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2014版)(第三版)

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2014版)(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国画家
  • 中国绘画
  • 艺术史
  • 美术作品
  • 绘画艺术
  • 艺术普及
  • 文化艺术
  • 艺术鉴赏
  • 艺术收藏
  • 名家作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荣获行政院新闻局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推荐
★获选为新北市国民中学推动阅读推荐优良图书


本书精选100位赫赫有名的画家,看他们如何只挥洒一支墨笔,
就能一手推动瑰丽雄奇的中国千年美术巨轮。

  中国绘画美学不同于西洋艺术的迷人之处,在于它犹似镜花水月,虚影写意的创作方式,自然流露其独特的感性审美趣味,以及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
 
  《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以历史为纵轴,画家为横轴,选取100位影响中国绘画历史的名家及其代表作品,纵跨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至近现代,全面性呈现名家辈出、派别林立的完整风貌。
 
  这本包罗宏富的中国绘画赏析创作,以图文并茂的叙述形式,让您轻松品味历代中国画家的经典隽永作品,借由画作解析进而了解其师承脉络,以及中国绘画在数度重要转折时,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这100位中国画家的绘画故事,更将带领您走一趟中国绘画艺术由传统迈向现代的发展脉络,看见中国三大画种──人物、山水、花鸟画的风貌变迁历程;工笔、写意的交错变化;文人画的来龙去脉,以及书卷气质的形成轨迹。
 
  《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用一幅幅大师笔下的传世珍品,让您轻松走进中国绘画世界,侃侃述说那一页页丰富多姿的中国千年绘画史。
瀚海撷英:中华艺术瑰宝的巡礼与品鉴 一部跨越时空的艺术史诗,一次深入心灵的审美之旅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而是以一种宏大而兼具深度的视角,为读者擘画一幅横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艺术全景图。它是一部精心编纂的艺术鉴赏指南,旨在引导读者穿越秦汉的古朴雄浑,步入唐宋的雍容华贵,领略元明清的笔墨精微,直至近现代的革新与探索。 缘起与定位:寻觅美的源头与传承 中华文明五千年不辍,书画艺术作为其最核心的载体之一,其历史之悠久、体系之完备、成就之辉煌,世所罕见。本书的创作初衷,正是为了构建一座清晰的桥梁,连接古代的艺术巨匠与当代的艺术爱好者。我们深知,浩如烟海的艺术史料往往晦涩难懂,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的风格更迭令人眼花缭乱。因此,我们力求以一种清晰、流畅且富有感染力的叙事方式,将这些璀璨的文化遗产进行梳理、归类和阐释。 内容架构:多维度的艺术探索 本书的内容组织遵循着清晰的脉络,力求在广度与深度上达到平衡。我们将其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核心板块,共同构成了一部全面的中国艺术通史导论: 第一篇:远古的回响与先秦的奠基 (史前至秦汉) 此部分将带领读者回到艺术的源头。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中窥见早期人类对美的朴素追求,到商周青铜器上凝练的饕餮纹饰中领悟早期审美的高度成熟。重点剖析了秦汉时期“气韵生动”的初步确立,特别关注简牍、帛画以及早期画像石刻的艺术特征,探讨它们如何为后世的山水画、人物画奠定造型与意境的基础。我们将探讨那个时代艺术品所承载的礼制与宗教意义。 第二篇:盛世的华章与文人精神的觉醒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这是一个艺术形态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魏晋风度对艺术的影响至深,顾恺之的“以形写神”理念将人物画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盛唐气象不仅体现在诗歌上,更淋漓尽致地展现在绘画领域。本书将详细介绍唐代吴道子、周昉、韩干等大家如何确立各自的画科典范。我们不仅分析他们的笔墨技巧,更着重解读盛唐社会对艺术的推崇,以及佛教艺术对绘画色彩与构图的深刻影响。 第三篇:写意与理性的交融 (宋元时期)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黄金时代,标志着文人画的正式崛起。本书将深入探讨宋徽宗时期院体画的精工细致,解析其对自然物象的极致观察与描摹。更重要的是,本卷将详尽阐述以“四王”为代表的元代文人画家群体的精神内核——他们如何通过笔墨抒发对儒家“中和”思想的实践,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所开创的“南宋院体”如何利用空间处理表达“空灵”之境,也将是重点剖析对象。 第四篇:技法与意境的升华 (明清时期) 明清两代,艺术思想更为多元。本书将清晰区分“浙派”的雄健与“吴门画派”的秀逸。我们将考察“董(其昌)学”对后世书画鉴赏与创作的深远影响,分析其如何系统性地建构了“南北宗”理论框架。清代的发展,则呈现出两股强大的力量:一是继承传统、追求规范的“四王”正统;二是充满反叛精神、强调个性的“四僧”(如石涛、八大山人)。我们不仅会介绍他们的风格,还会剖析他们背后的历史境遇与哲学思考。 第五篇:时代变迁与现代的探索 (近现代) 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革新。近现代,在西方思潮的冲击下,中国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篇将梳理自晚清“海派”的革新精神,到民国时期徐悲鸿、张大千等大家如何汲取西方写实主义和印象派的营养,力图在保留民族气韵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画的现代化转型。我们会分析他们在新媒介、新观念下对传统笔墨语言的拓展与重塑。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的价值,不在于简单地罗列名家生平,而在于提供一套完整的艺术思维导读。我们致力于: 1. 清晰的风格辨识: 帮助读者快速区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艺术家的核心特征。 2. 作品背后的语境: 深入挖掘每一幅重要作品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哲学思潮和个人心境,理解“为什么这样画”。 3. 审美素养的提升: 引导读者从“看热闹”到“看门道”,理解中国画的核心美学原则——气韵、骨法用笔、皴法、点苔等要素的内在逻辑。 总而言之,本书是一部详实的艺术考察报告,是系统学习中国绘画史的可靠阶梯,更是每一位热爱中华文化者案头不可或缺的鉴赏宝典。它不试图覆盖所有的技法细节,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清晰的艺术坐标系,让读者能够在这个坐标系中,自主地去发现、去欣赏、去感受中国艺术的无穷魅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桐瑀


