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兼顾理论与实务的非营利行销的学术着作,理论的部份包括:非营利组织行销、社会行销、博物馆行销、地方行销和城市行销、以及政治行销。案例分析的部份则包括: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策略性行销的募款策略、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的社会行销策略、台北故宫的博物馆行销策略分析、以及二○○九年高雄世运城市行销的探讨。
目前国内公共行政和政策学界虽然不乏深度探讨非营利组织管理方面纯理论的着作,却并没有非营利行销方面的专书着作,透过理论和实务对话回馈到理论概念或分析架构的验证与修订,本书可以弥补在这方面的缺憾。经由这本兼顾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着作,笔者也试图将内隐的知识外显化,提供给实务界人士参考借镜,弥补当前实证资料的不足,并可以做为相关理论个案教学的研究素材,满足「精深」的要件,而且符合「广博」的期待。
作者简介
鲁炳炎
目前任职:国立东华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 (2002年2月1日起迄今)
学历:
英国威尔斯大学卡地夫分校(University of Wales College of Cardiff)海运政策博士(2001年)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公共行政硕士(1992年)
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公共行政组学士(1986年)
经历:
立法院国会助理五年
工商时报经济研究室研究员五年
民国86年教育部硕士后赴欧洲公费留学考试及格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书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非营利行销的扩大化:社会行销与博物馆行销
第一节 行销学的发展脉络和非营利行销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非营利组织与非营利行销的使命和宗旨
第三节 非营利行销组合与策略规划模式
第四节 社会行销的研究背景与基本理论
第五节 博物馆的使命、馆长、与博物馆政治
第六节 博物馆行销策略与馆长的领导统御
第三章 怀着满心的喜悦,我要再去一次:地方行销与城市行销
第一节 研究焦点与发展背景
第二节 城市行销研究的发展时期和阶段
第三节 探索与讨论:城市行销的产品
第四节 城市行销的未来之路:城市品牌的建立
第五节 城市行销与事件行销的结合
第六节 国际运动赛事的事件行销过程与行销策略组合
第四章 为什么我要投你一票:政治行销
第一节 政治行销的起源
第二节 政治行销的定义
第三节 政治行销的市场取向与交换关系
第四节 选举市场、政府市场以及政治行动主义市场的交换关系
第五节 政治行销和政治公关之辨正
第六节 政党的政治行销概论:产品取向型、销售取向型、市场取向型
第七节 政治行销的模式模型流程规划
第五章 案例(一):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的非营利组织募款策略
第一节 个案叙述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案例分析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 案例(二):当生态保育遇到原住民族:太鲁阁国家公园管理处个案分析
第一节 太管处和原住民族的冲突与环境保育参与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深度访谈分析
第四节 讨论与延伸:标的、区隔、定位、以及产品价值
第五节 代结论:回应研究问题的对话
第七章 案例(三):台北故宫的博物馆行销策略:是领航家,还是守护神?
第一节 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与现况
第二节 研究设计
第三节 博物馆行销之故宫个案分析
第四节 讨论与延伸—发展共同的语言
第五节 代结论—对于公共部门的启发
第八章 案例(四):迈向海洋首都之路:2009年高雄世运城市行销初探
第一节 世界运动会与高雄世运概况介绍
第二节 什么是、谁是政策企业家?
第三节 研究设计与理论架构
第四节 内容分析法的初步结果
第五节 深度访谈的分析与研究问题的讨论
第六节 结论与研究发现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回顾与讨论:从价格的订定到价值的传送
第二节 研究发现
第三节 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初拿到《公益的价格: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這本書,心裡就湧起一股莫名的親切感。身為一個長期關注社會動態,也曾參與過一些小型的公益活動的人,我一直覺得,許多非營利組織在執行他們的使命時,都面臨著如何有效溝通、如何擴大影響力的挑戰。而「行銷」這個詞,在過去的印象中,總與商業利益緊密相連,但這本書顯然要打破這個藩籬,探討它在公益領域的獨特應用。 書中對於非營利組織行銷的理論解析,可說是非常到位。作者並不迴避其獨特性,例如資源的限制、目標群體的多元性,以及衡量成效的複雜性。他細膩地剖析了如何為一個公益理念找到最貼切的「價格」,這個價格不只是金錢上的捐贈,更包含了時間、關注、行動等各種形式的參與。我特別有感觸的是,書中探討了如何將「情感」有效地轉化為「支持」,這往往是非營利組織在與大眾溝通時,最需要掌握的關鍵。 而讓我愛不釋手的,絕對是書中那些真實而動人的案例。每一個故事都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窺見不同非營利組織,在面對各種挑戰時,如何運用智慧與創意,將他們的願景化為實際的行動,並最終獲得社會的認同與支持。