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8
本书是税法析论、涉法判决、学理述论的重要着作。作者是台大法学博士,担任律师多年,从事税法研究十余年,这本着作为其多年深研的菁华呈现。税法大师葛克昌教授誉赞作者「善从具体之行政法院裁判入手」,并能从诸多案例中「把握问题,发掘、概括出超越具体案例之结论」,因此深受判决实务、公司税务、行政执行、会计领域等人士高度肯定。
作者依其研究心得,认为税捐规划的风险,莫过于实质课税原则难以捉摸,因此,在合法节税、脱法避税、违法逃税等多方面,有其具体而独到的见解,并以判决实务的角度,指出具体原则与方针,很值得公司行号、会计从业及司法实务参考。
作者是税法方面的明日之星,其论述俱见其影响力。本书分成两大主题,涵纳多篇论文,举出的案例分析深具代表性,在学界引起广泛注意。
作者简介
黄士洲
现任
台北商业技术学院财政税务系
会计及财税研究所助理教授
学历
台湾大学公法学硕士、博士
德国DAAD奖助访问学者
经秽
资诚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律师
行政法院研习会税法课程讲座
北、中、南区国税局税法讲座
会计师公会全联会税法讲座
律师公会税法讲座
着作
税务诉讼的举证责任(2002)
掌握税务官司的关键(2005)
税务规划的第一本书(2007)
第1篇 实质课税与脱法避税防杜
1.两税合一与税捐规避──以行政法院判决为核心
壹、两税合一与免税所得的纠葛
贰、判决统计与法理争议分析
参、所得税法第66条之8与脱法避税之调整
肆、所得税法第66条之8与漏税裁罚
伍、结论与建议
2.实质课税与租税法律主义、举证责任、协力义务之关系──以税捐稽征法第12条之1及税务争讼实例为中心
壹、实质课税明文化,究竟迎刃而解,抑或治丝益棼?
贰、税捐稽征法第12条之1的解读与适用
参、实质课税条款未来扮演纾解讼源的角色,值得吾人期待
3.税法对私法的承接与调整──以消极信託于拟制赠与上的评价为例
壹、问题的提出
贰、私法规定适用于公法的方式与侷限
参、税法对于私法的全面性连结关系
肆、税法如何承接与调整私法:学说、实务的回顾与方法论
伍、拟制赠与对私法上的消极信託的承接与调整
陆、行政法院实务上关于信託、借名关系的商榷
柒、公权力透过税捐手段干预私法秩序应有适当的节制
4.脱法避税的防杜及其宪法界限──兼论台北高等行政法院90年度诉字第5668号判决
壹、问题缘起
贰、防杜脱法避税的宪法基础
参、脱法避税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果
肆、脱法避税行为防杜的界限
伍、皇龙公司案判决评释
陆、防杜脱法避税需要立法与执法的不断努力
第2篇 实质课税案例分析
5. 脱法避税的调整与税捐法定主义的两难──以趸缴保单规避遗产税为核心
壹、对保险给付规避遗产税之行为予以调整,涉及多项法律争议
贰、脱法避税调整的法律解释观点
参、附论:脱法避税的调整不应等同违章漏税行为
肆、趸缴保单之处理,不宜迳以实质课税取代税捐法定主义
6. 公设地避税与实质课税──以财政部2003年4月9日台财税字第0910456306号令与实务操作为题
壹、问题之提出
贰、财政部2003年函释与租税法律主义
参、财政部2003年函释与裁罚原则
肆、结论与建议:防杜脱法利用公设地,仍须在租税法律主义框架下,妥为全盘计画
7. 变更控股结构与实质课税之风险
壹、案例事实经过
贰、两税合一与税捐规避
参、税捐规避与逃漏税裁罚
肆、借由投资公司递延纳税,欲调整归户课税,宜透过立法明定
8. 借名售地与实质课税
壹、案例事实与法律争议
贰、民事借名关系与财产所有权、经济利益之归属
参、所得的实质归属与法律效果
肆、免税所得之判断与漏税裁罚
伍、课税、免税要件应按实质课税精神,平衡、中立地适用之
9. 认购权证课税争议的宪法分析──由两则权证课税案论起
壹、从宪法层次关照权证课税争议
贰、行政法院判决理由的形成及所涉宪法争点
参、现行权证课税作法的违宪疑虑及其解套
肆、高等行政法院判解评释
伍、省思证券交易所得停征所得税所扭曲税制的效果
陆、后记
柒、附表:最高行政法院权证课税争议判决列表
附录
1.税捐稽征法第12条之1立法过程
2.税捐稽征法第12条之1相关司法裁判
实质课税与纳税人权利保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实质课税与纳税人权利保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