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一起老

说好一起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爱情
  • 婚姻
  • 家庭
  • 生活
  • 情感
  • 成长
  • 治愈
  • 温暖
  • 现实
  • 中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我们相爱,理直气壮。
我们说好,要一起老。
在每个夜里,牵着妳的手睡着。

我盼望有一天,
所有人都能抬头挺胸,爱得理直气壮。

  小猫和阿述,她们性子一热一冷,南辕北辙,却牵起了彼此;这一牵,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来,她们是对方的船与港湾,彼此的线与风筝。生活是即使吵嘴了也要拥抱;是一个眼神交换就心知肚明,堆叠成满满默契。当一日已尽,她们睡去,依旧要手牵着手。

  然而,对某些人来说,幸福如梦幻泡影,一触即破。当挚爱的另一半罹患了癌症,无论多么相爱,她们两个,依然是法律上的陌生人。

  爱得这么深,承诺再多,却连基本的保障都无法给彼此,这,也是无数同志的恐慌与困境。于是,从得知阿述罹癌的那天起,小猫开始了她的「陪伴日记」……

  以「小猫」名号闯荡江湖的瞿欣怡,不仅是记者、作家,也是妇运与同运工作者。《说好一起老》以私密的日记体,记述她陪伴女友走过死亡幽谷的心路历程,笑闹中隐含泪光。这本书,记录的是最真实的同志日常;里面的甜蜜与酸楚,也是你我熟悉的,爱的日常。

  ☆在台湾,同志无论如何相爱,依旧是法律上的陌生人,在《说好一起老》里,瞿欣怡不仅首度公开陪伴罹癌女友的心路历程,更于书末附上同志朋友必读的医疗与法律须知,非常实用。

  ☆阿述(小猫女友)、傅月庵(「扫叶工房」主持人)◎ 深情撰序。

名人推荐

  ☆王小棣(导演)、王浩威(作家、精神科医师)、吕欣洁(作家、同志平权运动者)、范云(台大社会系副教授)、陈文玲(政大广告系教授兼X书院总导师)、庄慧秋(作家、《扬起彩虹旗》主编)、毕恆达(台大城乡所教授)、张铁志(文化与政治评论人)、喀飞(台湾同志谘询热线协会理事)、黄丽群(作家)、黄益中(《思辨》作者)、叶怡兰(饮食生活作家)、万芳(音乐人、剧场人、广播人)、韩良忆(作家)、瞿筱葳(影像工作者、作家)、苏芊玲(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创会理事长)◎泪眼推荐。(依姓名笔划序排列)

  「小猫大概是在我被推进开刀房的那一刻,决定要写这本书的。她要向这个世界抗议,为什么我们如此亲近,却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硬生生被世俗的法律无情隔离。……我没有理由不支持她。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盼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所有相爱的人都可以在阳光下坦然携手,享受爱情的美好。」──阿述(小猫女友)

  「她用最干净简单的文字讲出了超乎性别的真情挚爱,让人一路随着她忐忑不安,跟着她苦中作乐,为了她的委屈不禁『干谯』,也因她的勇敢而不舍赞叹,最后更且在她的带领下,思索出更宽广的生死道理,爱的意义。」──傅月庵(「扫叶工房」主持人)

  艺文各界◎泪眼推荐:

  「瞿欣怡因为爱情做了陪伴,又因为陪伴有了省思、谦卑、祈祷、愤怒。万般不舍带着她穿透了自己的童年、恐惧、深层的伤痛,和稍纵即逝却又泉涌不息的生命力。」──王小棣(导演)

  「这除了是一个爱的故事,也请看见这是同志的故事。请看见我们的一样,与不一样。」──吕欣洁(作家、同志平权运动者)

  「读完她们的故事,突然明白,这世上还是有永远的。」──陈文玲(政大广告系教授兼X书院总导师)

  「《说好一起老》是一封令人动容的好太太撰写的情书。」──毕恆达(台大城乡所教授)

  「对中老年同志来说,爱情与伴侣关系,不只是浪漫或言说而已,『说好一起老』挑战更大。谢谢小猫无私地揭露、纪录这段过程中的担心、恐惧、争执、心情转变、生命思考、体谅与陪伴。」──喀飞(台湾同志谘询热线协会理事)

