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与港澳

中山先生与港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显学,而中外学者的相关着述,随着时间之推移,屡见推陈出新之作,或年谱、或全传、或专书、或论述,孙氏之生平、思想、事功以至中外关系,无一不见学者研究的心力,值得注意者为孙氏倡导革命,乃与广州、香港、澳门(省港澳),此一粤语文化地带,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作者简介

李金强

  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教授、新亚研究所董事、基督教与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董事会主席、香港孙中山纪念馆及海防博物馆荣誉顾问。

  专着包括《圣道东来──近代中国基督教史之研究》《自立与关怀──香港浸信教会百年史1901-2001》、《书生报国──中国近代变革思想之源起》、《区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论》、A Brief Report on Conferences on China’s 1911 Revolution: Two Important Issues 1961-1982。合编《我武维扬──近代中国海军史新编》、《近代中国海防──军事与经济》、《中国教会大学历史文献综览》、《王尔敏教授七十华诞暨荣休论文集》等。主编《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并发表专题论文五十余篇。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孙中山与港澳双城
第一节 澳门
第二节 香港
第三节 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缘起

第二章 孙中山的大学时代(1887-1892)
第一节 伦敦传道会的医疗传道--雅丽氏纪念医院
第二节 香港首间专上学院--香港西医书院
第三节 孙中山的大学生活
第四节 孙中山的毕业日
第五节 结论
附 录:孙中山在澳门行医考述

第三章 论四大寇:孙中山、尢列、陈少白、杨鹤龄
第一节 四大寇的形象--回忆与制作
第二节 生平与投身革命
第三节 结论--三老楼之会
附 录:四大寇结交考述

第四章 香港辅仁文社(1892)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创立
第三节 成员
第四节 活动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及其重要性
第一节 兴中会的创立--澳门说
第二节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成立
第三节 香港兴中会总会的重要性
第四节 结论

第六章 港澳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活动
第一节 香港同盟会分会的成立
第二节 南方支部及统筹部的成立
第三节 从保皇到革命--澳门革命机关的成立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辛亥革命时期的港澳基地--以革命军火为例
第一节 粤港澳之革命与军火
第二节 兴中会时期的革命军火
第三节 同盟会时期的革命军火
第四节 结论

第八章 香港模式的武装起义--以三二九黄花冈之役为例
第一节 背景--「香港模式」之武装起义
第二节 起义--槟城、香港、广州
第三节 影响:以福建党人为例

第九章 总结--辛亥革命摇篮在香港

参考资料

图书序言

第二章 孙中山的大学时代(1887-1892)

我在那里渡过一生中欢乐的五年……得到了一张准许以内外科医生行医的文凭。――孙中山:〈我的回忆〉

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思想与事业,与香港具密切的关系,故素为史家所关注,论述者众。1孙氏自1883年到港后,先后在香港拔萃书室、中央书院及香港西医书院三校完成其中学及大学教育,从而使其人格与学问得以成长,而更重要则为其一生革命思想与事业之所由起。2故不但孙氏于拔萃书室及中央书院的学习,引起研究者关注,3而更重要则为其于大学时代的学习历程,尤为史家所热切探讨,皆因此乃孙氏一生革命事业缘起的重要时刻。其中以罗香林、简又文、李敖、陈钖祺、庄政以至于晚近的黄宇和,对于孙氏于香港西医书院时期的学习与生活,均先后作出研究。探讨范围包括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建与规模,孙氏在校的学习与成绩、师友的结交以至改革、革命思想的孕育,及革命活动的倡导,为此一课题作出了推陈出新的说明,从而使孙氏的大学时代成为孙中山研究的重要课题。

就此一课题研究而言,罗香林于40年代获得西医书院学生的註册、成绩等记录,遂得以撰写《国父之大学时代》一书,首开风气。该书对于西医书院之创设、组织、课程、教师、学生等情况、孙中山的成绩与毕业、革命思想的探源,以至该院师友协助革命,作了全面性的论述,为孙中山大学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开山之作。此后简又文或侧重其大学生活的轶闻;李敖则从西化角度说明孙氏的习医与革命;陈钖祺关注孙氏的入学时间、成绩及毕业学位的考订,并探讨其革命思想的来由;庄政关注其大学师友及其第二爱侣陈粹芬的「爱情故事」;至黄宇和则利用西医书院评议会(Senate)记录及伦敦传道会档案,重探孙氏与康德黎的关系,伦敦传道会医疗传教士谭臣(John Thomson)操控西医书院对孙氏的影响,以至在校活动及其革命思想的源起,颇多新见。丰富了此一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文即拟以前此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而利用新近发现的史料,包括西医书院会议记录、英国惠而康医学图书馆(Wellcome Library)的康德黎文件(Cantlie Papers)等,对孙中山的大学时代此一课题进行重写,目的为青年时期孙中山的历史身影提供一更新的认识。其时孙氏得于香港习医,乃与西方基督教来华宣教具有密切关系。故先从英国伦敦传道会(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来华採行医疗传道谈起。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