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台湾第三部门史II

书写台湾第三部门史I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980年以来是台湾社会的大转型时代,
要完整观察三十多年来台湾的社会变迁、发展全史,
绝不可遗漏第三部门发展史!

  本书继《书写台湾第三部门史I》之后,再次呈现十一个第三部门组织的发展过程,包括倡导型七个(消基会、台湾环境保护联盟、残障联盟、台湾人权促进会、妇女新知基金会、人本教育基金会、荒野保护协会),服务型三个(伊甸基金会、励馨基金会、海棠文教基金会),社区型一个(仰山文教基会)。这两册共二十五个组织的简史,诉说了第三部门在过去三十年,为民主化的台湾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福利、人权和永续等六种新价值、新典范;同时确立社会改革的正当性,形塑社会服务的新作法,并重建社会信任的无私性。

著者信息

主编者简介

萧新煌


  1971年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毕业,1976年和1979年分别取得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所长、国立台湾大学和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系教授及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讲座教授。研究专长:公民社会与亚洲新民主、亚太中产阶级、环境运动、地方永续发展以及客家族群比较研究。

  最新着作:Democracy or Alternative Political Systems in Asia: After the Strongmen (editoe)(2014,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hinese Middle Classes: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China (editoe)(201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台湾越南配偶的族裔经济》(与黄登兴、蔡青龙合编着)(2012年,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东南亚客家的变貌:新加坡与马来西亚》(2011年,中央研究院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解读台港社会意向》(与尹宝珊、王家英合编)(2011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

作者简介

李伸一


  法鼓山人文社会基金会秘书长。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学士、中国文化大学中山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博士。曾任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第二届及第三届监察委员,于2009 年获颁「国家公益奖」。

欧阳莉

  《消费者报导》杂志总编辑。文化大学大众传播系学士,曾任消基会执行秘书。

王俊秀

  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社会学研究所╱学习科学研究所教授,曾任清华大学清华学院执行长;联合大学副校长╱校长;「地球高峰会议」台湾代表;南非「世界永续发展高峰会」台湾非政府组织代表团团长;2012 年 Rio+20 地球高峰会台湾非政府组织代表团团长;台湾环保联盟会长。现借调担任天主教辅仁大学讲座教授兼全人教育课程中心主任。

黄珉蓉

  身心障碍专科社会工作师。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组学士,国立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硕士。曾任中华民国残障联盟研发组长;台北市社会工作师公会理事。

吴豪人

  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日本国立京都大学法学博士,曾任台湾人权促进会会长与执行委员;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及董事。

范云

  台大社会系副教授,妇女新知基金会董事。耶鲁大学社会学博士,曾任妇女新知基金会董事长;女学会理事;民主平台理事。

周雅淳

  台湾大学社会所博士候选人。东华大学通识中心兼任讲师,清华大学社会所硕士,曾任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学士班兼任讲师;妇女新知基金会数位典藏计画专员。

冯乔兰

  财团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台湾废除死刑推动联盟监事。

  台湾大学社会系学士,曾任教育部人权教育谘询小组委员;行政院青少年事务促进委员会委员;人本教育基金会与台北县教育局合作之「台北县国中生生活教育辅导工作计划」专案负责人;人本教育基金会与台中县政府合作之「校园支援系统专案」总督导;人本教育基金会青少年活水工程总负责人;人本教育基金会教育谘询专线负责人。

黄柏睿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硕士;国立中正大学社会福利学系博士生,曾任国科会研究计画研究助理。

黄琢嵩

  财团法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执行长。经国管理暨健康学院健康产业研究所硕士。曾任卫生福利部身心障碍权益保障推动小组委员;行政院主计处社会福利补助经费设算制度小组委员;行政院劳委会就业安定基金管理会委员;中华民国残障联盟常务理事

潘若琳

  财团法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专业督导团团长。政治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博士,曾任台湾社会福利总盟监事;新北市劳工局劳工大学讲师;政治大学第三部门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纪惠容