  「只要你正面凝视这爱,应就能懂,能接纳、能包容,也愿珍惜愿守护。」──叶怡兰(饮食生活作家)

  「于此,温柔的幸福让人泪流不止。因为美好得来不易。」──万芳(音乐人、剧场人、广播人)

  「这是本诚实之书、勇气之书,也是本爱情之书。」──韩良忆(作家)

  「看小猫漫漫写吃饭、生病、相伴、变老,看似平凡而日常的细节,垫着的是同性伴侣的幽微心情。写来轻盈,但有着与社会冲击与自我对话的分量。」──瞿筱葳(影像工作者、作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瞿欣怡


  江湖人称小猫,热心但不细心,爱玩却没耐心。是好人,可是脾气不好。

  曾任职媒体,担任过壹週刊国际旅游记者、三十杂志副主编、TVBS週刊主笔等,现专职写作,曾获中国时报开卷美好生活书奖。

  大学时代加入女研社被启蒙,成为女性主义者,后参与同志团体「我们之间」,目前为妇女新知基金会董事。

  着有《肯纳园──一个爱与梦想的故事》、《夹脚拖的夏天》,心灵工坊出版;《朱立伦──做就要做好》、《打一场生命的好球──棒球之父谢国城的故事》、《坚持求胜──林智胜的棒球人生》,天下文化出版。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带着各自的旅程,在一本书里相遇     傅月庵  008
艺文各界 ◎ 泪眼推荐  012
〈推荐序二〉书写之必要,相爱之必要   阿述   016
〈自序〉前路艰困,我们并肩同行  022

其一  诊断。说好一起老
2013.06.07 人生无常  036
2013.06.11 痛劫  044
2013.06.12 努力习惯不吃鸡  053
2013.06.13 生离死别的动物医院住院部  056
2013.06.15 爱是伤心之后,仍然愿意再试一次  060
2013.06.16 吃饱了,就没在怕的  066
2013.06.20 初访癌症医院  070
2013.06.21 我不需要指导,谢谢  074
2013.06.22 这个世界很虚假  076
2013.06.23 声音  081
2013.06.24 我是好太太啦!  084
2013.06.25 同志的日常  089
2013.06.26  反正衰到谷底了  095
2013.06.30  右边乳房没事!  096
2013.07.01  顶加的逆袭  099
2013.07.06 入住大安区  102
2013.07.08  开刀延期之我早就告诉你了!  110
2013.07.15  寻访名医  113
2013.07.17  大天使来了  117
2013.07.19  睡前的祝福  120
2013.07.20  罗汉中医  124
2013.07.22  华丽的早餐飨宴  127
2013.07.27  举手表决  133
2013.07.30  住院前的打包  136
2013.07.31-1 已经不是哭着回去找妈妈的年纪了  139
2013.07.31-2 一起老,一起学  145
2013.08.01 开刀日  149

其二  术后。爱的功课如此艰难
2013.08.05 如常生活  158
2013.08.09 可以不要再振奋了吗?  163
2013.08.10    想哭就哭,也没有什么  166
2013.08.12    吵架  167
2013.08.13    阴影  174
2013.08.14    海鸟来了  177
2013.08.26    当机后的重整  180
2013.09.13 生病是身体的事,不是头脑的事!  183
2013.09.30   只能靠自己了  189
2013.10.11 可以不要再打针了吗?  193
2013.10.14 秋天的长椅  195
2013.11.06 手牵手睡觉  200
2013.11.20 千里寻爱的孤寂长路  204
2013.11.24 脸上涂大便  208
2013.12.01 那些微微发汗的青春岁月  211
2013.12.03 活得像一朵向日葵  217
2013.12.18    开刀后,第一次追踪  222
2013.12.23    炖药的小妻子  226
2013.12.24    无聊的圣诞夜  228
2013.12.31    今年最重要的三件事  230

