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要犯

头号要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约翰‧勒卡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勒卡雷最强大、最有力量的作品……非同凡响。——《纽约时报》书评 惊人……不可思议的精制故事。——《旧金山纪事报》 错综复杂的情节、文笔优美、动力十足。——《洛杉矶时报》 一名年纪轻轻、虚弱无依、浑身残酷伤痕的年轻男子,举着牌子: 「我是一个穆斯林医学院学生。我很累,希望可以住在你家。伊沙。」 ——出现在土耳其移民梅利克与他母亲面前。在震惊全球的911事件后,梅利克很清楚怎么当一个低调的穆斯林,何况他与母亲就快取得德国公民资格,不该在这时与一个偷渡客有任何关联。 而这个叫伊沙的年轻人,甚至不只是偷渡客: 他是车臣人;他在土耳其做过牢;他唯一的家当是一只挂在脖子上的皮囊,里头除了有崭新的500美金钞票,还有一间银行的名字,以及一组数字——这个伊沙究竟是何方神圣? 星期五的夜晚,私人银行家汤玛士‧布鲁正关在他自己的办公室,他让电话答录机接起电话;一个年轻的女声,这个安纳贝尔‧李希特声称自己是一名律师,代表她的客户来询问一个帐户:利皮扎先生。60岁的银行家想着,那个梦魇并没有随着他父亲的过世,留在上一代;「利皮扎先生」的帐户并不干净。 当年轻美丽的律师安纳贝尔‧李希特答应梅利克的请求、帮助偷渡的伊沙取得居留权,并向私人银行布鲁费雷询问某个神秘帐户的资讯时,她以为自己只是在帮助一个曾经遭受迫害、寻求自由世界庇护的政治难民…… 看似身世背景毫不相干的三个人,不仅相遇了,甚至对彼此发展出奇妙的情感;然而在他们之上俯瞰着的,却是背负着「反恐任务」的英、美、德三方情报网的角力。英国驻柏林的情报官冈瑟‧巴赫曼,手上就握有根除恐怖份子的消息;而这名意外闯入禁地的车臣男子,很有可能是助他一臂之力的最后关键;然而他最需要担心的并不是这奇异三人组,而是他的盟友们……勒卡雷迷们不可错过的、笔力万钧的《头号要犯》。 名人推荐 这是我读过最好的间谍小说。——英国知名小说家葛林 勒卡雷继承了葛林的精神,给了间谍小说最深刻的探索,而且他小说的文字非常迷人,是个既能令人深思又能令人享受的小说家。——詹宏志 勒卡雷小说「不仅仅」是间谍小说而已,说勒卡雷是间谍小说世界的只此一人,也并不是多高的一种赞誉,勒卡雷应该被正确置放到小说整体的经典世界才公允。——唐诺 结构完美,带有如地狱般冷冽的气氛——文学评论家J.B. Priestley 勒卡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间谍小说大师——新闻週刊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约翰‧勒卡雷(John Le Carré)


  生于1931,离开伯恩及牛津大学后,于冷战期间于伊顿公学教书、服务于英国外交部,并在英国情报局任职的五年间写下《死亡预约》、《上流谋杀》及他的第一本全球畅销小说《冷战谍魂》——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了不起的小说之一。这三部小说塑造了乔治‧史迈利一角,他也出现在《镜子战争》一书,也是「卡拉」三部曲:《锅匠‧裁缝‧士兵‧间谍》、《荣誉学生》与《史迈利人马》的主角。过去55年他靠写作维生,将自己的人生划分为伦敦市与康瓦尔郡两个时期。

  约翰.勒卡雷最近出版的小说包括2008年《头号要犯》(A Most Wanted Man)、2010年《我们这样的叛徒》(Our Kind of Traitor)以及2013年的《脆弱的真相》。

  勒卡雷一生得奖无数,包括1965年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爱伦坡大奖、1964年获得英国毛姆奖、James Tait Black纪念奖等,1988年更获颁CWA终身成就奖(另分别在1963与77年获颁金匕首奖),以及义大利Malaparte Prize等等。至今已出版的23部作品,不仅受到全球各大媒体的瞩目与读者的欢迎,更因充满戏剧元素与张力,已有19部被改编为电影与电视剧。

译者简介

蔡宜真


  成功大学建筑系学士、义大利欧洲设计学院整合传播硕士。
  译作:蔓越莓皇后、乐高神话、擦擦史、雌性生活……等。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1
 
要是有个重量级的拳击手,正信步走在汉堡市的街道上,一手还挽着他母亲,因而没注意到有个瘦巴巴的男孩正在跟踪他,毕竟也不能怪他。
 
大梅利克,这是他的圈子里大家称唿他的名字,是个巨人一般的家伙,蓬头乱发、不修边幅又平易近人,脸上挂着自然的露齿微笑,黑发在后面扎成一个马尾,走起路来轻松随意,摇摇摆摆,就算没有挽着他母亲,一个人也占掉半个人行道。他才二十岁,但在他那个小世界里已经相当有名气,不只是因为他在拳击台上的杰出表现,他还在他所属的伊斯兰运动俱乐部中获选为青年代表、在北德冠军赛中的百米蝶泳项目三次获得亚军;好像这样还不够,他甚至还是週末足球队里的明星守门员。
 
他就和大多数的大块头一样,比较习惯受人注意而不是注意别人,这也是那个瘦巴巴男孩可以连续三个白天和晚上跟踪他,而没有陷入麻烦的另一个原因。
 
这两个人第一次四目相对,是在梅利克和他的母亲蕾菈从伊斯兰旅行社走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刚买好机票,准备要回安卡拉附近的家乡参加梅利克姊姊的婚礼。梅利克觉得有人盯着他瞧,他四下张望,和一个高个子、以他的身高来说瘦得不得了的男孩打了个照面,他留着稀稀疏疏的胡子,深陷的两眼红通通的,身上穿着一件可以藏得住三个魔术师的黑色长外套。他颈子上系着一条黑白图样的头巾,一个旅人用的驼皮鞍袋甩在肩上。他瞪着眼看梅利克,然后看蕾菈,然后目光又回到梅利克身上,眨也不眨,对他展现那炯炯的、深陷的眼睛。
 
但是这个男孩散发出的绝望气息并不至于引起梅利克的困扰,因为这家旅行社就位于中央火车站大厅的一角,这里聚集了各式各样失落的灵魂——有德国流浪汉,还有亚洲的、阿拉伯的、非洲的,以及像他自己一样的土耳其人,只不过没他这么幸运——整天在这里徘徊。更别提还有坐在电动车上缺腿的男人、毒贩和他们的顾客、乞丐与他们的狗,还有一个七十岁的牛仔,头戴牛仔帽、身穿打银铆钉的皮马裤。其中只有少数人有工作,极少数在德国根本没有合法身分,但是在撙节政策下受到最大限度的容忍,这些驱逐多半发生在黎明时分。只有少数新来的、有勇无谋、顾前不顾后的非法移民才会冒这种险。比较谨慎的非法移民都知道要离车站远一点。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