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

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二胡
  • 民歌
  • 中国民歌
  • 乐谱
  • 演奏
  • 器乐
  • 音乐
  • 艺术
  • 传统音乐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二胡大师赵寒阳先生,把长年教学所整理的中国民歌重新修订,选编成这本《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1994年在北京出版后,深受广大二胡爱好者的喜爱,多年来长销不衰,人手一册。

  这两百首中国民歌,囊括云南、四川、陕甘、青海、东北、内蒙、新疆等各地经典。赵寒阳先生在编订过程中,悉心参照多种记谱版本,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改编,以更适合于二胡演奏。
好的,这是一份图书简介,内容是关于一本名为《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的书籍,但简介本身不包含该书的任何内容,而是围绕其他主题展开,力求详尽、自然,避免任何人工智能痕迹。 --- 《丝竹雅韵:中国传统乐器独奏精选集》 【书籍概述】 本书系一部汇集了中国传统音乐精粹,专注于展示民族器乐独奏魅力的学术性与演奏指导性兼备的文集。全书秉持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宗旨,深入挖掘了从宫廷雅乐遗韵到民间曲牌的丰富素材,精选了适用于多种主流民族乐器(如古筝、琵琶、笛子、唢呐、扬琴等)的经典独奏曲目,旨在为专业演奏者、音乐院校师生以及广大的民族音乐爱好者提供一份系统、深入、且富有实践指导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书并非仅仅是曲目的简单汇编,更是一部音乐文化的深度巡礼。它将传统的音乐形式置于其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力求在介绍“如何演奏”的同时,更侧重于阐释“为何如此演奏”。通过对曲目风格、结构分析、演奏技巧的历史演变及其地域性差异的细致梳理,本书期望能激发读者对中国传统音乐本体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共鸣。 【核心内容模块】 本书结构严谨,分为六大部分,系统性地覆盖了中国民族器乐独奏艺术的多个维度: 第一部分:北国风情与黄土叙事——秦晋乐派的张力与回响 本部分聚焦于中国北方,特别是黄河流域的音乐传统。着重分析了以陕西、山西、甘肃等地为代表的地域性音乐风格。深入探讨了这些地区音乐中蕴含的粗犷、质朴、充满生命力的特征。 重点曲目分析示例(不涉及具体二胡曲目): 选取了代表性的古筝曲《秦川抒怀》、琵琶曲《信天游引子变奏》等进行详尽的技法解析。特别剖析了“颤音的地域化处理”、“弓弦的刚柔变化”在这些曲目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节奏的自由处理来模拟秦腔或信天游的口语化表达。 文化背景研究: 探讨了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如何塑造了当地音乐的音色偏好和情感表达方式,例如对低音区和力度对比的强调。 第二部分:江南丝竹的细腻与婉约——吴越音乐的精致美学 本篇将视线转向经济文化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专注于展示江南音乐体系的精细、典雅与内敛之美。 演奏技法探究: 详细解读了江南丝竹音乐中特有的“装饰音群的层次感构建”、“滑音的圆润度控制”以及“指序的灵活性”。对于扬琴的“轮竹技巧”在表现江南水乡意境时的独特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人情趣的体现: 考察了江南地区文人阶层对音乐审美的影响,如何将诗词意境转化为纯音乐的语言,并通过笛子和箫的曲目实例,演示如何通过气息的控制来实现“幽、静、远”的艺术效果。 第三部分:巴蜀山水的灵动与奇崛——西南少数民族乐音的探索 本部分着眼于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音乐宝库。这部分内容强调了音乐的即兴性、色彩的丰富性和节奏的复杂性。 节奏的解构与重构: 针对云南少数民族乐曲中常见的复合节奏型和不规则节拍,本书提供了系统化的分解练习,帮助演奏者掌握其内在的逻辑,而非机械的模仿。 音色模仿的艺术: 深入探讨了唢呐和竹笛如何通过特定的演奏法来模仿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水流)以及少数民族的歌唱腔调,并分析了这些模仿技巧在曲目《山鹰的呼唤》等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传统曲牌的结构分析与现代演绎 本部分转向对中国传统器乐曲式结构的研究,重点剖析了如“牌子曲”、“套曲”等大型结构形式的内在骨架。 曲式结构图谱: 通过绘制图表,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器乐中常见的“引子—慢板—中速—快板—尾声”的经典套曲结构,并以琵琶的代表性曲目为例,展示了主题的变奏、再现与发展规律。 风格转换的挑战: 讨论了在保持传统曲牌核心神韵的同时,如何引入现代和声概念或演奏技法,实现“古为今用”的现代性转化,而非简单地追求复古。 第五部分:民族器乐的记谱法与演奏文献学 作为一部学术参考书,本章对中国传统音乐的记谱历史进行了梳理,并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文献的可信度问题。 工尺谱的解读: 提供了详细的工尺谱符号对照表,并辅以现代五线谱或简谱的对应译注,帮助读者建立跨越不同记谱体系的桥梁。 文献考证与版本比较: 以几首流传已久、版本众多的传统曲目为例,对比了清代抄本、民国铅印本以及当代整理本之间的细微差异,指导演奏者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演奏需求选择合适的演奏版本。 第六部分:民族器乐独奏的舞台实践与审美建构 本章回归到演奏者的实际需求,探讨了如何构建一场成功的民族器乐独奏音乐会。 曲目编排的逻辑: 提供了从色彩对比、情绪起伏、技术难度分布等方面考虑的曲目串联方案建议。 舞台形象与阐释: 讨论了演奏者在舞台上应如何通过肢体语言、舞台调度以及对音乐的口头介绍,来引导听众进入特定的文化情境,实现音乐的有效传达。本书强调,成功的独奏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文化精神的深度交流。 【本书特色】 1. 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 每部分均配有大量的演奏示范图解和技巧分析,确保理论指导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2. 地域风格的精细划分: 首次系统地从地域文化视角对中国主要器乐流派进行了细致的风格区分和技法归纳。 3. 文献溯源的严谨态度: 强调了对原始音乐文献的尊重与考证,避免了许多简化版教材中常见的“失真”现象。 《丝竹雅韵:中国传统乐器独奏精选集》 致力于成为民族器乐学习者案头的常备工具书和研究者深入探索的坚实阶梯。它提供的是一片广阔的音乐世界,等待演奏者用手中的乐器去描绘和再现。 ---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赵寒阳ZHAO HAN-YANG