  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1965年6月出生于吉林省临江市,1990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国画专业,1991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绘画,200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部,并留院工作。

  现任美术观察节目主持人。曾出版专着《中国书法家全集.黄宾虹》。

图书目录


引子

■第一部分  山水画的萌芽、人物画的极盛
1﹒顾恺之──传神论者
2﹒展子虔──山水画的奠基人
3﹒阎立本──青出于蓝传神写照
4﹒吴道子──一代画圣
5﹒李昭道──丘壑一变奇境出
6﹒王维──水墨世界诗的情怀
7、8﹒张萱与周昉──中国工笔人物画样式的确立者

■第二部分  由绘画到写意的历程
9、10﹒荆浩、关仝──笔墨并重 搜妙创真
11、12﹒董源、巨然──水墨轻岚写潇湘
13、14﹒贯休与石恪──豪放狂逸写禅心
15、16﹒黄筌和徐熙──富贵野逸与花鸟精神
17﹒顾闳中──以图纪实写轶事
18﹒李成──惜墨如金写烟岚
19﹒范宽──得山之骨 与山传神
20﹒苏轼──树起文人画旗帜的诗人
21﹒文同──胸有成竹写君子
22﹒郭熙──云烟变灭写山川,《林泉高致》开新篇
23﹒崔白──写生花鸟 山野之气
24﹒李公麟──淡墨写出无声诗
25、26﹒米芾与米友仁──烟云变幻 潇湘奇观
27﹒赵佶──不爱江山爱画图    
28﹒张择端──中国式的现实主义画风
29﹒杨无咎──疏影横斜写村梅
30﹒李唐──水墨苍劲立新风    
31、32﹒马远、夏圭──一角半边写江山    
33、34﹒梁楷与法常──几团笔墨 一点禅机
35﹒赵孟坚──留得清气在人间
36﹒郑思肖──兰蕙清风万古香
37﹒李嵩──撷取人间一段情    
38、39﹒赵伯驹、赵伯骕──精工而有士气的青绿山水
40﹒钱选──真工实能写士气
41﹒赵孟頫──托古改制 以退为进
42﹒黄公望──自辟蹊径写富春
43﹒吴镇──浑厚华滋墨精神
44﹒倪瓒──人中高士 画中逸品
45﹒王蒙──笔力能扛鼎
46﹒高克恭──元气淋漓 浑厚高古
47﹒王冕──只留清气在人间    
48、49﹒王渊、张中──铅华洗尽露墨华

