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马云: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这就是马云: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马云
  • 商业领袖
  • 创业
  • 阿里巴巴
  • 传记
  • 成功学
  • 中国经济
  • 互联网
  • 人物传记
  • 励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唯一马云亲笔作序、亲自认可,马云助理七年精心撰写
最近距离的观察、最真实的呈现、最详尽的讲述
还原最丰富、最个性、最鲜活的马云
揭示马云处世、经商理念,直击马云成功源头

  ◆最真实的视角:和其他传说、採访不同,本书作者以马云助理身份观察和记录一个最真实、最鲜活的马云   
  ◆最近距离的观察:从2008年做马云助理至今,作者堪称离马云最近的人,也对马云最为熟悉   
  ◆最详尽的讲述:全面性展现马云的成长经历、创业生涯,如何从一个英语教师到缔造阿里巴巴上市
    
  唯一由马云亲笔作序,亲自认可!
  市面上关于马云的书籍有一百多种,内容大都是传说和採访资料,但本书是马云助理精心撰写,由马云亲自认可并为本书作序:「那些往事和细节,一只脚都已经跨出了记忆的边缘,现在又集中起来『重播』了一遍,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美好时光。」

  马云助理以第一手资料精心撰写
  本书作者陈伟自1992年参加「杭州英语俱乐部」夜校以来,与马云相识、相交已23年,2008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马云助理一职至今7年,堪称对马云最为熟悉、距离马云最近的人,由他撰写关于马云的故事可说是第一手资料。

  还原一个真实的马云
  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于2014年上市引发全球关注,募资金额高达218亿美元,创下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上市(IPO)纪录,马云缔造的神话无人能及,如今无人不识阿里巴巴,无人不知淘宝网。本书以一个前所未有却又真实贴近的视角揭开一个真实的马云:「狂妄马云」、「幽默马云」、「创业马云」…… 没有冗长说教,没有空洞吹捧,只有冷静丰富的细节;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虚假的传言,只有通俗、诚恳的陈述,试着解构马云这个人,阿里巴巴这家企业。

  记录马云「非正式」的一面
  本书试着从各个面向还原现实生活中的马云,刻划一个与读者想象中不一样的马云。这不仅是一本书,更像一部纪录片,让你透过声音、色彩、表情等诸多要素走近马云,感受阿里巴巴的文化。作者借幽默平常的琐事,记录马云「非正式」的一面、兴趣、嗜好,让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马云。

  曝光马云的朋友圈
  本书揭开了马云的朋友圈:史玉柱、冯仑、任志强、刘永好、江南春、李静、吴鹰、沈国军、沈南鹏、张纪中、赵薇、郭广昌、李连杰……记录马云和各路牛人的相处事迹和与种种细节。
 
  特别收录精彩演讲和经典语录
  马云的演讲精彩绝伦,妙语连珠,强大的语言力量,激励和启发无数听众。本书特别收录马云在台北的「两岸企业家台北峰会」、「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以及「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演讲,也收录马云的经典语录。

各界给本书的赞誉

  马云平易近人,对人没有架子。他是个武侠迷,自称是《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武功已到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卢希鹏,台湾科技大学资管系特聘教授

  那些往事和细节,一只脚都已经跨出了记忆的边缘,现在又集中起来「重播」了一遍,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美好时光。——马云,阿里巴巴集团执行主席