  着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1954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市。

  197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1979年在该院音乐比赛中获得两项一等奖,并被选派随中央音乐学院民乐团出访海外多国。之后多次受邀前往德国、法国、义大利、台湾、香港等地讲学及演出。

  1982年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本科毕业后即留校任教。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会员,中国二胡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等。

  经常受邀担任国内外音乐大赛评委。1994年出版个人二胡专辑《中国传统器乐名家名曲系列–月夜》、《汉宫秋月》。1991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撰稿并主讲了中国首部民族器乐电视教学片《儿童学二胡》,在全国电视优秀教学片评选中荣获二等奖。

  近年录制、出版了《全国二胡考级辅导》等十几部教学影片,2006年又完成北京市精品教材项目及院「211工程」教材建设项目三项。其艺术传略被选入《中国音乐家名录》、《世界名人录》、《跨世纪人才丛书》以及英国剑桥大学《世界名人录》等。

图书目录

◎ 符号说明

1. 小河淌水 〔云南民歌〕
2. 绣荷包 〔云南民歌〕
3. 放马山歌 〔云南民歌〕
4. 大河涨水沙浪沙 〔云南民歌〕
5. 弥渡山歌 〔云南民歌〕
6. 猜 调 〔云南民歌〕
7. 採花调 〔云南民歌〕
8. 龙灯调 〔云南民歌〕
9. 阿诗玛 〔云南彝族民歌〕
10. 跳月歌 〔云南彝族民歌〕

11. 崩几明嘟 〔云南藏族民歌〕
12. 康定情歌 〔四川民歌〕
13. 採 花 〔四川民歌〕
14. 黄杨扁担 〔四川民歌〕
15. 绣荷包 〔四川民歌〕
16.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17. 观 灯 〔四川民歌〕
18. 十朵梅花九朵开 〔四川民歌〕
19. 蓝花花 〔陕西民歌〕
20. 三十里铺 〔陕西民歌〕

21. 五哥放羊 〔陕西民歌〕
22. 赶牲灵 〔陕西民歌〕
23. 烧酒盅盅淘米也不嫌你穷 〔陕西民歌〕
24. 挂红灯 〔陕西民歌〕
25. 对 花 〔陕西民歌〕
26. 二月里来打过春 〔陕西民歌〕
27. 秋 收 〔陕西民歌〕
28. 槐树开花 〔陕西民歌〕
29. 打南沟岔 〔陕西民歌〕
30. 翻身道情 〔陕西民歌〕