■第三部分  书卷气的形成
50﹒王履──外师华山 中得心源
51﹒沈周──光复元人意气的宣导者
52﹒文征明──以文化成书卷气
53﹒唐寅──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54﹒王绂──繁中置简 静里生奇
55﹒仇英──不是文人是画工
56、57﹒林良、吕纪──笔不工意工的院体花鸟画
58、59﹒戴进、吴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60﹒陈淳──浓妆淡抹总相宜
61﹒徐渭──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62﹒蓝瑛──浙派殿军
63﹒董其昌──中国绘画南北宗的确立者
64﹒陈洪绶──古拙派人物画的复兴
65﹒曾鲸──为真人传神写照的肖像画
66﹒弘仁──壮阔雄奇 笔中逸气
67﹒石谿──一片苍莽 风光无限
68﹒八大山人──于无声处听惊雷
69、70﹒王时敏、王原祁──清代文人画的中坚
71﹒王翚──山水清晖耀古人
72﹒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73﹒吴历──中西绘画整合的探索
74﹒高其佩──胸中万象指中出
75﹒恽寿平──一洗时习 别开生面
76﹒龚贤──水墨浑沦 气象万千
77﹒华喦──笔意遒劲 机趣横生
78﹒李鱓──扬州八怪的主将
79﹒金农──笔底幻化出清新
80﹒黄慎──画到精神飘没处 更无真相有真魂
81﹒郑燮──一枝一叶总关情    
82﹒郎世宁──沟通中西绘画的先驱
83﹒赵之谦──笔墨清新书意浓
84﹒蒲华──胸襟潇洒墨花飞
85﹒虚谷──一拳打破去来今
86﹒任伯年──笔无常法 别出新机
87﹒吴昌硕──天惊地怪 笔走龙蛇    

■第四部分  传统图式与价值的嬗变
88﹒陈师曾──才华蓬勃 笔简意深    
89﹒高剑父──兼收并蓄 开创新风     
90﹒黄宾虹──黑墨团中天地宽
91﹒潘天寿──天惊地怪见落笔
92﹒齐白石──衰年变法 别有新意
93﹒林风眠──寂寞的耕耘者
94﹒徐悲鸿──尽精微致广大
95﹒张大千──独自成千古 悠然寄一丘
96﹒石鲁──笔飞墨走精灵出
97﹒蒋兆和──一碗苦茶献众生
98﹒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
99、100﹒李可染、陆俨少──「南陆北李」意匠新

图书序言

出版序
 
  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往往可以从当时所留下来的艺术创作中展现出来;而艺术创作的深度和其对当时社会的纪录,正是诠释一个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最有力证据。
 
  中国几千年来,除了文字纪录外,绘画艺术的精湛与其对当代社会的详实纪录,不仅能让我们还原当代人们的生活风景,同时揭开了中国文明一脉相承、风华盛世、泱泱大国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艺术美学不同于西洋艺术创作的迷人之处,在于它记实与写意两脉并陈的独特技法,自然流露其不凡的感性审美趣味,以及充满诗意的艺术世界。
 
  《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以历史为纵轴,画家为横轴,选取100位在中国绘画历史上举足轻重的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纵跨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至近现代,全面性呈现名家辈出、派别林立的完整风貌。而这100位中国画家的绘画故事、创作背景、性格特质,更将带领您亲自领略中国绘画艺术由传统迈向现代的发展样貌,看见中国三大画风──人物、山水、花鸟画的变迁历程;工笔、写意的交错变化;文人画的来龙去脉,以及书卷气质的形成轨迹。
 
  这本包罗宏伟的中国绘画赏析创作,以图文并茂的叙述形式,让您轻松品味历代中国画家的经典隽永作品,借由画作解析进而了解其师承脉络,以及中国绘画在数度重要转折时,所象征的历史意义。
 
  《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秉持『不可不知道』系列丛书一贯的编辑理念,以一幅幅大师笔下的传世珍品、深入浅出的文字叙述、兼顾画派与画家性格的开阔阅读方式,让您轻松走进多采多姿的中国绘画世界,了解文明发展背后的菁英与市民文化的差异,创作技巧与艺术家性格之间的关系,阅读本书,让您能侃侃述说那一页页丰富多姿的中国千年绘画史。
 
