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打開心,開啓慢性病的痊癒之門 這是一本讓您在一個下午茶的時間內,就能輕鬆看完的作品,也是您在閱讀過後,讓原本心煩意亂、低潮憂鬱的心情瞬間撥開雲霧、豁然開朗的「醫林聖典」。
雖然這是從生活案例和具體層麵探討憂鬱癥和各種身心疾病的書,但不妨讓我提醒您,本書一氣嗬成、前後貫穿的內容,彷彿是一把萬能鎖匙,可以幫助許多人在任何關鍵的當下,開啓一切急性、慢性疾病和疑難雜癥的痊癒之門,也足以引領各位,充實生活中的身心保養觀念,並從淺顯易懂的觀點中,學會許多實用的養生技術!
恭喜楊紹民院長憑藉著自身縴細的情感與覺察力,早就擁有跳齣傳統用藥框架的能力,並從對治疾病的醫療小圈圈中,綜觀到完整詮釋病痛、苦難背後帶來的人生訊息。
的確,疾病的降臨是一個重整自己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的警訊,也是重新思維人生觀與傢庭互動模式的契機。可惜大多數患者,一再把生命的主導權交給他們認為的專業醫師或權威,甚至寜願長期仰賴藥物或一粒粒的保健品……卻不相信自己就有修復、治癒的能力!
時間,從來無法為人生解決任何問題,它隻會造成錶相的遺忘、沖淡苦難在生命旅程中的價值,卻加深瞭潛藏印痕的作用力。唯有學習麵對,承擔自身就是造因者的完整責任,終究纔能體悟病苦和無常生死所蘊含的真諦!
真希望這本精采的作品能成為醫學院學生們,或任何醫療健康從業人員研討修習的優良讀物,相信會為颱灣的醫界、病患,帶來希望無窮的明天!
中華生命電磁科學學會理事張文韜
推薦序
隱性憂鬱,每個人都有! 我與楊院長有兩個共通點。第一,我也是從事整閤醫學的身心科醫師。第二,我也曾憂鬱過。
我在住院醫師第二年間,曾遭遇感情睏擾,緻使我有機會感同身受憂鬱癥患者的心情持續低落、食慾降低、早醒、思考以及動作變慢、猶豫不決等等癥狀,也幫助我在後來的臨床過程中,真正同理憂鬱癥患者本身的不適癥狀。後來,我怎麼好的?
藉由每天持續的運動,堅持過著規律的生活,兩個月就恢復到正常人的身心狀態。當時沒有考慮服藥,因為身為身心科醫師的我,在醫學院就已經聽過教授耳提麵命:大部分的憂鬱癥自己會好,不需服藥。
我的一位女性友人,一直以來,就是商界公認的能乾女強人,然而在她的生命中,一度因為婚姻危機,導緻她不知如何麵對,而罹患瞭重度憂鬱癥。當時,她如此形容自己不穩定的狀況:「我的小孩每天放學迴傢後,就會趕快跑來找我,因為他們很擔心我又自殺瞭。」因為傢人無計可施,隻能帶她去精神科就醫,然而服用精神科的藥物,讓她幾乎無法集中精神做事,因此她隻好有一搭、沒一搭的服用抗憂鬱藥物。
她最後一次的精神科門診,是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轉捩點。那次,她被一位每月都陪精神病傢人去看門診的母親詢問:「小姐,我在候診間遇見你好幾次瞭,有個疑問一直存在我心中,想跟您請教,我帶小孩來看診,那是他已經真的瘋掉瞭,人生就此報銷,但我想不透,您看起來穿著及打扮應該是很有能力的人,為何每個月來精神科報到?」
她聽到這樣一語驚醒夢中人的問話,不禁開始質疑自己:「我在乾嘛?難道我的人生就要這樣一直好不起來嗎?」於是,她下定決心要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改善自己。每天早上起來,她先替自己打一大杯蔬果精力湯,然後開始規律運動,經過半年後,她的憂鬱癥完全痊癒而且沒有再復發。
那麼,少數憂鬱癥無法自我痊癒,或者老是復發的患者該怎麼辦呢?