  换个角度看马云,诙谐背后投射的同样是创业的坚信和坚持!——史玉柱,巨人网路公司董事会主席
    
  说实话,这是唯一一本我看完的写马云的书,我喜欢这种风格,轻松幽默又不乏启迪!——虞锋,云锋基金发起人并担任基金主席
    
  外星人,地球宠儿,神马,浮云……马云被说得神神叨叨,异模异样的,总之是没个人样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妨看看这本书,这是马云助理陈伟干的好事儿,把马云恢复成人样了。——麦家,作家、电视剧编剧
《商界风云录:时代浪潮中的弄潮儿》 引言: 人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有那么一些人,如同璀璨的星辰,以其非凡的胆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时代的浪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他们是构建现代商业格局的奠基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行者。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个特定人物的生平,而是力求以宏大的视角,描绘出一部波澜壮阔的近现代商界风云图景。它旨在探讨那些在技术革命、全球化浪潮和商业模式颠覆中脱颖而出的企业家的共同特质、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如何驾驭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历程。 第一章:时代的脉搏——变革的熔炉 本章将深入剖析二十世纪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全球商业环境所经历的几次关键性转折点。我们首先探讨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了信息流通、交易方式和消费者行为。随后,视角转向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界贸易、资本流动和供应链整合对本土市场带来的冲击与机遇。 我们不会简单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深入分析这些宏观力量如何为新一代的创业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传统行业壁垒的瓦解,使得拥有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的新兴企业得以快速崛起。本章将通过对几个关键技术突破点(如万维网的商业化、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的深入分析,展现时代为变革者准备的“试验场”。我们将探讨那些真正理解并能预判这些技术趋势的企业家,如何精准地找到了市场痛点,并用技术手段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第二章:企业家精神的本质探寻 企业家精神是驱动商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本章中,我们将超越狭隘的“成功学”定义,探讨构成卓越企业家核心素养的几个关键维度。 首先是愿景的构建与坚守。真正的领导者并非仅仅解决眼前的问题,他们能够描绘一个清晰、宏大且令人信服的未来图景,并以此凝聚团队、吸引资源。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位不同领域先驱者早期项目描述的文本,研究他们如何将模糊的商业概念转化为可执行的战略蓝图。 其次是风险的认知与管理。商业的本质就是与不确定性共舞。本章将区分鲁莽的冒险与审慎的风险承担。我们会考察那些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企业家,他们的决策过程往往是基于对失败可能性的深刻理解之上,并建立了一套快速试错、及时调整的机制。 再者,是资源的整合与调动能力。在创业初期,资源往往是稀缺的。本章将重点分析那些白手起家的领袖,他们如何通过强大的个人魅力、精准的沟通技巧和对人性的洞察力,从外部世界(投资人、合作伙伴、政府机构)获取所需的关键支持。这不仅仅是筹款能力,更是一种构建信任生态系统的能力。 第三章:组织形态的进化——从作坊到生态 一个伟大的构想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组织来承载和实现。本章将聚焦于现代商业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成功的企业如何不断迭代其内部管理哲学和组织架构,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我们将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人才战略上的差异。早期企业如何吸引那些愿意与公司“共患难”的拓荒者;成熟期企业如何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和激励体系,以留住核心人才;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团队的管理挑战与应对策略。 此外,本章将深入探讨“平台化”思维的崛起。成功的商业组织不再仅仅是线性的价值链条,它们正在演变成连接多方参与者的网络节点。我们将分析“生态系统”的构建逻辑,即企业如何通过开放接口、建立标准和培育合作方,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从而构建起强大的竞争壁垒。 第四章:道德、社会责任与商业的长远价值 在商业权力日益增长的今天,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道德操守成为衡量其持久生命力的重要标尺。本章旨在探讨,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成功的企业是如何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福祉的。 我们会审视“信任资本”在商业中的作用。一家企业建立信任的过程是漫长而脆弱的,而一旦信任被打破,其负面影响是毁灭性的。我们将分析在数据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环境保护等议题上,那些展现出前瞻性思考的企业是如何将其社会责任融入核心战略,而非仅仅作为公关手段。 本章还将讨论技术的“双刃剑”效应——创新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新的社会问题。真正有远见的商业领袖,必须具备一种对技术伦理的深刻反思能力,确保其商业模式的长期健康发展能够与社会进步的方向保持一致。 结语:穿越周期的智慧 商业世界充满了周期性的繁荣与萧条。本书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炼出那些能够穿越经济周期、抵御外部冲击的“不变的智慧”。这些智慧并非关于具体的投资标的或技术路径,而是关于心性、韧性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成功的企业家,无论他们身处何种行业,都展现出一种超越短期波动的格局。他们将每一次危机都视为一次重塑自身、优化流程的契机。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多维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些商业巨擘的思维方式、他们如何在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保持内心的定力,最终抵达他们所期望的商业彼岸。我们希望读者在阅读完这些波澜壮阔的商业故事后,能够汲取到构建自身商业信念的力量。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伟(马云助理)


