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岩上八行诗》是我第五本诗集,于一九九七年八月由派色文化出版,发行后引起诗坛注目,不少学者、诗人加以评论肯定。时间一晃,出版至今已前后十五年,当初派色文化出版社老板许振江好友,却也离开我们十年了,不但颇为怀念也很感伤。出版事业本来难做,诗集更是滞销赔本货,之所以诗集再版,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本诗集十多年来陆续有诗人评论者提起,也有一些诗友向我要这本诗集;另一原因是美国加州大学Litze Hu教授她中英文造诣极佳,她喜欢这本诗集,愿意译成英文,于是一兼二顾,再版加中英文对照,并有增删,使它成为六十四完整的易数。
《周易》共六十四卦,为完整的象数,为何我的八行诗,深受易经所影响却只用六十一首之数,虽然六十四最末一卦为火水未济,亨,而有济渡未完之意,但我对数有个人之偏好,不喜六十四,又当年我六十一岁,所以取用六十一首之数。如今早已度过此象数范围,所以再版本将〈影〉原有两首,删去一首再加〈瓜〉、〈唇〉、〈舌〉、〈脚〉四首,使它合乎六十四的完整象数。
俄罗斯评论家希柯洛夫斯基曾说:「只有新艺术形式的创造才能重建人对世界的敏感、复甦事物、消灭悲观主义」。我不是主张形式主义者,但我赞同新形式的建立有助于艺术创作〈包括诗文学〉的推陈佈新。
《岩上八行诗》原先设定是有其特定形式的思考,挂上「岩上」的「八行诗」;它是有依据的结构性的八行,不是随意的,如果任意性的将可排列、组合成多种八行,而不是我的八行的样相。
《周易.系辞》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据此可写出《周易》中的数列:
太极:(1+1)0 = 1 诗由一个单位分阴阳开始。
两极:(1+1)1 = 2 每节有二行。
四象:(1+1)2 = 4 共有四节。
八卦:(1+1)3 = 8 四节各二行,全诗共八行。
六十四卦:﹝(1+1)3﹞2 = 64 六十四不是尾数,它可变化无穷。
「岩上八行诗」是依据《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成象数排列的,它是个严密的结构。《周易》是古代经典,从其中撷取养份,创我之新意,自觉不但不限于旧有之窠臼,反而另有别裁;实则深入研究易经,将发现它永远是新的。如果不是看出易数变化的奥妙,别有用心,怎能坚持这个形式写成一本诗集呢?这一点多数的学者、诗人的评论都肯定了,让我颇感欣慰!
一种不同形式的出现,除了表现它在形式上的特殊性外,另外一个理由是对另一种形式的反动。
上世纪九○年代的所谓后现代的诗语言形式,之全面对诗的否定,引起我另一面的思考,我企图以固定「事实上,内面变化无穷」的形式,对漫无章法的否定,採取反动的制约,这是我写八行诗外在的原因。
内在的原因是:我想以简约素淡的形式,企图吸纳繁复万象的可能,蕴藏于有限的诗句中。
世上最简约又能容纳万千事物于简单数理之中,唯太极一阴一阳符号之变化。所以简约的语言文词乃有企图透测万物万象的天机神化于其中的奥秘。不加装饰,淡尽清远的直觉语言才能参透心物之性本,或我或物,或其皆是,或其皆非。以有心所住于物;也以无所住于物,尽在心物一浑然之动念转换间,所以诗题均为一字,一字所含之天地,可发挥命名造物之神机,是所谓「有名万物之母」!
