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以賽亞,遇上2000年的信仰光芒
新約最常引用的舊約書捲之一,就是以賽亞書;而在以賽亞書裏頭,四十到六十六章的段落被引用的次數又是最多的,當中蘊含瞭許多對基督教神學有積極意義的事物:四十章詳述救恩曆史;四十五章肯定瞭後來所說的「自隱」的上帝觀念;五十三章刻畫的受苦僕人形像提及救贖的具體內容;六十一章預言聖靈的事工;最後,六十六章以生動的語言描繪瞭末世的最後審判。從始至終,以賽亞所見的異象都著重展現上帝勢不可擋的救恩過程,包括上帝展現祂對約的忠實持守,祂的慈愛在曆史中的得勝,從而與審判和不信的嚴酷現實所構成的沉鬱背景,形成瞭鮮明的對照。
透過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耶柔米、亞曆山太的區利羅和塞浦路斯的狄奧多勒、奧古斯丁等教父的精采詮釋,我們再次學習從預言應驗的角度,來領受以賽亞書的信息;教父也幫助我們看到,在經文的字裏行間所反映齣來的三一上帝的本性。
教父們體認到,先知的話語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包紮傷口的敷料,目的是要醫治上帝的百姓。正如《便西拉智訓》所說:「【以賽亞】以他不屈不撓的心靈看見未來,安慰瞭錫安哀哭的人」,教父們也以其滔滔不絕的口纔、敏銳的知識,嚮今日的教會展現以賽亞書信息的適切性。
關於本係列叢書:
與古代教父同讀聖經
這套《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幫助瞭今日研讀聖經的人,完成瞭靠他們自己無法完成的事。拜今日電腦科技之賜,早期教父的浩瀚著作--其中不少是以古代語文著述--得以被梳理齣來。從這些著作當中,學者藉著他們對古代教父的深切認識,以及對今日教會的熱切之心,親自為每捲書選取、整理材料,加以註解,以饗今日的讀者。書捲中的每段經文註釋均忠實地呈現與初代教會一緻的解經內容,得一窺其獨特的洞見和修辭技巧。
《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是普世教會的一項重大工程,旨在促進今日多樣的基督宗教傳統,與具共同信仰的先賢先輩之間,建立起重要的連結和交流。在這個分享的基礎上,我們聆聽初代教會的教牧神學傢們,研究聖經文本時所作齣的指引,以及他們在神學上、靈性上和牧養上所提供的洞見。
在今日,「曆史批判」的解經方法在聖經文本和教會中都麵臨瞭窘境。緊接而來的,是普世基督徒個人和教會群體所發齣的呼聲,渴望尋求更具整全、深度和韌性的信仰。這套叢書也是一種後批判(postcritical)的更新,是對早期釋經傳統--教父解經摘錄(glossa ordinaria)--的一種復興;並以古代具權威的反省和洞見,仔細地推敲聖經的文本。
這套註釋書並非用來取代那些二十世紀傑齣的註釋書,而是要讓那些長久以來支撐著教會,直到近代纔沉默下來的古代解經,能夠補充、重新建構我們的信仰。它邀請我們以欣賞的耳朵和受感的心靈來聆聽,信仰前輩們所見聞、闡釋的信仰。
這套叢書是神學釋經、靈性閱讀、整全教導和講道,不可或缺的良伴。
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
【舊約】
(1)創世記1-11
(2)創世記12-50
(3)齣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4)約書亞記、士師記、路得記、撒母耳記上下
(5)列王紀上下、曆代誌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6)約伯記
(7)詩篇1-50
(8)詩篇51-150
(9)箴言、傳道書、雅歌
(10)以賽亞書1-39
(11)以賽亞書40-66
(12)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13)以西結書、但以理書
(14)十二先知書
【新約】
(1)馬太福音1-13
(2)馬太福音14-28
(3)馬可福音
(4)路加福音
(5a)約翰福音1-10
〈5b〉約翰福音11-21
(6)使徒行傳
(7)羅馬書
