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审定美国智财契约

轻松审定美国智财契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知识产权
  • 美国专利
  • 美国商标
  • 美国版权
  • 合同审查
  • 智财谈判
  • 跨境交易
  • 法律实务
  • 风险控制
  • 尽职调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市面上的英语契约书籍大都在探讨如何正确使用文法句型,如何正确使用英文单字,以及某些法律用字的法律意义。本书不讨论这些基础问题,而是直接探讨与智财契约有关之实质法律问题。你知道为什么当营业秘密不再是秘密了授权厂商还是得付权利金吗?你知道为什么授权的商标不能使用了可是还得继续支付权利金吗?本书将一一为你解答以及告诉你与智财契约有关之美国法律,常见的法律问题,如何用合约文字规避或解决之,例如,有限责任条款的法律规范与常见问题等。本书不仅告诉你为什么契约要这样写,还告诉你契约要如何写,以及如何审订别人写的契约。此外,本书各章附有简单有趣的情境练习题,可让读者体验如何根据该章的说明进行基本合约审查。同时本书各章末尾亦附有审查重点列表,供读者快速参阅使用。

作者简介

罗喜文

  基督徒,台湾新竹人。台大电机学士毕,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机硕士,电机博士毕。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法律博士毕。曾于加州理工学院担任研究员,从事植入性电子元件与系统之研究与设计。曾于知名美国律师事务所担任专利申请实习律师与专利诉讼实习律师。并曾自行创设科技公司。曾荣获American Jurisprudence Award。现受僱于美国知名律师事务所,从事专利诉讼相关业务。

