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与耶稣

保罗与耶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James D. Tabor
图书标签:
  • 基督教
  • 早期教会
  • 使徒保罗
  • 耶稣生平
  • 圣经研究
  • 历史
  • 宗教
  • 神学
  • 新约
  • 信仰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他本来是压迫早期基督教徒的一员,他甚至从未见过耶稣本人,
  然而他一手改造了耶稣死后基督宗教的体系、仪式,乃至信仰的核心,他是保罗。
  早期基督宗教不为人知的教义大战在本书揭开神祕面纱。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卢俊义牧师专文导读
  ◎Amazon读者四颗半星好评推荐


  在耶稣受难后的二十年间,耶稣追随者重新聚集并开始传道,保罗也于此时加入传教的行列,打开了基督宗教通向非犹太人世界的大门。然而,史学界对这二十年间的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为了重建那失落的片段,本书作者塔博翻转新约圣经的阅读顺序,运用最古老的基督宗教文献──保罗书信,以及其他早期基督宗教原始资料,破解其中潜藏的讯息,展开一场新约推理之旅。

  根据文献,塔博指出保罗与继承自耶稣的耶路撒冷教会其实并非和平共处,彼此的关系甚至水火不容。保罗发展出自己所诠释的基督,并认为他所创立并遵循的基督律法凌驾于一切之上,几乎不顾由公义者雅各所领导的耶路撒冷教会。保罗另成一派的神学观支配了新约圣经的内容,流传现世的新约圣经绝大多数为保罗与亲保罗派所写,甚至刻意淡化了公义者雅各之于基督宗教的重要性。此举终使两派人马分道扬镳,雅各领导的基督宗教逐渐式微,而保罗的教义从此传遍世界各地。

  换句话说,塔博认为现代的所有教徒都是保罗的信奉者,所信仰的几乎可说是「保罗版」而非最初始的基督宗教,甚至,保罗可说是西方人类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塑造了西方人对所有事物的想法。

  本书丰富的文献探讨以及对保罗所创教义的详细分析,塑造了保罗的真实面目,并阐明了基督宗教由犹太教衍伸出来,成为我们今日所认知的样貌的迷人历史,让人更深入了解西方文明的起源。

  paulandjesus.com/

好评推荐

  没想到圣经里藏着这样惊天动地的公案。这段离奇的历史在作者的文献追查之下,像一个完美的侦探推理故事,让人既激动又张口结舌。──陈颖青,老猫学出版作者

  当代基督宗教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到底保罗有没有「误解」了耶稣?或者,用另一个角度来问:保罗有没有「建构」了一个不同于历史耶稣的基督图像?本书以厚实的学术基础提出相当大胆的立论,虽具挑战性,但观点清新锐利,值得对此一问题有兴趣的读者深入思考。──郑仰恩,台湾神学院教会历史学教授

  我认为这本书是所有传道者、神学院的师生都该仔细阅读的一本好书,读完,一定会使自己原本对圣经经文的认知有许多新的看法出现。这本书的特色就像前面说过的,作者几乎都是引用圣经经文来佐证他提出的观点,这点也是和过去有关耶稣和门徒的相关着作之作者大不相同之处。──卢俊义,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牧师

  塔博在说明保罗独一无二的耶稣观与他如何开创一则福音上,表现特别出色……他主张保罗的书信,特别是哥林多书、罗马书,乃是据断定写于耶稣时代的最古老圣经时代文献,在这一时间轴里,我们得以探索保罗的思想,得以了解保罗的福音,了解保罗与耶稣诸使徒关系的决裂。塔博少有揣测之语,始终把焦点放在文本上……这本简明扼要的着作给了读者许多值得深思的东西,特别是今日大部分基督宗教徒所行的基督宗教乃是保罗的基督宗教一事。──Ilene Cooper,「Booklist」

  塔博是个一丝不苟的历史学家,将新约圣经中遭掩盖的最早期基督宗教的犹太教神学,细心且令人信服的展现于世人眼前……缜密但简洁的写作风格,让我们对基督宗教的沿革,有了另一番为人所乐见的清楚了解。──牧师Jeffrey J. Bütz,宾州州立大学宗教研究兼任教授

  探讨基督宗教的最早期历史,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充满新意与洞见。那段历史不同于千百年来我们所受教的,那远更错综复杂、远更令人振奋。詹姆斯.塔博釐清了这段历史。──John Shelby Spong,《Re-Claiming the Bible for a Non-Religious World》作者

  这本绝妙好书用心说明了保罗的宗教与耶稣和其最初门徒的宗教有多大的差异……引人入胜的一本书,处处展现令人眼界大开的洞见。非常值得一读。──Barrie Wilson,约克大学人文与宗教研究教授

