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与现代诠释

佛教思想与现代诠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缘起是佛教一贯之法,亦是佛教在世间发展之规律。在漫长的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佛教依此缘起法,与时俱进,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契机教化不同时代和地区的人类大众。本论文集从多重视域、多种研究方法,综合探讨佛教哲学思想、深入分析佛教文化与社会人生实践之关系,不愧为当代佛教研究之力作。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学愚


  爱荷华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美国格林内尔学院,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多年来一直从事佛教历史和思想方面的研究,包括上座部佛教、大乘佛教、人间佛教;着有Buddhism,War, and Nationalism: Chinese Buddhist Struggles against Japanese Invasion,《佛教、暴力、及民族主义》、《人间佛教:星云大师如是说、如是行》、《中国佛教的社会主义改造》等专着;现任《人间佛教研究丛书》主编,《人间佛教研究期刊》主编。

图书目录

总序 I
主编的话 VI

上篇 佛教思想与现代诠释
佛教戒律的人本精神与实践 学 愚 2
禅宗「革命」与佛教「复兴」 孙昌武 33
中国佛教游学传统的现代意义 俞学明 50
法华经义与天台教观的现代诠释与实践 尤惠贞 72
诠释学视域下的五重玄义 苏 畅 111
《大智度论》菩萨道的文本建构与实践 赵 文 131
南朝时期「涅槃忏」考探
—兼论清代省菴实贤「涅槃会」的影响 赵威维 157
隋唐净土宗对佛性论的继承与发展
—兼论净土宗现代转型中应反思的几个问题 林 啸 179

下篇 人间佛教研究
The Stone Sutras of The Diamond Sutra in Chinese Culture
Ven. Dr. Yongyou Shi 212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释依昱 249
大乘佛教慈善理念与人间佛教实践 谭 洁 268
人间佛教的女性观 王富宜 288
佛教福田思想与社会慈善事业 陶新宏 316
泰国城镇僧与当代佛教慈善事业 李毓贤 332
佛教居士组织参与灾难救助的可行性刍议
—基于「金山义工」居士团体的分析 徐明生 350

图书序言

上篇
 
佛教思想与现代诠释

 
佛教戒律的人本精神与实践
学愚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一、前言

 
近一百年来,太虚大师等提倡的人生(或人间)佛教已由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当代中国佛教发展的主流和中国佛教研究的重点。无论在教界还是学界,人间佛教已成为民国以来中国佛教的代名词。一些学者在研究人间佛教历史及其人物思想的同时,亦开展了理论的探讨。他们以三藏中的经和论为基础,探究人间佛教思想源流。一般学者认为,太虚大师等提倡人间佛教,主要对治当时的鬼神和山林佛教,回归佛陀本怀,展示大乘佛教入世思想。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全面。太虚大师一生「志在整顿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萨戒本」。
 
重建僧团制度、建立现代律学、拯救僧团,才是太虚大师等提倡人间佛教的主要因素。人间佛教的提出,为太虚大师整顿僧团、复兴中国佛教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民国初期,佛教戒律名存实亡,僧尼腐败,僧团普遍受到社会歧视和政治迫害。出家人虽一如既往地授沙弥比丘等戒,但极少有人能够如法守持。这种现象亦受到僧团中有识之士的强烈批评。弘一律师认为,南宋以来,僧种断绝。中国再也没有能够授持沙弥戒比丘戒的人,亦无人能得沙弥与比丘戒。1 明代智旭不敢称自己为比丘,而以沙弥菩萨自称,同样地,太虚大师亦说:「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2 芝峰法师更是对当时的僧团痛心疾首,把其腐败归结于传统丛林清规,从而认为:「伪清规一日存在,而佛教亦一日无改良之希望也。」3造成僧团衰落的原因很多,如出家人出家动机不纯、僧才不济,以及政治和社会迫害等。
 
但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即是明清以来僧团戒律的失落,或更为具体地说,就是戒律以人为本、契机创新精神的失落。这样,戒律不再是辅助、督促修行的动力,而成为束缚其行为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太虚大师等提倡人间佛教,致力恢复戒律人本精神,重新诠释传统戒律清规,整顿僧伽制度,建立新的戒学理论。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佛教的人间性格,然后重点探讨戒律的人本精神和随宜随方的实践特色;最后,结合星云大师的律学理论,揭示佛光僧团发扬戒律人本精神、契机创立当代人间佛教清规的实践。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