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宅:集合住宅规划设计【更新三版】

好宅:集合住宅规划设计【更新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住宅规划
  • 集合住宅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
  • 居住区
  • 室内设计
  • 建筑工程
  • 社区规划
  • 住宅设计
  • 更新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实务又专业之集合住宅规划设计工具书

  集合住宅规划设计
  看懂集合住宅规划设计法令

  
  这两本书是笔者有感于集合住宅之重要性,及房地产相关从业人员众多,将累积近25年来,从事集合住宅规划设计实务经验编着而成,内容遍及各项集合住宅规划设计知识,及规划设计上所涉及的法令,是专业且实用的工具书,适合建筑师事务所、建设公司、景观设计、公设设计、营造厂、代销业、仲介业、代书、技师之从业人员,以及公务人员、学生、投资者等阅读参用。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聪亨 建筑师


  出生:45.06.02
  籍贯:台湾省彰化人
  学历:中原大学 建筑系毕
  台北科技大学 建都所硕士毕
  现职:上圆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主持建筑师

  经历:
  .吴明修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
  .喻肇川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师
  .李琬琬建筑师事务所台大语言实习大楼监造工程师
  .林肯大郡灾变建筑物现况鑑定委员
  .建筑师公会历届法规研究委员会委员
  .台湾省建筑师公会景观城乡风貌改造及都市设计委员
  .台北县政府防灾计划审查委员
  .中华民国建筑经营协会会员
  .921集集大地震半倒、全倒评估小组第三梯次领队
  .台北市建筑师公会理事
  .台北市违章建筑复评小组委员
  .中华民国建筑学会服务委员
  .建筑师公会全国联合会法规委员
  .新北市建筑师公会法规委员

  荣获:
  1. 作品“昇阳国艳”
  获第九届中华建筑金石奖住宅规划设计类全国白金石首奖
  获93年度内政部颁发“绿建筑标章”
  获内政部第二届“优良绿建筑设计奖”
  2. 作品“绿如意”获第十二届中华民国建筑金奖规划类金奖
  获第十四届中华民国建筑金奖施工品质类金奖
  3. 作品“生活绿邑”获第十二届中华民国建筑金奖规划类优质奖
  4. 作品“园通市”获第十三届中华民国建筑金奖规划类金奖
  5. 作品“达永兴花园”获第十三届中华民国建筑金奖规划类优质奖
  6. 作品“罗丹艺术家”获第十四届中华民国建筑金奖规划类优质奖
  7. 作品“丽池乐章”获第二届福尔摩莎建筑金狮奖超大型优质住宅金狮奖
  8. 作品“达人生活”获第六届国家建筑金质奖
  9. 作品“府中栈”获第七届集合住宅规划设计类国家建筑金质奖
  10.作品“湛然新天地”获第一届新北市都市设计大赏 私部门主导之公共空间设计类首奖
  11.作品“程茂天聚”获第十九届优良规划设计类中华建筑金石首奖、第十三届规划设计类国家建筑金质首奖/国家优良建商营造商认证标章、第十二届规划设计类国家建筑金狮奖/金象奖/台湾诚信厂商
  12.作品”凯悦登峰”获第十九届优良施工品质类中华建筑金石奖

上圆联合建筑师事务所简介

  本所成立于民国68年,创立之初,业务多元,遍及房地产各项领域,几年后业务偏向于建筑设计,并以住宅设计为主,业绩以新北市(原台北县)为中心,南北各拓展到台北市、基隆、桃园等地;民国76年,许义明、陈聪亨两位建筑师合伙加入,取名〝上圆联合建筑师事务所〞,事务所规模随之扩大,民国98年,新增合伙人钟九如建筑师,更加充实了专业团队阵容。本所设计案以建设公司集合住宅为主,其中除一般设计案外,举凡停车奖励、开放空间、都市设计审议、都市更新等,均有丰富的实绩及经验;本所以〝人本、创意、新环境〞为经营理念,〝用心坚持,创造价值〞、〝和乐共好,赢得肯定〞为工作目标,并以提升住宅环境品质为职志。近年,本所业务量,在北台湾均名列前矛,民国93年,根据统计名列北台湾业务量第一名,历年来得奖无数。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集合住宅规划设计理论与品质
1.1 建筑规划设计之理论
1.1.1 建筑规划设计之意涵
1.1.2 建筑规划设计理论
1.2 何谓集合住宅
1.2.1 集合住宅之定义
1.2.2 住宅的类型
1.2.3 基本居住水准
1.3 集合住宅规划设计的内涵
1.3.1 居住环境品质论述
1.3.2 居住者的需求理论
1.3.3 各国评估住宅单元品质标准
1.4 优质集合住宅规划设计之要件
 
