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与孙中山

日本人与孙中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Marius B. Janse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复杂且微妙,尤其是他与日本政客以及民族主义者的交往一直颇受民国史研究者的关注。孙中山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的背后,他的日本友人担当了重要的角色。

  作者以丰富史料,层层推演孙中山与日本人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人与孙中山》成书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虽然期间新材料不断出现,此书至今仍为中日关系史研究方面可超而不可越的地标。

本书特色

  1. 本书是一本视角独特、学术性较强的史学作品。坊间缺少讨论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的中文研究,仅有的几本多从孙本身以及当时中国政局的视角入手,而本书作者较超然的学术背景,使他选择从日本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大环境的转变的角度切入这个议题。

  2. 全书线索清晰,关注大事件和大人物。从章节的安排可以看出,各章按时间线索串联起一系列独立的事件或者议题,对读者来说相当的直观。虽为学术作品却不会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忧虑。

  3. 有关中国近代史,中日关系,孙中山的学术着作在两岸三地都很受关注。本书为知名的研究者的作品且视角独特。

  4. 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吴伟明教授为其中一位译者。吴教授是香港知名的日本历史文化博主(粉丝专页:知日部屋),在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是本书作者的学生。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马厄利尔.詹逊(Marius B. Jansen)


  美国的日本史和中日关系史大师。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师从费正清(John K. Fairbank)和赖肖尔(Edwin O. Reischauer)。自1959年起至1992年退休为止一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并于1969年在普大创立东亚研究学系及担任首任主任。代表作包括The Japanese and Sun Yat-sen(1954)、Sakamoto Ryōma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1961)、Japan and Its World: Two Centuries of Change(1975)、Japan and China: From War to Peace, 1894-1972(1975)、China in the Tokugawa World(1992)及The Making of Modern Japan(2000)等。

译者简介

吴伟明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博士,詹逊关门弟子。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教授,并兼任文学院副院长、日本研究学系系主任及比较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中日思想文化史、旁及港日关系史及日本流行文化。近年研究以德川时代的中国人传说、明治易学及港日文化交流为重点。新近着作包括《德川日本的中国想像》(2015)、《日本流行文化与香港》(2015)、《在日本寻找中国》(2013)、《易学对德川日本的影响》(2009)等。译有《德川日本》(1996)。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导论
 
第一章    明治扩张主义的意识形态及政治脉络
第二章    人物与先例
第三章    孙中山
第四章    1900年:惠州与厦门
第五章    同盟会
第六章    1911年革命
第七章    1913年革命
第八章    1915年:武力指导
第九章    孙中山与日本援助
 
结论

图书序言

导论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到了1929年6月1日算是大功告成,而苏联顾问曾一度备受欢迎,加以重用,现在却已弃如敝屣。蒋介石在1928年率领军队北向山东,虽然意外的受到日军阻挠,同时亦一度被逼下野赴日,但最后仍能东山再起。他与租界的金融及工商势力已建立起牢固联盟。在内外力量的支持下,蒋似乎能为中国带来安定,把民国以来分裂的板块重新统一起来。
 
1925年4月以降,孙中山的遗体一直安放在北京城外西山的一个庙宇中。孙早于1895年已相信南京的中央位置是统一全国的关键要素,故其灵柩亦祈能永久安葬该地。后来军阀内乱结束,孙中山的遗体便运往南京。在南京城外紫金山宏伟的纪念堂中,他可以凝望新政府的一切,包括统一全国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各项措施。在孙成为中国民族主义守护神的新角色下,他过往的不足与自相矛盾早已被遗忘。孙中山由这个尊贵的安息地所产生的影响力,比他以前在这城市中所经营的革命活动还要大。
 
是年6月1日,连珠枪响打破黎明的沉寂,向沿着中山路聚集数以千计的人们正式宣佈,对孙作最后致敬的仪式已经开始。长达两里的行列队伍步离南京,这个队伍由士兵、各个工会代表及男女童军组成,另外亦有许多非正式的弔唁者站在路边,而沿马路边都拉起绳索,由士兵警卫,不许人们越过。士兵都很清楚自己身负重任,要让今天的活动顺利完成,因此一直高度戒备,手指从没有离开过步枪的扳掣。群众注视着行列中各个队伍安静经过,他们的耐心终于得到回报,终于一睹灵车上巨大而造工精细的棺木。灵车后面是孙夫人、她的弟弟宋子文、她的妹妹与蒋介石、孙科及其夫人、胡汉民,还有这位逝去领袖的其他战友。所有人的衣着都十分简单,一律是朴素的白色。灵车拖着蓝白相间的绳索,绳索后是各国的外交团成员及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
 
逾4小时后,大约是10时半,灵车抵达紫金山山脚,亦即孙中山安息之地。负责主祭的人早在南京城外换乘汽车到达,重新排成队伍,拾级而上。挑夫将棺木移往一个巨大担架,旁边是蓝白相间的挑担。挑夫从山脚抬棺而上,动作缓慢而吃力,这时候主祭者在前面引导。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