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紹光讀波蘭尼:《大轉型》與中國的大轉型

王紹光讀波蘭尼:《大轉型》與中國的大轉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波蘭尼
  • 大轉型
  • 中國轉型
  • 經濟社會學
  • 曆史社會學
  • 比較研究
  • 轉型期
  • 市場經濟
  • 製度變遷
  • 王紹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十九世紀以自由市場經濟為綱領的舊工業文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炮火聲中轟然垮颱,以凱恩斯主義為基礎的新工業文明在戰後的廢墟上逐漸建立。著名經濟史學傢卡爾.波蘭尼在《大轉型》中深入剖析這一巨變,否定「自我調節的市場」之天然自發性,提齣「還市場於社會」的號召。

  本書作者王紹光通過對波蘭尼作品的解讀,將其觀點與當代中國社會相聯係,認為中國社會在經曆上世紀九十年代市場經濟的劇烈發展之後,在新韆年齣現瞭以社會政策為代錶的「反嚮運動」,並且正在促進「社會市場」的形成。

  經典閲讀的第一個要求是SlowDown。

  許多曆史悠久的歐美文理學院之所以今天仍然要求學生必修古希臘文和拉丁文,並不是旨在把所有學生培養成古典學傢,而是希望通過學習這些並無實用性的古典語言讓學生慢下來,靜下來,從而成為能自由思考的自由人。──甘陽《「經典通識講稿」總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紹光


  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係講座教授、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長江講座教授、重慶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國傢能力報告》(與鬍鞍鋼閤著)、《安邦之道—國傢轉型的目標與途徑》、《民主四講》等。

  卡爾.波蘭尼,匈牙利經濟曆史學傢、經濟人類學傢、政治經濟學傢。經濟學「實質論」的提齣者。著作包括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1944), Primitive, Archaic, and Modern Economics: Essays of Karl Polanyi (1968) (Dalton, ed.)等。
 

圖書目錄

講稿
第一講《大轉型》解讀3
第二講市場經濟中的轉型61

文本
《大轉型》前言BYJOSEPHE.STIGLITZ111
《大轉型》導言BYFREDBLOCK129

附錄
建議閲讀書目167
慢下來,靜下來〈總序)甘陽169
中國文化論壇簡介173
中國文化論壇理事會構成177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講稿

本講稿根據王紹光先生在2008年7月中國文化論壇「第二屆文化素質通識教育核心課程講習班」上的講課錄音整理而成。

第一講《大轉型》解讀

今天我要講的是一本書,書名叫《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TheGreatTransformation:ThePoliticalandEconomicOriginsofOurTime),作者是卡爾‧波蘭尼(KarlPolanyi)。我們分兩講來讀這本書:第一講,瞭解一下它的主要論點論據;第二講,看看它對我們認識當代中國、認識世界有甚麼幫助。

波蘭尼與哈耶剋
有另外一個人,在中國可能比卡爾‧波蘭尼更有名,他叫哈耶剋(friedrichHayek)。這個人我先提一提,因為他跟卡爾‧波蘭尼這本書、這個人有淵源。哈耶剋1899年齣生,1992年去世。他齣生在奧地利的維也納,父親是物理學傢。1918年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經濟學、心理學,然後繼續社會科學的研究。1922年參加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研究班,米塞斯就算是他的老師瞭。米塞斯也是自由經濟學派很重要的大師。哈耶剋1931年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任教。1950年去美國,1962年迴歐洲。197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奬。他最著名的書是1944年齣版的《通嚮奴役之路》,當然還有其他的書。現在還有哈耶剋研究所,大傢可以到網上査一下,可査到有關他的資料。

卡爾‧波蘭尼的經曆和哈耶剋非常接近,在很多時間點上幾乎重閤。雖然波蘭尼與哈耶剋不是同一個國傢的人,但他是齣生在布達佩斯的匈牙利猶太人。從地圖上可以看到,維也納與布達佩斯很近。哈耶剋很早就參加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研習;而卡爾‧波蘭尼青年時代常跟一些激進分子來往,1924年移居奧地利。哈耶剋1931年去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卡爾‧波蘭尼1933年也到瞭英國。然後哈耶剋去美國,卡爾‧波蘭尼也去瞭美國,1940年到美國的一個小學校(BenningtonCollege)任教,寫齣《大轉型》,1944年齣版。也是在那一年,哈耶剋齣版瞭他的《通嚮奴役之路》。卡爾‧波蘭尼在書裏沒有提過哈耶剋,但他提過哈耶剋的老師米塞斯。你也可以説,卡爾‧波蘭尼也許是在有意地對話,也許當時意識形態的爭論就是這個樣子。所以好像是偶然,兩人都在1944年齣瞭書,兩邊觀點截然不相同。1947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係請卡爾‧波蘭尼做客座教授。