  在这本叫人爱不释卷的书中,塔博探索复杂纠葛的基督宗教起源,生动重现了耶稣的最早期门徒如何忧心忡忡极力欲维系耶稣的教诲,以及使他长留后人心中,却终归徒劳……保罗老早就被公认为基督宗教的创建者,但塔博仔细研读保罗的书信和使徒行传——使徒行传含有遭美化的早期基督宗教历史和保罗宣扬自身教义的最早期活动——从中编织出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力说明了为何基督宗教即保罗、保罗即基督。──「Publishers Weekly」

  《保罗与耶稣》早该问世,乃是少数有心廓清臆断的着作之一……塔博之类学者,刨众所认可的观念之根……突破臆断——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臆断——给了世人新的观点和记述。──「Huffington Post」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塔博James D. Tabor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校区的宗教研究系主任,拥有芝加哥大学圣经研究博士学位,专精基督教起源及死海古卷。除了《耶稣王朝》,他还独自写了或与人合写了多本书,包括《耶稣发现》。除了历史研究,他也在以色列、约旦多处遗址做过田野考古。

译者简介

黄中宪


  一九六四年生,政大外交系毕,现专职翻译。译有《从帝国废墟中崛起》、《太平天国之秋》、《战后欧洲六十年》、《剑桥插图伊斯兰世界史》、《成吉思汗—现代世界的创造者》、《帖木儿之后》、《维梅尔的帽子》等。

图书目录

序 发现保罗
导论 保罗与耶稣
第一章 保罗之前的基督信仰
第二章 重新思考死人复活
第三章 从保罗的角度解读福音书
第四章 最后但非最不重要
第五章 宇宙性家族和天国
第六章 与基督的神祕联合
第七章 已开始但还未完成
第八章 基督的律法
第九章 「使徒交锋」
附录 追寻历史上的保罗

图书序言

推荐序    

谁开创了基督宗教?──从读《保罗与耶稣》这本书说起


  很有趣的一件事,就是有许多非基督徒的学者很喜欢研究圣经,相对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基督徒对圣经懒得去翻阅,更不用说会认真去读。或是有读,却不一定懂。不过,从小在教会长大的信徒,都会听到关于耶稣的故事,也会听到保罗归信耶稣的经历,但甚少会去注意不论是耶稣或是使徒保罗所说的话,或是所写的书信内容到底是甚么意思。
  
  我也常说另一件有趣的现象,就是圣经没有写的事,大家比较喜欢,但圣经有写的,却甚少人会用心或认真去细读。就好像由伊丽莎白.克莱尔.普弗特(Elizabeth Clare Prophe)所写的「耶稣行踪成谜的岁月:追寻耶稣失踪的十七年」(The lost years of Jesus : documentary evidence of Jesus’ 17-year journey to the East)这本书一样,里面谈到关于曾有来到印度去跟智者大师学习而有高超的智慧,到过西藏去跟高僧学习,而有过特殊的异能会致病、赶鬼等等,读起来令人有时感到啼笑皆非,但却会兴趣盎然地一口气就将之读完。
  
  但读塔博(Dr. James D. Tabor)所写的这本《保罗与耶稣》可不是这样了;作者没有太多引经据典地来说明他所论述的观点,他几乎都是引用圣经经文来说明他要强调的论点,在他的看法里:使徒保罗才是真正使基督宗教发扬光大的使者,且作者几乎全都引用使徒保罗自己所说的话。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将使徒保罗一生所努力的福音事工,很有条理地整理出来,让读者容易清楚会有今天的基督宗教,其实,就是因为有使徒保罗才有的。当初耶稣的门徒几乎都是以耶路撒冷为活动中心,只有使徒保罗将外邦人地区看成是福音的重点,因此才会有后来基督教会成立,且日渐蓬勃发展起来,到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唯一宗教。因此,他认为即使说「基督宗教即保罗,保罗即基督宗教」也不为过。
  
  虽然作者没有说真正影响到今天基督教会的,是使徒保罗所写的书信,但他写的书信迄今依旧是基督教会存在最大的基础。因为使徒保罗的书信,不仅是帮助基督教会建构秩序的基础,连福音书作者的思维也深受使徒保罗的影响。就是作者指出的,一般会说最早写成的马可福音,背后的作者是彼得,但作者认为彼得其实也受到使徒保罗影响甚巨。如果连马可福音作者都受到使徒保罗影响,其它三本比马可福音更晚成书的福音书,就更不用说了,因为那时早期教会已经发展出一个雏形,大家经常在阅读使徒保罗的书信,也读福音书,很自然地在信仰认知上,就是以使徒保罗的说法为基础。
  