高谈文化总编辑
许丽雯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之前一直以为自己对中国画已经有所了解,但读了这本书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是多么浅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广度”和“深度”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水平。所谓的“广度”,是指它收录的画家数量众多,而且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各个时期,甚至一些在民间流传甚广但学术界较少提及的画家也被包含在内,这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而“深度”,则体现在它对每一位画家作品的解读上,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挖掘出作品背后的哲学思想、文化内涵和艺术创新。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一位以画竹著称的画家,书中详细分析了他笔下竹子的不同姿态,从含苞待放到风中摇曳,每一笔都蕴含着某种情感和寓意。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重新认识了“写意”的真正含义,原来它不仅仅是笔墨的挥洒,更是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表达。这本书就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绘画艺术宝库的大门,让我看到了更多值得探索的风景。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中国画爱好者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喜欢在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沉浸在艺术世界里的普通读者,我曾经为了寻找一本能够系统了解中国画发展脉络和代表性画家的书籍而费尽心思。市面上有的书要么太过于专业,充斥着我看不懂的术语,要么太过于浅显,缺乏深入的见解。而这本《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它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阅读。更重要的是,它选取了100位极具代表性的画家,每一位的介绍都详略得当,既有生平概览,又有对其艺术成就和风格的精炼总结。我尤其喜欢它对作品的解读,常常会点出画作中最值得关注的几个亮点,比如构图的巧妙、色彩的运用、或是笔墨的特点,这些都帮助我更好地欣赏和理解作品。每一次阅读,我都感觉自己对中国画的理解又进了一层,也对那些伟大的艺术家的智慧和才华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绘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切入点,而中国画更是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独特韵味。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让我得以窥探中国绘画艺术的璀璨星河。书中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了100位画家的名字,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讲述了他们各自的艺术生命。我尤其欣赏它对于画家与其所处时代、社会背景之间关系的阐述,这让我明白,艺术创作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地根植于历史的土壤之中。例如,在介绍某位描绘山水景色的画家时,书中会提及当时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的热爱和隐逸情怀,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画家的创作。此外,书中对于作品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它会引导读者去关注画面的意境,去体会画家想要传达的情感,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技法的赞叹。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感悟,让我对中国画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好看”的层面,而是上升到了“有灵魂”、“有故事”的层面。

评分

终于入手了这本《你不可不知道的100位中国画家及其作品(2014版)(第三版)》,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绘画颇感兴趣,但常常觉得入门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内容过于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100位”这个数字既显得有分量,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再加上“不可不知道”这几个字,更是激发了我探索的欲望。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大气,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起来很舒服。我尤其欣赏它对每一位画家的介绍方式,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平介绍和作品罗列,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们艺术生涯中的关键节点,以及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时代背景。有时候,我会发现一位在历史上名声显赫的画家,他的早期经历和后期风格竟然有如此大的转变,这让我对艺术创作的演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那些我原本不太熟悉的画家,通过这本书的介绍,也逐渐变得鲜活起来,他们的独特风格和创新之处,让我惊叹于中国画坛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巨大的画廊,每一幅作品都讲述着一个故事,而每一位画家则是一位引路人,带领我穿越历史的长河,领略中国绘画的独特魅力。

评分

这本书的编排逻辑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艺术爱好者,尤其是在面对中国画时,常常会为那些山水、花鸟、人物作品的美所震撼,却很难说出它们好在哪里,为什么能打动我。这本书就非常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不是简单地堆砌大师的名字和他们的代表作,而是通过清晰的脉络,将这些画家及其作品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文化和历史语境中。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画家艺术风格演变过程的梳理,以及他们如何受到前人影响又如何开创先河的分析。例如,在解读某位山水画家的作品时,书中会追溯到他所处的朝代,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人思想如何渗透到他的笔墨之中,以及他如何借鉴了前代的技法,又在构图、意境上做出了哪些突破。这种层层递进的解读方式,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历史课堂,而不是枯燥的教科书。而且,书中配有的作品图片清晰度非常高,色彩还原度也很不错,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看图说话”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我常常会一边对照文字一边仔细端详画作的细节,仿佛能感受到画家的笔墨温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