我只是从一字之本体,还物还我于心的感悟,化为诗中所观照心物之间交感的世界。
有了形式,就有局限。诗一但成为诗,就被所谓诗所局限。但因有局限才能知道被局限了的是什么。水,大洋是水;手中一滴也是水,要得的,是诗的本质。所以八行是有局限的,要的是局限中诗的本质,和一字之命名,之名与道体,所激释的意义。
《周易》是哲学书,它缜密的形式结构肌理,实含蕴深邃的哲思内境。八行诗仅借得了简单的爻变技巧,至于内容,有感于五十五岁之后,人生有了些许的感悟,从第一首诗〈树〉里,提问「而我在哪里?」开始,渐渐体会〈水〉柔的人生态度;〈枫〉的坚持;〈茶〉的提醒;〈墓〉的面对死亡;〈舞〉的变动观;〈飞〉的积极态度等,而一些诗人、学者的评论给了回响,令我感谢。诗人谢辉煌发现了我在诗集中,发问了二十八次;诗人王灏与评论家丁旭辉从形式结构剖析;古继堂、古远清两位学者,诠述哲思感悟的思辩;诗人黄明峰从易经观物取象析释等,他们从不同角度精准地看穿了我耍弄的一点诗的舞技,是我诗的知音,这些析论对喜爱这本诗集的阅读者是极有帮助的,所以在再版时一併收录。
其实评论这本诗集的尚有很多,例如诗人林亨泰、莫渝、林广、陈康芬教授等的评论,或因限于单篇诗或论及仅一部分,以及一九九七年十月「岩上八行诗作品研讨会」由前辈陈千武主持,赵天仪教授等三十位诗友参加的讨论纪录,均因再版篇幅有限无法纳入,也全在此表达诚敬谢意。
二○一二年六月十七日
(七) 《岩上八行诗》这本作品,如同一个精致的匣子,里面盛装着作者对于生活、情感、以及存在的细致体悟。初读之下,可能感受不到那种强烈的冲击,然而,一旦你沉下心来,与它进行一场真正的对话,你会发现,它所蕴含的力量是多么的深邃。我并非一个文学评论家,只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普通人,而这本书,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作者的文字,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像那种张牙舞爪的表达,而是如同一汪深潭,看似平静,实则波涛暗涌。它在不经意间,就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我常常会被一句简单的描述所打动,去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那种情感。这种“嚼之有味”的阅读体验,是如此难得。 书中的人物,都带着生活本身的烟火气。他们不是完美的化身,也不是戏剧化的角色,而是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迷茫与坚持。我能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那些相似的经历。作者并没有给他们下定义,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展现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岩上八行诗》的叙事,并非是传统的线性推进。它更像是一种回忆的碎片,或是不同角度的审视。这种结构,反而更贴近我们真实的思维模式,更能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我常常在读完一个片段后,会在脑海中构建出更完整的故事,或是将这个片段与之前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静”的力量。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片能够让心灵得以休憩的净土。而《岩上八行诗》,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清澈。
评分(八) 《岩上八行诗》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一次与作者共同进行的,关于生命、关于情感的探索。它没有宏大的背景,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悄地改变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我不是一个擅长用华丽词藻来评价的人,但我愿意用最真诚的语言,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作者对景物的描绘,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诗意。它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将自然之美,与人物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能感受到山间的清风,能听到溪水的潺潺声,能闻到泥土的芬芳。这些感官上的体验,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一体。 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的圣人,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们有着自己的优点,也有着自己的缺点,有着自己的挣扎与妥协。我能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那些相似的经历。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评判,而是以一种平和的视角,去展现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岩上八行诗》的叙事方式,也极具特色。它并非是线性的,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每个片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整本书的精神内核。这种结构,反而更符合我们真实的思维模式,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静”的力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片能够让心灵得以休憩的净土。而《岩上八行诗》,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清澈。
评分(九) 当我第一次看到《岩上八行诗》这个书名时,我就被它所吸引了。它不像那些直白的书名,而是带着一种含蓄的美,一种引人遐思的意境。而当我真正翻开它,我才发现,这本书,远比我想象的更加精彩。它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大起大落的冲突,但它却以一种细腻而深沉的方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作者的文字,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它不是那种华丽的辞藻堆砌,而是简练而精准的表达。它在不经意间,就触动了读者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我常常会被一句简单的描述所打动,去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那种情感。这种“嚼之有味”的阅读体验,是如此难得。 书中的人物,都带着生活本身的烟火气。他们不是完美的化身,也不是戏剧化的角色,而是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有着各自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迷茫与坚持。我能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那些相似的经历。作者并没有给他们下定义,而是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去展现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岩上八行诗》的叙事,并非是传统的线性推进。它更像是一种回忆的碎片,或是不同角度的审视。这种结构,反而更贴近我们真实的思维模式,更能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我常常在读完一个片段后,会在脑海中构建出更完整的故事,或是将这个片段与之前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久违的宁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被各种琐事缠绕。而《岩上八行诗》,就像一股清流,洗涤着我的心灵。它让我重新审视生活,重新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它并非提供答案,而是引导我进行探索。
