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套以图文故事编写兼具百科功能的中国历史
传家套书、指定国礼、课外阅读首选大作
中国历史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是独树一帜的东方文明史。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历史经验蕴含着发人深思的哲理。要深刻地了解现实,理智地面对未来,就必须追溯历史。这种由历史引发的智慧、魅力和美感,对丰富一个人的生命内涵,提升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屹立于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为了让现代的老中青读者,能够轻快地进入中国历史宏伟的殿堂,从中启迪心智、开拓眼界,追溯历史、面对未来,特别採用图文并茂的故事形式,百科全书的汇整资讯方法,集结三十余位历史学者与教师联合编纂,耗资二亿多元,历经八年,完成这套新体裁的中国通史──《话说中国》。
《话说中国》全套16册,是一套「感性」的历史书,丰富的图文编排,故事文体的写作,让厚沉枯燥的历史「生动」了起来。1500余则经典故事、1500位历史人物、3000幅以上珍贵图片、7500条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将政治史、文化史融为一体。读者在阅读《话说中国》这部浓缩五千年、现代观点的历史书时,既可吸取多元广博的知识,也将增长智慧,借镜学习,是一套家庭收藏、馈赠亲友、学生阅读的首选图书。英国斯特林大学安德鲁教授在看过本套书后,真情地说:「这是我见到最好的一部中国书!」
话说中国13:集权与裂变(西元1368 年-西元1644年明代的中国故事)
明朝──强盛与危机:一个令人扼腕的王朝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朝代,它处于社会发展的转折时代,在许多领域内,都充满了转制和变革的因素,经济迅速发展,社会激烈、复杂错综。
明朝将近三百年的岁月,从十四世纪到十七世纪,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以至科技方面,都有令人称道的成绩。
本系列特色
.风靡海内外,销售突破200万册
.代表国家致赠外宾的指定国礼
.美国耶鲁大学收藏全套16册,做为认识中华文化的用书
.中学历史教学的新途径,学生阅读、学习兴致高
1 《话说中国》以故事传真中国五千年历史,立体化全方位地展示中国历史文化精华,使现代人轻松走进历史的缤纷世界,和巨人同游,与先贤对话。
2 由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及着名断代史专家担任本书各册的顾问。
3 每册另由历史学者专家撰写前言,充分阐述各段历史的特色精髓。
4 约计30多位来自第一线的历史学者共同协力撰文,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5 全套书近4800页,含括3000幅以上珍贵图片,每一页均图文相配,并穿插历史文化百科知识、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考题等等,是一部资讯庞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大众历史读物。
6 精心制作《清明上河图》《兰亭序》《韩熙载夜宴图》等名作巨幅拉页,原图引进,模拟印制,展现原作的惊世风采,让你轻松拥有国宝,读懂国宝。
7 部分册数另附当时代地图,由着名史学家专家特别阐释、审订。
8 全书版面构成展现了以故事体文本为主的特点,便捷的检索、体例化的编排,让读者在阅读任何一个页面上,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魅力与编纂创意的匠心。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专家导言 明代历史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强盛与危机:一个令人扼腕的王朝
○○一 从和尚到元帅
○○二 朱升献策
○○三 鄱阳湖水战
○○四 围攻张士诚
○○五 传奇谋士刘伯温
○○六 明太祖开国
○○七 为人仁厚的马皇后
○○八 凤阳乞丐
○○九 朱元璋诛杀功臣
○一○ 胡惟庸案
○一一 蓝党大狱
○一二 锦衣卫
○一三 封王建藩
○一四 建文帝被迫退位
○一五 燕王「靖难」
○一六 灭十族与瓜蔓抄
○一七 成祖削藩
○一八 夏原吉江南治水
○一九 三保太监下西洋
○二○ 迁都北京
○二一 成祖五次北征
○二二 解缙遇害
○二三 唐赛儿起事
○二四 高煦叛乱
○二五 科举取士
○二六 况钟治苏
○二七 仁宣之治
○二八 「三杨」辅政
○二九 宦官王振专权
○三○ 土木堡之变
○三一 英宗被俘
○三二 北京保卫战
○三三 南宫复辟
○三四 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五 曹、石乱政
○三六 传奉官
○三七 天下只知汪太监
○三八 弘治中兴
○三九 程敏政洩露试卷案
○四○ 武宗与「八虎」
○四一 刘瑾浊乱朝政
○四二 刘六、刘七起事
○四三 江彬用事
○四四 宸濠之乱
○四五 王阳明创立「心学」
○四六 大礼议事件
○四七 世宗崇信道教
○四八 奸臣严嵩
○四九 庚戌之变
○五○ 俺答封贡
○五一 争贡之役
○五二 朱纨闽浙抗倭
○五三 王江泾大捷
○五四 胡宗宪诱斩王直
○五五 戚老虎与戚家军
○五六 抗倭名将俞大猷
○五七 范钦创建天一阁
○五八 众大臣弹劾严嵩
○五九 徐阁老剷除严嵩父子
○六○ 海瑞冒死相谏
○六一 潘季驯治河
○六二 东方医学巨典
○六三 张居正改革
○六四 「夺情」之争
○六五 丁丑无眼,庚辰无头
○六六 张居正满门籍没
○六七 神宗罢朝怠政
○六八 利玛窦传教
○六九 朝鲜之役
○七○ 万历二十一年京察
○七一 「异端」李贽
○七二 顾宪成东林讲学
○七三 东林党争
○七四 国本之争
○七五 苏州织工反税监
○七六 武昌「楚宗之乱」
○七七 民抄董宦
○七八 宋应星编着《天工开物》
○七九 生平务有用之学
○八○ 千古奇人和千古奇书
○八一 一卫二印
○八二 努尔哈赤胸怀大志
○八三 决战萨尔浒
○八四 明将熊廷弼冤死刑场
○八五 袁崇焕苦战宁远
○八六 梃击案
○八七 红丸案
○八八 移宫案
○八九 魏忠贤专权
○九○ 杨涟舍身弹劾魏忠贤
○九一 魏忠贤罢斥东林官员
○九二 旷古奇冤东林案
○九三 苏州五义士
○九四 明军宁锦大捷
○九五 诛杀阉党
○九六 复社会盟
○九七 袁崇焕擅杀毛文龙
○九八 后金兵千里奔袭北京
○九九 自坏长城,为敌复仇
一○○ 渑池突围
一○一 荥阳大会
一○二 从「闯将」到「闯王」
一○三 张献忠奇袭襄阳
一○四 张献忠成都称帝
一○五 洪承畴降清
一○六 崇祯皇帝自缢煤山
一○七 吴三桂开关降清
一○八 清兵开进北京城
聚焦:西元 1368 年至西元 1644 年的中国
西元 1368 年至西元 1644 年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百科
人物索引
典故索引
关键词索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