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画集》是弘一大师和丰子恺「以画说法」的佛教劝善之作,自一九二九年画集流布以来,除了在护生戒杀、长养慈悲心方面发挥莫大功效,更让许多阅画者因此开始素食。《护生画集》可说是弘一法师和丰子恺遗爱人间、教化人心的珍贵资粮。
本书内容为丰子恺送弘一大师的六十岁寿礼,共计六十篇。内容着眼于物我的感应同情、万物自得之趣,充满了惜物、护生、祥和、慈爱之气,可能是因为丰子恺遭逢抗日战争爆发,举家逃难历经战火,了解惊慌奔走之苦,也深深体会身为动物之一的人类,濒临死亡时的惊恐心情,因而对其他有情识的动物,被抓拿及被屠杀时的情绪反应,也能感同身受。故而无一般劝善之书凄惨罪过的景象。
林少雯居士承继原创精神,以白话图文赏析原作的体相用之美,让大小朋友能够更清楚了解自己和护生、戒杀、惜物、长养慈悲、种下善根种子……等生命教育观念的关联性,进而触发对生命存在及和谐共生的思考,并在心灵境界上得到提昇。
书籍特色:
1.将书法家所写的诗文还原成楷体字,无古今文字障碍,更显古诗入画的文学价值。
2.为《护生画集》的白话赏析及精辟导读,文图并茂传达善美情义,为近百年首创。
3.具佛理及生态伦理观,含宗教、民俗社会、文学艺术等,为人类学研究珍贵资料。
作者简介
林少雯
广东省蕉岭县人,世新图资系、玄奘大学宗教研究所硕士。
曾任编剧、特约撰述、编辑、作家协会理事、妇女写作协会理事等,现任中国文艺协会监事。作品有散文、小说、报导文学、儿童文学、剧本。关注环境绿化和水土保持议题。曾获中山文艺奖、中央日报文学奖、中国文艺散文奖章、联合报环保文学奖、台湾省文学奖、省新闻处短篇小说奖等。作品常入选「好书大家读」;儿童文学作品选入国小国语课本及补充教材。
序
与《护生画集》情深缘也深
三十年前拜读过《护生画集》,画集中浅显的佛理、熟悉的儒道思想、诗词的文学情境、绘画的特殊风格、书法的别具特色都深深打动我的心。
几年前又细读了由洪范书局出版的四集《丰子恺文选》,温柔敦厚和自然细腻的笔触也深深撼动我的心灵。如此一位文采画采皆美的作家和画家,确实令人着迷。
我二○○七年就读玄奘大学宗教研究所,有一天在打坐中脑际闪过弘一大师的影像,这个灵感加上不久前刚读过丰子恺的散文,于是指引我去研究与弘一大师和丰子恺相关的论文,那无疑的就是《护生画集》了。此时我素食已十多年,而以「慈悲心」和「护生戒杀」为主题的《护生画集》,更加深获我心。
就这样,我以「丰子恺《护生画集》体、相、用之探讨」为题,写了篇十八万字的论文,针对《护生画集》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创作理念、传播媒介、绘画风格技巧、文人画、简笔画、题材、书法等;及内涵的思想与意境:包括文学美、及佛教、儒家、道家、道教等的哲学思维、生态伦理、童心童趣、亲子教育、护生戒杀思想、艺术价值、教育及美学思想等加以全面阐述。
论文完成后总觉意犹未尽,我开始一幅幅赏析此「以画说法」、「护生护心」的《护生画集》,于《人间福报》发表,由于赏析文字广受欢迎且得到各方关注,因此结集由香海文化出版。
我对《护生画集图文赏析(二):蝴蝶来仪》抱持着一种非常务实的期待。作为一个在都市丛林里生活了多年的上班族,我平时接触最多的是钢筋水泥和电子屏幕,大自然对我来说,更多的是新闻报道里的“天气预报”或者周末逃离城市时的短暂慰藉。所以,我真心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这些“都市隐士”也能在不打扰生态平衡的前提下,为保护蝴蝶等生物贡献一份力量。比如,书中会不会介绍一些适合城市阳台种植的、对蝴蝶友好的植物?或者,书中是否会解析一些关于蝴蝶的生活习性,让我们了解它们为何会“来仪”,以及如何为它们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停靠点”。我非常反感那些空泛而遥远的呼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具体、易懂、易操作的建议,能够让我从微小的个体行为做起,产生一点点实际的改变。当然,如果书中还能穿插一些感人的故事,分享一些普通人如何通过点滴行动,改变了某个角落的生态环境,那肯定会更有力量。我不是什么生态专家,也不是环保主义者,我只是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之余,能找到一种简单而有意义的方式,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并为之尽一份绵薄之力。
评分说实话,当我看到《护生画集图文赏析(二):蝴蝶来仪》的书名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小时候在乡下外婆家,围着那一池塘的花草追逐嬉戏的画面。那时候,蝴蝶仿佛是天空派来的精灵,成群结队地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那种纯粹的美丽,至今想起来都让人心旷神怡。我猜这本书,大概就是试图重现那种童年时代的纯真美好,并且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这份美好传递给新一代的读者。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蝴蝶的各种形态,从幼虫的蜕变到成虫的展翅,每一个阶段都充满了生命的奇迹。而且,我希望书中的文字能够充满诗意和哲思,不仅仅是简单的科普,更能引发我们对生命、对自然、对时间流逝的思考。毕竟,蝴蝶的生命周期很短,但它们却用短暂的生命,为我们留下了绚烂的色彩和飞舞的身影。这本书,会不会是一种对生命短暂却又辉煌的赞歌?我期待它能唤醒我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让我重新审视生命存在的意义。