31. 绣金匾 〔陕北民歌〕
32. 打黄羊调 〔陕北民歌〕
33. 桑木扁担 〔陕南民歌〕
34. 撒花调 〔陕南民歌〕
35. 大放羊 〔陕南民歌〕
36. 三只斑鸠 〔陕南民歌〕
37. 军民大生产 〔陇东民歌〕
38. 刮地风 〔甘肃民歌〕
39. 放风筝 〔甘肃民歌〕
40. 十杯酒 〔甘肃民歌〕

41. 跑马调 〔甘肃民歌〕
42. 摘棉花 〔宁夏民歌〕
43. 四季花 〔宁夏民歌〕
44. 四季歌 〔青海民歌〕
45. 蓝玉莲 〔青海民歌〕
46. 送大哥 〔青海民歌〕
47. 织手巾 〔青海民歌〕
48. 喜鹊令 〔青海民歌〕
49. 上去高山望平川 〔青海民歌〕
50. 採花调 〔青海民歌〕

51. 五更鼓 〔青海民歌〕
52. 月牙五更 〔东北民歌〕
53. 小看戏 〔东北民歌〕
54. 瞧情郎 〔东北民歌〕
55. 放风筝 〔东北民歌〕
56. 摇篮曲 〔东北民歌〕
57. 绣罗裙 〔东北民歌〕
58. 鄂伦春族小唱 〔东北鄂伦春族民歌〕
59. 绣荷包 〔黑龙江民歌〕
60. 捡棉花 〔黑龙江民歌〕

61. 东北风 〔辽宁民歌〕
62. 茉莉花 〔辽宁民歌〕
63. 巧对五更 〔辽宁民歌〕
64. 小拜年 〔辽宁民歌〕
65. 绣八仙调 〔辽宁民歌〕
66. 妈妈娘你好煳涂 〔辽宁民歌〕
67. 小白菜 〔河北民歌〕
68. 小放牛 〔河北民歌〕
69. 探亲家 〔河北民歌〕
70. 绣灯笼 〔河北民歌〕

71. 四季歌 〔河北民歌〕
72. 掏洋芋 〔河北民歌〕
73. 放风筝 〔河北民歌〕
74. 光荣榜 〔河北民歌〕
75. 青羊传 〔河北民歌〕
76. 卖扁食 〔河北民歌〕
77. 茉莉花 〔河北民歌〕
78. 十个字 〔河北民歌〕
79. 梁山伯 〔河北民歌〕
80. 摔西瓜 〔河北民歌〕

81. 十朵鲜花 〔河北民歌〕
82. 交城山 〔山西民歌〕
83. 绣荷包 〔山西民歌〕
84. 瞅你两回 〔山西民歌〕
85. 绣花灯 〔山西民歌〕
86. 十里墩 〔山西民歌〕
87. 捡麦根 〔山西民歌〕
88. 观 灯 〔山西民歌〕
89. 打酸枣 〔山西民歌〕
90. 土地还家 〔山西民歌〕

91. 太行山小唱 〔山西民歌〕
92. 迎接光明 〔山西民歌〕
93. 梳妆台 〔山西民歌〕
94. 姐妹俩 〔山西民歌〕
95. 樱桃好吃树难栽 〔山西民歌〕
96. 卖樱桃 〔山西民歌〕
97. 平 调 〔山西民歌〕
98. 开花调 〔山西民歌〕
99. 闹元宵 〔山西民歌〕
100. 幸福歌 〔湖北民歌〕

101. 嗺咚嗺 〔湖北民歌〕
102. 绣 花 〔湖北民歌〕
103. 纺棉花 〔湖北民歌〕
104. 花鼓调 〔湖南民歌〕
105. 放风筝 〔湖南民歌〕
106. 浏阳河 〔湖南民歌〕
107. 天水相连好风光 〔湖南民歌〕
108. 唱着歌儿去放羊 〔广东民歌〕
109. 天哦哦 〔广东民歌〕
110. 望将来 〔广东民歌〕

111. 盘 歌 〔广西民歌〕
112. 柳江民歌 〔广西民歌〕
113. 採莲船曲 〔广西民歌〕
114. 四季歌 〔山东民歌〕
115. 对 花 〔山东民歌〕
116. 沂蒙山风光 〔山东民歌〕
117. 四季花开 〔山东民歌〕
118. 纺 纱 〔山东民歌〕
119. 凤阳花鼓 〔安徽民歌〕
120. 凤阳歌 〔安徽民歌〕