  1988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资讯与电子工程学系。1992年参加“杭州英语俱乐部”夜校,认识老师马云。3年后,马云开始创业,英语俱乐部解散,但一 直与之保持联系。2005年8月起任张纪中助理兼剧组制片,参与《碧血剑》《鹿鼎记》《大唐游侠传》等电视剧的制作。2008年4月起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任马云助理至今。

图书目录

马云推荐序  005
自 序  007

第一章 马云和他的英语班 017  
迟到的老师  018
「马关条约」  020
课堂之外  022
依然存活的海博翻译社  026
马氏英语班之G的故事  027
与KEN情同父子  031
曲终人未散  032

第二章 马云闯进网际网路的世界 037
去美国是被骗去的 038
马云的贤内助 043
天马行空的梦想 046

第三章 马云和张纪中 051
初见张纪中 052
《笑傲江湖》之缘起 055
「西湖论剑」 058
一字千金 064
交错的河流 067

第四章 阿里巴巴,我来了 073
新助理,新开始 074
博鳌马云风 077
我是网路白痴 080
什么是助理 082
糗事一箩筐 085

第五章 忙碌的阿里人 091
忙碌的2008年 092
2009年那些事儿 101
2010年及之后 113

第六章 马云的兴趣和哲学 117
月真法师 118
关于李一 120
「禁语」心得 130
三亚休假再「禁语」 132
马云读《道德经》 135
马云的兴趣广泛 138

第七章 马云的太极梦 145
40岁再练太极 146
太极文化与阿里巴巴 152
马云‧太极‧电影‧李连杰 155
把太极推向世界 157

第八章 社会责任和阿里文化 163
汶川大地震 164
协助汶川灾后重建 164
投入公益 169
永不放弃 171
文化的力量 173
十週年庆典 177
再痛,也要坚守诚信 179
裸男「蒙古人」 181
剪不断的「娱乐」结 183

第九章 不一样的马云,不一样的阿里 191
别出心裁的炒蛋 192
小学与大学 192
爱好魔术 194
弹得一手好钢琴 195
爱狗—狸猫换太子 196
茅台墨宝 197
爱好看望员工 199
天使降临 200
禅让哲学 202
「风清扬」班 204
世界末日 206
李代桃僵「吹牛」 207
韬光寺箴言 208
「双十一」狂欢 208
一次不成功的分享 209
新年致辞 212

第十章 马云与各路牛人 215
虞锋给我的赞助费 216
平易近人沈国军 217
郭广昌的「郭派」太极 219
与李连杰推动太极 220
邓亚萍的乒乓哲学 222
与周立波斗嘴 223
书画家范曾 223
郭台铭的十块钱 224
初遇周星驰 225
御用理发师乔治 226
后悔的投资人马化腾 228
与宋卫平振兴越剧 229

第十一章 和马云一起行走 231
门面 232
加州汉堡 232
D9考问 234
走马观「人」 235
唐人街 236
朱民的育儿观 237
贵族蔡同学 237
贾伯斯的彩虹 238
加州州长 239
随口编武侠 239
唿伦贝尔草原 240
草原比赛 242
打唿 243

第十二章 从「退休」到上市 245
宣布「退休」 246
参与社会活动 250
会见艾利森 252
在大学分享经验 254
淘宝十週年庆 259
做搅局者 261
高阶主管团队建设 271
推广「来往」 272
太极禅苑 278
高处不胜「霾」 281
「双十一」 285
公益慈善 290
上市 294

