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碍福利服务

身心障碍福利服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身心障碍
  • 福利服务
  • 残疾人
  • 社会保障
  • 康复
  • 心理健康
  • 社会工作
  • 政策
  • 援助
  • 特殊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民国九十六年七月十一日修正公布「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身心障碍认定改採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CF)。ICF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的角度来鑑定身心障碍者,在身心障碍的分类上分为8类(1.神经系统构造及精神、心智功能。2.眼、耳及相关构造与感官功能及疼痛。3.涉及声音与言语构造及其功能。4.循环、造血、免疫与唿吸系统构造及其功能。5.消化、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6.泌尿与生殖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7.神经、肌肉、骨骼之移动相关构造及其功能。8.皮肤与相关构造及其功能。)。本书即在这样一个架构之下撰写完成,期盼读者有进一步之认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志成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特殊教育硕士
  现任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系教授

王淑桢

  中国文化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研究所硕士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候选人
  现任台湾复原力社会福利协会秘书长
  中国文化大学 台北大学  空中大学兼任讲师

王丽美

  中国文化大学儿童福利研究所硕士
  曾任教于台北市立启聪学校、台北市立福安国中特教班共25年
  现任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系、教育系兼任讲师

图书目录

序 i

第一篇 总 论 1


第一章 绪 论 3
第一节 身心障碍福利的意义、内涵、功能 4
第二节 身心障碍福利观念的演进 12
第三节 身心障碍的福利观点 14

第二章 身心障碍福利政策 19
第一节 身心障碍福利政策的意义和特质 20
第二节 身心障碍福利政策的形成及原因 22
第三节 制定身心障碍福利政策的困境 27
第四节 身心障碍福利政策的内涵 30

第三章 身心障碍福利法规 41
第一节 立法的基本观念及种类 42
第二节 身心障碍者于法律上的界定 44
第三节 身心障碍福利立法精神及法条性质 48

第四章 身心障碍者的医疗服务 55
第一节 医疗服务的基本观念及功能 56
第二节 医疗服务的内容 58
第三节 我国现行医疗服务措施 64

第五章 身心障碍者的就学服务 69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基本观念与目的 70
第二节 特殊教育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74
第三节 特殊教育的安置形态 81
第四节 现行身心障碍学生教育福利措施 88

第六章 身心障碍者的生活照顾 93
第一节 生活照顾方式的演进 94
第二节 支持性的生活照顾 95
第三节 补充性的生活照顾 98
第四节 替代性的生活照顾 102

第七章 身心障碍者的就业服务 109 
第一节 就业的心理意义 110
第二节 职业理论 112
第三节 就业服务实务 118
第四节 目前我国对身心障碍者就业服务实施概况 128

第二篇 个 论 137

第八章 神经系统构造及精神、心智功能障碍者的福利服务 139
第一节 定义及等级标准 140
第二节 智能障碍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147
第三节 植物人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161
第四节 失智症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168
第五节 自闭症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176
第六节 慢性精神病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189
第七节 顽性(难治型)癫痫症者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200

第九章 眼、耳及相关构造与感官功能及疼痛障碍者的福利服务 211
第一节 视觉障碍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212
第二节 听觉障碍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221
第三节 平衡机能障碍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235

第十章 涉及声音与言语构造及其功能障碍者的福利服务 243
第一节 定义及等级标准 244
第二节 声音或语言机能障碍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249

第十一章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的福利服务 263
第一节 定义及等级标准 264
第二节 重要器官失去功能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273

第十二章 神经、肌肉、骨骼之移动相关构造及其功能障碍者的福利服务 293
第一节 定义及等级标准 294
第二节 神经、肌肉、骨骼之移动相关构造及其功能障碍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300

第十三章 皮肤与相关构造及其功能障碍者之福利服务 317
第一节 有关鑑定之相关规定 318
第二节 皮肤与相关构造及其功能障碍者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 320

附 录 331
附录一 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 332
附录二 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施行细则 368

图书序言



  我国身心障碍福利服务自古有之,例如《礼记礼运大同篇》述及「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旧唐书》记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以度田之制笃疾废疾者给四十亩。」清代治台湾,亦曾在现在的彰化县设养济院,收容痲疯病患及障碍者。及至政府迁台,在台湾亦有身心障碍服务之实;然最具体的应算是在民国69年制定「残障福利法」,以法律保障身心障碍者的权益;民国86年为顾及法律之周全性,将前法修改为「身心障碍者保护法」。

  民国96年7月11日又将前法修正公布为「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为求国际接轨,内容有许多重大的突破,其中尤以身心障碍认定改採国际健康功能与身心障碍分类系统(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方式最令人瞩目。

  ICF对身心障碍的认定将以往重视「身心的损伤」改以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和「参与」的角度来鑑定身心障碍者,这是一种进步的作法,更能切合身心障碍服务的精神。因而在身心障碍的分类上也做了很大的改变,从以往的十六类〔视觉障碍、听觉机能障碍、平衡机能障碍、声音机能或语言机能障碍、肢体障碍、智能障碍、重要器官失去功能、颜面损伤、植物人、失智症、自闭症、多重障碍、慢性精神病患、顽性(难治型)癫痫症者、罕见疾病、其他〕改为目前的八类:(1)神经系统构造及精神、心智功能;(2)眼、耳及相关构造与感官功能及疼痛;(3)涉及声音与言语构造及其功能;(4)循环、造血、免疫与唿吸系统构造及其功能;(5)消化、新陈代谢与内分泌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6)泌尿与生殖系统相关构造及其功能;(7)神经、肌肉、骨骼之移动相关构造及其功能;(8)皮肤与相关构造及其功能。因此,近年来笔者即从事相关的福利需求与福利服务之探讨,累积一些心得,汇集成此专书,以飨读者。

  本书原名《身心障碍者的福利服务》,于民国八十九年初版,历经十余年来,由于法规不断增修,福利服务观念不断的进步,加以笔者持续的研究,将之大幅度的修订,以符合时代潮流。本书出版后,经读者建议,将书名改为《身心障碍福利服务》。

  本书能够顺利完成,王淑桢老师、王丽美老师在撰写方面提供了许多的协助,为表示对两位老师的感谢,故自本版起将两位老师列为共同作者。本书得以出版,感谢扬智文化公司发行人叶忠贤先生,以及总编辑阎富萍小姐所领导的编辑团队;本书撰写、编辑与校对期间,虽力求严谨,但相信仍有许多疏漏之处,仍盼先进、读者惠予指正,作为再版之参考。

黄志成 谨识
民国103年9月8日于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福利学系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