(8)哥林多前後書
(9)加拉太書、以弗所書、腓立比書
(10)歌羅西書、帖撒羅尼迦前後書、提摩太前後書、提多書、腓利門書
(11)希伯來書
(12)雅各書、彼得前後書、約翰一二三書、猶大書
(13)啓示錄
次經
作者簡介
馬可.艾略特(Mark W. Elliott)∕本捲英文版主編
劍橋博士,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Andrews)講師。著有《聖經神學的核心:照管的體驗》(The Heart of Biblical Theology: Providence Experienced)、《閱讀利未記:與過往詮釋者一同作利未記的神學解讀》(Engaging Leviticus: Reading Leviticus Theologically with Its Past Interpreters)、《歌中之歌與早期教會(381-451)的基督論》(The Song of Songs and Christology in the Early Church, 381 - 451)。
譯者簡介
李安琴
吉林大學外國文學碩士
編審者簡介
黃嘉樑
英國愛丁堡大學哲學博士,主修舊約。現任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副教授。
中文版總序╱i
英文版叢書總序╱iii
使用指南╱v
縮寫錶╱ix
以賽亞書1-39章導言╱xiii
註釋
以賽亞書1-39章╱1
附錄
本書引用的早期基督信仰作傢和引用的文獻╱369
教父生平概述及佚名作品簡介╱382
圖錶
人物及佚名作品時間圖錶╱412
參考書目
原文著作參考書目╱421
英譯本參考書目╱437
索引
作者和作品索引╱451
主題索引╱455
中文索引╱475
聖經經文索引╱486
中文版贊譽
「正如上帝願意萬人認識祂的真理,並且得救,祂也命定如此重要的一套註釋以中文麵世。古代教父的文字含義豐富、充滿智慧,對幫助現代人掌握經文的曆史處境有莫大裨益,使我們更能發現聖經裏的許多寶藏。
對於許多事情,我們太多時候都隻用現代人的方法去思考,遠離瞭根基和本源。《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的齣版,使這種風氣為之一變,帶領我們走進另一個時空,探索古人的世界、古人的思想。這套叢書透過文字讓我們聽見從過去傳來的聲音,將前人對聖經經文的精闢理解和屬靈洞見嚮我們娓娓道來。我祈願每一個學習上帝旨意的人,都能夠享用這個珍貴的知識寶庫。」
聶基道都主教
正教會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聖統.香港及東南亞都主教
(Ecumenical Patriarchate-Orthodox Metropolitan of Hong Kong and Southeast Asia)
「《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的中文版即將問世,這對中華基督信徒是天大喜訊。現代學者註釋聖經的書籍多不勝數,但在這麼多的聲音中,教父和初期教會的著作和講道詞像是一陣清風,他們帶領二十一世紀的我們迴到信仰的泉源。教父和初期教會的牧者是堅信和熱愛基督的一群,基督的說話和榜樣深深入瞭他們的心靈,自然流露在他們口上。他們又屬於殉道的教會,不少人為瞭他們的信仰捨生。
本人深切期望那二十多冊的叢書能成功地吹散這俗化瞭的社會上的烏雲,讓我們再見納匝肋〔拿撒勒〕耶穌的容貌。」
陳日君樞機主教
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Cardinal Bishop, Catholic Diocese of Hong Kong)
「這是基督教學術界『明星團隊』的傑作,宏偉而精湛淵博,更結閤瞭古代研究聖經的泰鬥,豈能不介紹給同好!即被邀為介紹人已經是極大的殊榮。
我謹把本叢書介紹給傳道人、主日學老師和所有對讀經有興趣的弟兄姊妹,它真是本不可多得、值得人手一部的钜著。」
周聯華牧師
颱灣世界展望會董事長
(President, World Vision in Taiwan)
國外贊譽
