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是失智症,也是所有疾病最好的治疗。
从年轻时开始做起,彻底「降低」老人失智症风险!
近年来,全球失智症人口快速增加,台湾也在攀升当中,无论家中是否有长者都应该了解失智症,更何况此病症也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了!你也许有过这些疑问:
◎ 父母得到失智症了?
◎ 父母不记得我了,怎么办?
◎ 我将来会不会像父母一样得到失智症啊?
◎ 我要如何做才能对病人有帮助?
◎ 病人是否应该接受安宁照护?
◎ 是否我做得不够好,病人才会越来越严重?
◎ 要告诉病人他罹患失智症吗?
◎ 该怎么预防失智症?
◎ 有什么社会资源可以帮助病人和家属?
本书包括了失智症的诊断、病程和治疗,及面对失智患者或长辈时的照顾技巧与心态调整,唯有家人间互相扶持,才能一起走过这段旅程。作者同时也教你如何预防失智症的发生,了解知能退化的过程,及早发现失智症早期的相关症状和警讯,一旦怀疑有罹患失智症的可能,就尽早去看医师,寻求相关单位的协助,便能多一分延缓失智症到来的机会。
◆失智症十大警讯,越多项症状出现,罹患失智症的机率也越大! ◎ 记忆减退影响到生活或工作
◎ 无法胜任原本熟悉的事务
◎ 言语表达出现问题
◎ 丧失对时间、地点的概念
◎ 判断力变差、警觉性降低
◎ 抽象思考出现困难
◎ 东西摆放错乱
◎ 行为与情绪出现改变
◎ 个性改变
◎ 对生活事务失去主动去做的兴趣
◆药物的帮助有限,现在开始认真看待,从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入侵! ◎ 多用脑:增加知能存款
◎ 多运动:提升认知功能
◎ 清淡饮食:地中海式饮食
◎ 良好人际互动
病变远在病人出现症状前的三、四十年就开始慢慢沉积,所以「预防」要从年轻时就开始,而不是等到中年、老年或已有症状才想到!根据一九九一年「修女研究」显示:纵使脑内已有明显的病变,仍可靠后天的努力让症状不出现,进而享受愉快的老年。
预防并不是要让我们不得到失智症,而是当我们不幸罹病时,能让我们不发病,或延后失智症状的出现!
关键特色 ★写给患者、家属、医疗人员的「失智症指南」,权威医师教你「预防失智上身」!
★从「了解」、「面对」、「远离」三个面相切入,以案例结合理论实证,对于医学研究的解释,浅显易懂,让读者认识失智症!
★以「实证医学」的实事求是精神,破解似是而非的坊间流传,解开一般人对「失智症」的错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