附录一 马云在「两岸企业家台北峰会」演讲 321
附录二 马云与青年有约:从梦想到成功创业 327
附录三 马云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演讲 337
附录四 马云经典语录精选 353
附录五 最没有追求的「阿里人」 369 

图书序言

马云推荐序

  我和太太还有几个朋友去马尔地夫度假,临走前我的助理陈伟说有文章会发给我,空闲的时候看看。

  我以为跟从前一样是一些蒐集来的笑话,直到我在马尔地夫看到邮件。

  我没想到那么久以前的事他能记得这么清楚,那些往事和细节,一只脚都已经跨出了我记忆的边缘,现在又集中起来「重播」了一遍,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美好时光。

  每次去机场我都很忐忑,因为时不时又会冒出一本关于我的书。其实没有一本书是我写的,常会有人在机场买一本书让我签名,我很为难,因为很多时候我和他(她)一样都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也不清楚里面写了些什么。

  陈伟发给我的大多是从前的一些有趣的事,最主要的一点是,他轻松、幽默和娱乐的笔墨,让人很容易往下看。
2014.11

自序
  
  仰视这个世界,你会觉得人和人之间差别太大。俯视这个世界,往前看,你我都是亿万年生物进化的同一个辉煌终点;往后看,你我最多是生物继续演变跳不过去的一环——而已。

  我个人以为,人生意义的主体就是「吹牛」。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功成名就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换人「吹牛」的过程。

  学习和思考改变「吹牛」的内容,奋斗改变「吹牛」的物件。

  做职员时跟职员吹,做经理时跟经理吹,做领袖时跟领袖吹,不同的人生就这点区别。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地球人都知道,可后半句知道的人不多:「而大多的知识是拿来炫耀的。」也就是说是用来「吹牛」的。

  想一想很容易明白,你搭个狗窝用过毕氏定理吗?你扔块石头算过抛物线吗?你炒菜放个盐查过偏摩尔量吗?回答都是否定的。就算是发射卫星的数万名科学家,每人能用上的也就是那么一小点专业的知识。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快乐的,喜欢「吹牛」的和喜欢听人「吹牛」的。

  不「吹牛」的人是痛苦的,即使他有很高的成就,比如米开朗琪罗;能「吹牛」而内心不爱「吹牛」的人也是痛苦的,比如叔本华;爱「吹牛」能吹好「牛」也爱听别人「吹牛」的人是最快乐的,比如马云。

  马云有一回从工棚边经过,棚里突然爆发出纯真的大笑声,马云无比羡慕地说:「 听!民工吹牛吹得多开心。」

  我说:「也许他们刚刚吹牛的话题正是:假如我是马云,我就每天……。」

  米兰.昆德拉说过:人总是生活在别处。

  马云在一次淘宝年会上说:「作为CEO,我的工作只能是讲讲话,吹吹『牛』了,你们要容忍这样一位CEO。每次『吹牛』听上去总是那样『不可能』,而你们——阿里人每次都完成得比『不可能』更『不可能』,我们一直配合得很好……。」

  大约2100年前,汉武帝刘彻看了《史记》后,对司马迁说:「你写的是正史吗?你以为你真的看懂朕了吗?已经发生的,和没有发生的……。」

  我以为,历史的本质是一首思想的旋律,而所有记载的资料就像散落一地的黑白钢琴键,每个人都只能根据这些键去猜想旋律。

  每年都有国际着名大学的人来阿里巴巴集团做研究、写案例,案例报告完成后都会让马云过目签字。马云总是质疑:「你们写的是阿里巴巴吗?这不是阿里巴巴!」

  「你不懂!这就是阿里巴巴!」学者们说。

  「好吧,那就算是阿里巴巴吧!」不知马云是反思自己,还是不想跟学者们去辩驳。

  「当年没有跟eBay合作,」有一次马云说,「外界猜想很多。其实原因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见到eBay团队的某某就莫名其妙地不爽,而我对那位女CEO还是挺钦佩的。」但为什么会莫名其妙地不爽,马云自己也没有合理的解释!

