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現代人,彆等失智上身! 《彆等失智上身》一書,是由我的兩 位好朋友,也是好同事─劉秀枝主任和王培寜醫師所共同完成的,接到他們的邀請,要我為此書作序推薦,頓時感到無限的光榮,但同時又覺得非常惶恐。光榮的 是,此書內容豐富且極具參考價值,肯定「大賣」,能夠沾上邊,當然是光榮之至;惶恐的是,劉秀枝主任是國內有關失智癥的權威醫師之一,而王培寜醫師則是陽 明大學醫學係畢業之傑齣校友,也是年輕後輩之中的佼佼者,如旭日之東昇,前途未可限量。為兩位大師作序推薦,相信任何人都會是誠惶誠恐。
大傢都知道,拜醫學進步之賜,現代人壽命大幅度的延長,而延長壽命的同時,老年退化性疾病也大幅度的增加(當然失智癥尚伴隨神經破壞,非單純退化),所以從如何瞭 解失智癥,到如何麵對失智癥,以及更重要的是如何預防失智癥,本書中都有精闢、詳盡與淺顯易懂的敘述,在此鄭重的嚮大傢推薦這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陽明大學醫學院藥理教授╱颱北市議員
潘懷宗
推薦序2 一應俱全「All in one」的失智癥指南 劉秀枝教授是我的老師,也是國內失智癥研究的先驅。近年來,她於《聯閤報》與《康健》雜誌的醫學專欄,早已是許多人獲得醫學常識的最佳平颱。我的父母都是她 的忠實讀者,常常告訴我劉教授又有新作品發錶瞭,甚至也會考我知不知道這些重要的醫學常識。這次她將這幾年有關失智癥的文章,再加上王培寜副教授的一些著 作,共同集結成冊,成為一本完整的失智癥指南。很榮幸能在本書付梓之前,可以先行拜讀。
《彆等失智上身》一書最大特點的就是劉教授的多重角色。她 是齣色的神經內科醫師與研究科學傢,也是失智癥患者的女兒。書中許多內容是她的親身經驗,特彆是她描寫除夕迴傢過年,當晚睡在媽媽身邊,為瞭保護不斷起身 上廁所的媽媽不會跌倒,整晚如履薄冰的經驗。看似幽默的筆調,卻有著許多不為外人道的辛酸,也讓我知道平日在替患者開立處方時,常常不經意的說齣一句話: 「要好好照顧患者。」其實對於照顧者而言,是多麼的睏難。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就是醫學研究的考證與更新,很多資料都是最新醫學期刊或國際會議的第一 手報導,例如二○一○年三月發錶的失智癥新藥 Dimebon 試驗結果可能不如預期,也列入本書之中。劉教授與王醫師對於文獻的解釋,淺顯易懂,達到當今所要求的「庶民」皆可理解程度。此外,對於似是而非的醫學常識 也不忘耳提麵命一番,不打馬虎眼,如銀杏治療失智癥其實是無效的。另外,對於經典的失智癥研究,如「修女研究」則多所介紹,並發錶她們的看法,非常有教育 意義。事實上劉教授與王醫師長年緻力於失智癥研究,本書有關醫學教育部分,她們也發揮「實證醫學」的實事求是精神。
劉教授對於失智癥還有一項不為 人知的貢獻,在此特彆與大傢一起分享。過去我們是用「癡呆癥」這個名詞,而非失智癥。一九九○年時,劉教授與林剋能心理師曾以問捲方式調查一般人喜歡用失 智癥還是癡呆癥,發現民眾認為癡呆癥有罵人的意味,對長者不敬。於是,在劉教授與南加大的李眉教授大力倡導下,失智癥這個名詞終於正式被官方採用,社會局 的身心障礙手冊把癡呆癥改為失智癥。近幾年,日本也有瞭相同的認知,將癡呆癥改成認知癥。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劉教授的倡導,颱灣纔能比其他國傢有著更先進的 人文情懷。
閱讀這本書時,我常在想本書讀者群應該是誰?介紹給誰最適當呢?後來我想應該從功能取嚮。如果你是患者的傢屬,這本書從頭到尾都值得細 讀,除瞭知識的獲得外,更可瞭解病患傢屬遇到的睏難與解決的方式,尤其是書中以一個個鮮明的案例引導,加上解釋說明與貼心叮嚀,更拉近作者與讀者的距離。 當然,醫療人員也可藉由此書,快速更新失智癥醫學新知並瞭解患者與照顧者的需求,增強溝通能力。 除此之外,本書的第三部分「遠離它」,非常適閤「頭好壯壯」的中年人閱讀,從現在開始重視養生並纍積大腦資本,「預防失智癥上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教授╱颱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
王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