法律实务前沿: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与商业谈判策略精要 本书聚焦于当前快速演变的全球知识产权(IP)格局,深入剖析企业在面对日益复杂的跨国商业合作与技术许可中,必须掌握的核心法律实务、风险管理以及高效谈判技巧。 在数字化浪潮与全球供应链重塑的背景下,知识产权已不再是单纯的法律概念,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本书旨在为法律专业人士、企业高管、技术转移专家以及知识产权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实战导向的指导手册,帮助他们在保护无形资产的同时,有效地驱动商业增长。 --- 第一部分:全球知识产权环境的重塑与挑战 第一章:地缘政治与IP治理的新常态 本章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技术主权意识抬头对既有IP体系产生的冲击。我们将分析《TRIPS协定》在数字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特别是数据本地化要求、出口管制政策(如实体清单)如何直接影响IP的跨境许可与技术转让。重点探讨了关键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的专利审查趋势变化,以及企业应如何构建“弹性”的全球IP布局,以应对突发的政治经济风险。 第二章:数字时代下的新型IP保护困境 随着Web3.0、元宇宙和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传统的版权、商标和专利保护框架正受到严峻考验。本书将深入解析如何界定AI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探讨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中的知识产权权属争议。此外,还将详细对比不同司法管辖区对于软件源代码保护的差异化策略,并提供在区块链环境中保护关键数据和算法的实践建议。 第三章:反垄断审查与知识产权的交叉点 知识产权的行使与反垄断监管的边界日益模糊。本章剖析了大型科技公司利用标准必要专利(SEP)实施垄断行为的最新案例分析,并详述了FRAND(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落地标准。我们提供了一套评估许可组合(Patent Portfolio)合理定价和排除不合理交易条件的风险矩阵,帮助企业规避因IP许可引发的反垄断调查。 --- 第二部分:核心IP资产的价值评估与风险清查 第四章:无形资产的量化评估与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 知识产权的价值不再仅依赖于注册数量,而是取决于其在市场中的实际应用潜力与防御能力。本章提供了一套结合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综合IP估值模型,特别关注初创企业和并购目标的技术资产包。内容涵盖:如何识别“僵尸专利”与“防御性专利”,如何通过技术地图(Technology Mapping)来发现潜在的侵权风险与未被充分利用的资产。 第五章:专利组合的健康诊断与清理策略 一个臃肿或目标不明确的专利组合可能成为巨大的维护负担。本章指导读者如何进行专利组合的“瘦身”行动,包括无效程序(Invalidation)、放弃维护(Abandonment)的时机选择,以及如何通过专利转让或许可实现资产的变现。重点讨论了在特定技术领域,专利族(Patent Family)的地域分布优化策略。 第六章:商业秘密保护的升级:从内部控制到跨国协作 在供应链日益分散的今天,商业秘密的泄露风险剧增。本书详述了超越传统保密协议(NDA)的深度保护体系,包括“零信任”(Zero Trust)安全架构在IP保护中的应用、员工离职后的“冷却期”法律要求,以及在与外国合作伙伴共同研发过程中,如何通过层层加密和访问权限控制来保障核心技术不外流。 --- 第三部分:高风险商业合同的结构与谈判实务 第七章:技术许可协议(Technology Licensing Agreement)的深度解析 许可协议是IP商业化的核心。本章超越了基础条款的罗列,深入探讨了许可范围(Scope)、排他性(Exclusivity)的界定、再许可权(Sublicensing)的授予限制,以及“最优惠待遇条款”(MFN)在不同市场中的适用陷阱。特别关注了针对新兴市场的许可条款设计,例如如何应对目标市场法律对许可费汇出(Repatriation)的限制。 第八章:联合开发协议(JDA)中的知识产权归属博弈 JDA是技术密集型企业最常签订的合作形式之一,但IP归属的模糊性是导致合作破裂的首要原因。本章提供了明确界定“现有技术”(Background IP)和“衍生技术”(Foreground IP)的实操框架,并详细论述了根据投入资源比例分配收益的公平模型。内容包括如何设计分阶段的IP权利交割机制,以匹配研发进度。 第九章:专利交叉许可(Cross-Licensing)的战略规划与谈判工具 交叉许可并非简单的“你给我一点,我给你一点”。本章指导企业如何评估自身专利组合的“进攻性”和“防御性”价值,并制定明确的交叉许可目标(例如,获取特定市场的自由实施权或降低SEP许可成本)。本章提供了一套基于计量经济学的估值方法,用于平衡不同技术领域专利的相对价值,确保谈判中的互惠性。 第十章:争议解决与管辖权选择的风险对冲 知识产权纠纷往往耗时长久且成本高昂。本章聚焦于合同中争议解决条款的选择艺术。对比了仲裁(特别是国际商会ICC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与诉讼的优劣,并提供了在签订跨国合同时,选择对己方更有利的仲裁地和适用法律的策略指南。内容还包括,如何有效地在合同中嵌入“锁定”条款(Escrow Arrangements)作为违约担保。 --- 结语:面向未来的IP治理体系构建 本书最后总结了企业应如何将上述法律实务嵌入到日常的研发、采购和销售流程中,强调预防胜于补救的理念。构建一个敏捷、前瞻性的IP治理体系,是企业在全球竞争中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的基石。 本书适合人群: 企业法务总监及内部法律顾问 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与资深律师 科技公司战略规划与技术转移部门负责人 需要掌握前沿法律实务的金融与投资分析师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自序
一、美国智财权概论
1.1∕专 利∕1
1.2∕着作权∕3
1.3∕商 标∕6
1.4∕营业秘密∕6
1.5∕不公平竞争与不法使用(Unfair Competition and Misappropriation)∕9
1.6∕公开权∕10
1.7∕小 结∕10

二、智财授权条款审订
2.1∕违约或侵权∕13
2.2∕授权执照种类∕18
2.3∕授权内容──Make, Use, Derivative Work等∕21
2.4∕特殊智财授权问题∕21
2.5∕审订重点列表∕27
2.6∕智财授权条款DDR练习∕28

三、美国合约法令概论
3.1∕法律法院与公平法院之分(Courts of Law and Courts of Equity)∕33
3.2∕合约法律之法源∕35
3.3∕均一商业法规(The Uniform Commercial Code, the UCC)∕35
3.4∕不可易之法规与预设法规(Immutable Rules and Default Rules)∕36
3.5∕违约之类型∕37
3.6∕违约之救济∕38
3.7∕直接与间接损害赔偿(Direct and Consequential Damages)∕40

四、基本契约条款审订──验收与担保
4.1∕验收(Acceptance)∕43
4.2∕担保条款与担保排除条款(Warranties and Warranty Disclaimers)∕46
4.3∕审订重点列表∕65
4.4∕基本契约条款审订──验收与担保DDR练习∕67

五、基本契约条款审订──赔偿与有限责任
5.1∕赔偿条款∕69
5.2∕有限责任条款∕73
5.3∕审订重点列表∕77
5.4∕赔偿与有限责任条款DDR练习∕78

