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想起(上海女爱工作组) 今年3月有一次在香港与LuLu(金晔路)匆匆见面,想不到她竟然邀请我为她的学术着作中文版写序,这难免一方面令我受宠若惊,而另一方面我又不禁觉得她实在够胆大,敢让我这种不善辞令的人写点甚么。因为我正值人生兵荒马乱时期,所以迟迟无法下笔,也生怕自己写得格格不入,想要推辞时,LuLu又寄了两封电邮来,肯定又肯定地对我说「你的序对中文版很重要」,这样的谬赞令我十分汗颜。
我时常说,在我参与同志运动的路上,最大的幸运是结识了许多有思想而又有力量的女权主义者,她们给了我很多对人、对平等的思考,而LuLu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更可说是亦师亦友。我和LuLu从2005年结识至今,早已从普通网友变成为紧密的同志运动伙伴,她除了带给我很多关于运动的思考之外,还与我谈人生和理想,以及爱情(笑)。
与LuLu结识是因为她要为她的博士论文在上海进行田野研究,她把项目介绍发佈到我建立的华人拉拉网站「花开的地方」,于是我们开始了联系。第一次见面,她给我的印象是「谦虚大气」之外,还有莫名的信任感。其中部分原因,也许来自拉拉身份的认同信任,以及我们彼此认识一些共同的朋友。
在我们认识后的几年,LuLu一边为她的研究花费精力,一边给我个人、上海女爱工作组和志愿者带来越来越多的帮助、启发。她每一次的上海之行,都给我们带来大陆之外的同志讯息和书本,介绍我们认识香港的同志机构。
2007至2008年,上海女爱出版的第一本大陆拉拉口述历史书《她们的爱在说:爱上女人的女人‧上海‧口述历史(一)》,正是受到LuLu带来香港拉拉口述历史书本的影响。她担任了我们口述历史项目的培训导师和顾问,帮助上海女爱完成第一个最重要的项目,而这本拉拉口述历史也影响了中国各地的拉拉组织,纷纷开始筹划各地的口述历史计划。
为了专注研究,LuLu经常往返香港、上海两地。她每一次从香港回来,都会和我见面,而我也乐意拉上一些朋友、女爱的志愿者们与她一起聚会,因为我知道上海的拉拉朋友们很希望亲耳听到来自香港的拉拉讯息。虽然当时已经有了互联网,但在拉拉的社交生活中,能面对面聚会交流的机会,其实甚少。我们对于与大陆有着不同体制的香港和台湾两地的拉拉如何生活,她们又在经历着甚么,相当感兴趣,很想与LuLu谈论和分享,从而多了解和自己一样性取向的人的生活经验。
记得当初做拉拉口述历史书的时候,眼见从古至今,华人世界极少地整理和收集拉拉、拉拉社群、拉拉历史和研究的资料,所以我十分期待更多的像LuLu一样的研究者,带着社群视角,拥有多元观察,展开社群的研究,使以往的历史得到重现,也使后来者(包括同性恋或异性恋者)了解和正视我们走过的路。
我要特别感谢和我一起参与了这个研究的人们,谢谢你们的信任。
祝贺LuLu《上海拉拉》中文版的出版。英文版出版后,就已经有好多朋友向我询问中文版情况,可见我们是如此的期待。
想起(上海女爱工作组)
2014年5月10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