其三  康复。生命的河流啊,你要流向何方?
2014.01.01  真爱每一天  238
2014.05.18  气喘的孤单清晨  241
2014.06.18  带着各自的旅程,在终点相遇  244
2014.06.24  降生的意义  253
2014.07.02  复检  257
2014.07.07  我们  260
2014.07.28  鲜花与鸡汤  262
2014.08.17  泪海相伴  264
2014.10.31  没有星星了  268
2015.01.26  恍如隔世  272
2015.02.16  顾上一壶茶  274
2015.03.20  还是会害怕  276
2015.04.04  每一天都很幸福啊  278

〈附录一〉打破网罗,拒绝成为法律上的陌生人   280
〈附录二〉医疗委託授权书   285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带着各自的旅程,在一本书里相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名着《安娜.卡列尼娜》开场白。这句话像冰山,容易让人误解。实者,人生的幸福与不幸绝非「断裂」,而是「连续」。幸转不幸或不幸转幸,才是常见;不幸之中,经常孕育有幸福种子,反之,「公主与王子从此过着快乐幸福的日子」之前,总要几经波折,打败恶龙,破解老巫婆黑魔法,方才有以致之。

  换言之,组成家庭的人是能动、可动的,幸福与否,多半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些人把一角解释做一元的十分之一,有些人则解释做一文的十倍。」夏目漱石这句话,或许更能辩证地说明「托尔斯泰冰山」底下的那90%。

  两人差很多。一个快,一个慢。一个热情、天真,一个理性、务实。一个靠感官生活,只要吃饱就没在怕,肚子一饿,天翻地覆。若有来生,只想当只海豚,高兴时便跳出水面转它几圈;一个靠脑袋过日子,给什么吃什么,随随便便,饭量奇小,但愿转世成只绿绣眼鸟啾啾啾。两人碰在一起,已载满欢乐亦辛酸,一路走来,吵吵闹闹,每次吵架总要赶快结束,因为下一架已在后面排队等了。──我的朋友小猫和她的老爷,十五年搬了近十次的家,台北花莲来来去去,吵架不停甜甜蜜蜜,「大道多歧,人生实难」,但也就这样走过了。

  都能理解的。情侣、伴侣、夫妻,相爱容易相处难。谈恋爱时,两眼朦胧,浪漫乐观:天大的山,只要能手牵手必定翻越得过去,天涯海角哪里到不了?明明个性大有「差异」却坚信「互补」的欢喜:我没有的你有,你没有的我有,相爱在一起,不就什么都有了?但,连挤牙膏的顺序──由前或由后──都不一样的两个人,天天处在同一个屋檐下,躲都躲不了,一旦开火,谁该让?谁先低头?其惨烈可想而知。但没有「磨」哪来的「合」呢?这种事谈不上不幸,无非类如「小确幸」的「小确不幸」,仅能算是人生的小功课,爱的小习题,一吵再吵,错中勤学,自能渐渐锻鍊出某种「默契」。

  「默契」是重要的,因为「无常」怪物正等着你们,能不能「执子之手」,能不能不弃不离,能不能「与子偕老」?这才是真正的考验。人生免不了生老病死,偏偏四件事往往不照顺序来──所以称无常──前一刻钟两人还兴高采烈讨论下一餐要吃什么,明天要去哪里看海晒太阳?下一刻钟它却来敲门要命,不让你活了。电影演的,书上写的,一下子妳成了女主角,怎么办?

  天有不测风云。某日,小猫和老爷手牵手相偕出门看小病,偶然瞥到「免费筛检」四个字,护士相招,让人心动,顺便做它一下,谁知反客为主,陪相亲的转成新娘子,竟验出肿瘤且系恶性:老爷得了癌症!这下子惨了,两人所受的焦虑与煎熬,远超出一般夫妻千百倍,原因出在小猫和老爷是一对同性伴侣。十五年来,台湾同志运动风起云涌,从拒斥、歧视、厌恶到相对开放、接受、友善,两人「争先恐后」,热情参与,写文章,办活动,其间的徬徨吶喊,压力阴影,固不足为外人道也。好不容易,云渐淡,风渐轻,共同经营出一亩小天地,谁知便碰上这厄运,而一头撞到了体制最坚硬的部份。──我无意说台湾法律「歧视」同志,但相关法律条文远远落后于社会现况,却是不争的事实。明明一起生活近半辈子,携手建立家园的「老爷夫人」,碰到重大疾病要手术开刀了,却无法替对方签字负责,因为妳不是「法律上的家人」;为了防老怕意外,两人说好买保险,受益人互相填对方名字,却不踏实,因为法律状况多多,只好七拐八弯,设法投「擦边球」,以求圆满……──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异性恋」比「同性恋」更平等一些,在我们这个国家,事实如此,不容否认!

