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採取多元化的观察角度,从欧洲扩张与全球化浪潮的背景作为切入点,逐步论述近代以来东亚地区在各个层面上的发展历程;然后将观察焦点置于冷战后期迄今,希望透过引进当前学术界在经济发展、政治民主化、区域整合与国际安全问题等不同领域的新理论架构,从而让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影响当前此区域发展的重点与变数所在。由此,既能对东亚区域发展拥有更广泛的视野,也借此进一步反思台湾与东亚间应有的互动关系。
作者简介
蔡东杰
现任:中兴大学国际政治研究所教授
学历: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
专长:近代国际关系史、中国外交政策与第三世界发展问题
着作:《中国外交史》、《西洋外交史》、《李鸿章与清季中国外交》、《两岸外交策略与对外关系》、《台湾与墨西哥民主化之比较》、《政治啥玩意》、《政治啥玩意2》等,并着有相关中英文学术论文数十篇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范围界定:何谓东亚?
第二节 东亚研究的时代意义与价值
第三节 东亚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第二章 全球化
第一节 全球化的源起及其发展
第二节 第一波:新航路与西方东渐
第三节 第二波: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
第四节 第三波:解殖民化与独立风潮
第五节 第四波:科技革命与民主化
第六节 回顾与展望:新体系中的东亚
第三章 权力结构
第一节 权力、霸权结构与国际秩序
第二节 近代东亚霸权结构变迁历程
第三节 后冷战时期东亚的大国结构变化
第四节 复合三角关系下的东亚权力结构
第五节 东亚权力结构的未来
第四章 发展经验
第一节 东亚地区的奇蹟与危机
第二节 雁行体系结构的发展
第三节 东亚经济体系的调整趋势
第四节 东亚发展模式的检讨
第五节 东亚经济发展前景
第五章 政治演进
第一节 立宪政体、制度选择与政治变迁
第二节 近代东亚制度选择的历史背景
第三节 东亚制度运作的结构性变数分析
第四节 二十世纪末东亚的政治变迁
第五节 不确定的未来
第六章 整合运动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区域主义发展
第二节 次区域主义层次:政经共同体的努力
第三节 微区域主义层次:地缘经济圈的形成
第四节 区域主义层次:大东亚体系的建构
第五节 东亚区域运动的检讨与展望
第七章 区域安全
第一节 权力政治、新安全观与多轨外交
第二节 东亚结构中的传统安全问题
第三节 东南亚恐怖主义之源起及其发展
第四节 东亚区域安全机制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多边性国际安全建制的发展
第六节 东亚区域安全的未来
第八章 结 论
附录:东亚发展经验中儒家文化之角色分析
参考书目
坦白說,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走一趟充滿挑戰的學術探索之旅。作者在探討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時,展現出了驚人的廣度和深度。從地緣政治的博弈,到跨國資本的流動,再到區域主義的興起與演變,每一個面向都經過了嚴謹的學術考量與論證。書中對於「發展」本身的定義與實踐,也進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不再是單純的經濟成長數據堆砌,而是納入了權力、制度、文化等多重維度。我特別欣賞作者在處理歷史脈絡時的細膩,能夠清晰地勾勒出不同時期東亞區域發展的邏輯與動力。例如,對於日本在戰後經濟奇蹟中的角色,以及其後遭遇的挑戰,書中都有深入的探討;對於韓國的財閥體系與民主化進程的相互作用,也提供了獨到的見解。而對於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及其後的世界影響,更是提供了多層次的分析,擺脫了過往單一化的敘事。最讓我感到興奮的是,書中對區域合作機制的探討,例如東盟(ASEAN)的角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形成等,都讓我們得以窺見未來東亞區域合作的可能路徑。這本書對於我們理解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兩岸經貿關係等議題時,提供了更為宏觀的戰略視角。
评分第一次讀到這本書的初版時,就被其宏大的敘事和深厚的學術底蘊深深吸引,這次的第二版更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幅的更新與擴充。對於我們這些長期關注東亞區域發展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理解這一複雜區域動力學的必讀之作。書中對中國大陸、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以及東南亞部分國家的經濟轉型、政治制度演變、社會結構變遷等關鍵議題,都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梳理與分析。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並沒有將單一國家或地區的發展模式視為孤例,而是將其置於廣闊的東亞區域網絡中,探討國家間的互動、模仿、競爭與合作如何塑造了各自的發展軌跡。從後冷戰時代的格局重塑,到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與反思,再到新世紀以來中國大陸的崛起及其對區域權力結構的影響,書中幾乎涵蓋了近幾十年來影響東亞最重要的歷史進程。作者在分析時,不僅注重宏觀的經濟數據和政策框架,更深入挖掘了在地化的政治力量、文化傳統以及社會精英的作用,使得整個分析更加立體、豐富,也更具說服力。對於想要深入了解台灣在東亞區域中定位與發展機遇的讀者,這本書提供的區域視角,更是難能可貴。