從在地深耕的小型團體,到具備國際視野的大型機構,書中的案例涵蓋了各種規模與性質的組織,這讓我覺得,無論是怎樣的公益單位,都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啟發。 其中一些案例的描述,真的讓我為之動容。例如,有一個關於偏鄉教育的案例,他們如何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都市的學生理解到偏鄉教育的困境,進而激發了他們的行動。這讓我深刻體會到,行銷的終極目標,不僅僅是單向的資訊傳遞,更是雙向的情感連結與價值共鳴。書中對於「如何衡量行銷的成效」,也有著具體的探討,這點對於非營利組織來說,非常關鍵,因為這關乎到他們能否持續獲得資源,並不斷優化自己的服務。 坦白說,《公益的价格》這本書,已經成為我最近的床頭讀物。它不只提供了實用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喚醒了我對公益價值的更深層次的思考。它讓我明白,每一個看似微小的善舉,背後都可能蘊含著一場精心策劃的「行銷」;而作為一個社會的一份子,我們也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成為這場「公益行銷」的參與者和推動者。這是一本值得所有關心社會、關心公益的朋友細細品味的佳作。
评分在一次因缘際會下,我翻閱了這本《公益的价格: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書名本身就帶著一股溫暖的力量,彷彿在邀請讀者一同探究,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讓更多美好能夠被看見、被支持。我一直對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感到好奇,他們是如何在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前提下,持續地推動社會議題、服務弱勢群體,並在眾人心中播下關懷的種子。這本書的出現,正好填補了我腦海中許多模糊的想像。 書中深入淺出的分析,讓我理解到「行銷」二字,並非只屬於商業世界的專利。對於公益組織而言,有效的行銷更是至關重要,它不僅僅是為了募款,更是為了傳達理念、建立信任、連結資源,最終達成其社會使命。我尤其欣賞作者在理論架構上的清晰闡述,從核心價值的提煉,到目標群體的精準定位,再到溝通管道的策略選擇,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展現了非營利行銷的專業性與系統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書中並非空談理論,而是透過豐富的案例,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每一個故事都彷彿置身其中,看著那些充滿熱情與創意的行銷活動,如何一步步地打動人心,贏得支持。我看到許多台灣在地非營利組織的身影,他們的堅持與努力,透過文字與照片,變得更加鮮活。這些真實的案例,不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範本,更激勵著我,即使是微小的行動,也能匯聚成改變的力量。 閱讀的過程,也讓我重新思考了「價格」的定義。在公益的世界裡,我們談論的「價格」,或許不再是金錢的數字,而是時間的付出、情感的投入、知識的分享,甚至是意識的覺醒。作者透過《公益的价格》這個書名,巧妙地引導讀者,去感受非營利組織所付出的「代價」,以及我們作為社會一份子,願意為此付出多少。這種價值觀的碰撞與啟發,讓我對「消費」這件事,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悟。 總而言之,這本書就像一位耐心的嚮導,帶領我在非營利行銷的迷人世界裡,探索前行的道路。它不僅是一本學術性的著作,更是一本充滿人文關懷的指南。對於任何關注社會議題、對公益事業抱持熱情,或是單純想了解「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朋友,我都強烈推薦你們閱讀這本書。它會打開你的眼界,啟發你的思維,並讓你看到,原來公益的力量,可以如此有形、如此有效。
评分拿起《公益的价格: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這本書,我立刻被書名所傳達出的溫度與深度所吸引。身為一個在行銷領域工作多年的上班族,我總覺得,行銷的力量不應只被侷限於商業的範疇。當我知道有這樣一本書,深入探討非營利組織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運用行銷的策略與技巧,來推廣他們的理念、匯聚資源,甚至改變社會,我感到非常興奮。這本書填補了我心中長久以來的求知慾。 書中對於非營利組織行銷理論的闡述,絕對是一大亮點。作者並沒有給出制式的SOP,而是強調了「在地化」、「人性化」以及「價值導向」的重要性。我尤其喜歡他對於「品牌故事」的刻畫,他認為,非營利組織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講述一個引人入勝、能夠觸動人心的故事。這不僅僅是為了募款,更是為了建立長期的信任感與情感連結。書中對於目標受眾的細膩分析,也讓我理解到,即使是非營利組織,也需要精準的市場區隔與溝通策略。 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書中那些充滿生命力的案例。作者筆下的每一個公益組織,都彷彿活了起來。我看到了他們如何克服資金的匱乏,如何用創意突破溝通的瓶頸,如何讓一個微小的行動,最終匯聚成改變社會的巨大力量。其中有些案例,展現了極具巧思的數位行銷應用,巧妙地利用社群媒體的力量,將公益訊息精準地傳播出去;有些案例,則突顯了傳統的在地連結與人際網絡,在公益推動中的關鍵作用。 書中對於「價格」的解讀,更是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再是單純的金錢交易,而是關於「價值交換」的深刻體悟。當我們捐款、捐物資、成為志工,我們付出的「價格」,換來的是社會的進步、弱勢的希望、以及我們內心的充實。作者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何讓這個「價格」對所有參與者來說,都具有意義與價值,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行銷思維。 總體來說,《公益的价格》這本書,不僅為我打開了非營利行銷的廣闊視野,更讓我深刻理解到,行銷的核心,其實是「連結」與「溝通」。它讓我看到,公益的力量,是可以被有效組織與傳播的。對於任何想要了解如何讓社會變得更美好,或者想要為公益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的朋友,我都極力推薦這本書。它不僅是一本實用的指南,更是一份溫暖的鼓勵。
