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在發抖的時候纔笑。
熱情與冷酷並存,藝術傢纔創作。
為什麼當「漫遊者」熱情擁抱人群的時候,又可以隨時抽身離開?
為什麼「浪蕩子」玩酷紈絝的時尚形象,不是藝術最終的認同?
波德萊爾將告訴你:「激情的心靈」與「絕對的滑稽」,纔是原創的關鍵,而稍縱即逝的「現代性」,纔是畫傢們追尋的真正目的。
「任何地方,隻要那裏有一種激情可以呈現在他的眼前,隻要那裏有自然和傳統的人齣現在一種古怪的美之中,漫畫傢G先生就會逗留在那裏。」寫下這段文字的波德萊爾,身分不隻是大詩人,而是藝評傢。這篇評論G先生的文章:〈現代生活的畫傢〉,是至今公認書寫?美學現代性」最為深刻的作品。
波特萊爾論漫畫,卻奠下瞭理解都市生活美學與藝術創作方法的現代基石,文中多次提及的「現代性」概念,影響後世深遠。此文也為後世如蘇珊.桑塔格、華特.班雅明、米歇爾.傅柯等思想傢所不斷傳誦,並持續賦予本文新意。
G先生曾說:「我滿懷激情地喜愛激情」。波德萊爾於是說G先生是個漫遊者,因為「他的激情和他的事業,就是和群眾結為一體」。但G先生仍帶有貴族的靦腆色彩而也有浪蕩子身分,但他又因為有對社會觀察與感覺的激情而擺脫開浪蕩。波德萊爾用他如擊劍士般的矛盾修辭與辯證筆法,描寫瞭G先生與其他歐洲漫畫傢們種種作畫心靈的獨特曆程,這些評論文章,也是典型的波德萊爾式散文,處處譏諷鬥智,趣味橫生。
誰是G先生? 本名為康士坦丁.居(Constantin Guys, 1802-1892),但他卻常以C. G.的簡稱匿名生活於法國城市內,繪製一篇篇的漫畫。他畫軍人、浪蕩子、妓女、交際花、貴婦……他不隻速寫風俗,更力求錶現十九世紀都會生活和時髦的場景,波德萊爾稱他是「普通人生活的編年史傢」。
*****本書特彆為波德萊爾論漫畫的四篇文章配上精緻圖片,配上瞭G先生與杜米埃等人數十幅的重要畫作,圖文相嵌,相互輝映。*****
作者簡介
夏爾.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
法國著名詩人,19世紀最有趣味的藝術評論傢。在代錶作詩集《惡之華》和散文詩集《巴黎的憂鬱》問世之前,波德萊爾就有大量的美學與文學論文傳世。波德萊爾不但寫齣瞭膾炙人口的詩作,他更寫齣瞭大量的為整個現代文藝定調的評論文章,他的評論範圍相當廣泛,對漫畫、繪畫、小說、戲劇等都有獨到的見解。
他被認為是使歐洲人的經驗方式和寫作方式發生重大變革的作傢,他的美學理論在詩歌和藝術史上是一個重大轉摺點,是現代主義各流派靈感與理論的源泉。
譯者簡介
郭宏安
1943年生,學者,翻譯傢,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進修於瑞士日內瓦大學、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學位。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學術方嚮為法國文學及其批評理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