评分(三) 《岩上八行诗》带给我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一种对于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我并非一开始就对其抱有极高的期望,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其独特的文字魅力所折服。它不是那种能够让你捧腹大笑或热泪盈眶的书,它更像是一种静默的陪伴,一种在平凡生活中寻找不平凡的指引。 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令人惊叹。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间,那些被我们日常生活中匆匆掠过的场景,在作者的笔下,却焕发出别样的光彩。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段无声的对话,都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我常常会因为作者对这些细节的细腻描绘而驻足,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些场景的发生。这种“看见”的能力,是作者赋予读者的宝贵礼物。 书中的人物,不是生活在童话里的王子公主,也不是跌宕起伏的戏剧主角。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烦恼与坚持。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而是将他们的真实一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真实,反而更容易引起共鸣,让我们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生命共通的情感。 《岩上八行诗》的语言,简洁却充满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句式,但每一句话都精准地触及人心。它像一股清泉,涤荡着我们被世俗尘埃蒙蔽的心灵。我常常会因为一句简单的描述而陷入沉思,去思考其中的哲学意味,去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这种阅读体验,是其他书籍所难以比拟的。 它教会我,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放慢脚步,去观察,去感受。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去发现生活中的诗意。这本书,并非是为了娱乐而写,它更多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探索,一种对人性的关怀。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清澈。
评分(五) 《岩上八行诗》,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浑然天成的韵味,一种不事雕琢的自然之美。当我真正沉浸其中,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是这本书的灵魂所在。它以八行诗为载体,将看似简单的文字,蕴含了无尽的深意。它不是那种需要你绞尽脑汁去解读的晦涩作品,也不是那种让你看完就忘的快餐文学。它更像是一种静默的陪伴,一种在平凡生活中注入诗意的力量。 作者对于场景的描绘,总是能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不是照片式的记录,而是将我带入其中,让我去感受。我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轻柔,能听到雨滴落在窗棂上的滴答声,甚至能闻到远方飘来的饭菜香。这些细微的触感,构成了我对世界的感知,而作者,只是用文字,将它们放大,让我重新体会。 书中的人物,也并非高大全的英雄,也不是穷凶极恶的恶棍。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着自己的坚持与妥协。我能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那些相似的经历。作者并没有给他们贴上标签,而是以一种包容的姿态,去展现他们的生命轨迹。 《岩上八行诗》的节奏,是舒缓的,是沉静的。它并不急于讲述一个多么惊心动魄的故事,而是让你在其中慢慢地体会,慢慢地感受。这种缓慢,并非拖沓,而是给予读者充足的空间去思考,去品味。我常常在读完一个片段后,会停下来,静静地回味,让文字在心中慢慢发酵。 这本书,给了我一种久违的宁静。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信息轰炸,被各种琐事缠绕。而《岩上八行诗》,就像一股清流,洗涤着我的心灵。它让我重新审视生活,重新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它并非提供答案,而是引导我进行探索。
评分(二) 坦白说,在拿起《岩上八行诗》之前,我对“八行诗”这个概念并不熟悉,甚至带着一丝好奇与疑虑。我猜想,这是一种对篇幅的限制,或许会显得过于精炼,难以承载太多的情感或思想。然而,事实证明,我的预设是多么浅薄。这本书,以其独特的魅力,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教会我欣赏“少即是多”的艺术。 作者的文字,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雕塑家,在有限的篇幅内,却能雕琢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场景。每一句,每一字,都仿佛经过千锤百炼,恰到好处地放置在最能发挥其力量的位置。没有多余的词汇,没有冗长的铺垫,却能激起读者内心深处的回响。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简短的诗句,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去捕捉那转瞬即逝的情感。 《岩上八行诗》的叙事方式,也并非线性推进。它更像是碎片化的记忆,或是不同角度的审视。作者并不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框架,而是将一个个独立的片段,如同一颗颗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副意境深远的画卷。这种非线性的结构,反而更贴近我们真实的思维模式,更能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想象。我常常在读完一个片段后,会在脑海中构建出更完整的故事,或是将这个片段与之前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的哲学思考,也并非直白地灌输,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需要读者自己去发掘。它探讨了时间、记忆、失去、以及生命本身的意义。但这一切,都包裹在温暖的叙事之中,不会让人感到压抑或沉重。读完之后,我并没有获得明确的答案,但我的内心却充满了更多的疑问,以及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勇气。这或许是作者想要达到的目的吧——引导读者去探索,去感受,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答案。
