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人生

开关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生一甲子.开关三十年

  这是「小产品,大世界」的真实写照。作者创办的圜达公司所生产的电子开关,小的如米粒,大的不过2公分,但全世界的人却几乎都可能与它连结在一起。

  现代人所有用到的电器、手机、电脑、机具、汽车、甚至航太都需要用到他们生产的开关。这家公司和创办人的故事很有意思:

  1.他创业前从没见过也完全不懂电子开关,却发展为全球卓越专业精密开关制造厂,现有七大厂、七大系列一条龙自动化生产线,月产量达上亿个,行销至一百多国。

  2.拥有六大核心竞争力:沖压、射出、电镀、设备加工、LED灯封装、自动组装机等。

  3.创业30年来不向银行贷款,不上市上柜、不併购,以参与感、成就感、归属感的「三感管理」落实为企业文化。

  4.15年来实施「爱的抱抱」,成为企业特色,员工自行打扫的工厂,干净到随处可躺卧。

  5.作者30岁前体弱多病,曾经五次住院手术,幸运逃过大难和长期为严重恐慌症所苦;但30岁后开始自主健康管理,十多年来每日运动;60岁带队攀登玉山,隔日如常上班。

  创业30年来,走过风风雨雨,他的核心信念始终如一:「不做第一,要做唯一」,他是怎么做到的?本书把他的人生故事与心得,合为18个开关哲学,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钖埼


  1955年生于台湾新北市三重区,1977年中兴大学 (2000年改制为台北大学) 经济系毕业。

  受父亲24岁创业的启蒙,19岁大学二年级时立志效尤,即一面在课外自主修习商业实务,并在毕业后进入五星级国际饭店历练,前后以10年时间整备经营企业所需各种技能。

  1985年,因缘际会创立圜达公司,专业研发、生产、销售电子开关。

  历经30年经营,圜达已成为全球卓越精密开关制造厂,他被业界称为「开关教父」。座右铭是「尽全力﹒致完美﹒空得失」和「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图书目录

自序 开关一念间

开关1乐当别人的贵人
「心中无缺则富,让人需要则贵」。
成功不是看你赢过了多少人,
而是看你帮助过了多少人。

开关2留点名声给人探听
「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离职前不妨:
等一等,看一看,想一想。

开关3从游戏中找出母鸡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怎样找出适合的干部呢?
就从游戏中观察吧!

开关4不做第一,要做唯一
成功后才发现,
我们已经超越市场这么远,
这就是隐形的冠军。

开关5打断筋骨会更勇
我坚决不让他扶,我说:
「既然我是自己走出去的,
我也要自己走进来。」

开关6活在当下,学会放下
谢谢这位狗菩萨教我们:
「拥有时多珍惜,
失去时舍怀念」。

开关7十个瓮不能只有七个盖
跟银行没借过钱、没还过钱,
就是在银行「没有信用」的人,
但我乐于当这类人。

开关8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感谢那些让我受苦的人,
他们步步进逼,
让我不敢松懈。

开关9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学到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选定目标,全力以赴就好。

开关10壮游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多看、多听、多问。
坦然面对内心的悸动,
无憾此生灵魂的挑战。

开关11唱出最想唱的那首歌
因为没有钱而不快乐的人,
即使真的有钱了也不会快乐。
快不快乐是在于你的心态。

开关12不能教,只能学
和日本人做生意,
有钱也买不到技术,
除非双方关系很好。

开关13不怕大风大浪,只求乘风破浪
必须抓住发展的趋势,
在麻烦发生前立刻解决,
不然很快就会被麻烦解决了。

开关14做中学,找答案不追责任
了解问题的本质,
在圜达没有不会,
只有「做中学」。

开关15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要提防刚愎、隐匿、傲慢
成功也许是偶然,
但失败往往来自重覆的错误。

开关16一日不动,一日不食
身体并不会老,
会老的是我们的心态及思想。
应当「活到老,学习与运动到老」。

开关17不要一时冲动,而要一直行动
多少人上山,
就一定是多少人下山,
「一个也不能少」。

开关18爱你在心口能开
每年一次的「爱的抱抱」,
在圜达实行已经十五年了。
盼望永远维持这样的氛围。

跋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图书序言

开关1 乐当别人的贵人
 
「心中无缺则富,让人需要则贵」。
成功不是看你赢过了多少人,
是看你帮助过了多少人。
 
命理师常对人说:「你今年行大运,升官、发财、逢贵人」等等的。升官发财当事人一定知道,但逢贵人就不一定了。而且就算遇到贵人的当事人知道,但贵人自己却浑然不知,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件事,往往就能改变别人的一生。
 
家境小康,又是家族里的长子、长孙,照理说我会有个幸福童年吧?其实不然,在求学的过程中,我不曾因为家庭背景,在学校里就能免除老师对我的「特别」照顾。看过漫画《哆啦A梦》的读者,想像一下那个没有哆啦A梦的大雄,在班上会是个什么样子,就会了解童年时的我为什么会不快乐。
 
反应慢、畏缩自卑的小孩,在今日少子化的环境里,日子还不至于太难过。但一九五五年出生的我,就是战后婴儿潮里的第一批,一九六○年进小学时,一班都是五、六十人,而且因教室不够,还分上午班与下午班。
 
更麻烦的是当时台湾还没实行九年国民教育,国校毕业后要升上初中,必须经过很激烈的联考。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为了让学生能考到好学校,小学开始就要不断的考试,老师则是不停的体罚。因此十八岁以前的我,是个很不快乐的少年。
 
我是那种比较晚熟的孩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学二年级时学到「鸡兔同笼」,心里还好奇的想:「为什么不同的动物要关在一起?」
 
还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出去旅行时要带手表,还是带钟?」我回答:「要带钟。」她对于我的回答感到不可思议,于是走到我的面前,弯下腰问我:「钟那么大,你怎么带?」面对老师的询问,我愣愣地不知该如何解释。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当时的我是有点傻乎乎的。
 
因为初中要考试,当时三重镇的三光国校,升学率虽不及台北市的明星学校,但还是比附近农村的国校高,所以开学后,仍有学生陆续插班进来,每班的学生人数都太多,教室无法容纳,学校只好增班。
 
重新分班时,我被分到最后两班之一的第十三班,代表我在全校的成绩排名,是从后面数过来比较快看到的那一类。但我那时并不在意,只要作业都能写完,符合父母的最低要求就可以了。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