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鑑百年文献:晚清民国年间画报源流特点探究

图鑑百年文献:晚清民国年间画报源流特点探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画报
  • 晚清
  • 民国
  • 图像传播
  • 出版史
  • 视觉文化
  • 文献研究
  • 历史文化
  • 中国近现代史
  • 图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详载约600个注释
●收录近千张第一手史料

  时代的记忆.庶民的图记
  画报,是以採用手绘图画或摄影图片记载人类社会的一种图象文献。

  清末民初,正是中国社会处于改朝换代的大变革时期。历经内忧外患、列强侵略,画报客观地记录了适逢此动乱时代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科学、艺术、教育等领域所发生的各种情况,若干题材也为政治漫画提供源源不绝的灵感,中国至1949年,共计出版了近千种画报,其内容之广泛不容小觑。

  东方的觉醒.革命的先锋──画报
  本书以翔实独特的角度,从一本本画报的衍变中,系统地介绍画报从石印向铜锌版、影写凹版的转变过程,这些纯粹在中国编印并出版的画报,也见证了中国印刷技术的演变。作者并以内容之主体性,将画报分别归纳为综合性画报和专业性画报两大类,综合性画报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图象文献,透过创编者手中的画笔和摄影器材记录下社会发展的脉络,用敏锐的目光捕捉那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一瞬间,深刻描绘了清末民初社会的方方面面。

本书特色

  打开图书馆的大门──
  资深图书馆员带你游,晚清民国历史文献带着走

  作者祝均宙先生身为上海图书馆的资深研究馆员,对于晚清民国年间的图象文献有深入地研究,全套书收录近两千张照片,均为图书馆馆藏的第一手历史文献。市面上甚少针对图象文献这块领域介绍的书籍,然而本套书的研究不仅范围广泛,其一手资料的蒐集更有助于研究的深化。同时,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各个面貌,可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史料。

作者简介

祝均宙

  上海图书馆资深研究馆员。1948年1月出生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本科学历,图书情报学理学士。1972年9月进入上海图书馆。2008年荣退。历任上海图书馆近代文献部副主任、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兼近代文献部主任、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副馆长等职。专事中国近现代文献整理与研究。专攻中国近现代报刊文献、近现代新闻小报、画报和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史研究等。先后主持主编了《上海图书馆馆藏近现代中文期刊总目》、《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日文文献总目》、《上海图书馆庋藏居正文献集录》(九卷本)、《老上海风情录》(五卷本)、《清末年画》、《七彩香烟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卷》等大型工具书和文献史料图书。发表过《近代特种文献开发研究的战略思考》、《上海小报历史沿革》、《中国近现代中文期刊发展脉络及其特点》、《世纪回眸——「十里洋场」的外国侨民》、《馆藏年画来源暨西方传教士研究视野述评》、《概述辛亥革命前后在日本出版的中文期刊》、《从西风东渐到强国梦——上海近代体坛》等几十篇学术论文。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石印画报时期 1874 ─ 1920
第一节 石印画报萌芽期(1875─1880)的开拓者
第二节 石印画报繁荣期(1884─1913)的典范旗帜
第三节 石印画报衰落期(1914─1920)之出版物和历史价值

第二章 铜锌版画报时期 1925 ─ 1930
第一节 铜锌版画报的翘楚:《世界》与李石曾、吴稚晖
第二节 报纸附刊中引领铜锌技术风气之先的画刊:《时报图画週刊》
第三节 技术转型阶段中「非驴非马」的主要画报:《真相画报》、《世界画报》及《革命画报》
第四节 南北地区画报界的座向标:《上海画报》和《北洋画报》
第五节 风靡各地的三日刊画报:《三日画报》等

第三章 影写凹版画报时期 1930 ─ 1949
第一节 影写凹版技术之先驱:《良友》画报与四大主编
第二节 不断创新改革的《摄影画报》及其创办人林泽苍
第三节 各领风骚的其它重要影写技术画报:《文华》等
第四节 黑白对垒的抗日画报和日伪画报
第五节 抗战胜利后复甦中的画报界

第四章 政治讽刺的风向标─漫画类画报
第一节 漫画画报的孕育期(1898─1917):从近代第一张漫画作品到漫画画报的正式出版
第二节 漫画画报的萌芽期(1918─1931)
第三节 漫画画报的繁荣期(1931─1949)

第五章 各具风采的专题画报
第一节 蒙太奇镜头的记录者:电影类画报
第二节 聚焦特定物件的史料集萃:个人专集类与特刊类画报
第三节 知识导航的启蒙阶梯:儿童类画报
第四节 缤纷异彩的艺苑天地:美术类画报
第五节 都市休闲文化的新宠儿:娱乐业画报

后记
征引文献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2009年适逢五四运动九十週年,旧香居除了与国图、南村落协办五四相关纪念活动之外,也在店内举行「五四光影─近代文学期刊展」,展出上自晚清小说杂志,下至民国时期文学期刊将近250种。作为一间古旧书店,除了尽力保存各项文献史料、珍贵书刊,也希望能定期举办展览,编写图录,让更多人了解旧书、文献的各种价值。所以当我翻阅《图鑑百年文献》系列套书时,连带回想起筹划展览、编撰展刊时的酸甜苦辣,更佩服于作者的毅力和努力。中国的期刊画报史一直都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议题,无奈资料内容庞大、繁琐,个别刊物、主题的研究虽已有许多,但尚未出现以整体研究,让人可以一窥全貌,见树又见林的。既要梳理清楚的发展经过,又要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完整呈现出客观的撰述与评论,实为一大挑战!刊物画报的研究面向十分广大。在脉络上,作者以印刷技术演进勾勒出图象刊物的历史风貌,从石印、铜版、影写这三阶段来探究发展历程,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描述图象文献的发展史、出版重点与特色,加上作者多年来亲访资料、分门别类的汇总成书,实为扎实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

