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译两种特点不尽相同的语言,正是翻译工作者的困难所在,只有掌握了两种文字的特性和异同,翻译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中英对译实务与体例》的作者长期受到美国文化的薰陶,对中英文字的经营有深入的探索,在这两种文字上均有创作功力,对于英汉文字中涉及文化的部分,作者比一般的翻译工作者更具有直觉性的了解,他依据多年的双语工作经验,归纳主要的翻译原则,并且举出很多条例,分别加以评述。
书中举出一些中英对译的例子,具体说明作者的翻译理念,即翻译时,宜靠近译入文,以译入文的读者为中心,并着重原文内容的翻译。
《中英对译实务与体例》的内容特色包括:
第一篇:为翻译工作的综合讲述,将从事翻译工作应有的考量、翻译的一般过程以及常见翻译问题的处里等,分章扼要叙述。。
第二篇:为翻译实务,提供了十余篇管理、心灵、科技、法律、文艺、企划、学术及杂文等类文章的中英双向对译实例。
第三篇:为辅助翻译的「帮手」,列了英文俗常赘词的简化实例、翻译英文俗语和常用句的中译、以及中文成语和俗常用句的英译等一千八百余条目。
全书对僵硬的翻译理论着墨不多,而其取材之广泛,则为翻译类工具书中所少见。
作者简介
叶乃嘉
现职:
明道管理学院资讯管理系助理教授
学历:
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 环境科学与管理硕士及博士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物理学士
经历:
稻江管理学院资讯管理系助理教授
兴国管理学院通识中心主任
着作﹕
逾百种环境管理及规划之英文企划案与研究报告
《商用英文的沟通艺术》,新文京出版,2002
《知识管理》,全华科技图书公司,2004
《爱情这东西--新时代的两情教育》,新视野图书,2005
《中英论文写作纲要与体例》,五南图书,2005
《心灵与意识》,台湾商务印书馆,2005
《知识管理实务、专题与案例》,文京出版,2005
《英文书信与履历的艺术》,五南图书,2005
《研究方法的第一本书》,五南图书,2006
《知识管理概论与案例分析》,全华科技图书公司,2006
《个人知识管理的第一本书》,文魁资讯,2007
《中英双向翻译新视野》,五南图书,2007
第一篇 方法篇
第一章 翻译工作综谈
1.1 翻译与创作
1.2 中文表达能力
1.3 老生新谈信达雅
第二章 翻译的考量和过程
2.1 翻译的考量
2.1.1 靠近译入文重于靠近原文
2.1.2 读者为中心重于原作者为中心
2.1.3 原文内容重于原文形式
2.2 翻译的过程
2.2.1 理解与表达
2.2.2 译文的核校
第三章 常见的翻译问题
3.1 被动语态的处理
3.2 长句的处理
3.3 一字多义的处理
3.4 助语词的处理
3.5 人称代名词的处理
3.6 关系代名词与疑问代名词的处理
3.7 连接词的处理
3.8 一些偏执译法和误译
3.8.1 副词字尾的处理
3.8.2 冠词的处理
3.8.3 其他
第二篇 实务篇
第四章 管理类文的翻译
第五章 心灵类文的翻译
第六章 科技类文的翻译
第七章 法律类文的翻译
7.1 法规名称及条文结构之标准英译
7.2 授权书
第八章 文艺类文的翻译
8.1 Gettysburg Address
8.2 The Adventure of Chou The Adventure of Chou
8.3 鬼故事一则
第九章 学术论文类的翻译
第三篇 辅助篇
第十章 英文俗语及常用句中译
第十一章 中文成语及俗常用句英译
第十二章 窥入赘句的原意
推荐序
翻译与创作哪个比较容易?
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参考以下答案﹕
1. 要是你两种能力兼具,不妨自己比较一下。
2. 要是你愿意花时间朝两方面之一发展,功夫花得多的一面自然熟能生巧,日见其易。
3. 要是你缺了一方面的经验,那你与其花时间来辩证,还不如花时间去体验。
对于第三个答案,鲁迅说:
极平常的豫想,也往往会给实验打破。我向来总以为翻译比创作容易,因为至少是无须构想。但到真的一译,就会遇着难关,譬如一个名词或动词,写不出,创作时候可以回避,翻译上却不成,也还得想,一直弄到头昏眼花,好像在脑子里面摸一个急于要开箱子的钥匙,却没有。严又陵说:「一名之立,旬月踌蹰。」是他的经验之谈,的的确确的。
中英对译是对翻译工作者两种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译者应该具有两种语文的坚实基础,注意体会两种语文之间的差异,掌握翻译过程中常用的技巧,才可能具有较可观的翻译能力来译出能保全原作价值的好作品,译者必须对原文与译入文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应该要求译入文准确完整,符合译入文的表达习惯,因此,译者应该注意训练自己的译入文表达能力,还要乐于字斟句酌地推敲琢磨。
叶乃嘉教授长期受到美国文化的薰陶,对中英文字的经营有深入的探索,是真正在这两种文字上均有创作功力的极少数学者之一。对于英汉文字中涉及文化的部分,叶教授比一般的翻译工作者更具有直觉性的了解,他鑑于两岸都日渐国际化,遂依据多年的双语工作经验,写出这本不可多得的《英汉双向翻译实务与习作》,归纳主要的翻译原则,并且举出很多条例,分别加以评述。书中举出一些中英对译的例子,具体说明作者的翻译理念,即翻译时,宜靠近译入文,以译入文的读者为中心,并着重原文内容的翻译。互译特点不尽相同的两种语言,正是翻译工作者的困难所在,只有掌握了两种文字的特点和异同,翻译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英汉双向翻译实务与习作》的第一篇为翻译工作的综合讲述,将从事翻译工作应有的考量、翻译的一般过程以及常见翻译问题的处里等,分章扼要叙述,第二篇是翻译实务,提供了十余篇演讲、心灵、学术、文艺、科技、管理、法规、合约及企划等类文章的中英双向对译实例,第三篇则是辅助翻译的「帮手」,列了英文俗常赘词的简化实例、翻译英文俗语和常用句的中译、以及中文成语和俗常用句的英译等一千八百余条目。全书对僵硬的翻译理论着墨不多,而其取材之广泛,则为翻译类工具书中所少见。
叶君十年来出版的近二十本专书中,风格大都不太传统,他不太中意过于严肃的事情,故行文之间,时涉幽默,写作的虽是专业书籍,却也多充满趣味,《英汉双向翻译实务与习作》内容丰富,结构完整,举例清晰,逻辑分明,不论对于初涉翻译者、或是在生涯上必须和翻译工作结缘的人士,都可说是最佳的参考书。个人在学界多年,对书中学术论文类的英译部分颇感兴趣。有幸先读为快,对于个人翻译的能力大有裨益,特此向大家特别推荐。
明道大学 通识中心主任
萧雅博 谨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