  作者强调使徒保罗才是耶稣真正的传承者,因为使徒保罗将耶稣的教导给予全新的解释,而这也是福音书作者喜欢用许多隐喻的方式,说最早被唿召来跟随的十二个门徒根本就不认识耶稣之因。然后又作者引用耶稣上山去面见摩西和先知以利亚,然后从山上下来,认为这段经文就跟摩西上山去领受上帝给予的诫命和法律一样。而使徒保罗是用他去阿拉伯旷野的地区来比拟这段摩西、耶稣上山的经历,然后要所有的信徒都要跟他学习,因为他就是跟耶稣学来的。从这里也可看出使徒保罗比起耶稣其他的门徒,是绝对正统的传承者。
  
  在作者的看法里,他认为使徒保罗的整个信仰思想和末日来临有紧密的关系。他认为使徒保罗自认在去世之前,一定会看到耶稣再临的时刻出现,而那时刻来临,也是上帝伸手干预人类世界的时刻。因此,他强调过着洁净的伦理道德生活,是每个基督信徒最重要的生活态度,甚至强调要对「性」这种事,採取比较严谨的态度,这也是为甚么他会劝信徒,若是可以不结婚是最好之因。
  
  不过有趣的是,是彼得等这些耶稣的门徒首先传开要民众信耶稣的方式,就是用洗礼来表明。使徒保罗则将洗礼给予「圣灵」化,他甚至要那些受过施洗约翰洗里的人,都要重新来个领受圣灵的洗礼。再者,基督教会从彼得等门徒们开始的爱筵,在使徒保罗手中转化成为用来纪念主耶稣的圣餐。因此,洗礼和圣餐就成为今天基督教会最重要的信仰记号。而这就让使徒保罗和耶稣门徒们之间有了个隔阂。
  
  读这本书也会发现基督教会虽然有过要将耶稣的兄弟雅各,和耶稣门徒彼得的角色重新给予重要的定位,但显然并没有成功,虽然罗马大公教会将彼得列为第一任教皇,甚至在第十六世纪初叶用盖圣彼得大教堂欲扭转彼得在教会中地位的重要性,但这种努力显然并没有成功。虽然彼得和使徒保罗都是在罗马尼禄皇帝手下殉教,很显然地,今天的基督教会仍旧是以使徒保罗对信仰的认知为中心。
  
  我认为这本书是所有传道者、神学院的师生都该仔细阅读的一本好书,读完,一定会使自己原本对圣经经文的认知有许多新的看法出现。这本书的特色就像前面说过的,作者几乎都是引用圣经经文来佐证他提出的观点,这点也是和过去有关耶稣和门徒的相关着作之作者大不相同之处。
卢俊义 台湾基督长老教会牧师、台北和信医院宗教师

图书试读

导论
保罗与耶稣


保罗从未和耶稣碰过面。这本书在探索这句话的惊人意涵。从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看,这句话无庸置疑。拿撒勒的耶稣于西元三○年四月罗马犹太省总督或巡抚本丢‧彼拉多在位期间被钉上十字架。就我们所知,直到西元三七年,也就是耶稣死七年后,保罗才说到他第一次见到「基督」显灵,并认为那幽灵就是从死里复活的耶稣。有人质疑他使徒的资格时,他问其追随者:「我不是见过我们的主耶稣吗?」(哥林多前书第九章第一节)他认为他见到耶稣显灵一事,与那些在耶稣生前当面见过耶稣者的经验,两者没有高下之分。这意味着保罗宣称「见过」耶稣和他所说耶稣直接传授予他的教诲,来自耶稣已死多年后,可以归类为主观的幻想经验(加拉太书第一章第十二节、第十六节,第二章第二节;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第一至十节)。这些「显现」不是一次性的「转意归主」经验,而是在保罗一生中持续出现的现象,涉及到与耶稣的言语交谈,以及保罗所深信历来只有他一人接收到的对某种本质的独特揭露。保罗承认他不懂这些狂喜经验的本质,说它们「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但他深信他所听到的人声、他所见到的身影、他所接收到的信息,代表他与天上基督的相遇(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第二至三节)。

耶稣去世整整十年后,保罗才在耶路撒冷首次遇见彼得(他以彼得的阿拉姆语名字称他为矶法),且短暂拜见了耶稣兄弟暨耶稣运动的领袖雅各(加拉太书第一章第十八至二十三节)。后来保罗独立于那些最初使徒之外走自己的路,宣讲、传授他所谓的他的「福音」,在小亚细亚又待了十年,然后于西元五○年左右回耶路撒冷一趟。就是在这时,在耶稣死了二十年后,他在耶路撒冷再次遇到雅各和彼得,首度遇到耶稣的其他最初使徒(加拉太书第二章第一至九节)。这段不寻常的时间缺口,令许多人大为意外。而这是了解保罗和他所传之道的关键因素之一。

