法兰克福造型艺术学院。她在1962年前往以色列,于囤垦区内工作过一段时间。1970年返回德国后,打过许多零工,抚养3名女儿成人,并开始撰写儿童与青少年书籍。1980年出版的第一本小说《苦甜巧克力》(Bitterschokolade),立即赢得着名的奥登堡(Oldenburg)儿童与青少年文学奖。
除了写书之外,她还翻译希伯来文、非洲语、英文及荷兰文书籍,例如《安妮日记》之评着版本。蜜尔雅.培斯乐曾撰写一本关于安妮.法兰克的书籍,名为《我心何等向往——安妮.法兰克的生命故事》(Ich sehne mich so. Die Lebensgeschickte der Anne Frank)。她的着作屡获大奖,一本源于真实故事的小说《玛卡.麦》(Malka Mai)亦曾获奖。玛卡.麦是一个7岁的犹太小女孩,家人因为躲避纳粹而将她独自留在波兰农庄里,书中描述这位小女孩奋斗倖存的故事。
邬苏拉.魏尔夫 (Ursula Wolfel)
1922年出生于汉姆伯恩(Hamborn)(后改名为杜伊斯堡—汉姆伯恩)(Duisburg-Hamborn)。她的兄长卒于1939年波兰之役。她曾于疏散「儿童下乡」活动中,参加后方支援役与青年义务劳动,之后进入海德堡大学就读德文及历史学系。1943年,她在罗德兹(Lodz)结婚;隔年得女。1945年,她的丈夫死于战俘营内。
大战结束后,她在奥登华德地区(Odenwald)担任教师助理,并于佑根汉姆(Jugenheim)当时的教育学中心及法兰克福修课。之后,则于达姆城特殊教育学校授课。1961年起,她成为自由文字工作者。其全数着作于1991年荣获德国青少年文学特奖。
赫曼.文克 (Hermann Vinke)
1940年出生于下萨克森州的瑞德—埃姆斯(Rhede-Ems)。毕业于汉堡大学历史及社会学系,曾担任多间报社的编辑,其中长年担任帕本堡《埃姆斯日报》,也担任过汉堡北德广播电台(NDR)的编辑。1981至1986年间,他担任德国公共电台(ARD)驻日本之远东特派记者;1986至1990年年间则出任北德电台及西德电台(WDR)驻美记者;1991至1992年间,他负责掌管位于(东)柏林之德国公共电台,而后则担任布莱梅广播电台节目部经理。
自2000年起,他负责与东欧∕波罗的海的通讯工作。目前寓居布莱梅及柏林。他撰写过例如《苏菲.硕尔的短暂人生》(Das kurze Leben der Sophie Scholl)、《凯托.柏叶思.范.贝克——我并未乞求苟延此生》(Cato Bontjes van Beek — Ich habe nicht um mein Leben gebettelt)等书。其着作屡获大奖,包括荣获德国青少年文学奖。
哈特姆特.冯.韩逖希 (Hartmut von Hentig )
1925年出生于波兰的波森(Posen),其父主责当时位于波森的德国总领事馆。父母离异后,哈特姆特多半旅居国外,曾在美国加州、哥伦比亚及荷兰度过童年与青少年时代。曾就读柏林法国中学6年,1943年加入军队,战争结束前沦为美方战俘。1945年,他开始进入大学研习古典语言学;于1953年取得美国芝加哥博士学位。
曾担任高中历史及拉丁文教师10年之久。1963年起,他于哥廷根(Gottingen)及毕勒费尔德(Bielefeld)大学担任教育系教授,并于毕勒费尔德大学创建实验学校(Laborschule)及补修高中文凭之3年制学校(Oberstufen-Kolleg)。退休10余年,寓居柏林,以荣誉教授身分评论时事。
卡萝拉.史坦 (Carola Stern)
1925年出生于伍瑟都岛,原名爱莉卡.阿司姆斯(Erika Assmus)。二次世界大战后,她于东德担任教师。1950年代逃至西柏林,透过各种文字发表,赢得研究东德专家之美誉。东德国家安全局曾两度试图绑架她,因此她以假名「卡萝拉. 史坦」在报章杂志上发表文章。许多人仅知其笔名。