  小猫这本书写得简单,不过一年多的陪病手札耳,文章长长短短,甚至有些凌乱,却丝毫不妨碍它的好。好在哪里?好在一个「真」字。她用最干净简单的文字讲出了超乎性别的真情挚爱,让人一路随着她忐忑不安,跟着她苦中作乐,为了她的委屈不禁「干谯」,也因她的勇敢而不舍赞叹,最后更且在她的带领下,思索出更宽广的生死道理,爱的意义。「什么叫专业?用人人听得懂的话,讲出人人都不太理解的道理。」若是这样,小猫诚然是个疗癒专家,以她艰难的生命历程,疗癒了读者的心灵。书中一节:眷村改建,小猫打包搬迁,移开早逝父亲的床铺,看到因长年病痛而脾气暴烈,常以暴力撕裂家人的父亲用毛笔在墙边写下「要忍耐」三字,小猫终于与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原谅」的人和解了。我边读边拭泪,终至泪流满面。因我也想起、也更加谅解那久病而逝,脾气暴烈的我的父亲啊!──谁说「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总有一天,我们会带着各自的旅程,在终点相见。」书里最后一句话。阅读也是这样的吧!?好书让每个人的阅读旅程看到了自己的风景,听到了共鸣的声音,小猫用心写了一本好书,翻读到终点,我们都更丰饶了。

傅月庵(「扫叶工房」主持人)

推荐序二

  书写之必要,相爱之必要


  自从小猫决定要写这本书,我的心里就隐隐忐忑着。

  我是一个有点孤僻的人。我并不习惯让个人的私生活暴露在众人的眼光之下。    

  但是,小猫却选择了勇于自我揭露的写作之路。

  身为伴侣,我们总是支持彼此。她很了解我的个性和忐忑,我也很清楚这本书对她的意义。她并非不担心、不害怕,只是,她更愿意臣服于内心那股强大的书写欲望。对一个写作者来说,这股力量无比珍贵。

  于是,我努力收起自己的胆怯和惊惶,换上祝福的心,跟她一起欣喜迎接这本书的诞生。

   小猫大概是在我被推进开刀房的那一刻,决定要写这本书的。她要向这个世界抗议,为什么我们如此亲近,却在生死攸关的时刻,硬生生被世俗的法律无情隔离。

  即使已经在一起十五年,在法律上,我们却没有任何名分和权益。

  其实,我们已经算是很幸运的一对。多年来,在工作上及日常生活里,我们一直被温暖明朗的友谊围绕着,很少感受到被排斥、被歧视或者被孤立的压力。

  但是,在我们的温暖小宇宙之外,这个社会里依然普遍充斥着莫名的敌意,把同志族群打击得遍体鳞伤。

  身为同志族群,这辈子不知道收到过多少异性恋者的红色炸弹,每一次,我们总是慷慨地付出祝福。但是,社会却不肯让同志拥有同样幸福的权利。

  而当我们面临了病痛与苦楚,唯一冀求的,只是希望最亲近的伴侣可以厮守在身边,现行的法律却要硬生生否认这份真实的情感,连最基本的伴侣权益也不肯给。

  到底凭什么???