121. 王三姐赶集 〔安徽民歌〕
122. 茉莉花 〔江苏民歌〕
123. 无钖景 〔江苏民歌〕
124. 孟姜女 〔江苏民歌〕
125. 杨柳青 〔苏北民歌〕
126. 四季歌 〔江苏民歌〕
127. 姑苏风光 〔江苏民歌〕
128. 小九连环 〔江苏民歌〕
129. 倒花篮 〔江苏民歌〕
130. 道情调 〔江苏民歌〕

131. 拔根芦柴花 〔江苏民歌〕
132. 月亮弯弯照九州 〔江苏民歌〕
133. 到春来 〔江苏民歌〕
134. 半边含蕊半边开 〔江苏民歌〕
135. 顺採茶 〔浙江民歌〕
136. 根据地小唱 〔河南民歌〕
137. 三把扇子 〔河南民歌〕
138. 锦绣河山美如画 〔河南民歌〕
139. 斑鸠调 〔江西民歌〕
140. 八月桂花遍地开 〔江西民歌〕

141. 十送红军 〔江西民歌〕
142. 採茶灯 〔福建民歌〕
143. 红绣鞋 〔福建民歌〕
144. 採 花 〔福建民歌〕
145. 相思树 〔闽南民歌〕
146. 嘎达梅林 〔内蒙民歌〕
147. 牧 歌 〔内蒙民歌〕
148. 蔓 丽 〔内蒙民歌〕
149. 红旗歌 〔内蒙民歌〕
150. 走西口 〔内蒙民歌〕

151. 达古拉 〔内蒙民歌〕
152. 达呀包莱 〔内蒙民歌〕
153. 黑缎子坎肩 〔内蒙民歌〕
154. 森吉德玛 〔内蒙鄂尔多斯民歌〕
155. 小黄鹂鸟 〔内蒙伊克昭盟民歌〕
156. 小夜曲 〔内蒙伊克昭盟民歌〕
157. 乌伦花 〔辽宁蒙古族民歌〕
158. 德丽格尔玛 〔辽宁蒙古族民歌〕
159. 努恩吉雅 〔辽宁蒙古族民歌〕
160. 珠色来 〔吉林蒙古族民歌〕

161. 萨勒吉德姑娘 〔吉林蒙古族民歌〕
162. 手挽手 〔新疆民歌〕
163. 掀起你的盖头来 〔新疆民歌〕
164. 送我一枝玫瑰花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65. 阿拉木汗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66. 半个月亮爬上来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67. 马车夫之歌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68. 娃哈哈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69. 我爱你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70. 曲蔓地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71. 青春舞曲 〔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172. 美丽的姑娘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173. 我的花儿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174. 都达尔和玛丽亚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175. 黑云雀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176. 红麦子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177. 啊呵,克里姆 〔新疆哈萨克族民歌〕
178. 请问你爱不爱我,姑娘? 〔新疆柯尔克孜族民歌〕
179. 哎,古丽哈英 〔新疆柯尔克孜族民歌〕
180. 树上的夜莺在歌唱 〔新疆塔塔尔族民歌〕

181. 在银色的月光下 〔新疆塔塔尔族民歌〕
182. 古丽别塔 〔新疆塔吉克族民歌〕
183. 在北京的金山上 〔藏族民歌〕
184. 雪山放金光 〔藏族民歌〕
185. 西藏舞曲 〔藏族民歌〕
186. 金色的太阳 〔藏族民歌〕
187. 阿里郎 〔吉林朝鲜族民歌〕
188. 道拉基 〔吉林朝鲜族民歌〕
189. 诺得尔江边 〔吉林朝鲜族民歌〕
190. 丰收歌 〔吉林朝鲜族民歌〕

191. 尼儿哩哩呀 〔吉林朝鲜族民歌〕
192. 梦金浦他铃 〔吉林朝鲜族民歌〕
193. 卖汤圆 〔台湾民歌〕
194. 天乌乌 〔台湾民歌〕
195. 一只鸟仔 〔台湾民歌〕
196. 送哥调 〔台湾民歌〕
197. 台东调 〔台湾民歌〕
198. 阿里山的姑娘 〔台湾高山族民歌〕
199. 我爱我的台湾 〔台湾高山族民歌〕
200. 马兰恋歌 〔台湾高山族民歌〕