1960年代,她负责科隆一家出版社的政治书籍编辑部。1970年开始,担任西德电台(WDR)的编辑与评论人。退休之后,她在《交织的记忆》(In den Netzen der Erinnerung)及《双重人生》(Doppelleben)两本书中描绘自己的生命经历,并出版一系列的名女人传记。
英格.柏德森 (Ingke Brodersen)
1950年出生,大学时期主修历史。曾短期担任教师,之后则长年任职于Rowohlt出版社,编辑并出版政治类书籍,而后升任Rowohlt Berlin出版社负责人。
多年前,她与其他作者共同合作出书,书中多位主角回顾自己在希特勒成为共和国总理那一天当中的经历。书中有位作者是共产党员,他在1933年旋即被捕入狱;这人和英格.柏德森有着同乡之谊。从他口中,英格了解了许多关于自己故乡及乡亲们在纳粹主义时代里发生的故事。
目前担任作者及撰书专案经理人,并为《卡夫卡》杂志工作。她与朵莉丝.施洛德—柯普夫(Doris Schroder-Kopf)共同出版《总理住在游泳池》(Der Kanzler wohnt im Swimmingpool. Wie Politik gemacht wird)一书,并和麦布瑞特.伊尔纳(Maybrit Illner)共同撰写《小道消息报导--传媒及其操盘手》(Ente auf Sendung. Von Medien und ihren Machern)。
译者简介
李雪媛
台北市人,德国海德堡大学硕士,主修历史学与政治学,现从事教学及翻译工作。另译有《士兵修好了留声机》、《向生命说YES!》、《名声》。
吕以荣
美国长堤加州大学国际社会工作研究所研究,德国海德堡大学老人学研究所硕士后学位,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教学∕心理学硕士。另译有《向生命说YES!》、《高加索玫瑰》。
导言:勇气与良知∕英格.柏德森
本书叙述有关纳粹国家社会主义的窜起与衰败、战争、对人类的迫害与灭绝,以及「第三帝国」终于被击败,人民得到解放的那一年。这段时期是历史,但同时亦涵盖了无数个可以让人从中学习的故事。我们从那些为求获取利益而参与暴行的人们身上学习,但也从另一些为帮助别人而不惜冒生命危险的人身上学习。这些人往往只是默默无名的英雄,他们的姓名几乎不为人所知。譬如,席特君.查森豪斯,当被问及为何做出此举时,她答道:「这是人性的良知。」
第一章:「元首国家」--一个独裁政权的兴起∕汉斯.蒙森
看似十分坚决果断的纳粹「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却经常犹豫不决,以致于他在1923年11月企图推翻可恨的威玛议会共和的行动失败。为了这次所谓的「希特勒政变」,他被判处四年的监禁,但前后却仅服刑数月。他利用服刑期间撰写了一本个人回忆录《我的奋斗》。
之后不到十年光景,时机终于成熟: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他受到诸多保守派人士的支持,因为他们相信,一方面可借此「控制」希特勒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份子,另一方面可将其做为利用工具。然而,希特勒及其党羽--从卸任战斗机飞行员赫曼.戈林、宣传头子约瑟夫.戈培尔,到后来的纳粹党卫军首领海因希.希姆莱--却在短短数月之内,将德国打造成一个独裁的元首国家。
第二章:「与领袖一同前进」--纳粹政权如何征服人民的日常生活∕希尔可.罗伦斯
当纳粹国家社会主义份子掌权时,卡尔、安娜朵丽和玛丽安妮都还是懵懂未知的孩子。对于他们而言,1933年也是个新时代的开始。野外行军、社团晚会、夏令营、冬夏至庆典--各式各样的青少年活动不断,所有活动均按照他们领袖的旨意,具有「德意志的思想、德意志的行动」,因为他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樑。他们高唱行军曲,学习德意志的问候礼,以及如何分辨「统治阶级」与「劣等人种」。