  我是懒惰的金牛座,向来不太花力气跟社会解释或争辩什么。小猫可是热血的射手座,面对这样的不公平,她可不甘心沉默忍受。

  她决定书写。透过这两年多的陪病旅程,她希望社会可以对同志伴侣的世界,有多一点点的了解。

  发声之必要。理解之必要。抗议之必要。行动之必要。

  我没有理由不支持她。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盼望,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所有相爱的人都可以在阳光下坦然携手,欢庆爱情的美好。

  过去两年来,每次小猫说:「自从你生病以后……」我总要及时澄清:「我没有生病。我只是透过健康检查,发现体内有癌细胞。……」

  面对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我想,还是尽量用精确的语言和概念来诉说吧。

  感谢老天,让我在早期就发现癌细胞的存在。由于还没有任何病兆出现,所以,我在生理上,并没有遭受到疾病的折磨;在心理上,却经历了无比的震撼与惊吓。

  第一次看到乳房摄影的X光片上,那浮现在幽暗中的星星状光芒,就像从遥远宇宙传来的,一抹冷冷的死亡的气息。

  惊吓过后,还是要努力让生活回到日常。

  再次感谢上天,让我生活在网路世代,医学资讯如此丰富。用功上网查了几轮资料之后,心头渐渐安定下来。

  癌症不一定代表死亡,却必然带来深切的反省与忏悔。想我的大半辈子,那些日夜颠倒的作息、久坐不动的懒散、饮食不定的轻率,还有那些自以为可以扛起半边天的自大与逞强,以及未曾好好释放的无奈、委屈、愤怒与忧伤。……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癌细胞开始蛰伏在我的体内。而今,它们冷冷地现身在我眼前,强迫我看见不懂得珍爱自己的昂贵代价。

  以前,小猫常喜欢问我一堆很无聊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老了以后,到底要你先死?还是我先死?」

  自从癌细胞进入我们的生活之后,她再也不问这个问题了。取而代之的是,她会突然冒出一句:「未来,如果没有你,我该怎么办?」

  其实,依照我懒散又消极的个性,如果没有她,我才真的惨了!

  我应该会一路慢慢地往下坠落,让自己静静地沉没吧!

  但小猫的个性完全不一样。她立刻发动「好太太计划」,尽量不外食,家里的餐桌上一律换成主妇联盟跟有机商店的食物,规定我要每天带小狗出门运动,要早睡,要记得吃药,不准偷懒耍赖。……

  因为有她,一切就不一样了。她的害怕与眼泪,她的殷殷叮咛与种种责备,让我深切地体会到身为伴侣的责任。

  我们总是透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见自己。透过她,我看见了活在人世间有多么可爱,多么值得依恋。

  因为她,我不能不珍惜自己。

  我们一方面努力改变生活,朝着更单纯、更健康、更疗癒的方向前进,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避讳谈论死亡。

  尤其,这两三年来,陆续有亲近的师长和好友离去。流了许多眼泪,死亡的话题也一再地逼近我们身边。

  身为同志,生死大事其实很简单,很自由。我们没有子女,所以,身后再也无牵无挂,她想要回到安静的海边小镇,跟亲爱的外婆葬在一起,我则喜欢树葬或法鼓山的植存,让灵魂回归山川大地,跟日月清风同游。

  我们也谈到来生。如果真有轮回,下辈子我想当一只绿绣眼,或者老鹰也可以。而她想当一只飞旋海豚。

  我喜欢天空,而她选择了海洋。

  看样子,我们只有今生的缘分。那就更要好好珍惜此生岁月。

  希望我们还可以一起走一段很长很长的路。

  说好一起老,我们会努力的。一定要做到!

阿述

自序

  前路艰困,我们并肩同行


  写这本书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因为我必须公开同志身分,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生活摊开。然而,这却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我终于明白,自己的权力自己争。

  故事必须从二○一三年六月说起,我的女朋友阿述诊断出罹患乳癌,从此,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剧烈变化。

  无常临头,我慌了手脚,于是在脸书上设了「陪伴日记」的小群组,邀请亲近朋友加入。我跟阿述都需要支持,特别是我,虽然我很爱跟阿述斗嘴,却非常依赖她。她比我年长十一岁,博学又理性,是我的支柱。一夜之间,我这臭小鬼要当家了,我表面镇定,内心慌乱,每天都在「陪伴日记」发文,有时候心情特别乱,就哭着写好几则。