  正如叔本华说的:「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但我们无法想我们所想的。」

  有一种细菌很想飞,可又没有翅膀,于是它潜入青蛙产的卵里。由于细菌的侵入,孵出的蝌蚪和青蛙都是残疾的,很容易被老鹰吃掉,于是细菌如愿以偿地感受到了飞翔!

  我不是老鹰,我是飞翔着的细菌。

  助理是一份特殊的职业,不同的助理也有天壤之别。

  国家部委领导的助理有的是副部级干部,而有些娱乐明星的助理就是生活小保姆。

  企业家的助理有的是秘书,有的是顾问,有的是保镖……

  而我啥也不是。我认识张纪中(知名电视剧制片人)老师10多年了、认识马云则20多年了,分别给两位做过助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主要工作,我总是半天都答不上来,在张纪中老师那里是如此,在马云这里还是如此。遇见比较熟的人,我会开玩笑说我是一个「御用闲人」。

  我永远不会说我了解他们,只是在这里记录一些我亲历的名人凡事,也不知这些黑白键能否让你更接近旋律本身。

  另外,书里有一小部分「八卦」,表面上看跟马云没有多大关系,但我的人生轨迹都是因为马云「肆意篡改」才变成现在这样的,所以也算跟他有关。偶尔「跑题」希望能得到你的谅解。

  写书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可这句话怎么听都像是「吹牛」。

  别人「吹牛」是企图把假的说成像真的,而我常常是一不小心就把真的说得跟假的似的。

  阿里巴巴其他同学都有梦想,而我只有猜想。我只在每年年底猜想马云会不会给我加薪?会不会给我升职?所幸的是我对猜想的内容并没有期待,所以马云也认为我是公司仅存的没能被他的激情所鼓动的人。

  「吹牛」的第一要素是要有好听众。人类自以为再深刻的思想,上帝听了都会摇头笑,所以「吹牛」无所谓好坏,开心就好。公司里有一群叫我「陈爸」、陪我吃中饭、听我「吹牛」的同学,她们人生的最高梦想是「出一本书」,最低愿望是「出现在一本书里」。其实,分批实现她们的最低愿望才是我写书的真正目的。毫无原则地帮衬自己人是我唯一坚持的原则。

  写字这事儿其实我很不喜欢,一个人对着电脑太无聊,远不如当面「吹牛」来得酣畅淋漓。整理完这些内容,我发誓再也不写了!

  不知道这一回我能不能说到做到。

图书试读

第一章
 
马云和他的英语班

 
「我最讨厌迟到,迟到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迟到就是谋财害命……。」——马云
 
我是在1992年年初认识马云的,屈指算来,我们已经有二十多年的交情了。最初,我的身分是马云的学生——我在他开办的英语夜校学习。几年过去后,大家在一起混得很熟,成了朋友,尽管我的英语大多已经「还」给了马云。
 
每每回想起在英语夜校的生活,我都感觉十分温馨和快乐。那时候的许多人和事都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我们当中的很多同学至今仍是很要好的朋友。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的后半生竟然在当年这个小小的决定中,不知不觉发生了改变:在夜校,我和老师马云、张英夫妇成为好友,进而结识了来夜校採访的中央电视台编导樊馨蔓,以及樊导的丈夫张纪中先生,乃至后来因缘际会,我先后成为张纪中先生和马云的助理!回首往事,不由得感叹,人生往往就是这么奇妙,你当下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很有可能成为转变人生的机遇。
 
迟到的老师

 
1992年的春天,我大学毕业三年多,住在集体宿舍。晚上没什么事做,听说杭州解放路基督教青年会里有个英语夜校班,每週上课一至两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我就报名参加了。担心可能会有入学面试什么的,我还把大学英语课本翻出来读了一天,结果去了一看,什么考试也没有,就通知我上课了。
 
第一天上课,我提前到教室认识新同学,同学中有想出国留学的高中生、有在校的大学生、有工厂里的工人……而大多是像我一样大学毕业刚开始工作不久的。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自己选位子坐下,可讲台上空空如也,老师没有到。五、六分钟后教室里开始骚动起来,左顾右盼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开始建议派人去问问,是不是换教室了。
 