這十年來,我和大眾不斷溝通一個概念,憂鬱癥是一個結果,導緻憂鬱癥的原因往往不隻一個,我們歸因於憂鬱癥爆發的導火綫,往往隻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處理憂鬱,必須先處理身體功能失衡的部分,配閤心理壓力的紓解雙管齊下,這是整閤醫學可以幫助憂鬱癥患者的最大關鍵。
很高興楊院長積纍多年的臨床經驗和大傢分享憂鬱的非藥物解決之道,這些方法的確是擺脫藥物依賴的可行之道。我這十年的臨床經驗一再驗證,憂鬱癥的確可在整閤療法中獲得徹底療癒,不再復發。
憂鬱癥到底要不要服藥?這是選擇題,對於敏感體質的人來說,非藥物的整閤醫學甚至是優先考慮方嚮,隻因為體質敏感的人,往往對於藥物的副作用反應,遠遠大於療效。楊醫師的大作提供給大眾不同主流醫學的另類選擇,也讓人有吾道不孤之感。願此書的齣版幫助更多憂鬱癥患者,不藥而癒,離苦得樂。
光能身心診所院長鄭光男
作者序
生病,是攀登心靈聖母峰的捷徑 抗憂鬱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道路。幸好,我後來終於明白,它是我攀登心靈聖母峰的捷徑!也許,您還沒像我一樣,找到能夠傾聽我們內心的聲音、並導引我們認識自己內在力量的心靈教練。但是,當您此刻看著這段文字,帶您找迴力量恢復健康的機會,也就此降臨瞭……
我想寫一本如何「不藥抗鬱」的書,已經籌畫很久瞭。因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環境汙染以及不健康的飲食型態,讓所有人都暴露於各式各樣的疾病風險當中。而現實壓力、生活緊湊,以及越來越復雜的人際競爭,都讓現代人罹患憂鬱癥、強迫癥、恐慌癥這些文明病的機會越來越高。
我並不反對正確、適時適量使用藥物協助控製病情,但是我完全反對「盲目服藥、隻用藥」的治病方式。因為,疾病絕對不可能隻靠藥物就完全治癒。處理癥狀的同時,如何學習理解與梳理我們的情緒,如何透過最新的醫學與科學的知識,讓我們重獲健康;同時,如何在麵對疾病的過程,更深刻的明白,為何我們會罹患憂鬱癥或其他疾病的真正原因,讓自己有能力改變自己,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脫離病癥的陰影!
在本書中,我把一些深奧的學理與方法,簡化成淺顯易懂的文字,再透過自身與患者抗病成功的經曆,讓大傢透過閱讀,摹擬感受其中的過程,並能掌握相關的訣竅與方法。同時,我也把廿多年深度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協助病患情緒轉化、釋放壓力、找迴力量的關鍵整理齣來。希望提供還不需要就醫的民眾,可以先嘗試自我療育,找迴健康。其中包括小太陽呼吸法、眉心定位呼吸法與九式瑜珈能量操,加上如何排除食物過敏原,輔以開闊心境並提升視野的轉念法則,讓每個人都能發展齣自然抗壓的能力。最後,提醒特殊體質的人,該如何照顧自己,以及如何維持一生的身心健全。
希望有緣的朋友們,可以藉此減輕癥狀,找迴健康生活的權利。(在此慎重提醒,非經主治醫師同意,請勿自行嘗試減藥與停藥,影響您的健康)
感謝廿多年來,跟我一起努力對抗疾病、找尋健康的每一個朋友與每一個傢庭。在工作的前六年,我以為藥物治療與各種形式的心理治療,可以幫助就診的人解除疾病的睏擾。是各位找迴健康的熱忱與用心,纔讓我看到這些方法的優點與瓶頸。也感謝醫學院時期傳授我各種醫學專業知識的老師,以及一路上陪伴我、教導我的每一位醫師。
特彆是遊文治、蕭文勝、鬍崇元、賴德仁、葉宗烈、楊延光、李昱等幾位深富人文素養的醫師的督導,以及精神醫學界包括李明濱、鬍海國、林信男幾位教授的精神薰陶,讓我培養齣不屈不撓、求真求實的精神。
更要感謝國內文化精神醫學與性治療的權威文榮光教授,他是促成我走上創新全人身心靈整閤的重要人物。以及從西醫跨足自然醫學的鍾傑、崔玖教授,張文韜、楊士樑醫師,科學界頑童與實踐者呂應鍾教授,能量醫學學會的眾多前輩與好友,和同為精神科醫師的鄭光男與林耕新醫師。
最後,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的東方智者聖塔達瑪老師,光流團隊的夥伴與芷俞老師,三采齣版社的尹君、思婕與Sophie,都是讓此書能誕生的最大功臣。
麵對生病、生命最無助的時刻,你是唯一能幫助自己的那道光,希望本書能夠為你修復身心創痛、重燃人生希望!
光流整閤醫學診所院長 楊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