  我在陪伴日记所记录的一切,原本只属于私领域,并不打算公开。却有两件事情让我开始思索:也许我该写一本女同志的疾病陪伴纪实。

  两件事都发生在二○一三年的秋末,都与反同志团体有关。

  有个爽朗秋日,我跟阿述到公园野餐,黄昏时,我们手牵手回家,谁知还没走出公园,就被反同团体塞了一张传单,他们大声地说:「反对同志婚姻合法化,坚持传统家庭价值。」我气得不知如何反驳,才走几步,又被塞了张传单,对方重复说着:「反对同志婚姻合法化,坚持传统家庭价值。」

  我气得破口大骂:「我就是女同性恋,怎么样!」

  对方还来不及反应,阿述就把我拉出公园。我在马路上彻底爆炸,大骂:「妳为什么要把我拉出来!这些人的行为简直就是在我脸上涂大便!」

  是的,就是这么地讨厌。我从一九九○年初就加入同志团体,听过许多同志因为不见容于社会选择自杀,有更多人扭曲地躲在柜子里不见天日。好不容易,二十年后我们有同志游行、有阿妹的演唱会,可是同志真的平权了吗?

  凭什么一个陌生人可以站在大街上理直气壮地说我是错的?

  我既气愤,又悲伤。阿述生病后,我们除了谘询医生,还要谘询律师跟保险顾问,我必须了解「不合法的」我们会遇到什么刁难。律师告诉我:「在同志婚姻合法化以前,你们只是法律上的陌生人。」怎么会这样呢?我们比很多夫妻都相爱,生活紧紧相系,却只能是法律上的陌生人?

  对许多人来说,同志婚姻合法化只是一句口号,对我们来说却是每一日的真实生活。

  在公园被反同志团体粗暴地塞传单,让我开始思考是否要正面反击。不久后,又发生了一件看似微小的事,让我下定决心写自己的故事。

  那阵子,反同团体不断攻击同志,许多异性恋友人非常气愤,甚至不惜与人对骂、笔战。有天,我在办公室赶稿,小说家黄丽群当时也是我的同事,就坐在我右手边,她一进来就怒气沖天,原来她碰巧遇上反同志的计程车司机,一路上乱骂同志,黄丽群气得跟司机对骂,甚至扯到达尔文的演化论。

  我看着黄丽群为了同志被污蔑而愤怒,突然感到很惭愧。虽然我在家族里跟朋友间并不隐藏同志身分,在办公室却仍假装成异性恋。尽管从大学时我就参与同志团体,甚至现在继续投入妇运,我都不公开自己的同志身分,我让自己保持安全,用团体的方式跟社会对抗。

  常常有些粗暴的人,不理解同志处境的幽微,就假开明唿吁同志应该站出来,那不只是对他人隐私的侵犯,更是忽略每个同志的家庭处境不同,社会对同志仍充满歧视,任何人都没有权力要求同志公开出柜。出柜从来就是极个人的选择。

  我在职场上必须接触不同领域的人,真的要公开书写吗?可是,当我的异性恋友人们四处跟人笔战时,我凭什么躲在他们身后?我的母亲与伴侣向来支持我,我比其他同志有资源出柜,我的权力应该要自己争取。

  不过,写书公开非同小可,我必须取得阿述与母亲的同意,因为这会影响她们的实际生活。

  深夜散步时,我不停烦阿述,希望她同意让我公开写这段历程,毕竟她是故事的主角之一。阿述是个低调的人,被我烦到只能答应,但她跟我约法三章:故事可以写,不过她的名字、身分都不能曝光,让她保有隐私。

  我也跟母亲报告了这件事。我公开出柜,母亲的生活一定会被影响,我不应该为了自己的事害她为难,没想到母亲竟然鼓励我出版。我担忧问她:「如果有亲戚找你麻烦怎么办?」母亲豪气地说:「谁敢?」

  取得阿述与妈妈的同意后,我开始在整理过去两年来的日记。同时,我也一步步试着走出柜子。

  我第一次用同志身分演讲、在脸书上分享同志议题、甚至写了专栏文章〈我们依旧是法律上的陌生人〉。每次往前移动,我都很害怕,却只能告诉自己:「不要怕,再往前走一点试试看。」

