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阮廷瑜先生事略 先生原名圣谟,号廷俞,因毕业证书误俞为瑜,遂称廷瑜,浙江省温岭县泽国镇人,温 岭位于天台与雁荡名山胜水之间。民国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生。三十五年自浙江省黄巖县立中学毕业,是年来台,就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前身)国 文系。三十九年毕业,任教于省立台北第二工业职业学校(今大安高工前身)。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间,任教于淡江英专(今淡江大学前身),担任讲师。五十二 年,辅仁大学在台复校,先生前往任教。五十九年获颁第五届中国语文奖章。七十六年担任辅大理工暨外语学院文史哲共同科主任,八十七年届龄退休,仍继续兼任 授课,至九十九年始卸下教职。其间曾经担任复兴书局特约编辑,编纂初级职业学校国文教材;又前往淡水工商管理学院(今真理大学前身)、东海大学中国文学系 任教,并多次担任考试院国家各级考试之襄试委员、典试委员,及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硕博士口试委员。
先生少承庭训,习唐 诗,能识平仄。就读师大期间,从戴君仁教授、陶光教授游,问字侍坐,聆听教诲,诗学日有进益。尝从戴先生受业三十二年,终身向慕,如高山仰之,不可及也。 戴先生至辅仁大学授课,亲自迎候,照顾扶持。洎乎戴先生晚年,行动不便,而施力举抱,奉侍无微不至。师母赞美其「热心勇于服务,遇事必义务效劳,素以勤恆 为己任。尊师重道美誉,其应当之无愧。」盖师生有缘,而先生执弟子礼愈恭愈谨,数十年不辍,非常人所能及。其后先生于九十七年完成《戴君仁静山先生年谱及 学术思想流变》(台北:国立编译馆)一书,既缅怀师恩,复彰显静山师之学问文章矣。
先生毕生从事教学工作,致力弘扬中华文化,所至 有声。尤喜传承诗艺,每日吟哦其间,以终老其身。授课内容以诗选、陶渊明诗、李白诗、散文选、六朝文为主。其〈教书六十年咏怀〉诗云:「道乃圣中重,儒为 席上珍。丹心存绛帐,白首对青衿。此日登台客,当年呈卷人。生涯论甲子,己丑溯庚寅。」其传道授业之志,爱护弟子之心,有如是者。
先 生学问湛深,用心治学,熟稔诗词暨骈文典故。于诗集校释工作,着力尤多。诗中一事一辞,必辨明训诂,解释义理,索求典故来源。检索资料,则穷蒐而力索;阐 明注释,则安稳且切当。原原本本,博洽多闻。五十四年出版《高常侍诗校注》、六十九年出版《订正再版高常侍诗校注》、《岑嘉州诗校注》(台北:国立编译 馆)、八十五年出版《钱起诗集校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九十年出版《韦苏州诗校注》(台北:华泰文化事业公司)、一○一年出版《刘随州诗集校注》 (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先生自言:「钱(起)刘(长卿)双璧,并名不缺」,殆有感于唐人诗集校注工作,黾勉从事于斯,无愧于心矣。诸作往往无所依 傍,独力苦心经营而成,具参考价值,堪为后继者研究之基石。此外,七十五年出版《李白诗论》、八十七年出版《陶渊明诗论暨有关资料分辑》(台北:国立编译 馆),更是教学期间,摭拾资料,反覆吟咏,独有别裁之作。盖先生熟谙诗理,精到入微,而有心得。两岸开放交流之后,先生多次前往神州,参加学术会议,倍受 学界钦重。八十年获聘为李白研究会名誉会员,八十二年获聘为西北大学国际唐代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九十年李建崑编着《张籍诗集校注》(台北:华泰文化 事业公司)、九十二年罗联添主编《韩愈古文校注汇辑》(台北:国立编译馆),最后皆由先生审订。先生另有多篇学术论文散见于「学术季刊」、「大陆杂志」、 「书目季刊」、「中央图书馆馆刊」、「国立编译馆馆刊」,于国语日报社另行注译《古今文选》三十余篇,翊赞文事,教绩懋着。
先生只身 来台,五十三年夫人黄玉蝉女士来归,始成家立业。先生淳真以处世,与人交,推心置腹,勇于任事;言语间,谈笑风生,畅所欲言。晚年尝亲自课读孙辈学唐诗, 讲述诗文典故。与至亲聚会交谈,爽朗应答,旁若无人者,盖性情中人也。民国一○一年四月三日,以疾终,春秋八十有五。
德配黄玉蝉女 士,端淑宽惠,懿德幽光。不幸罹病早逝,先生为之丧尽其哀,祭尽其诚,移灵拜奠,封土同穴。饰终典礼过程,先生翔实记录,且自题像赞,朗告祭章,撰輓联, 立碑词,编印《形徂影在集》(台北:自印本)。自是之后,先生每完成一本着作,必思及夫人,尝有「何堪垂老泣鳏鱼,握管时辍」之语,终身不复续弦。生一子 一女:长子均,媳秀华,皆任职教育界,生女明、绫、昕。长女锦,适王义和,从商,生子韦翔、女采莹。子孙同受钟爱,卓秀挺立,并以学行能绍志立业云。
阮廷瑜先生治丧委员会 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