「這套叢書提供瞭幾個世紀以來,教會迫切需要的早期教父釋經的概觀。整個基督教世界,實在應該一同感謝那些緻力填補這段空白的人。對於今日普世教會之間仍在進行的對話,對早期基督教思想的準確應用,以及現今釋經學上的爭論來說,《古代基督信仰聖經註釋叢書》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資源。」
巴刻(J. I. Packer)
加拿大維真學院神學教授
(Professor of Theology, Regent College, Canada)
「當年代順序的勢利見解——即認為我們的祖先在當時沒有電腦的幫助,所以就沒有什麼可教導我們的想法──在這套壯觀的叢書下,顯然就是一派鬍言。我們當中很多飽嘗學識,卻仍對智慧感到飢腸轆轆的人,實在迫不及待要與我們的先輩們坐下來,聆聽他們在聖經上的神聖討論。我正是其中一人。」
畢德生(Eugene H. Peterson)
加拿大維真學院靈修神學係,侯士庭講座教授
(James Houston Professor of Spiritual Theology, Regent College)
**評價一:** 哇,拿到這本《以賽亞書40-66章:ACCS舊約篇XI》真的是太驚喜瞭!身為一個長年對舊約充滿好奇,但又常常在一些艱澀段落感到吃力的讀者,這次的ACCS係列真的打中我的心坎裡。以賽亞書的後段,也就是40-66章,內容涵蓋瞭好多重要的主題,像是「受苦的僕人」、以色列的救贖、新天新地的盼望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信仰生活中非常核心的思考。過往讀聖經時,雖然能抓到一些大意,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像是隔靴搔癢,無法深入其境。這本註解版的齣現,就像是為我開啟瞭一扇窗,作者們不僅是單純地翻譯經文,更重要的是,他們提供瞭非常詳盡的學術性研究背景,從歷史、文化、文獻的角度,一步步地解開這些經文在當時的脈絡。尤其喜歡它在原文詞彙上的解釋,很多時候一個字的不同理解,就能引申齣截然不同的意義,讓我對經文的體會更加立體、真實。而且,這本書不是那種隻懂學術術語,卻離生活很遠的書。作者們很巧妙地將這些古代的智慧,連結到現代我們的處境,讓我反思自己的生命、信仰,以及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每次翻開,都能被這些深刻的洞見所觸動,彷彿與韆年前的先知進行著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對於想要更紮實地認識以賽亞書,並且進一步深化信仰理解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工具書。
评分**評價五:** 一直以來,舊約的先知書,特別是像以賽亞書這樣充滿預言與神學深度的文本,對我來說都有點遙不可及,感覺像是古老時代的文字,與現代生活沒有太大的連結。直到我拿到這本《以賽亞書40-66章:ACCS舊約篇XI》,我纔發現,原來聖經的註解書,也可以這麼引人入勝!這本書的內容,深深地探討瞭以賽亞書後半段的核心信息,像是上帝超越時空的權能,祂對以色列民族的慈愛與管教,以及那充滿希望的「新天新地」的應許。我非常欣賞書中對經文的字句考證,以及對當時歷史文化的闡釋,這讓我更能理解先知在傳達信息時的背景和意圖。而且,書中並沒有僅止於學術性的探討,更將這些深刻的預言,連結到我們今天基督徒的生命和信仰。例如,對於「受苦的僕人」的解釋,如何指嚮耶穌基督的救贖,這段論述真的讓我感動不已,也更加堅定瞭我對基督的信心。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與一位充滿智慧的老師進行對話,他循循善誘,讓我從一個對以賽亞書一知半解的讀者,變成一個能夠感受到其中奧秘、並從中獲取力量的信徒。這本書不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滋養心靈、深化信仰的屬靈讀物,強烈推薦給所有渴望更深入認識上帝話語的讀者。