  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小小出柜行动中明白,我需要在乎的不是别人的感受,而是我够不够勇敢。

  另一件同样需要勇气才能行动的是写作。我一直相信文字的力量,深信故事可以感动人。可写作非常孤单,当我深夜埋首字海时,不断反问自己:「牺牲好薪水好职位来写故事,真的值得吗?你写这些给谁看?」

  我压抑了对未来茫然的恐惧,不顾一切地写。我想记录女同志伴侣面对疾病时的起伏担忧,盼望有相同处境的人能得到些许安慰。

  我也在修稿时,尽量修得更平实,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简单平凡。我想让反对同志婚姻的人明白,我跟你没什么不同,凡是伴侣会遇到的困境,我们都会遇上;那些对爱、死亡,甚至生命的疑惑,也都一模一样。

  我不知道这样的故事会带来什么回响,把自己摊开也让我很不安。可是我已经上路,就无法回头,再害怕,我都要抬头挺胸,勇往直前。

  这本书的出版要深深感谢许多人。谢谢宝瓶出版社社长朱亚君的大力支持,编辑逸娟的细心与温柔。

  谢谢陪伴日记的每一位朋友,她们陪着我走过艰苦日子,让我有地方可以哭。

  谢谢我的母亲,她毫无保留地爱着我跟阿述,参与我们的生活。当她知道台湾的同志无法结婚时,非常愤怒:「同志婚姻是基本权力,国家凭什么不准?」有这样的母亲,我成为冲组也只是正好。

  谢谢王小棣老师与黄黎明老师,谢谢她们的指导与照顾,对于失去,我感到疼痛,却也坚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们都会在某处重逢。

  谢谢阿述,她曾说:「爱就是理解与包容。」十五年来,总是她包容我多,谢谢她在这件事情上,无私地支持我。

  这本书献给阿述,也献给所有为同志运动努力的朋友,谢谢你们,在街头扬起美丽的彩虹旗。

  所有的社会运动,都不是一个人、一个世代可以完成,而是由无数人共同努力,才能让世界更美好一些。

  前路艰困,我们并肩同行。

图书试读

2013.06.07人生无常

阿述是个很宽厚的人,方方面面来说都是这样。

她宽额厚唇大耳,宽肩大手大脚,笑起来很和善,拥抱很温暖,不止一个算命仙说她前世是出家人。我常开玩笑说她前世是修行的大师兄,我这个刁蛮鬼扰乱她修持未果,这一世又来烦她。

阿述总是会看见人最痛苦幽微的地方,她心软善良。她很难拒绝别人,甚至连信用卡银行打来推销,她都考虑到对方工作辛苦,不忍心挂电话,要不是我强力阻止,她差点就买了一张信用卡保单。

阿述不喜欢人类,因为人类把地球破坏得太严重,她对动物、植物有深深的同情,老是捡回一丛被人扔在路边的黄金葛、盆子缺了一角快枯死的九重葛。有一阵子,她把番茄当肥料种在花盆里,意外养出好多小番茄苗,把小苗送人时,还认真叮咛:「这是幼稚园小朋友,请好好照顾它。」

念心理系时,她觉得被实验的小白鼠太可怜,就偷渡带回去养,放在衬衫口袋随身带着,她吃饭时,就分给小白鼠一些白饭。小白鼠不安分,当她跟同学说话时,就从口袋探头出来张望,吓人一跳。最后,在室友们的抗议下,她不得不把小白鼠送回实验室,一把眼泪一把鼻涕跟小白鼠道别。

她当然有很多缺点,但她的宽厚遮掩了一切。我常觉得她这样的人,不应该遭遇坏事。

坏事却在今天临头。

时近中午,阿述还在赖床,我硬是把她拖起来,今天预约了对门中山医院的骨科门诊,要帮阿述检查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是名医门诊,不能迟到。

阿述却苦着脸说:「我左脚没力气。」

阿述两岁的时候得了小儿麻痺,右脚有些萎缩,走路比较慢,现在连左脚都没力气,该怎么走路?

