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特色
票据之种类包括汇票、支票及本票,但因票据法之规定以汇票为主,支票与本票大部分准用汇票之规定,故一般票据法的教科书乃以介绍汇票为优先。然目前商场上,支票乃是最普遍被使用之有价证券,至于汇票之使用,则较为少见。为符实际上票据之使用,本书作者以务实为考量,以支票为写作之主轴,将支票之规定及其准用部分,全部以浅显文字加以呈现。另对于汇票及本票所特有,而支票所无之部分,再加以补充,使读者可以充分了解整个票据法之规定。
摒除传统票据法教科书之写法,作者尝试以案例式,作为写作本书之方法,并且对于较抽象之部分附上一张真实的票据加以说明。以图例作为辅助说明,其目的有二:一者,使读者有实际感,即让读者见到一张票据因记载之不同,而发生不同之法律效果;另者,则可使读者真正了解票据法,盖图例是帮助读者了解之最好方法。作者希望借由这种写作方式,提供给有必要认识票据法之读者一个另类的选择。
作者简介
陈国义
嘉义县布袋镇人
现职:国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学金融系专任副教授
学历: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法学士
德国奥格斯堡大学法学博士
专长领域:民法、商事法、金融法
第一章 支票 001
第一节 票据的种类及其特性 002
第二节 支票之样本 005
第三节 自然人及法人如何取得支票 006
第四节 支票之签发应记载事项 010
第五节 支票之签发──不得记载之事项 058
第六节 支票之代理 061
第七节 背书 080
第八节 票据行为的特性 132
第九节 禁止背书转让 144
第十节 支票之伪造、变造与改写 157
第十一节 支票付款人之付款 181
第十二节 支票权利之消灭时效 195
第十三节 追索权 206
第十四节 支票丧失之救济 223
第十五节 支票之抗辩(支票在诉讼上之抗辩) 249
第十六节 支票执票人如何请求给付票款 281
第十七节 平行线支票 284
第十八节 保付支票 291
第十九节 空白授权支票 295
第二章 汇 票 305
第一节 常用汇票之样式及取得 306
第二节 汇票之签发 313
第三节 承兑 322
第四节 参加承兑 339
第五节 汇票之保证 347
第六节 到期日 357
第七节 付款 362
第八节 参加付款 374
第九节 汇票权利之消灭时效 383
第十节 拒绝证书 392
第三章 本 票 397
第一节 本票之发票 398
第二节 见票之提示 403
第三节 付款之提示 410
第四节 本票之保证 412
第五节 支存本票(旧称甲存本票) 415
第六节 本票权利之消灭时效 422
第七节 本票之强制执行 428
第八节 关于本票准用汇票之规定 435
附录
附录一 票据法 439
附录二 票据法施行细则 463
附录三 支票存款户处理规范 466
附录四 台湾票据交换所票据交换处理程序 468
附录五 票据挂失止付处理规范 474
五版序
本书自2008年9月四版后,在过去这段时间里,票据法中有些因行政区域之划分,而必须配合修正,因此将本书加以改版,以便让读者阅读到最新且最正确之资料。
借此改版的机会,作者亦整本书重新审阅,发现有错误之处加以修正,期使本书更正确、更完美,不便之处,尚祈读者见谅。
另给以本书为授课内容之教授一个建议,即在教学上发现无法在一学期(三学分)之时间内授完本书时,作者建议,请诸位先进可以选择本书之第一张支票及第三章本票为主要授课内容,如另有剩余时间,则可以第二章汇票作为添加之授课内容。
陈国义
2012年5月1日
于彰化县员林镇新家
翻开《票据法:案例式(5版)》,脑海中立刻浮现起当年在大学课堂上,教授慷慨激昂地讲解汇票、本票、支票的种种细节,以及那堆积如山的案例卷宗。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像一道及时的曙光,照亮了原本晦涩难懂的票据法律条文。我特别欣赏其“案例式”的编排,将枯燥的法条与生动的司法实践紧密结合。每每读完一个概念,书中便会附带相关的判例,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该法律是如何在现实中被运用,以及法官在裁决时所考量的关键因素。这种“读法条,看案例,再回头理解法条”的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我对票据法整体脉络的把握。尤其是在处理涉及到背书、保证、追索权这些复杂环节时,案例的引入能迅速解开我心中的疑惑,让我不再感到茫然。第五版的更新,也让我看到了作者在紧跟时代步伐上的努力。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新支付方式的出现,票据法的适用范围和解释也可能面临新的挑战。相信第五版在这些方面也一定有所精进,能为我提供更贴合当下实践的指导。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我在票据法领域的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票据法的认知停留在基础的框架,感觉像是雾里看花,总抓不住核心。这次偶然接触到《票据法:案例式(5版)》,真的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本书的特色就在于它不仅仅罗列条文,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来剖析每一个法条的实际意义。我举个例子,像关于票据的善意取得,单纯看条文可能觉得有点抽象,但书中通过几个不同情境下的案例,详细分析了在何种情况下,持票人可以主张善意取得,以及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这一下子就把我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特别是对于一些经常在实践中出现争议的问题,例如无权处分、票据权利的丧失等,书中都能找到对应的经典案例,并进行深入的分析。阅读过程仿佛置身于一场场精彩的法庭辩论,让我体会到法律的严谨与智慧。而且,第五版的出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最新的发展和司法解释的动向,对于想要深入研究或者在实践中运用票据法的人来说,这本书的权威性和时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帮助我构建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实用的票据法知识体系。
评分我是一个对法律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平时喜欢涉猎一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票据法:案例式(5版)》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专业,但实际上非常易于理解。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没有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法律概念,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案例,将抽象的票据法律条文变得具象化。比如,在讲到票据的流通时,书中会通过一个因背书不当而引发纠纷的案例,来详细解释背书的有效要件,以及不符合要件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这样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定,以及这些规定在实际生活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一步步走进票据法的世界。第五版的推出,也说明了作者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更加信赖。对我这样希望提升法律素养的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评分坦白说,在接触《票据法:案例式(5版)》之前,我对票据法的理解非常有限,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片段。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的“案例式”结构是其最大的亮点,通过一个个真实或模拟的案例,将票据法的各个章节串联起来,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例如,在学习关于票据权利的行使时,书中会引用一些因超过付款提示期限而导致权利丧失的案例,这让我深刻理解了时间的重要性,也让我对票据的提示付款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本书在案例的选取上也颇具匠心,涵盖了票据法中常见的疑难点和热点问题,并对判决结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对于我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尺度和司法实践的走向非常有启发。第五版的更新,也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更加的时效,能够帮助我掌握最新的法律动态和司法解释,对于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无疑大有裨益。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能够帮助我解决实际问题。
评分对于许多法律从业者而言,票据法常常是难以啃下的“硬骨头”,理论知识繁杂,实务操作又牵涉到各种细节。我当年在准备国家考试时,就曾经在这上面吃了不少苦头。《票据法:案例式(5版)》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备考者”和“实务者”量身打造的福音。它不像其他教材那样枯燥地堆砌条文,而是巧妙地将案例作为切入点,让读者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定。书中的案例选取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覆盖了票据法中的各个重要领域,从汇票的签发、背书,到支票的流通、付款,再到本票的性质和效力,几乎面面俱到。更难得的是,对于每一个案例,作者都做了细致的法律分析,阐述了适用的法条、判决的理由,甚至可能存在的不同观点。这对于我们理解法律条文背后的逻辑和司法的考量非常有帮助。第五版的更新,也意味着这本书的内容更加贴近当前最新的法律实践和最高法院的裁判精神,能够帮助读者规避一些常见的法律风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