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经济学的第一本书
36个关键概念X彩色图解X生活化案例,让你轻松看明白!
如果经典赛重来一次,该让谁先发?
为什么贾伯斯、比尔盖兹、祖克柏都选择不念完大学?
台风过后,青菜价格翻倍,不受风灾影响的豆芽菜为什么也跟着涨?
世界上的钱从哪里来?口袋里刚领的薪水被谁A走了?
为什么石油一涨价,卫生纸和蛋饼都跟着变贵?
景气不好、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为何不能印钞票?
小至巷口的路边摊买卖,大至全球脉动的彼此牵连,通通都是经济学,
彻底搞懂它,你将得到比别人更宽广的视角、更深刻的见解。
从小人生到大世界的样貌,都是由我们所做的一连串选择所组成。
若想做对判断,更早预见未来的自己和社会,请先搞懂经济学!
经济学谈选择
◎花钱买票进电影院,电影放映到一半觉得很难看,此时该怎么做才对?
A.既然钱都花了,就忍耐一下把它看完吧; B.直接走人,找其他有趣的事情做。
在做决定时,得排除沉没成本,也就是已经付出而且无法收回的成本,选A不但拿不回买电影票的钱,又多浪费了时间成本,聪明的选择当然是B。
◎看到第二个饭团六折的讯息该不该买?
如果你吃一个就饱了千万不要贪便宜,因为吃第二个饭团的满足感不如第一个来得多,
这就是经济学说的「边际效益递减」,也就是说,对同样物品的满足感会随着获得的个数增加而降低。
经济学也谈相对的概念
◎牛肉面一碗100元贵不贵?
如果鸡腿饭只要40元,它就贵;如果鸡腿饭要200元,它就便宜。经济学里强调的是相对的概念。
经济学还谈诱因及其造成的行为改变,进而探讨政策的订定
◎为什么「系安全带」的规定是错的?
系安全带的规定真能保障驾驶及乘客的安全?经济学家说NO!虽然系安全带能提高车祸的存活率,但人的行为会随着诱因而改变。系上安全带改变了人的行为(让人觉得变安全而有诱因开得更快),且根据实证研究,车祸案件却因此不减反增,甚至提高了行人的死亡率。经济学让我们知道,立意良善的政策若是只考虑直接效果,可能使真正的结果变得更糟糕。
经济学是训练思考的绝佳工具,搞懂它如同拥有解读世界的广角镜,能看得宽广又深远
只要能掌握其中简单的原理,带进日常生活的思考中,
你就能学会理性判断、获得分析周遭环境大小事的能力!
作者简介
韩镇守
首尔大学经济学系、硕士班毕业,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经济学博士(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归国后进入大宇(Daewoo)经济研究所,担任韩国经济研究部部长一职,投入韩国经济分析工作。目前任职于京仁教育大学教授,向未来的教师们传授经济学知识,同时身兼金融监督院金融教育谘询委员,特别专注于青少年教育课程规画。
译者简介
邱淑怡
中国文化大学韩国语学系研究所结业,曾至韩国首尔淑明女大及东国大学交换学生,目前于高雄各所社会教育机构担任韩语课程讲师,同时兼职韩文书籍、文件与字幕翻译,已累积数年教学经验及多件翻译作品。
前言 为初学者特别设计的经济学讲座
第一章 打开皮夹前必须考虑的经济学原理
稀少性 为什么去餐厅时,总是不知道该吃什么?
机会成本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沉没成本 遗忘过去,放眼未来
边际成本 合理的欲望带来最高的利润
边际效用 吃到饱餐厅最划算的吃法
第二章 长大后必须明白的钱的秘密
利率 投资的最佳时机?
名目 & 实质 踏入银行前的注意事项
货币 什么?这也是钱?
汇率 为什么钱的价值不断浮动?
挤兑与存款保险 在紧闭的铁门前气得跺脚
第三章 学校没教的生活经济学
经济&心理 经济学也是心理学吗?听比马龙怎么说
储蓄的矛盾 存太多钱也错了吗?
比较利益&专业化 朴智星选手在哪个位置才有最佳效果?
抵换关系 爱玩功课又好的秘诀?
弹性 又不是橡皮筋,怎么会有弹性?
消费者剩余 宁当抢匪也不要被抢
回首看看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的噩梦
第四章 青少年时期就该懂的经济学
痛苦指数 经济学者偷了气象学者的创意
失业 去找工作吧!
通货膨胀 黑白无常拥有辨识南韩人的能力?
泡沫 经济学家讨厌泡泡口香糖的原因
国债 政府也会「挖东墙补西墙」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不能爽快地解决经济问题吗?