我只好当她的脚,撑住她,一步一步慢慢走到医院。

挂号时,挂号小姐很亲切问阿述:「四十五岁以上可以免费做乳癌筛检喔,要不要顺便做一下呢?」阿述不懂得拒绝,傻傻说好,以为是简单触诊。她的滥好人心态,竟然在关键时刻救了她。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说好一起老》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暖人心脾。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叙事,但却有着一种质朴而又真挚的情感。我喜欢作者对细节的捕捉,那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在她的笔下,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比如,一个男人在妻子熟睡时,小心翼翼地为她掖好被角;一个女人在给远方的孩子打电话时,语调里满满的担忧和关切;一群朋友在多年后的聚会,依然能够像当年一样,无话不谈,开怀大笑。这些场景,都让我感到无比熟悉,也无比温暖。这本书让我明白了,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更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它是一种长久的陪伴,是一种默默的付出,是一种即使岁月流逝,也依然不会改变的承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对人生,对情感,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我愿意把这本书推荐给每一个想要寻找温暖,寻找力量的人。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说好一起老”这个书名,总让人觉得带点伤感。但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这完全是我的误解。这本书,与其说是在描绘“老”的过程,不如说是在探讨“人生”本身。它就像一部缓缓展开的画卷,里面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他们有各自的悲欢离合,有各自的起起伏伏,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直在努力地,好好地活着。我看到了那些为了生活而奔波的普通人,看到了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灵魂,看到了那些在平淡日子里,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热爱的眼睛。作者没有刻意去煽情,也没有刻意去升华,她只是如实地记录,如实地呈现。这种真实的力量,反而更加打动人心。这本书让我反思,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成功,还是为了体验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它让我明白,无论走到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拥抱生活,去爱自己,去爱身边的人。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和思考。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够将那些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容易忽略的生活细节,放大,然后用一种充满哲思的方式呈现出来。我读到那些关于“等待”的描写,它不是焦灼的煎熬,而是一种沉静的期盼,一种对未来美好事物的虔诚。我也读到那些关于“放下”的篇章,它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智慧的取舍,一种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内心平衡的能力。书中对“孤独”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是被人群遗弃的凄凉,而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契机,一种在独处中,发现内心丰富世界的可能。我喜欢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力量,她不强行灌输任何观点,只是用她独特的视角,引导我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我对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一本励志的书,但它却能给予我力量;它不是一本说教的书,但它却能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有一种被深深触动的,想要立刻分享给身边所有人的冲动。它没有那些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但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作者以一种极其舒缓、温柔的笔调,讲述着关于人生中那些最朴素、也最珍贵的情感。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平凡日子里,细水长流的爱情,是他们在每一个清晨,为对方准备一杯温热的牛奶;是他们在每一个夜晚,互相依偎着入睡;是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风雨时,紧紧握住彼此的手。书中对亲情的描绘也让我感同身受,那种无言的关怀,那种默默的支持,在点滴之间流淌,温暖而又厚重。而友谊,更是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你需要在深夜里,伸出手就能触及的温暖;是你跌倒时,那个毫不犹豫扶起你的人;是你成功时,那个由衷为你欢呼的朋友。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幸福,其实就隐藏在这些平凡的瞬间里,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珍惜。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抓住了我的目光,那种淡淡的怀旧色调,和书名“说好一起老”巧妙地呼应着,仿佛一股温暖又略带伤感的气息扑面而来。我还没翻开书页,脑海里就已经勾勒出了无数个关于“老”的故事。是相濡以沫的白发夫妻,还是各自带着岁月痕迹的独立个体?是那些在时光长河中沉淀下来的深厚情谊,还是对未来未知旅程的憧憬与忐忑?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老”这个概念,它不单单是生理上的衰退,更是心灵的沉淀,是经验的积累,是看淡一切后的释然。我想象着,书中或许有关于失去的描写,但一定也会有关于重拾的篇章,关于在暮年依然能够绽放生命光彩的故事。我期待着,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为我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人生画卷,让我感受到时间的力量,也能从中找到面对衰老的勇气和希望。这本书,感觉像是送给每个在人生道路上前行的人的一份礼物,让我们提前感受那些即将到来的,或者已经经历的,关于“老”的,所有可能的情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