就在这时,突然见一男子冲上讲台,人长得瘦小也很特别,没站稳就开讲:「今天我们讨论的题目是『迟到』。我最讨厌迟到,迟到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迟到就是谋财害命……。」这时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老师用一种诙谐自嘲的方式向同学们表示了歉意,这位老师就是马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关于“韧性”的定义。马云的经历,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有辉煌的时刻,也有近乎绝境的低谷。这本书并没有回避那些不那么光彩的细节,反而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他如何在压力和打击面前,一次次地重新站起来。我尤其关注他关于“梦想”和“使命感”的论述,这让我觉得,他的成功并非仅仅是商业嗅觉,更是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驱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理解这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如何在漫长的创业道路上,成为支撑一个人不断前进的基石。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更聪明的大脑,而是更坚韧的心脏。这本书也让我反思,在我们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初心,不被外界的喧嚣所裹挟,从而真正做到“心中无敌”,进而影响周围的世界。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的脑海中回响着几个关键的词语,它们似乎勾勒出了一个与我之前认知中有所不同的马云。我一直觉得,像马云这样的人物,总会有一种超乎常人的远见和魄力,而这本书则通过一些生动的叙述,让我看到了他身上那种“普通人”的特质,比如面对困境时的焦虑,以及在坚持梦想过程中所经历的迷茫。这种真实感,反而让他的“心中无敌”显得更加可贵。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他如何构建团队、如何吸引志同道合者的章节,这让我意识到,即使是最杰出的领导者,也并非孤军奋战,而是需要汇聚众人的力量。这本书让我反思,很多时候我们失败,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内心缺乏那种“无敌”的信念。它提供了一种看待挑战和困难的全新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面对事业和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时,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它传递出一种简洁而有力量的感觉。作为一个对商业史和人物传记都颇感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真正触及人物核心驱动力的作品。马云的故事,毫无疑问是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商业传奇之一,而“心中无敌”这个词,则触及到了我最想探究的部分:他那种近乎顽固的自信和韧性,是如何在无数次的质疑和打击中,依然屹立不倒的。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他早期创业阶段的细节,那些不为人知的挑战,以及他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是如何调整心态、寻找突破口的。我更关心的是,他的这种“无敌”是一种天生的气质,还是后天通过某种刻意的训练和思维模式养成的?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剖析他的人生经历,挖掘那些能够引发读者共鸣和思考的普遍性规律,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阿里巴巴辉煌成就的简单罗列。

评分

拿到这本书时,我其实是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关于马云的讨论一直很多,有赞扬,有质疑,也有各种解读。这本书的标题《这就是马云: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那种自信甚至是有些霸气的宣言,让我好奇这本书究竟能挖掘出怎样的马云。我个人比较关注那些能够解释“为什么”的故事,而不只是“做了什么”。一个人的成功,尤其是像马云这样,从一无所有走到全球瞩目的地步,背后一定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挣扎、坚持和思维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他内心世界的视角,比如他如何看待失败,如何维持长久的斗志,以及“心中无敌”这种境界到底是如何炼成的。我不太喜欢那种流水账式的传记,更倾向于那些能触及人物灵魂深处、提供思考启发的文字。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企业家精神”和“领导力”有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是关于商业帝国,更是关于一种人生哲学。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个人经历与时代洪流巧妙结合的人物传记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就是马云:心中无敌,无敌于天下》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成功史,更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崛起与变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意志如何与时代机遇相互碰撞、相互成就。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方式上呈现出的那种全局观,他没有刻意神化马云,而是将他置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进行解读。我希望从中能够学习到,在变革的时代中,如何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如何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不确定性中找到自己的定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真正的“无敌”并非没有对手,而是在认清对手、认清环境后,依然能够坚定前行,并且拥有持续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这种“无敌”,是一种深植于内心的智慧和勇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