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变瘦想得快要发疯了吗?日夜焦虑自己吃了什么、该吃多少……
健康无关体型尺寸,「瘦」不等于「美」!
给想要或正在节食的你:把焦点从重视外表美丑转移到关心身体,人生更有意义!
全世界都在减肥,打着追求健康与美貌的旗帜,「瘦身」成为必须贯彻始终的生活准则。但有些人减着减着,一切开始变调:每天为了吃或不吃,强烈影响情绪起伏。昨天也许为自己对热量摄取的超强控制力而飘飘然、沾沾自喜;今天却因失控大吃,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差劲、最丑陋、最胖的人而感到痛彻心扉,被罪恶感与羞耻心逼到走投无路,甚至坠入了外人看不懂,自己也不能明白的焦虑及忧郁深渊里。
许多人受到饮食障碍症(Eating Disorder)的折磨:木匠兄妹合唱团里的妹妹凯伦、巴西名模瑞斯顿、以色列名模艾玛丽西年轻的生命都因此而消逝;知名歌手女神卡卡、艾尔顿强也公开承认自己为饮食问题所苦。饮食障碍症的治疗过程经常是艰辛而漫长,除了专业的医疗之外,也需要生活方面的调适,还有家人、师长、朋友的了解及支持,书中列出具体建议:应该避免的言行、如何给予适当的关心、学习有效的沟通方法,重新建立身体与食物的信任关系,共同克服饮食障碍带来的挑战。
名人推荐 怎么办?如何自助?如何协助呢?如何让在痛苦折磨中的朋友更了解、接受、面对及处理自己要掌控、又失控的胃口、情绪、身材及自我呢?而周遭家人、老师及同侪又可以如何协助自己身边这些可能正在黑暗幽谷中的朋友,点亮黎明的曙光呢?若您能熟读廖玺璸医师所着《失控的瘦身计画》这书,相信您可以为自己或为无望中的她/他点燃黑暗中的曙光。-亚洲大学心理系讲座教授兼副校长 柯慧贞
以往国人对于饮食障碍的了解实在不多。甚至,至今在精神医学领域里面也缺乏专门进行饮食障碍的分类与治疗的专业医师与团队。但事实上这类的病人在我们周遭不但不少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非常值得大众及精神科专业团队所注意。
很高兴能够优先拜读廖医师的这本好书──《失控的瘦身计画》,能够推荐给社会大众及精神科的同仁是我的荣幸!希望能够抛玉引玉脉,让社会大众能够更多、更早的注意这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更希望有更多专业的精神科团队,愿意投入这个有意义的工作-成功大学医学系精神医学科特聘教授 陆汝斌
台湾民间在儿童及青春期饮食失调的书或?物甚少,本书以面对面的方式说明,为有饮食障碍或障碍性饮食的人或其关心的亲人而写,也为一般有兴趣了解的读者而写。内容详细介绍了什么是饮食障碍,什么是障碍性饮食,以及其不低的发生率,也提供了问卷来区别。本书介绍了易发饮食障碍者的特定心理模式,也提醒了饮食障碍症患者的共病(Co-morbidity)问题,如忧郁、焦虑症等,提供了可以寻求协助及谘询的对象或团体,也强调全面评估的重要性。本书集合知识、兴趣与关怀为一身的文章,可知作者对饮食障碍的关心跃然纸上。-台北医学大学医学院院长 黄朝庆
饮食障碍症经常合併精神科问题和身体问题。个案可能自己不会主动求助,治疗者若未具有足够的敏感度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协助病人整合其所有的问题时,病人可能会在他人前隐藏其饮食问题,造成治疗和防治上的漏洞。如果在疾病的初期阶段,能有个案本身、家属、学校老师(第三~六章),以及其他专业人员的一起努力,协助早期发现、转介,和协助处理个案各层面的问题,才能贯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本书中提到病人在意的许多细节和其思考的特性(第二章「破除迷思」),阅读后并了解他们的困难,是建立关系的关键第一步。-亚东纪念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 曾美智
记得第一次和廖医师碰面时,她说起在美国研究饮食障碍症的历程、谈到情绪压力才是这些身体与行为问题的真正病灶,当时她所散发出来的光与热,至今仍让我无法忘却。相信这本专业理性却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指南,能帮助更多人妥善因应压力、迈向情绪成熟,从饮食障碍脱困,从而得以身心安顿!-情绪教养专家 杨俐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