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依旧不公不义 所以我们阅读杨逵
他安静少言,灵魂却总不安于一方。
即使气力放尽,生活只有负数,
也必须以精神意志,将灰烬冶炼成为火种。
他是作品收入战后国文课本的日治台湾作家第一人
他是杨逵
在东海花园度过儿时岁月的小孙女阿翠,
在记忆里、文字中追索,
深情书写台文史上最不乖阿公的身影。
童年时期「读前世书」的新化才子,因为固执于理想,终生都是豪赌的梦想家,他不仅没能「荣耀家族」,反而一再进出监狱,更经常没有「隔宿之粮」。其实他如果肯顺从主流价值一点,要拿个博士不是难事,然而,他宁可取「园丁」身份。
最近有一位编辑来游,问我近来有没有写诗。
我笑着说:「在写,天天在写。不过,现在用的不是笔纸,
是用铁锹写在大地上。你现在所看到的,难道不美吗?」
我是一个勤垦的园丁。
每次同学会时,我都收到许多博士头衔的名片,
但我这一张园丁头衔也一样被同学们所尊重。
我喜欢这个头衔。
因为我喜欢垦荒、播种、灌溉、施肥、除害虫,
而期望能够创造一个桃源乡──可以自娱,也可以娱人的美好境界。
拿笔桿是为此,挥动铁锹也不例外。
杨逵,总被认为富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但没几个知音能真正理解他,他种花,不是为了风雅怡情,而是因为不辛勤劳动就无法温饱。他的浪漫主义美学,不是优雅、清闲、恬静,而是垦荒、播种、灌溉,是忙碌与忧劳,是沾染着泥土的污渍,以及粪肥的恶臭。
这个安静、瘦瘠、咳血,但骨子里有着「一匹狼」性格的男人,
用他的生命与文字回应一切不平的压迫,
贯彻他一贯不变的对于台湾、对民主价值的左翼理想。
台湾主体,阶级平等,个体自由,社会公义,庶民生活,劳动美学,
这就是杨逵的立体浮雕。简单干净,清清楚楚。
本书特色 特别收录:杨逵〈我有一块砖〉
名人推荐 国家文艺奖得主、小说家 宋泽莱╳小说家、文化评论者 朱宥勋
战力满点.专文推荐
「杨翠的文字十分流畅清晰;富有感情;在某些段落写得十分简洁,却热情洋溢,具有力量,很能重现杨逵的性格与奋斗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她是杨逵的孙女,也是历史学家。这本书用编年的方法,有条不紊地、近距离地把他一生的重大事情都写出来了,甚为完整,是认识杨逵的最好读本。」——宋泽莱
「杨翠的写作轨迹,显然能够看出坚实的议题关怀,以及承继台湾文学香火的意志。」——朱宥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