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佛教观

我的佛教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取材众多佛学家和印度学家的研究论文,从中得到启发,在书中概述释迦牟尼的一生,探索佛教的历史,研究它在印度的早期发展和尽力说明这种宗教的基本原趣和理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池田大作


  一九二八年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富士短期大学。一九六○年就任日本创价学会第三任会长。曾创办民主音乐协会、富士美术馆、东洋哲学研究所及创价幼稚园至大学等文化教育机构。

  一九六七年以来,池田先生不断积极地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并提出不少重要的提议,其中包括对联合国提出有关和平、裁军、教育和环境问题等提议。池田先生相信和平的第一步始于诚挚的对话,故此亲自作为「平民大使」访问世界各国,并与各国元首、政治家、文化界代表等会面,交流及探讨人类面对各种难题的解答方法。部分对谈更被出版成为对谈集。

  池田先生因其对世界和平的贡献,于一九八三年获「联合国和平奖」。此外,他还获得莫斯科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学等的名誉博士学位,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复旦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澳门大学等的名誉教授,纽约、莫斯科等七百多个城市的名誉市民等称号。现为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和圣教新闻社名誉社长。着有《人间革命》、《眺望人类新纪元》(与汤因比的对谈集)、《和平、人生与哲学》《与基辛格的对谈集》、《池田大作选集》、《敦煌的光彩》(与常书鸿的对谈集)、《社会变迁下的宗教角色》(与B.威尔逊的对谈集)及《佛教思想源流》等。

译者简介

王遵仲


  翻译家

图书目录

序言 xiii

一 佛教经典的形成 1
• 第一次集结 1
• 合诵佛说 8
• 伟大宗教领袖的教诲 17

二 上座部和大众部 21
• 第二次集结的背景 21
• 分裂的根源 27
• 恢复佛教原始含意的运动 35

三 阿育王 41
• 王中之王 41
• 绝对和平主义的政治 47
• 国家与宗教的关系 53

四 弥兰陀王问经 59
• 一位希腊的哲人——王 59
• 那先比丘的智慧 65
• 智者和国王的辩论

五 东、西方文化交流 81
• 东、西方关系的转折点 81
• 佛教和基督教 86
• 世界宗教的条件 93

六 大乘佛教的兴起 99
• 大乘佛教的由来 99
• 大乘和小乘的区别 107
• 佛教的复兴 117

七 维摩居士及世俗信士的理想 123
• 维摩居士 123
• 佛国土的建立 128
• 菩萨怎样赐福别人 135
• 关于奥秘的学说 140

八 法华经的形成 147
• 兀鹰峰说法 147
• 声闻弟子和大乘菩萨 154
• 释迦牟尼灭渡后佛教的传播 159

九 法华经的精神 165
• 法华经的实践者 165
• 大乘佛教徒的精神
• 法华经中佛的概念 174

十 龙树和世亲 181
• 龙树寻求大乘 181
• 中道和空的理论 187
• 无着和世亲的道路 193
• 俱舍论和唯识论 199

参考书目 207
词汇对照表

图书序言

一 佛教经典的形成

第一次集结


在前一本书中,我讨论了释迦牟尼一生的大事。现在我要探讨一下在此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佛教的发展。我们从佛经上得知,就在释迦牟尼灭渡后不久,他的追随者就众集在一起,目的在于把他的教诲和讲道整理成定本。他死在确切的哪一天,很难断定,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或六世纪,既然我们研究的事件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不可能希望会有详细的了解。我们唯一的办法只有研究记录在佛经上的片言只语,靠猜测把它们拼凑起来,然后用这种方法试图重新恢复佛教经文形成的道路。

第一次集结——弟子们对这一次聚会就是这样称唿的——据说是在释迦牟尼灭渡的那年召开的,地点是在摩竭陀首都亚舍城(Rajagaha)附近山腰上的七叶洞。有大约五百名僧侣参加,中心人物是大迦叶、阿难、优波哩以及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当时还活着的其他人。我们还得知摩竭陀国阿世阇王也给会议以协助。这个地点今天依然存在,从照片上看那里是坡度很缓的小山,旁边有一个洞,有大约十层石阶通向那里。人们可以隐约地看到里面有宽阔的空地,会议的参加者就在那里颠会,以免被雨淋。

有些西方的佛教学者怀疑第一次集结是否确有其事。然而上座部及大乘佛教经文都提到「在五百人的聚会上拟定了教规」,或「编制了戒律的五百僧众」,这说明确有这样的聚会。当然,我们可以不承认经文本身有根据,那么由于这些经文是我们唯一的资料来源,我们就只好沉默不谈。但是,多数佛教学者,至少日本的有关学者,都认为首次会议是一件历史事实。

人们很自然地假设,在这样一位非凡领袖死去的情况下,释迦牟尼的弟子们会想到要立刻聚集在一起,回忆释尊的教导,使佛法,即佛教的真理,得以无误地代代相传下去。

经文上记载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它涉及到促使大迦叶把同教人士召集起来开会商讨的那些具体情况。据记载,大迦叶在一大批比丘的陪同下正从白瓦前往拘尸那揭罗,在他到达拘尸那揭罗前,释迦牟尼已逝世了。在路上,大迦叶等人遇见一位手持一枝曼陀罗花的婆罗门。大迦叶向他询问释迦牟尼的消息,那人回答说释迦牟尼已不在人世。听到这个消息,有些比丘便大声哭泣起来,有些则默不出声地悲伤。但是使每个人都很惊奇的是一位年老的比丘却发表了如下怨恨的狂言。他大声说道: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