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从职能科学到脑科学 自民国85年投入儿童发展医学临床开始,就以「专注力」作为深入探讨的目标,这些年来,看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不专心」,导致影响课业上的学习。坊间越来越多讨论「专注力」的书籍,当然我也在这领域出了五、六本书,但逐渐地发现,现在的孩子们真的越来越多有专注力方面的问题吗?是孩子怎么了?或是社会怎么了?这激发了我往大脑科学钻研的动机。
虽然我仍是大脑科学的门外汉,但从了解大脑与专注力的关系后,发现我们所在意的「专注力」其实只是「专注力表现」,妈妈希望孩子安静写功课、希望孩子画画的时候不要一边碎碎念、读书的时候不要一直抖脚,这些行为看起来似乎不专心,但是从脑科学角度来看,碎碎念、抖脚等行为,却可能是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因此,我们必须从大脑科学角度来判断孩子的表现,才能知道到底专不专心!
有脑力才有专注力 想要孩子专心,并不是一直告诉孩子「要专心」就可达到的!孩子在面对课业难题时,必须要能观察了解题目内容、分析题目含意、判断题目要求,更要记住题目重点,才能推理出答案,甚至偶尔需要一些想像力!我把这些能力总称为「脑力」,包括六大能力:「观察力」要能看见重点;「分析力」要能了解物品的细节含意;「判断力」要能区辨异同之处;「记忆力」要能掌握所有资讯;「推理力」要能根据线索得到新知;「想像力」要能根据资讯展现创意!当孩子能够掌握这六项能力,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将不会因为遇到困难而放弃,不会因想不通而发呆,也就不会被误解为「不专心」了!
一起来练脑力吧! 当发现孩子「不专心」的时候,不妨想想孩子「为什么」不专心,经多年来临床观察,孩子的脑力无法处理眼前的问题时,大脑为了避免过度的负担,于是选择逃避、放弃、或求救,就因此中断了正在进行的作业。要协助孩子解决这样的状况,就跟着我们一起来锻练脑力!
这本书将脑力细分成六项能力,以趣味游戏的方式,加强大脑力。阅读时不必从第一页开始,不妨跟孩子随意地翻阅,翻到哪一页就开始玩,答对了就将该题的页角折起来,基于人类的「趋吉避凶」本能,您会慢慢发现孩子总是不经意地翻到那些熟悉的,或是常答对题目的类型,这类型的能力就是孩子的优势能力,而只有稀稀落落折起的能力,则是孩子需要加强的能力!
动脑,不一定有标准答案 在推理以及想像力的题目中,书中仅提供「参考答案」,因每个人的逻辑和生活经验不同,想法也就不一样,因此,当您和孩子的答案与书中参考答案不同时,并不代表是错的,而是代表孩子和您可以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别忘了也上网告诉我孩子的解题方法喔!
现在开始,跟着我们越玩越聪明,锻鍊大脑力,玩出超强学习力!
张旭铠 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