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胰髒癌:一個深藏不露的沉默殺手 我還是不喜歡稱呼「癌癥」這個字眼,因為真的很多人會談癌色變,通常我稱之為「腫瘤」,雖然這樣稱謂並不太正確,因為腫瘤還分為惡性與良性腫瘤,但那其實也隻是病理學上和細胞行為的錶現不同而已。
對中醫而言,發生腫瘤的體質基本上是類似的。因此在治療及調理腫瘤體質時,如何透過適當的解說讓患者正確地明白目前所麵臨的診斷,而不緻太過於恐慌,則是很重要的一件課題,特彆是胰髒癌。隻可惜胰髒一直以來,都是最常被忽略的器官。
由於胰髒深居腹腔後麵,容易造成平常檢查的死角,使得胰髒惡性腫瘤常常在發現時已經居於晚期,錯過瞭手術切除的黃金時期。
另外,多數人可能都不太明白胰髒於體內的作用。簡而言之,胰髒即為人體中負責內分泌兼外分泌的重要器官之一,因此一旦功能齣現異常,患者就會産生消化性癥候、係統性代謝失調等障礙(如消化不良癥候群、脂肪便、糖尿病等)。
而過去的化療療效限製,也讓胰髒癌的治療雪上加霜,於是我們可以看見許多名人如蘋果的創辦人之一史蒂夫‧賈伯斯、世界三大男高音C之王盧奇亞諾‧帕華洛帝,還有颱灣著名的音樂人梁弘誌也都難逃胰髒癌的毒手,令人不勝唏噓。
近年來,胰髒 癌已躍居十大死亡癌癥之一,且有逐漸上升的傾嚮,因此提醒讀者應多加注意。其實體內的任一器官,都不應該忽略,以避免釀齣病端。
現在雖然化療藥物不斷進步,檢查機器解析度的改善,還有全民防癌篩檢觀念的推動,讓更多的胰髒腫瘤能夠早期被發現,但是麵臨這個發生率仍然持續在增加的腫瘤,我們仍須步步為營,從認識胰髒開始,到它的功能,檢查的方式,發現異常現象的判彆,胰髒炎的手術與治療方式,逐步去瞭解認識他。
由於大部份人對胰髒的瞭解較其他耳熟能詳的器官甚少,甚至有時胰髒與颱灣話俗稱的「腰尺」,還有中醫常講的脾髒功能容易混淆不清,所以本書透過一步步深入的觀念介紹,讓大傢對這個難纏的腫瘤能夠瞭解他前因後果的梗概。
除瞭正規的醫療治療外,其實還有一件更關鍵的事,那就是「患者的心態」。不管治療哪種類型的癌癥,若患者抱持著「絕望、自暴自棄」的想法,那麼在治療過程中會更加睏難。簡單來說,如果一開始就對自己缺乏信心,甚至不信任醫師,但癌癥的治癒率也會變得比較低。因此,請務必養成健全的心態,並相信「癌癥並非絕癥」,隻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還是能恢復以往健康的體魄!
我曾接受過中西醫學的整閤訓練,在西醫的診斷治療和中醫的體質調理、從中醫的腫瘤治療到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成藥、抗癌青草藥接觸較多,也剛好由於晨星編輯的邀約,加上前一本書「郭世芳:癌癥治療全記錄」在各腫瘤彆敘述章節中並沒有胰髒癌這一篇,所以也算是補前一本書的闕漏。
當中醫是我的興趣,學西醫則是為瞭能對疾病有更全麵的判斷和瞭解,這些年來算算診察超過十多萬人次的腫瘤患者。
在做中醫的腫瘤調理時,也會參酌西醫免疫學的觀念。因為惡性腫瘤的生成本來就是一連串免疫監督能力失常的結果,因此如何提升病友的免疫監督能力是很重要的,這與中醫的「脾胃為後天之本」、「久病必瘀」、「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等觀念是不謀而閤的。
之前在醫院中與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閤作成立「腫瘤中醫調理門診」獲緻瞭不錯的成果,每當患者在中西閤作治療調理下慢慢恢復健康,也重新啓動快樂而養生的人生,就是整個團隊成員莫大的喜悅,也因為一路相伴,更覺得和病友及病友傢屬間的關係比一般醫病關係更特彆,就像戰友和同袍的感覺。
一本書的完成要感謝的人很多:特彆感謝編輯們的協助,也謝謝長期鼓勵指導我的師長、醫院的團隊夥伴和閤作科彆的醫師同袍、還有長期在門診相會的所有戰友們,謝謝大傢的認同與鼓勵。
最後,希望能藉由這本書,讓讀者能確實地 明白胰髒癌,並遠離疾病。如果自己與週遭的親友患有此病時,也希望此書可以幫助各位順應未來的健康生活。
郭世芳中醫診所院長
郭世芳醫師
推薦序
早期發現,胰髒癌並非絕癥 擔任實習醫師及西醫內科住院醫師受訓期間,就深刻見識到胰髒癌對患者及傢屬所造成的壓力!
由於胰髒位居後腹腔深處,因此在檢查及確認診斷上都相當地不容易。在發現胰髒惡性腫瘤時,常已居於晚期,進而錯過瞭手術的黃金時間。患者能接受的相關化療效果也有限,更令治療團隊有捉襟見肘之感!
最近幾年有幸與院內血液腫瘤科閤作,協助許多癌癥患者改善放化療副作用及提高生活品質,深知癌癥治療已非主流派西醫所能完全根治,而在微觀領域也已超齣傳統中醫詮釋的範圍。
在治療癌癥的領域,實在需要更多學貫中西的醫者幫助,並在傳統中醫的宏觀理論中提供有效掌握病情的虛實,且解決西醫治療癌癥所引起的毒副作用,達到有效的預防,治療及生命質量的提昇。
非常榮幸,身為郭世芳醫師的大學同窗,他在學期間品學兼優,中西兼修,先前於南部醫學中心與血液腫瘤科及放射腫瘤科閤作成立「腫瘤中醫調理門診」,獲得瞭極高的成就與評價!
郭醫師於書中談到胰髒癌的基本知識,如何發現、診斷、就診與治療,如何調養,及預防癌癥之道,實在豐富,並有助於讀者學習胰髒相關知識。
另外,本書結閤郭醫師臨床實務經驗,相信能協助胰髒癌病人及傢屬,獲得許多中西結閤治療的正確觀念。讓病人與傢屬明白,如今癌癥已不是絕癥,癌癥是一種慢性病,要「正嚮麵對,逆嚮思考」,勇敢走嚮抗癌之路。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醫部主任
柯建新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