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若能重回人生的每个交叉口,你是否有勇气面对自己做错的决定、 伤害过的人? 7年前,他从最痛苦的生命经历淬鍊出《小屋》,自行印刷了15本, 今日,《小屋》已疗癒了全球超过18,000,000名读者。 他是保罗.杨──当今世上最温柔、最懂得刻画我们心灵风景的作家。 7年后,他写下了《十字路口》,在美国以首刷100万册的天量撼动书市,再创疗癒小说阅读风潮。 这一次,所有曾在生命中感到孤独、疏离的人,都将从他的故事找到巨大的抚慰与力量 「孤独」这个词完全不足以形容安东尼的心灵。他活得像个刺猬,生命中毫无任何亲密的人际关系。某日,他竟在剧烈头痛后忽然陷入昏迷,性命垂危。 当他睁开眼,只见一片陌生的荒地,在那里,有个老奶奶给了他一份「疗癒礼物」,邀请他踏上一段旅程──寻找生命中真心想治癒的人。他却认为这只是药物所导致的梦境,努力想清醒过来。 再次睁开眼时,他置身病房,一个女人忽然朝他喊道:「妈妈终于找到你了!」安东尼赫然发现自己正透过一个男孩的眼睛看到外界,还能隐约感受到他和妈妈相拥的触感。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两个现实交错出现,被困在男孩脑中的安东尼,该如何让昏迷的自己甦醒?面对荒地上未知的旅程,眼前只有无数的十字路口、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他究竟该往前走、留在原地,或是跳下悬崖结束一切?老奶奶的疗癒礼物,又会引领他走向何方? 「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作者保罗.杨如此深信着。在他的巧手安排下,安东尼跳脱自己的生命经验,从他人眼中重新见证了自己的故事,看着过往每一个因脆弱、恐惧、自私,而做出的错误选择,是如何激起生命的涟漪,无形中撼动了最深爱的人。最后,我们将会在安东尼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并和他一样,以崭新的眼光,重新与自己相遇。 【有温度的礼物!随书送「抱抱卡」一组】 ★《小屋》疗癒小说风潮席卷全球 改编电影正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制作人筹拍中 没有「欧普拉读书会」加持,只靠读者口碑相传的实力大作 占据《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冠军长达一年,超过111週未曾跌出榜外 全球销量突破1,800万册,售出41国语文版权 作者简介 威廉.保罗.杨(Wm. Paul Young) 生于加拿大一个传教士家庭,幼年随父母至新几内亚传教,却在当地遭到长期性侵,直到青少年时期返回加拿大进入神学院就读时才停止。成年后移居美国,因为对保守的教会系统感到沮丧,加上幼年受虐的伤痛经验,使他认为传统的教会制度只会对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而决定放弃神职工作。之后他曾从事保险、建筑、创业基金、销售员等工作,并因一段婚外情事件开始接受心理治疗,努力与妻子和家人修复关系。2003年,他宣告破产,房子被拍卖,在出书之前,一直任职于朋友的小公司,晚上兼差做网页设计,住在租来的房子里。 保罗.杨一直有着写作的习惯,但只是当做礼物送给朋友看看,直到妻子力劝他为6个孩子写下他对上帝的看法,以及内心经历的疗癒过程,《小屋》的初稿才得以完成。之后他的两位好友鼓励、协助他找出版社出书,却遭到26家出版社拒绝。2007年,他们决定自己成立一家出版社来出这本书,只花了300美金宣传,却靠着口耳相传,销售持续上扬,出版至今已突破1,800万册,占据《纽约时报》文学类畅销书榜冠军长达一年,入榜超过111週,全球售出41国语文版权,改编电影由《少年Pi的奇幻漂流》制作人筹拍中。《纽约时报》说:「艾克哈特.托勒或许有欧普拉的加持,但《小屋》却靠着无数市井小民的口耳相传,打败了《一个新世界》。」 提笔写下《小屋》后,保罗.杨沉潜了7年,不断思索该如何往灵魂更深处探索,《十字路口》的故事就此逐渐成形。当年《小屋》带我们走入自己的内心,而《十字路口》将引导我们深入自我与他人的心,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找到更宽厚的爱与疗癒。保罗.杨形容故事早已活在心中,灵感如流水般源源不绝,而他自己也随着故事而蜕变,成为一个更好的父亲、更好的人。这一次,保罗.杨不是只为自己的孩子而写,而是为了向每一个读者亲自诉说。 译者简介 陈维真 辅仁大学英文系、翻译学研究所中英笔译组,现为报社国际新闻编译,看守台湾协会翻译志工。译有《长寿村的12个饮食祕密》《美丽的真相》等书。 仅将此书献给笃信基督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