评分(一) 第一次翻开《岩上八行诗》,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便如同这书名一般,带着几分古朴与诗意。我并非一个专业的文学评论家,只是一个沉溺于文字的普通读者,而这本书,无疑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触动。它不像那些华丽辞藻堆砌的读物,也不似节奏飞快、情节跌宕的畅销书。恰恰相反,它以一种近乎喃喃自语的姿态,缓缓地铺陈开来,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炉火旁,轻声讲述着那些被时光掩埋的往事。 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绘景物时所使用的笔触。那些文字,不是简单地勾勒,而是将色彩、光影、甚至气味都融汇其中,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当我读到关于山峦的描写时,我能感受到石头的粗粝,听到风穿过林间的呼啸,甚至能闻到泥土与草木混合的芬芳。这种沉浸感,并非强加于人,而是作者巧妙地将自己的感官体验,转化为读者可以共享的情感。 书中的人物,也非脸谱化的英雄或恶棍。他们都有着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有着自己的挣扎与迷茫。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他们,而是以一种平和的视角,去观察,去记录。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看到了自己,看到了身边熟悉的人。这种真实感,是许多虚构作品所难以企及的。 《岩上八行诗》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静”。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片能够让心灵得以休憩的净土。而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读完之后,我并没有那种“读完一本好书”的成就感,反而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怅然,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场难得的禅修,身体放松了,但思绪却依旧在那些诗意的片段中徘徊。
评分(十) 《岩上八行诗》这本书,如同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可能并不惊艳,但越品越有味道。它没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它却以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悄悄地打动人心。我并非一个专业的评论家,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但我愿意用最真诚的语言,来表达我对这本书的赞赏。 作者对于景物的描绘,总是带着一种独特的诗意。它不是照片式的记录,而是将自然之美,与人物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能感受到山间的清风,能听到溪水的潺潺声,能闻到泥土的芬芳。这些感官上的体验,让我仿佛身临其境,与书中的世界融为一体。 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完美的圣人,也并非十恶不赦的罪人。他们有着自己的优点,也有着自己的缺点,有着自己的挣扎与妥协。我能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那些相似的经历。作者并没有刻意去评判,而是以一种平和的视角,去展现他们的生命轨迹,从而引发读者的思考。 《岩上八行诗》的叙事方式,也极具特色。它并非是线性的,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每个片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整本书的精神内核。这种结构,反而更符合我们真实的思维模式,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静”的力量。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片能够让心灵得以休憩的净土。而《岩上八行诗》,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清澈。
评分(四) 初次接触《岩上八行诗》,便被其书名所吸引。它不像那些直白的标题,而是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而当我真正翻开它时,我发现,它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待。这本书,犹如一位久违的老友,静静地坐在那里,用它特有的语言,与我进行着一场心灵的对话。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总能赋予它们生命。无论是巍峨的山峦,还是潺潺的流水,亦或是平凡的草木,在作者的笔下,都仿佛拥有了灵性。它们不仅仅是背景,更是故事的参与者,是情感的载体。我能够感受到阳光洒在皮肤上的温度,能够听到微风拂过耳畔的声音,能够闻到雨后泥土的清新。这种感官上的体验,是如此真实,如此生动。 书中的人物,也都活灵活现。他们并非完美的化身,而是有着自己的缺点和挣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他们显得如此真实,如此 relatable。我能在他们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的无奈与希望。作者并没有刻意去批判或赞扬,而是以一种平和的态度,去展现他们的生活,去引发读者的思考。 《岩上八行诗》的叙事方式,也极具特色。它不像传统的叙事那样线性推进,而是更像是碎片化的记忆,或是不同视角的观察。这种结构,反而更符合我们真实的思维方式,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我常常在读完一个片段后,会在脑海中构建出更完整的故事,或是将这个片段与之前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种“静”。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片能够让心灵得以休憩的净土。而《岩上八行诗》,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读完之后,我并没有那种“读完一本好书”的成就感,反而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怅然,仿佛刚刚结束了一场难得的禅修,身体放松了,但思绪却依旧在那些诗意的片段中徘徊。
评分(六) 当我在书店的货架上看到《岩上八行诗》时,我并没有立刻被它的封面吸引,吸引我的是那个略带古朴的名字,以及封面上那行淡雅的文字。当我翻开它,才发现,它是一本能够触及灵魂的书。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哗众取宠的畅销书,而是以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方式,打动人心。 作者的文字,有着一种独特的魔力,能够将平淡的生活场景描绘得诗意盎然。它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叙事,而是细致入微的观察,是对生命中那些微小细节的捕捉。我常常会因为一句简单的描述而陷入沉思,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去感受作者想要传达的心境。 书中的人物,都活得如此真实。他们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的挣扎,也有自己的坚持。我能在他们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那些相似的无奈与希望。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美化或丑化他们,而是以一种平和的视角,去展现他们的生命轨迹。 《岩上八行诗》的结构,也颇为特别。它并非线性叙事,而是由一个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如同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珍珠。每个片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意境,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整本书的精神内核。这种结构,反而更符合我们真实的思维模式,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与想象。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它所传达的那种“静”。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找到一片能够让心灵得以休憩的净土。而《岩上八行诗》,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它邀请读者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去体会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也更加清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