评分當我第一次在書店的架上看到《公益的价格: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這本書時,書名就立刻吸引了我。我一直對非營利組織的運作模式感到好奇,覺得他們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卻能產生如此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這背後一定有許多值得學習的智慧。尤其「行銷」這個詞,在我的認知裡,總是以營利為目的,但本書卻將它與「公益」結合,這激發了我極大的興趣,想知道這兩者之間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書中對於非營利組織行銷的理論闡述,我認為是非常紮實且具有啟發性的。作者並沒有將其簡單化,而是深入探討了非營利組織在進行行銷時所面臨的獨特挑戰,例如如何平衡使命與資源、如何觸及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以及如何衡量社會影響力等。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價值傳遞」的論述,他強調非營利組織的行銷,核心在於能否有效地將其獨特的價值與使命,傳達給潛在的捐助者、志工、甚至是一般大眾,進而引發共鳴與支持。 書中豐富的案例分析,更是讓這本書增色不少。作者並沒有只提供乾巴巴的理論,而是透過許多生動真實的案例,將這些理論付諸實踐。我看到了許多台灣在地非營利組織的身影,他們的努力與創意,透過文字與分析,變得格外鮮明。從早期介入的兒童保護,到環境永續的倡議,再到文化保存的推動,這些案例不僅展現了非營利組織的多樣性,也呈現了他們在行銷策略上的巧思與彈性。 書中對於「價格」的定義,也讓我有了全新的理解。作者並沒有將其侷限於金錢的數字,而是擴展到各種形式的「投入」,包括時間、資源、關注、甚至是價值觀的認同。這讓我深刻體會到,非營利組織的「價格」,其實是邀請社會大眾參與一場價值共創的過程,我們付出的「價格」,換來的是一個更美好的社會。這種觀念的轉換,對於我個人思考如何貢獻社會,有著非常大的啟發。 總而言之,《公益的价格》這本書,不僅是一本關於非營利組織行銷的工具書,更是一本引導我們思考社會價值與個人貢獻的啟發性讀物。書中清晰的理論架構,結合豐富的實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新的洞見。我認為,這本書對於非營利組織的從業人員、志工,以及所有關心社會議題的讀者,都具有極高的閱讀價值。它讓我看到了公益的力量,也看到了如何透過策略性的行銷,將這份力量無限放大。
评分我近期拜讀了《公益的价格:非營利行銷的理論與案例》這本書,書名本身就散發出一種探究精神,引導我去思考,在公益領域中,那些無形但極為寶貴的「價格」究竟為何。我一直認為,行銷的力量不應僅限於商業世界,它在公益領域扮演的角色,甚至更加關鍵,因為它關係到理念的傳播、資源的匯聚,以及社會的進步。這本書的出現,恰好滿足了我對這個主題的好奇心。 書中對於非營利組織行銷的理論探討,可謂是相當紮實。作者並沒有將其視為簡單的募款工具,而是將其提升到策略性的高度,探討如何為公益組織建立獨特的品牌形象,如何有效地與目標受眾建立情感連結,以及如何衡量其社會影響力。我對書中關於「信任建立」的論述特別有感,因為在公益領域,信任是聯繫組織與支持者之間最為重要的橋樑。作者也提及了如何利用數位化工具,擴大公益訊息的傳播範圍,這點在現今社會尤為重要。 書中最讓我驚艷的,是其豐富且多元的案例研究。作者深入挖掘了眾多非營利組織的實際操作,他們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運用獨特的行銷策略,成功地達成了他們的社會使命。我看到了許多台灣在地的感人故事,例如某個關注兒童權益的組織,如何透過創意短片,將複雜的議題轉化為易懂的影像,成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又如某個環保團體,如何透過與企業的合作,將永續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讓更多人參與到環保行動中。 書中對於「價格」的詮釋,也讓我對公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指出,公益的「價格」不僅僅是金錢的捐贈,更包含著人們的時間、知識、技能,甚至是價值觀的認同。這讓我意識到,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參與到公益的「行銷」過程中,成為價值的創造者與傳播者。這種從「消費者」到「參與者」的轉變,對我個人意義重大。 總體來說,《公益的价格》這本書,為我提供了一個全新視角去理解行銷的本質,以及它在推動社會進步中的巨大潛力。書中清晰的理論架構,加上生動的案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獲得啟發與反思。我認為,這本書對於任何對社會議題感興趣、或是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夥伴,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讀物。它不僅提供了實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激勵我們去思考,如何用更有效、更有溫度的方式,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