六、基本契约条款审订──保密、契约效期与终止
6. 1∕保密条款∕81
6.2∕契约效期与终止条款∕83
6.3∕审订重点列表∕87
6.4∕保密、契约效期与终止条款DDR练习∕88

七、基本契约条款审订──标准合约条文
7.1∕义务(Obligations)∕91
7.2∕通知(Notices)∕92
7.3∕管辖法律(Choice of Law)∕94
7.4∕全合约或整合条文(Entire Agreement/Integration Clause)∕94
7.5∕分离性(Severability)∕96
7.6∕标题(Headings)∕97
7.7∕修改与放弃(Modifications & Waivers)∕98
7.8∕继承与转让(Successors & Assignment)∕99
7.9∕仲裁条款(Arbitration)∕100
7.10∕管辖法院选择(Forum Selection)∕101
7.11∕法律相关费用(Legal Expenses)∕102
7.12∕独立研发(Independent Development)∕103
7.13∕天灾或不可抗力之事件(Force Majeure)∕103
7.14∕强制令救济(Injunctive Relief)∕104
7.15∕审订重点列表∕105

八、完整智财授权合约DDR练习∕107

九、智财权所有权,转让与授权
9.1∕着作权所有权∕113
9.2∕专利所有权∕115
9.3∕商标所有权∕116
9.4∕营业秘密所有权∕116
9.5∕加州特有规定∕116
9.6∕“I agree to assign”与“I will assign and hereby do assign”的文字差异与法律意义∕117
9.7∕聘僱智财契约范例解析∕119
9.8∕委外制作智财契约范例解析∕124
9.9∕审订重点列表∕126

十、结 语∕127

附录 各章练习解答
第二章 练习解答∕129
第四章 练习解答∕131
第五章 练习解答∕134
第六章 练习解答∕135
第八章 练习解答∕138

图书序言

自序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想写这本书的主因是想把自己在法学院的所见所学留下点可追寻的足迹。此外,真正动笔开始写这本书,主要是受到中正大学法律系高仁川老师的启发。高老师在柏克莱的时候曾与我谈到他对法学教育的理念与他的出版计画。高老师的想法与目标让我开始思考自己要怎么贡献自己的所学。同时,又听到执业法律朋友讨论智慧财产权交易问题以及相关书籍的匮乏。于是,我就开始构思企划撰写一系列与智慧财产权交易有关的书籍。这一本书可以说是这系列的入门书籍,也是我初试啼声之作。

  综观台湾市面上有关英语契约相关的书籍,作者大都讨论英文文法与句型,咸少讨论与契约相关的法律问题。专门讨论智慧财产交易契约的书籍更是匮乏。于是,在研读许多案例资料参考书籍与实际契约,数个月的撰写,与无数杯的咖啡之后,这本书便诞生了。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问自己,我想要呈现的东西是什么。是英文,是法律,还是一个类似实务的学习经验。在多次的删改之后,透过书中的情境练习,我想本书应该可以给予读者一个类似实务契约审订的体验。同时,本书也可以给予读者基本的契约审订工具,作为日后精进之基础。

  本书从开始撰写到付梓,绝非我一人之力可完成。感谢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因为祂赐给我智慧与带领我走过这漫长的写作过程。感谢我家人的支持。感谢柏克莱的同学与学者们的帮助与支持。最后要感谢元照出版公司协助将本书付梓。我期许这本书能帮助有志于投入智慧财产权交易领域的朋友,也欢迎从事智慧财产权交易的专业人士能不吝予以雅正指教。最后希望本书与日后的系列书籍能荣神益人。

罗喜文
2012年8月于柏克莱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轻松审定美国智财契约》这本书抱有极大的期待,因为我是一名在台湾工作的软件工程师,近期有一个项目需要与一家美国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其中涉及大量的知识产权方面的协议。在过去,我对于这些复杂的法律文件总是感到无从下手,基本上就是交给律师处理,但这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在沟通过程中也容易产生误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confidentiality”(保密)条款的详细解析,因为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信息的保密性至关重要。我迫切想知道,在美国法律体系下,这些保密条款的实际执行效果如何,以及我们作为合作方,应该如何确保自身的商业秘密不被泄露。此外,关于“indemnification”(赔偿)和“limitation of liability”(责任限制)这两个条款,也一直是我比较困惑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清楚这两个条款的含义,以及它们可能对我们带来的潜在风险。如果能有针对软件开发行业的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在这些条款上进行谈判,争取更有利的条件,那对我来说将是无价之宝。