  市民文学与通俗文艺,白话文与新文化运动,交互对话,借由此套书更能一窥民国丰富缤纷的出版文化,我深信此书的出版问世,也将为现代书刊文献研究开创出新的学术视野及文化省思。

──吴雅慧  旧香居店主

推荐序2

  在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现代史」、「中国新闻史」等课程多年的我,面对学生询问如何收集报刊史料,常觉得资料浩瀚、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介绍一份报刊,不能只有时间起迄、发行地点、报馆立场等文字说明,生动写实的图片展示,往往更能使学生理解。

  目前年轻学子收集史料,第一步就是上网搜寻,无奈网路资料良莠不齐,以报刊史料来说,常有报史介绍莫衷一是、报刊图片张冠李戴的情况。祝均宙老师的《图鑑百年文献:晚清民国年间画报源流特点探究》、《图鑑百年文献:晚清民国年间期刊源流特点探究》、《图鑑百年文献:晚清民国年间小报源流特点探究》成功解决这些困境,如果你想了解近代中国报刊发展概况、或想利用报刊史料来进行研究,这套书将成为很好的参考书籍。

──高郁雅  辅仁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

推荐序3

  在学界引颈期盼下,《图鑑百年文献》套书终于出版了。作者祝均宙先生长期在上海图书馆工作,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出版史料,如数家珍;这套书可说是他毕生埋首浩瀚报海、潜心研究的心血结晶。本书资料丰富,不但广泛蒐罗近代上海及其他城市所出版的画报、期刊及小报,也对收录报刊标明起迄日期及主编列表介绍,是研究近代报刊不可或缺的工具书。作者对近代中国出版史亦十分熟稔,书中时而穿插出版界的趣闻轶事,增添本书的可读性。尤为难得的是,本书附上大量的刊物封面图片,其中不少还是图书馆难得开放的珍本。这些书影不但大大提高阅读的兴趣,更有助于研究者进行图象分析。本书的另一个特点是专册介绍过去被忽略的报刊类型。碍于其浓厚的休闲性质,画报与小报甚少登上学术研究的殿堂,直到最近,学界才开始注意这些「另类报刊」,却苦于缺乏相关的入门工具。本书的画报及小报分册,弥补这方面的缺憾,使读者对于近代画报及小报有个概括性的掌握。《图鑑百年文献》套书的出版,不但打开报刊研究的大门,也是近代中国城市文化的研究指南。

──连玲玲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推荐序4

  随着图象研究的兴起、中国大陆近代史史料的开放,以及复刊资料的陆续出版,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史料愈来愈多元,画报、期刊与小报更被广泛的运用在文化史、艺术史、社会史与性别史等研究上;由于这三类文献得之不易,且零碎分散,研究者对文献背后的发展历史,多半认识有限。祝均宙撰写的《图鑑百年文献》系列套书,为研究者弥补了这项缺憾。本套书是祝均宙根据多年来的讲稿、讲义与论文,加以归纳、修正而集结成书;全套书根据文献的类别属性分成画报、期刊与小报三册叙述,揭示从清末民初到战争期间,这三种文献的发展与变迁经纬,并收录近两千张图片,不仅让读者明白这类史料的特色、内容,也使读者了解报刊史料印刷的过程、转型与历史地位;最难得的是,本书所引用的图文资料均系第一手史料,是祝均宙在上海徐家汇藏书楼、上海市历史文献图书馆、上海市报刊图书馆等典藏机构工作时,孜孜矻矻蒐集所得;同时,全套书的615条注释,也以作者所见的实物文献为准。此外,从这套丛书可以看到一些散佚的文献,激发读者做进一步寻绎。整体来说,这套书带给研究者的贡献,实不容忽视。

──游鑑明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推荐序5

  清末民初是现代各式报刊的重要起点,也是各种新式报刊极度繁荣的阶段。无论是今日人们已然十分熟悉的报纸,或是定期发行的期刊、杂志,也无论是以文字为主要载体,或是以图画为主要载体,或者图文并茂、相辅相成,这些大致上有一定的出版时间,且具有连续发行事实的纸本媒体,几乎都是在一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萌发、茁长。当时这些体制或大或小、寿命或短或长琳瑯满目的报刊,总数究竟有多少,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准,乃至现今留存下来的,总共有多少种,由于收藏分散,恐怕也很难统计。上海图书馆是目前已知清末民初报刊馆藏最为丰富的公共图书馆,然而文献浩瀚,庞大繁多的资料足以汗牛充栋,故迄今仍很少有人能做较为全面或大面积的整理。祝均宙先生于该馆供职多年,浸淫甚深,对于大量原始文献的接触经验与熟悉程度,实非仅能短期访书的学者所能望其项背。如今祝先生愿意将多年亲阅、整理的研究成果,以《图鑑百年文献》三巨册公诸大众,不但是学界盛事,也是今日学子之福。祈愿此举可以唤起同好的注意,也盼望各馆藏机构能够更重视这些文献材料的流通与使用。

──黄锦珠  国立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