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全新增订本)第二版

傅雷家书(全新增订本)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本书所辑录的,不是普通的家书,而是中国着名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先生暨夫人与长子傅聪间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的实录,由傅雷次子傅敏选编。

  贯穿全部家书的主线,是傅雷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感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年青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佈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章,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个忠实的境,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本书一九八一年八月初版以来,一时洛阳纸贵,被誉为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和「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傅雷(1908-1966)


  中国着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着译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译作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

图书目录

编辑说明   傅敏

不是前言的前言 傅聪家信   21

傅雷夫妇给孩子的信
一九五四年 [四十一通]   38
一九五五年 [十五通]   84
一九五六年 [二十一通]   120
一九五七年 [十一通]   150
一九五八年 [三通]   162
一九五九年 [二通]   166
—九六〇年 [十九通]   170
一九六一年 [二十七通]   190
一九六二年 [二十二通]   246
一九六三年 [十三通]   276
一九六四年 [七通]   288
―九六五年 [十三通]   300
一九六六年 [五通]   320

代跋 读家书,想傅雷   楼适夷   327

图书序言

一九五四年

  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  

聪: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     一九五四年傅聪应波兰政府邀请,参加《第五届萧邦国际钢琴比赛》并留学波兰。一九五四年一月十七日全家在上海火车站送傅聪去北京准备出国 。出站时沈伯伯再三劝慰我。但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一直抽抽噎噎。昨天  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傅聪根据自己的音乐感受,不同意父亲认为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最为重要的观点,认为《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最重要。双方争执不下。父亲认为傅聪太狂妄,“才看过多少书?”而当时国外音乐界一般都认同第九首最为重要。所以父亲坚持己见,这样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父亲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住在父亲好友毛楚恩的友人陈伯庚家近一月余。后因傅雷的姑夫去世,觉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认真,感慨万千,遂让傅敏接傅聪回家,双方才讲和),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