评分

作为一个在台湾经营一家小型文创公司的负责人,我们经常会跟美国的设计师或品牌合作,涉及一些版权、商标授权的协议。每次看到那些美国合同,我都会觉得头晕眼花,特别是那些关于“territory”(地域)、“term”(期限)、“royalty”(版税)的细则,常常因为理解上的偏差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轻松审定美国智财契约》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像是一份救命稻草。我最想了解的是,书中会不会提供一些针对文创行业的具体案例,比如在服装设计、插画、音乐等领域,美国智财契约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地方?我希望它能教我如何去区分“exclusive”(独家)和“non-exclusive”(非独家)的许可,以及在涉及跨国版权许可时,如何确保我们的作品在美国境内的使用不会被滥用,或者被不正当地复制。另外,对于商标授权,书中是否会讲解如何审查对方的商标注册信息,以及如何避免侵犯他人的商标权?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并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审定步骤,那将极大地提升我处理国际商务的效率和信心。

评分

我是一位对美国法律和商业契约有浓厚兴趣的台湾读者,《轻松审定美国智财契约》这本书吸引我的是它“轻松”二字,这让我觉得它不像一般的法律书籍那样枯燥难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向台湾的读者介绍美国知识产权契约的核心概念和常用条款。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会不会对一些在美国智财契约中常见的“陷阱”进行剖析,例如那些看似普通却可能隐藏着巨大利益冲突的条款,并提供一些避免这些陷阱的实用建议。比如,它会不会讲解如何识别并评估那些不公平的“release of claims”(权利放弃)条款,或者如何处理那些对许可方极其不利的“termination”(终止)条款。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带领我们一步步了解美国智财契约的构建逻辑,以及在审定时应该关注的重点。此外,如果书中能穿插一些美国与台湾在智财契约法律实践上的差异比较,并给出一些跨文化沟通的建议,那将是锦上添花。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美国智财契约有一个系统性的认知,并且在未来的商业活动中,能够更自信地应对这些挑战。

评分

这本《轻松审定美国智财契约》的书,对我这个身处台湾、正要跟美国客户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的小企业主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以往跟老美打交道,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那些厚厚一叠、满是英文术语的智财契约。每次都得找翻译,一来一往沟通费时费力,而且总担心遗漏了什么关键条款,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这本书光是书名就打动我了,"轻松审定",听起来就像为我们这种不懂法律的普通人量身定做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把那么复杂的美国智财法,用台湾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清楚的。我特别好奇的是,书中会不会有那种把美国常见的“indemnification”(赔偿)条款,或是“limitation of liability”(责任限制)条款,拿出来详细剖析,并提供一个台湾业者容易理解的“换位思考”方式,告诉我们应该关注哪些点,避免哪些坑。还有,对于那些涉及专利、商标、版权的授权和转让,有没有实际的案例分析,教我们如何看懂那些“boilerplate”条文背后的真正含义。如果这本书能帮我省下聘请昂贵律师的时间和费用,同时又能让我对美国智财契约有个基本概念,那真是太划算了。我非常期待它能让我不再害怕那些英文法律文件,而是能自信地审阅,并做出最有利的判断。

评分

我是一名在台湾独立开发软件的自由工作者,经常需要处理一些国际项目,其中就包括与美国公司的合作。这次拿到《轻松审定美国智财契约》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过去,每次遇到需要签署美国智财协议的时候,我总是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还有那些对我们小规模开发者来说可能非常严苛的条款,都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最期待的就是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操性的指导,比如如何识别和评估那些潜在的风险条款,特别是那些关于知识产权归属、许可范围以及违约责任的规定。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关于“work for hire”(雇佣作品)条款的详细解释,以及在美国法律下,我作为独立开发者,如何确保我的劳动成果能够得到合理的保护,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所有权拱手相让。另外,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常见的美国智财契约模板,并对其关键部分进行逐条分析,说明每个部分的意义和潜在影响,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这样,我就可以在实际签署合同之前,对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一个预判,从而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