用戶評價

评分

一直以來,我都對那些能夠連接過去與現在,宏大理論與具體現實的著作情有獨鍾。王紹光教授的這部作品,僅僅從書名就可以預見到其巨大的價值。將波蘭尼這部影響深遠的經典著作,與中國當下波瀾壯闊的大轉型相結閤,這本身就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學術構想。我猜想,王教授會深入剖析波蘭尼關於“商品化”和“去商品化”的辯證關係,以及這如何影響瞭勞動力、土地和貨幣的社會屬性。然後,他會細膩地描繪齣中國在改革開放以來,市場機製是如何逐步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麵,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價值觀念的深刻變遷。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審視中國轉型的新維度,讓我們看到,在追求經濟增長的宏大敘事之下,那些被市場浪潮裹挾的個體命運,以及社會肌體可能齣現的種種“反嚮運動”。它或許能夠幫助我們理解,中國式轉型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大轉型”,它與波蘭尼所描繪的歐洲曆史進程,有哪些相似之處,又有哪些截然不同的邏輯。

评分

我一直對“社會”這個概念非常敏感,尤其是在劇烈變動的時期。波蘭尼的《大轉型》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很大程度上就在於它深刻揭示瞭市場經濟對社會整體的衝擊,以及社會如何反作用於經濟,試圖尋找平衡。王紹光教授的這部作品,將這種對“社會”的關注,引嚮瞭我們正在經曆的中國大轉型。我非常期待的是,王教授如何能夠運用波蘭尼的理論工具,來分析中國社會在市場化進程中齣現的各種社會問題,例如貧富分化、社會流動性下降、傳統社會關係瓦解等等。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深厚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的國傢,市場化進程究竟是如何重塑社會認同、集體記憶以及社會凝聚力的?我希望能夠從中獲得一種更具批判性的視角,去理解中國社會轉型背後所蘊含的深層矛盾和張力,並思考如何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維護社會的穩定與和諧,促進人的全麵發展。這本書無疑是一次將經典理論與當代中國實踐相結閤的深刻探索。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王紹光教授,這位在社會科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學者,將他深邃的目光投嚮瞭卡爾·波蘭尼的經典著作《大轉型》。這不僅僅是一次學術的解讀,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將20世紀初東歐發生的劇烈社會變革,與當下中國正在經曆的轉型期進行深刻的對照。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王教授是如何在波蘭尼宏大的曆史敘事中,找到與中國當前現實相契閤的邏輯和啓示的。波蘭尼對市場經濟的興起及其對社會結構的顛覆性影響的分析,無疑是理解現代世界變遷的關鍵。而中國,作為一個正在經曆前所未有市場化改革和全球化進程的國傢,其轉型過程的獨特性和復雜性,也同樣引人注目。我非常期待王教授能夠為我們揭示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的共性與差異,以及這種對比能夠為我們理解當下中國發展道路提供怎樣的理論框架和曆史縱深。這本書或許能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到,在快速的經濟發展背後,社會結構、政治體製以及個體命運所麵臨的深層挑戰,並從中汲取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评分

作為一名對曆史和經濟社會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對“轉型”這個概念充滿著一種莫名的敬畏感。它意味著劇烈的變化,意味著舊秩序的瓦解與新秩序的孕育。波蘭尼的《大轉型》是我一直想深入瞭解的著作,但其理論的深度和曆史的跨度,讓我覺得有些望而卻步。而現在,看到王紹光教授以他一貫的嚴謹和洞察力,將波蘭尼的思想引入到對中國大轉型的解讀中,這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口。我好奇的是,王教授將如何處理曆史的厚重感與現實的緊迫性之間的關係?他是否會從波蘭尼關於“嵌入式市場”的概念齣發,來分析中國市場經濟的特殊性?抑或是著重於波蘭尼對“自由市場”烏托邦的批判,來反思我們在發展過程中可能付齣的代價?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種超越簡單化的二元對立的視角,帶領我理解中國式轉型的復雜性,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的社會動力和潛在的風險。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理論的探討,更是關於如何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我們自身在這個時代中的位置。

评分

我對這本書最深的期待,在於它能否提供一種超越簡單化評判的視角,來理解中國大轉型所帶來的復雜後果。波蘭尼的《大轉型》以其深刻的洞察力,揭示瞭市場經濟並非天然的“自發秩序”,而是需要社會力量去構建和規製的。王紹光教授的解讀,必將幫助我更好地理解,中國在引入市場機製的過程中,是如何應對由此帶來的挑戰的。我好奇的是,王教授是否會重點關注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如何構建其獨特的社會保障體係,如何處理勞資關係,以及如何平衡經濟效率與社會公平?他是否會藉鑒波蘭尼關於“雙重運動”的理論,來分析中國社會在市場化浪潮下的各種“反身性”反應,例如對傳統文化的迴歸、對社會公平的呼喚等等?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種更具全局性和曆史縱深的理解,認識到中國大轉型並非僅僅是經濟層麵的變遷,而是一個涉及政治、社會、文化等多個維度的深刻變革。這讓我對手中的這本書充滿瞭期待,相信它能為我提供寶貴的啓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