评分我选择《护生画集图文赏析(二):蝴蝶来仪》,更多的是被它所传递出的“温柔力量”所吸引。在如今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我们常常需要用强硬的姿态去争取,去获得。但“护生”这件事,本身就带有一种温柔的本质。我期待这本书能用一种不具侵略性的方式,去打动人心,去唤醒人们内心深处那份善良和怜悯。我猜测,书中可能会有一些非常细腻、充满艺术感的插画,用柔和的色彩和笔触,描绘出蝴蝶的优雅姿态,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的互动。这种视觉上的享受,本身就能够舒缓人的情绪,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被书中传递的情感所感染。而且,我希望书中的文字能够充满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简单的科学知识,更能触及到人性的柔软之处。比如,书中是否会讲述一些关于人与蝴蝶之间的故事,或许是某个摄影师如何花费数年时间捕捉蝴蝶的精彩瞬间,又或许是某个普通人如何用自己的行动,为当地的蝴蝶保护区做出了贡献。这些故事,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即便是微小的个体,也能用温柔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评分这次入手《护生画集图文赏析(二):蝴蝶来仪》,我更看重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和谐共生”的理念。在台湾,我们常常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无论是城市规划中的绿地保留,还是社区活动中的环保推广,都体现了我们对于这种理念的追求。而“蝴蝶来仪”,在我看来,正是这种和谐理念的一种具象化表达。蝴蝶的到来,意味着一个地方的环境足够好,能够吸引这些娇嫩而敏感的生物生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中的其他生命,特别是像蝴蝶这样处于食物链底层、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生物,建立一种互不打扰、相互依存的关系。或许书中会分享一些关于蝴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比如它们作为传粉者的角色,或者它们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从而让我们明白,保护蝴蝶不仅仅是为了它们本身的美丽,更是为了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我还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提及一些关于台湾本土蝴蝶的种类和栖息地,让我们这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对身边的自然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评分这次入手《护生画集图文赏析(二):蝴蝶来仪》这本画册,纯粹是出于对“护生”这两个字的好奇。我一直觉得,台湾这块土地上,人与自然的界限似乎没那么分明,我们常常在巷口遇见迷路的野猫,在后院看到穿梭的鸟儿,甚至在山林步道上不期而遇地惊扰了小鹿。这种亲近感,让我对“护生”这个主题产生了天然的共鸣。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翻阅,但光是封面那个色彩斑斓、栩栩如生的蝴蝶图案,就足以让人心生欢喜。我猜测,这本画册的内容,大概会围绕着如何保护生命,尤其是那些我们常常忽略的,像蝴蝶一样脆弱而美丽的小生灵。我尤其期待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护生”方法,比如如何在自家阳台营造一个吸引蝴蝶的小花园,或者在野外遇到受伤的小动物时,我们应该如何恰当地伸出援手。毕竟,口号式的呼吁很容易,但真正落实到行动,需要的是知识和技巧。而且,我特别希望它能触及到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在现代社会节奏如此之快的情况下,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停下来,去观察、去感受,去真正地“护生”?这本书,或许能成为一个契机,提醒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