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到齊國去
馬車在北去的大道上奔馳。
馬車裏、萬章、公都子等學生圍孟子而坐。孟子心中交織著對傢鄉的眷戀和對未來的嚮往。
傢鄉─鳬村的輪廓越來越模糊。村後那兩邊高中間低蔥蘢青翠的馬鞍山,村前那大得看不清對岸樹木、四季蓄滿碧水的池塘,都留下瞭孟子九歲以前的嘻戲和瘋狂。山林裏野兔的奔竄、池邊村姑清亮的歌聲,尤其是母親油燈下做女紅時傴僂的身影和織機旁的諄諄教誨,在孟子幼小的心靈裏播下瞭純樸和愛的種子。這些美好的記憶,歲月永遠無法沖洗掉。
而今,孟子要離開生他養他的地方,領著學生們到齊國去,去尋找圓夢的地方。
孟子九歲入學館,長大後又去魯國—西周文化保存得最完好的地方學習,領悟瞭孔子的思想,迴鄒國收徒講學。如今,他已近不惑之年,決心追隨先聖孔子的道路走齣去,宣傳德治仁政的思想,尋找施政的機會。身邊這些學生是他從多少年來教過的學生中挑選齣來的。
聽說齊國的國君因齊(後謚威,史稱齊威王)愛惜人纔,治國有方,很好,就到齊國去!
齊威王真有那麼好?
趁著孟子師徒乘車趕路的時間,我們不妨給讀者簡單地介紹一下
齊威王。
齊威王是齊侯太公田和的孫子。他繼父親桓公午之位後,把政事
托付給大臣,自己專注於研究治國之道。誰知魯、韓、趙、衛等國先後齣兵騷擾,國內民心不穩。九年,是不短的時間,該齣手瞭!
一天,他宣召即墨大夫進宮。
即墨大夫不知道威王為什麼突然召見他,心中不免忑忐。但一轉念:自己曆來勤政親民,遵製循規,沒有什麼小辮子可抓,見就見吧!他挺直腰闆,走進大殿,行過禮後,一言不發,靜候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