这一按时间先后描述的保罗事蹟,代表我们得想像有个「保罗之前的基督信仰」和有个保罗所宣讲、发展的基督信仰。前者独立存在于他的影响或理念之外二十多年,后者独立于耶稣的最初信徒和追随者之外发展,且在发展过程中,与所有认识耶稣的人少有接触。

用户评价

评分

《保罗与耶稣》这个书名,简单却极具冲击力。我常常会在深夜里,捧着一杯热茶,思考着,在这两位伟大的精神导师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在台湾,对于西方宗教的理解,往往夹杂着本土的文化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能够融入在地思考的解读。作者会不会试图去探讨,保罗在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中,是如何将耶稣的思想,以一种更适合当时社会的方式进行阐释和推广的?而耶稣,他的教诲本身,又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预见了像保罗这样的门徒的出现?这本书的篇幅,也让我好奇,它会是宏大的史诗,还是精炼的学术探讨?我比较倾向于,作者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鲜活感结合起来。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了解事实,更是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注入的思考与情感。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关于信仰、关于人性、关于历史的全新认知。

评分

收到这本书《保罗与耶稣》,我内心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略带审慎的态度。毕竟,这两个名字都承载着如此厚重的历史和宗教意义,要写好,难度可想而知。台湾的文化背景,对于宗教的接受度和理解程度,可以说是比较多元的,所以这本书在台湾读者中,可能会引起不同层次的共鸣。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作者是否能够平衡好两位人物的叙事,不会过于偏重其中一方,而是能够展现出他们各自独特的魅力以及他们之间可能的交集。书名中的“与”字,似乎暗示了一种并列或者某种关系的连接,这让我很好奇,这种连接是关于他们的教义、他们的使命,还是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我希望这本书不是一本枯燥的神学论著,而是能够通过生动的故事,或者深入的分析,让我们感受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鲜活生命力。读完之后,我希望能对保罗和耶稣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甚至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对于人生和信仰的启发。我很好奇,作者会用怎样的笔触,去描绘他们各自的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对于人类文明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很引人注目,《保罗与耶稣》。光是这个名字,就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我总觉得,名字里同时出现这两个名字,一定有深厚的联系,或者是某种张力的体现。不知道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位在基督教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巧妙地融于一炉的。我很好奇,作者会从哪个角度切入,是他们的生平事迹,还是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抑或是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未知的互动?我期待着能在书中找到一些关于保罗如何理解耶稣,或者耶稣对保罗的教诲有何影响的独特视角。台湾的读者,特别是对基督教历史和神学有兴趣的,应该都会被这个名字所吸引。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部史诗,将两位伟大的灵魂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们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我一直在思考,保罗这位曾经的迫害者,如何转变为耶稣最忠实的门徒,这其中的转变过程,一定充满了戏剧性。而耶稣,这位爱与救赎的化身,他又是如何看待保罗的呢?这本书会不会揭示出一些我们前所未闻的细节,或者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让作者带我进入一个充满智慧与启示的世界。

评分

一看到《保罗与耶稣》这个书名,我的脑海里就浮现出了许多画面。我猜想,这一定是一本探讨两位基督教核心人物之间关系的书。在台湾,许多人对基督教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未必能够深入理解保罗这位“第二位创始人”的角色,以及他和耶稣之间微妙的联系。我好奇作者会如何处理这种关系?是聚焦于他们的思想差异,还是强调他们的共同点?或者,是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们之间更真实的面貌?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也会是我关注的重点。是采取人物传记的模式,还是更侧重于思想史的梳理?我希望它能够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文学的感染力。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更清晰地理解,保罗是如何在耶稣升天后,将基督教推向更广泛的世界,以及他的哪些思想,至今仍对我们的信仰产生着影响。

评分

《保罗与耶稣》这个书名,直击人心。对我而言,这两个名字,代表着基督教的起点和扩散。我一直对保罗这位使徒充满好奇,他从迫害者蜕变为传播者,这其中的心路历程,一定非同寻常。而耶稣,作为基督教的中心人物,他的教诲如光芒般照耀了千古。我非常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作者会着重于他们的神学思想,还是会探讨他们在历史中的角色扮演?在台湾,我们接触到的宗教信息很多样,一本能够提供深度思考的书,尤为珍贵。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对保罗和耶稣的理解,超越表面的历史事件,触及到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核。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一种独特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带领读者去探索,这两位伟大的灵魂,是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今日所知的基督教世界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