评分這本《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第二版,絕非一本輕鬆易讀的教科書,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學術診斷書,為我們剖析東亞這片充滿活力卻又暗流湧動的區域,提供了精準而深刻的洞見。作者並非簡單地將各國的經濟數據羅列,而是將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要素巧妙地編織在一起,織就了一張複雜而真實的東亞發展圖景。我對書中關於「國家能力」與「國家策略」的討論尤為著迷,這對於理解為何有些國家能夠成功實現工業化和經濟轉型,而有些國家則面臨發展困境,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分析框架。例如,書中對台灣過去的產業政策、科技發展路徑,以及其在區域產業鏈中的定位,都有相當詳盡的闡述,這對於我們思考台灣當前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具有直接的啟發意義。同時,作者對東亞區域內部差異性的強調,避免了將區域視為一個同質化的整體,而是深入探討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在政治制度、文化價值、歷史經驗上的差異,如何影響了各自的發展模式和互動方式。這種細膩的處理,讓讀者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東亞區域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评分這次閱讀《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二版)的體驗,可以說是從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重新審視了我們所處的東亞區域。作者巧妙地融合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解東亞區域發展的全新視角。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歷史制度分析」的運用,能夠追溯當代東亞區域格局形成的歷史根源,並分析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制度性因素,如何持續地影響著各國的發展路徑和區域互動。例如,書中對日本的「總體經濟」模式,韓國的「威權發展」時期,以及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策略,都進行了深刻的歷史梳理,並闡釋了其背後的政治經濟邏輯。對於台灣而言,這本書提供的區域視角,讓我們能夠更清楚地看到台灣在歷史長河與地緣政治變遷中的角色,以及我們如何應對來自區域內外的挑戰。書中對「區域主義」的探討,特別是對於東亞各國在建立區域合作機制、應對全球性挑戰時所展現出的複雜心態與策略,都令人印象深刻。這不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關於東亞發展機遇與挑戰的深入剖析報告。
评分深入閱讀這本《東亞區域發展的政治經濟學》(第二版),對於我這樣長期關注區域事務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次知識上的豐盛饗宴。作者以其紮實的學術功底和敏銳的洞察力,將東亞區域內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關係,以一種極為清晰且具啟發性的方式呈現出來。我特別讚賞作者在分析時所展現的批判性思維,敢於挑戰傳統的發展敘事,並深入探討發展背後的權力結構、利益博弈以及制度約束。書中對於「國家」在東亞發展中的作用,從歷史演進到當代變革,都進行了深入的剖析,這對於理解台灣作為一個區域參與者的角色,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同時,作者也充分考慮了跨國公司、國際金融機構以及非國家行為者在東亞區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使得整個分析更加全面和立體。我對書中關於「地緣經濟」與「地緣政治」相互交織的討論,感到尤為興趣,這讓我們能夠更好地理解當前東亞區域所面臨的複雜挑戰,例如貿易戰、供應鏈重組、以及區域安全問題等。這本書不僅提供了豐富的學術觀點,更引導我們去思考東亞區域的未來走向,以及台灣在其中可以扮演的角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