  财团法人励馨社会福利事业基金会执行长;公视有话好说——NGO 观点主持人;卫福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制推动小组委员;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理事;公益自律联盟常务理事;复兴广播电台希望花园节目主持人;布农文教基金会董事;新故乡基金会董事;财团法人基督教芥菜种会董事;台湾沙游治疗学会理事;教会人权促进联盟理事。国立师范大学社会教育系新闻组学士,Master of Arts in Liberal Studiesconcentration in Music, Valparaiso University。曾任中时报系记者、主编、专栏记者,励馨基金会专案主任、副执行长。协助创设 1.布农基金会;2.新故乡文教基金会;3.台湾沙游治疗学会;4. 励馨柬埔寨分会;创设爱慈基金会;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并担任第一届创会理事长;美国励馨纽约分会。

陆宛苹

  海棠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兼任震灾基金会董事、台湾公益团体自律联盟理事、88 水灾服务联盟社工组召集人、台北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系助理教授。澳门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曾任实践大学社会工作系讲师;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秘书长;台湾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协会秘书长;亚洲协会「台湾非营利部门发展」专案;声宝文教基金会执行秘书;台北县政府社会工作员、督导员。

财团法人仰山文教基金会

  成立于1990年,是宜兰第一个汇聚民间文教力量的公益组织,希望透过各类活动,为兰阳发掘、培育并奖掖人才;保存整理及发扬兰阳文化;探索兰阳文教趋势、研究发展策略,结合政府施政,建设宜兰县成为健康、美丽、富裕、民主的新社会。

图书目录

倡导篇
1 坚持不辍的消费者保护运动——消费者文教基金会发展史/李伸一、欧阳莉
2 非核台湾的桥头堡:台湾环境保护联盟/王俊秀
3 残障联盟之兴起与发展/黄珉蓉
4 「极端分子」三十年:试论台湾人权促进会/吴豪人
5 女权火,三十载:书写妇女新知基金会/范云、周雅淳
6 教改的春雷:人本教育基金会/冯乔兰
7 以教育守护环境的实践者:荒野保护协会/黄柏睿

服务篇
8 持之以爱、永不放弃:伊甸三十的组织发展/黄琢嵩、潘若琳
9 性别正义的实践:励馨的历史和发展/纪惠容
10 非营利中介型组织:海棠文教基金会的发展历程/陆宛苹

社区篇
11 耕耘梦想:仰山文教基金会的发展/仰山文教基金会

图书序言

导论:勾勒与定位台湾第三部门发展史Ⅱ
萧新煌
 
一、前言
 
大概是从 1980 年后期,尤其是「后解严」时代,台湾学界、政界和出版界开始兴起书写战后台湾历史。比较令人瞩目的系列套书有「台湾经验 40 年系列丛书」(包括战后经济、教育、美术、农业、政治、文学、议会、民主运动、报业及工业经验历史的书写)和「台湾全志」(包括社会、政治、文化、土地、住民、教育、职官等各卷重点书写1980年代以来的台湾发展史)。此外,在同一段时间又有更多的政治人物和企业家纷纷自己写回忆录,或由作家为他们写书立传。如果再加上各类社会运动和若干企业体的历史专书,那就更可多采多姿地呈现台湾的多元、进步发展变貌。至少我个人收集到的上述当代台湾史、政治人物、商人传记、企业史和个别社运史大概就可陈列几层书架。可见,1980年以来的确是台湾社会的大转型时代。
 
然而在上述这些有意义的历史、传记、大事记和回忆录当中,惟独明显缺席的却是另一项1980年代以来,在台湾社会也浮现、茁壮和活耀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发展历史。所谓缺席指的是有系统的撰写台湾第三部门组织的发展史。虽然个别组织每逢週年庆就会出版的特刊倒是不少,但有系统和整体写史者却凤毛麟角。在其间,也有少数几本值得一提的历史书写,如洪健全基金会、台湾亚洲协会、台湾家扶基金会等。但与上述其他历史比较起来,第三部门史实在是太少了。这背后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的非营利组织不但人力单薄、财力物力更稀少,平时所有人力都忙于服务或倡议,时光岁月过了数十年,也没想到为自己留纪录或写历史,当然更没有财力请写手替自己的组织立传。
 
编这一系列「书写台湾第三部门历史」的初衷,就是要补全这段自198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变迁与发展全史,毕竟少了第三部门发展史,三十多年来的台湾全志就不能说是完整。目前有两册正式列在出版计画中,已出版的第一册共收集十四个第三部门组织的历史,本书为第二册,也有十一个组织发展史,也就是说这一年内已有两册台湾第三部门史问世,共二十五个历史比较长的台湾非营利组织公开了它们的历史。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