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你的道德智商有多高?不妨先做以下测验,再继续读下去。我将在前三章说明道德智慧的五个原则,帮助各位了解何谓道德智商、而我们的道德智商又是如何。
一、你发现朋友海瑟在脸书贴了一张照片,一手拿着菸斗吸大麻,另一手拿着一瓶伏特加。你会怎么做?
A 告诉她,你觉得公开那张照片不是个好主意。
B 绝口不提这件事。
C 按赞。
D 把照片复制到自己的硬碟中,如果哪天她胆敢欺骗或背叛你,就用来对付她。
二、你在一家餐馆吃午餐,无意中听到同事包柏与瑞伊在谈论某位客户,而你们公司和该客户的业务往来正遇到瓶颈。他们不但频频提到客户的名字,也具体谈到相关讯息。你会怎么处理?
A 走到他们桌边,提醒他们别忘了保守业务机密的重要。
B 不理会。
C 把这件事跟主管报告。
D 用手机拍下来,上传到Y.uTube播放。
三、你带十二岁的儿子去看电影。买票时,看到一张公告写着:「十一岁以下儿童票,六美元;成人票十二美元」,电影院的服务人员认定你的儿子该买成人票。你会怎么做?
A 买一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
B 买两张成人票。
C 拿钱给儿子,叫他自己去买一张票。
D 询问儿子对这件事的看法,然后照他的建议去做。
四、你的某位员工不仅迟到早退,还经常利用上班时间上网购物、吃午餐、喝咖啡。几个月前,你才开除了相同行径的其他人。不过,这名员工是你的好友的女儿,而你已经跟她谈过好几次了,问题依然存在。你会怎么做?
A 开除她。
B 不再理会这件事。
C 再和她谈一次,告诉她,这是她改过自新的最后一次机会。
D 请你的朋友(她的父亲或母亲)跟女儿谈谈。
五、上班日,你醒来后发现自己感冒了。你会怎么做?
A 请假在家好好休息。
B 请假在家,但继续处理公事。
C 照常上班,但避免与人交谈。
D 照常上班,但只和你不喜欢的人交谈。
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理由
现在,你已经做出选择,下决定的依据是什么?如果你把这个测验拿给朋友和同事去做,可能会发现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即便有人跟你做出同样的选择,原因可能并不一样。比如说,你和另一位同事都发现自己感冒了,并且都决定留在家中休息,但你的原因是「我不想害其他人也生病」,同事的原因却可能是「只要能不进办公室就好。」
无论决定什么,每个人应该都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否则,为什么要做那个选择)。尽管你一向欣赏且信任的人,在相同情况下可能做出跟你完全不同的选择,或者基于不同理由做出同样的选择。究竟,我们该如何判断何者是最佳解决方案呢?以下有五个简单的检视原则:
一、不造成伤害。
二、让事情变得更好。
三、尊重他人。
四、合乎公道。
五、心中有爱。
上述五项原则有几点共通之处:
大家早就知道了啦!
全是宗教传统与社会风俗的基础。
面面俱到真的很难。
尽管我们都明白,这些原则在日常生活具有关键作用,却又很容易忘记它们的重要,转而顺着内心的冲动行事。例如,某日午后你开车行驶在公路上,后面那辆车的驾驶人开始闪烁车灯并按喇叭,示意要你加速前进,明明你已经开到最高限速了,而且你根本不是开在快车道上,只能依目前的速度行进。突然之间,对方超上前来,快速闪过你的车身旁边,做了一个不雅的手势,还飙着脏话。这时,你被彻底激怒,实在很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但是,这么做的后果会是什么?
自己的感觉更糟。
让其他驾驶人感觉更糟。
增加你和其他人受伤或死亡的风险。
很有可能因此被警察拦下。
如果车内还有别人(特别是你的小孩),这么做绝对是个很坏的示范。
急于报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很多人都有这个念头。但是,「了解这种冲动」是一回事,「顺着冲动行事并且加以合理化」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可能会伤害到人,包括你自己和其他无辜的驾驶人,毕竟这件事和他们完全无关,他们有安全出游的权利。
如果当下能客观地检视情况,相信你就不会去做一些让局面变得更糟的事了。纵使无法让后方那个疯狂挑衅的驾驶人冷静下来,但你一定能避免伤害发生。原则一「不造成伤害」,正是面对这类情况的最佳回应方式。
事实上,这五个原则在生活的各个领域提供了良好的指引,引导我们做出最佳决策。这些原则兼顾法律、财务和心理层面,也是伦理道德的首要精神,构成了我所谓的「道德智慧」(ethical intelligence)的核心。在这本书中,我将说明如何掌握这些原则以增强道德智慧,使我们拥有良好装备,在职场与生活中做出正确决策。
首先,让我们看看道德智商和「情绪智商」有何不同。
道德智商vs. 情绪智商
一九九五年,心理学家暨科学记者高曼以《EQ》这本书震撼了世界。高曼在书中详述了攸关事业与人际成功的关键要素:洞悉别人有何感受的能力。
别人的感受往往和他们的外在表现方式截然不同。比方说,假设两位相知甚深的好朋友A跟B相约喝咖啡,A问起B的近况,B回答「我很好」,但有些迹象显示了B其实一点儿也不好,例如逃避视线的接触、声音比平常时候微弱、脸上没有笑容、异常地心不在焉……。EQ使人能够察觉这些迹象,并且得出正确结论:朋友一点儿也不好。对于不具备同样EQ水准(或是完全没有)的人来说,可能完全不会察觉到朋友有什么不对劲。
接下来情况可能有点棘手:如果你是A究竟怎么做才好?是据实告诉B,觉得他的情况并不好?还是装做没事?
如果两人喝咖啡聊天过程中,你并没有获得任何讯息,知道朋友发生了什么事,那么会后你是否应该拨个电话或传个电子邮件向他致意,或者只是告诉自己:「都是成年人了,如果他想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他会让我知道的。」单靠情绪智商,你不会(也无法)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因为情绪智商是心理层面的事情,而「什么是该做的事?」这个问题则是道德层面的事情。要成为完整的人,单有情绪智商是不够的,还需要道德智商。
接下来,让我们一一检视成就道德智商的五个原则,然后探讨这些原则如何帮助我们找出最正确方式,以解决小测验里的那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