思考看看 南韩经济的最大瓶颈
第五章 让新闻变简单的经济学知识
景气循环 大人们每天讨论着景气的原因
国内生产总值(GDP) 和打扫阿姨结婚,国民所得就会减少?
GNP & GDP 幸福程度不是依照经济排序的
经济成长 财经新闻的常客
大恐慌 隐藏在卓别林微笑中的悲伤
惊慌 市场中有怪物?
番外一章 让财经新闻变得简单易懂
第六章 大人也一知半解的税金陷阱
累进税 & 累退税 到处都是税金的陷阱
间接税 & 直接税 不知不觉消失的税金
政府的功用 看不见和看得见的手
第七章 用经济学家的角度全世界
共享资源的悲剧 是动物园里的大熊,还是山里的大熊比较幸福?
独占 & 寡占 有时候单枪匹马,有时候三五成群
外部效果 唇齿相依的经济
公共财 不要脸的经济学?免费搭便车的美丽诱惑!
寇斯定理 我可以靠自己解决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感到好奇,是因为它的名字里就透露着一种“预防性”的意味——“愈早懂经济学愈好”。这让我联想到很多我们生活中常常后知后觉的事情,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早一点明白某些道理,就能少走很多弯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扮演这样一个“启蒙者”的角色,用一种更积极、更具前瞻性的姿态,帮助读者建立起一套关于经济学的基本认知框架。我期待作者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剖析一些经济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让我们明白,很多事情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有着其内在的经济规律。同时,我也希望它能落脚到微观层面,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经济学的思维去做出更明智的决策,从而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希望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种“先机”的感觉,让我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评分这本书的副标题“拥有从生活解读世界的软实力”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软实力”非常关键,它不只是指沟通能力或者情商,还包括一种观察和分析世界的能力。而经济学,在我看来,就是构建这种能力的基石之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把钥匙,打开我理解世界的新大门。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转化为能够指导我们日常生活的智慧。比如,在面对高通胀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消费和储蓄策略?在看到某个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动因?甚至是在理解家庭的财务规划时,也能从中找到经济学的逻辑。我想要的是那种读完之后,能够立刻在生活中找到应用点,能够让我觉得自己比昨天更聪明、更有洞察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一种“赋权”的感觉,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其实是它提出的“高度”这个概念。很多时候,我们往往被眼前的琐碎事务所困扰,缺乏一种跳脱出来、从更高层面去审视问题的能力。而经济学,在我看来,恰恰是提升这种“高度”的绝佳工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种更开阔的视野,能够让我看到事物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不仅仅是局限于个人的得失,而是能够去理解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我想要的是一种能够让我“见微知著”的能力,能够通过一些细小的经济信号,去预测未来的趋势。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拥有一个更清晰的“坐标系”,能够在我迷失方向的时候,为我指引明路。我期待作者能够用一种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带领我们去探索经济学的奥秘,让我们在理解世界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在这个复杂世界中的定位。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有点犹豫。感觉好像是那种很“大而全”的经济学入门书,担心内容会枯燥乏味,或者讲得过于浅显,对于已经有些经济学基础的人来说,可能吸引力不大。毕竟现在市面上这类书真的不少,但往往读完之后,发现真正能留下来的、能够实际运用到的,寥寥无几。我之前也踩过不少雷,买过一些看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读起来味同嚼蜡的书,所以这次真的有点怕又一次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但是,这本书的副标题“这样你会比别人更有高度,拥有从生活解读世界的软实力”又着实打动了我。我一直觉得,经济学不应该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公式和理论,更应该是理解我们身边发生的一切的工具。生活中的消费决策、工作中的薪资谈判、甚至是国际新闻中的各种事件,背后都有经济学的影子。如果这本书真的能帮助我“从生活解读世界”,那绝对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种书。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能主动地去分析和判断。
评分我对于这本书最大的期待,其实是它能不能真正地“软化”经济学的内核。我知道经济学本身是一门严谨的学科,但有时候过于强调模型和数据,反而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这种刻板印象,用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的方式来阐述经济学的原理。我想要看到的是,作者能够从我们日常的消费习惯、理财选择、甚至是人际交往中,找到经济学逻辑的痕迹。比如说,为什么商家会推出各种促销活动?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商品趋之若鹜?为什么有时候一个微小的政策变动,就会引发巨大的市场反应?这些问题,如果能用易于理解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那绝对会让人豁然开朗。我更希望的是,读完这本书,我能够获得一种“顿悟”的感觉,能够将书本上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融会贯通,从而提升自己的“经济直觉”,在面对各种情况时,能够更敏锐、更准确地做出判断,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只能随波逐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