偏偏是一个被俘虏的「劣等人」,一个来自俄罗斯的强制劳役工人,让安娜朵丽的世界观产生了第一道裂痕。他突破了这个原本信仰坚定的「希特勒少女」身上的冷血盔甲,毕竟,少女原将外劳视为必须击溃的「敌人」。
第三章:天堂与地狱--从德国莱比钖到捷克特瑞辛市∕蜜尔雅.培斯乐
那年她刚满14岁,正准备移民到巴勒斯坦,她的大姊荷莲娜已在当地。出身莱比钖的犹太女孩汉娜萝蕾,此时已改名为汉娜,去不成巴勒斯坦,反而来到哥本哈根,再辗转去了丹麦的菲英岛。虽然汉娜必须从事粗重的工作,面对纳粹恐怖统治的威胁,她却仍感到安全无虞。直到有一天,纳粹党卫军的枪托在拂晓的门前勐撞,汉娜就这样被带到捷克特瑞辛市的集中营去了。
第四章:「为何军人必须杀戮?」--白天争战,夜半轰炸∕邬苏拉.魏尔夫
这场战争并非突如其来,从先前的诸多征兆便可看出端倪,例如「义务兵役」、「战斗」及「防空设施」等名词,在战争之前已广为流传。汉纳斯.胡柏担忧自己妻儿,认为确实有必要建造一个防空地窖。于是整栋房子的住户上下总动员,完成了一间防空地下室,此时距离战争爆发仍有数年。
然而,战争终究波及这幢位于德国西部杜伊斯堡和丁斯拉肯两地间一座小城郊的出租公寓。阿诺是一位忠诚的社会民主党人艾利希之子,他加入纳粹党卫军的行列,在战争结束时失踪;小组督察员奥托.史密特之子罗夫惊骇地目睹了纳粹党卫军对俄国人民的恐怖暴行;沃夫刚则因为在战时必须跟随大学生连队移师至波兰而身受重伤,成为这栋公寓里的第一位战争牺牲者。
第五章:「别说这是为了祖国」--反抗纳粹政权的义士∕赫曼.文克
朋友们事先警告过他,但是政论杂志《世界舞台》的发行人卡尔.冯.欧西茨基仍决定先就寝休息。他在1933年2月28日深夜被捕,被发配至艾斯特维根集中营。其后碍于国际间的抗议,他才在1936年重新被释放,但此时的他已经病入膏肓。然而在「第三帝国」期间,他并非唯一一个为了个人民主信念勇敢挺身而出的人。有人为反抗纳粹政权,即使牺牲生命亦在所不惜。譬如葛奥格.艾尔沙就耗费了30个夜晚的时间,在慕尼黑的市民酒窖内安装炸弹,不料希特勒却比预定的时间早一步离开。又如「领袖的私人囚犯」——牧师马丁.倪慕乐被监禁于萨克森豪森的集中营里。还有那三位来自比利时的年轻抗暴斗士,他们在1943年4月成功阻止一班开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死亡列车,231条人命因此获救。
第六章:1945--解放的那一年∕哈尔姆特.冯.韩逖希
在这场荒谬战争的最后数月,当敌军早已深入国土之际,德国人却依然顽强抵抗,难道抱着绝对服从、完成使命与坚忍不拔的态度,就可达成希特勒的「最后胜利」吗?此时人们所能乞求的,不过是别让自己沦为轰炸的牺牲品,或是被逮着的逃兵罢了。
数以百万的德国军人待在超大型的俘虏营内,正是反省思考的良机。在佔领区内,战胜的同盟国正准备建立新的生活秩序。一级战犯在纽伦堡的国际法庭内接受审判,许多德国人民至此才头一次认清他们的丑行,却仍不愿意去面对事实。同盟国不仅借着惨不忍睹的照片、刑罚与限制职业权对德国人民进行思想再教育;另一方面,人们也开始被迫去面对和因应如今的局面:失去当权者,却换得自由。整个体制瓦解得彻彻底底,却因此成为一个转机。
后记:借由假想敌的塑造使仇恨滋长∕卡萝拉.史坦
北部伍瑟都岛上的每个人都是亲「领袖」的。妈妈偏袒希特勒,牧师亦然;学校老师赞同他,甚至连外国人也附和他--威尔斯王子曾造访希特勒在伯格霍夫私人山庄;柏林奥运举行期间,法国队甚至高举右手,行希特勒问候礼。早在纳粹份子当权之前,所谓的「红色敌人」、「犹太人」等假想敌早已存在人们心中。将事情一概而论的习性更加速了假想敌概念的蔓延,借着这些假想敌让仇恨滋生,而仇恨再挑起暴力。
希特勒草莓:屠杀、谎言与良知的历史战场(改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希特勒草莓:屠杀、谎言与良知的历史战场(改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