评分**評價三:** 坦白說,一開始拿到《以賽亞書40-66章:ACCS舊約篇XI》這本書,我有點猶豫。畢竟,聖經的註解書市場上選擇很多,有些又厚又重,常常讓人望而卻步。但這本ACCS係列,真的讓我改觀瞭。它的排版設計非常友善,圖文並茂,不會讓人感到枯燥。以賽亞書40-66章,是舊約中非常關鍵的一段,包含瞭許多關於上帝的屬性、人類的罪性、以及救贖的應許。書中對「第二以賽亞」(Isaih 40-55)和「第三以賽亞」(Isaiah 56-66)的區別,以及他們各自的寫作背景和神學重點,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這對我理解這兩段經文的連貫性與發展很有幫助。我特別喜歡它在解釋「受苦的僕人」這個概念時,如何將其與後來的耶穌基督的受難與復活連結,這中間的預言與實現,讀起來真的讓人充滿敬畏。書中也提到瞭許多關於「新天新地」的盼望,這種將個人命運與歷史終極命運連結的視野,總能給予我很大的力量,在麵對生活中的挑戰時,知道有一個超越性的目標。這本書讓我對上帝的慈愛、公義,以及祂對人類的終極計畫,有瞭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它不是那種一次性讀完就束之高閣的書,而是一本會讓你反覆翻閱,每次閱讀都能有所得的屬靈寶藏。
评分**評價四:** 收到《以賽亞書40-66章:ACCS舊約篇XI》,簡直是個意外的驚喜!對於我這種平常習慣讀一些比較輕鬆的聖經讀物,對於舊約的先知書,尤其是像以賽亞書這樣篇幅較長、神學概念又比較複雜的,總是有種敬而遠之的感覺。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打破瞭我對註解書的刻闆印象。首先,它的編排非常清晰,將經文、註解、以及相關的學術討論分開,讓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閱讀。我特別讚賞書中對於歷史背景的介紹,像是巴比倫之囚的處境,以及當時以色列人的文化思維,這些都讓我更能理解經文背後的意義。以賽亞書40-66章,內容實在是太豐富瞭,從上帝的偉大作為,到祂對受苦者的安慰;從對仇敵的審判,到對信徒的應許;從個人罪的赦免,到國傢的復興。書中對這些主題的梳理,真的是細緻入微。我尤其欣賞作者們在解釋「僕人」的概念時,是如何將其與以色列民族,以及最終的彌賽亞基督連結起來,這個神學軌跡的呈現,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讀這本書,讓我感覺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領我一步步走進以賽亞書的宏偉殿堂,讓我不再隻是迷失在浩瀚的經文之中,而是能抓住其中的精髓,感受到上帝話語的智慧與力量。
评分**評價二:** 這次收到《以賽亞書40-66章:ACCS舊約篇XI》,真的是讓我對舊約先知書的理解,有瞭一個全新的層次。過去,我對以賽亞書的印象,停留在「彌賽亞預言」的片段,總覺得跟自己的生活有些距離。然而,深入閱讀瞭40-66章之後,我纔發現這段經文的廣度與深度,遠遠超乎我的想像。它談到瞭被擄巴比倫之後的以色列人,在絕望中尋求上帝的安慰與盼望;它描繪瞭上帝如何是一位至高無上的創造者,能夠扭轉一切看似不可能的局麵;更重要的是,它預言瞭一位「受苦的僕人」,承擔瞭無數罪孽,帶來瞭救贖與和平。這本書的註解,非常清晰地梳理瞭這些複雜的神學概念,並且用一種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呈現。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不同學術觀點的介紹,作者們並沒有強加自己的看法,而是呈現瞭多種可能的詮釋,讓讀者能夠自己去思考、判斷,這對於培養批判性思維非常有幫助。此外,它在歷史背景的說明上也相當詳盡,讓我更能想像當時的以色列人身處的艱難處境,以及他們對上帝應許的渴盼。這本書就像是一位溫厚的研究者,耐心引導你一步步探索經文的奧秘,讓你從一個旁觀者,變成一個更投入、更理解的信徒。它不是一本讓你讀完就覺得「啊,原來如此」的書,而是一本讓你讀瞭之後,會引發更多問題、更多思考,並願意花更多時間去與經文互動的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