◎ 后 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而音乐,特别是二胡,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喜欢在闲暇时光,拿起我的二胡,拉上一首自己喜欢的曲子,让音乐来抚慰疲惫的身心。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我看到了《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这本书,我简直太兴奋了!“中国民歌”这四个字,本身就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它们伴随了我们几代人成长,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而“二胡演奏”,更是让我联想到了那种悠扬、婉转、深情的音色,仿佛能穿透心扉,直抵灵魂。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收录了哪些我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歌谣,那些曾经在我童年时代,在奶奶的怀抱中,在乡村的田野边,在节日的热闹庆典中,萦绕在我耳畔的旋律,是否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它们的二胡演绎版本。我期待着,能够用二胡,重新演绎那些朴实无华却又饱含深情的旋律,让那些被时间洗礼过的经典,焕发出新的光彩,也让我在演奏中,重温那些温暖而美好的旧时光。

评分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我总觉得,那些古老的旋律和故事,蕴含着我们民族最深沉的情感和智慧。《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这个名字,让我充满了期待,它仿佛是一扇门,通往那些我向往已久的美妙世界。我一直觉得,民歌是中国最接地气的音乐形式,它们源于生活,却又超越生活,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和乡土气息。而二胡,又是如此适合表现这些情感的乐器,它的声音时而低沉哀婉,时而高亢激昂,恰如人生百态。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里究竟收录了哪些能够代表中国民歌精华的曲目,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还是那些鲜为人知的宝藏?我更期待的是,在这些乐谱中,我能找到二胡演奏上的具体指导,能够让我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如何用二胡去演绎这些充满故事的旋律。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不仅仅是学会拉几首曲子,更能体会到每首民歌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让我的二胡演奏,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传递。

评分

作为一名对民族器乐情有独钟的音乐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性地学习和演奏中国传统音乐的途径。《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的出现,无疑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惊喜。200首中国民歌,这数量本身就足够令人振奋,这意味着我可以沉浸在浩瀚的民歌海洋中,尽情地探索和学习。我尤其好奇书中对于这些民歌的编配和二胡演奏技巧上的处理。是简单直白的演绎,还是加入了更多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二胡演奏手法?我猜想,一本优秀的作品,一定会在尊重原作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二胡独特的韵味,让这些民歌在二胡的弓弦之间,展现出更加细腻、动人的情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二胡演奏技巧上的指导,比如如何运用揉弦、滑音、倚音等技巧来表现民歌的情感,如何通过弓法的变化来营造不同的音乐氛围。我相信,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够学习到大量的曲目,更能提升我的二胡演奏水平,加深对中国民歌的理解和喜爱。

评分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我一直致力于发掘和推广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当我在书店看到《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时,我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这样的集结号,对于二胡教学而言,无疑是极为宝贵的教学资源。200首中国民歌,涵盖了从北到南,从古至今的经典曲目,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庞大,更重要的是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我可以想象,这本厚重的乐谱将为我的课堂带来多少灵感和可能。我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喜好,从中挑选合适的曲目进行教学,既能让他们在二胡演奏技巧上得到锻炼,更能让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中,体会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对于初学者来说,选择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民歌,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而对于进阶者,书中可能包含的一些稍有难度的改编和演绎,也能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目标。我非常赞赏这种将民族音乐与乐器演奏相结合的方式,它不仅传承了文化,更赋予了传统音乐新的生命力。

评分

第一眼看到《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这个书名,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一下子把我拉回了小时候,那些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回荡。我一直觉得,二胡是中国音乐的灵魂,而民歌则是最贴近生活、最能触动人心的旋律。《二胡演奏中国民歌200首》的出版,简直是为我这样的二胡爱好者量身定做的礼物。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看到密密麻麻的五线谱和简谱,虽然我不是专业乐手,但凭着多年的二胡学习经验,我知道这绝对是一份沉甸甸的宝藏。我尤其期待书中收录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民歌,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小河淌水》、《茉莉花》等等,想象着用二胡将这些美妙的旋律再次演绎出来,那该是多么动听的画面。而且,“200首”这个数字,也足以说明这份选曲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相信其中一定不乏我尚未接触过但一定会喜爱的民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乐谱,更承载着浓浓的中国情怀和民族记忆,我非常期待能够通过这本书,深入地学习和感受中国民歌的魅力,并用我的二胡,把这些美好的旋律传递给更多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