第二章 台湾光复后集合住宅之发展
2.1 光复后房地产景气循环与集合住宅规划设计之关系
2.1.1 光复后房地产景气循环过程
2.1.2 光复后房地产景气循环与集合住宅规划设计之关系
2.2 光复后集合住宅发展之过程
2.3 光复后集合住宅之发展
2.3.1 光复后至民国60年集合住宅之发展
2.3.2 民国60年至64年集合住宅之发展
2.3.3 民国64年至73年集合住宅之发展
2.3.4 民国73年至79年集合住宅之发展
2.3.5 民国80年至90年集合住宅之发展
2.3.6 民国91年至100年集合住宅之发展
2.3.7 结语
2.4 光复后代销业之发展
2.4.1 前言
2.4.2 预售制度的形成原因
2.4.3 预售制度下—台湾代销业的发展过程
2.4.4 预售制度的优缺点
2.4.5 预售制度对规划设计的影响
2.4.6 代销业未来的发展
2.5 光复后集合住宅发展大事纪及着名个案
 
第三章 集合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实务
3.1 集合住宅规划设计内容
3.1.1 集合住宅开发兴建流程
3.1.2 集合住宅设计阶段流程
3.1.3 集合住宅设计阶段内容
3.1.4 集合住宅兴建各阶段注意事项
3.2 基地分析
3.2.1 土地开发时遇到土地整合之问题
3.2.2 基地分析内容
3.2.3 基地相关法规及限制需查阅项目(台北市版)
3.3 集合住宅规划设计实务
3.3.1 基地配置规划设计
3.3.2 住宅单元平面规划设计
3.3.3 客厅规划设计
3.3.4 餐厅规划设计
3.3.5 厨房规划设计
3.3.6 卧室规划设计
3.3.7 浴厕规划设计
3.3.8 阳台规划设计
3.3.9 楼电梯间规划设计
3.3.10 停车场规划设计
3.3.10.1 汽车停车场规划设计
3.3.10.2 机车停车场规划设计
3.3.10.3 机械停车场规划设计
3.3.11 豪宅规划设计
3.3.11.1 豪宅沿革
3.3.11.2 豪宅要件
3.3.11.3 豪宅空间需求
3.3.11.4 豪宅建材与设备
3.3.11.5 豪宅规划设计案例
3.3.12 立面规划设计
3.3.13 夜间照明规划设计
3.3.14 结构规划设计
3.3.15 风水与禁忌
3.3.15.1 平面规划设计的风水与禁忌
3.3.15.2 于卧室之其他注意事项
3.3.15.3 厨房厕所之其他注意事项
3.3.15.4 客厅大门之其他注意事项
 
第四章 集合住宅公共设施及景观规划设计实务
4.1 集合住宅公共设施规划设计
4.2 景观规划设计
4.3 常见景观乔木类植栽特性
4.4 常见景观灌木类植栽特性
4.5 常见景观花草类植栽特性
 
第五章 集合住宅他项规划设计实务
5.1 智慧型住宅
5.1.1 前言
5.1.2 智慧建筑之内涵
5.1.3 智慧集合住宅设备应用原则
5.1.4 智慧集合住宅设备应用
5.1.5 未来发展趋势
5.2 隔震、制震系统
5.3 高龄者集合住宅规划设计
5.4 绿建筑规划设计与绿建筑标章
5.4.1 绿建筑规划设计基准
5.4.2 绿建筑标章
5.4.2.1 绿建筑指标
5.4.2.2 绿建筑标章之申请
5.5 高性能住宅建筑标章
 
第六章 集合住宅水电消防各项设备规划设计实务
6.1 水电消防各项设备工程规划设计
6.1.1 电气设备规划设计
6.1.2 弱电设备规划设计
6.1.3 给排水设备规划设计
6.1.4 消防设备规划设计
6.1.5 空调设备规划设计
6.1.6 其他设备规划设计
6.1.7 各项管道间规划设计
6.1.8 各项设备管线配置实例
6.2 节能规划设计
6.3 各项设备规划设计作业重点整理
 
第七章 集合住宅住户之需求与意见
7.1 使用后评估之沿革
7.2 集合住宅住户需求之问卷调查
7.3 集合住宅住之需求
7.3.1 居家最缺乏之使用空间(房间)
7.3.2 居家最重要的空间(房间)
7.3.3 三社区住户心中未来理想住家的“社区规模”
7.3.4 三社区住户心中未来理想住家的“卫浴套数”
7.3.5 购屋时浴厕内设备浴缸及淋浴之选择
7.3.6 三社区住户理想的住家楼高
7.3.7 三社区住户理想的住家楼层
7.3.8 住户喜欢立面造型型式
7.3.9 住户对立面颜色喜好
7.3.10 住户喜欢之景观风格
7.3.11 住户最希望之景观设施
7.3.12 住户希望之公共设施
7.4 集合住宅住户之意见
7.4.1 平、立面方面住户使用后之意见
7.4.2 设备方面住户使用后之意见
7.4.3 公共设施及景观方面住户使用后之意见
7.4.4 改善对策
7.5 结论与建议
7.5.1 集合住宅住户最重视的居住要求
7.5.2 整体性规划设计原则
7.5.3 平面.立面规划设计原则
7.5.4 各项设备规划设计原则
7.5.5 公共设施及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7.5.6 未来集合住宅规划设计趋势及发展的方向

附录
附录一 用语简称解释
附录二 既有集合住宅规划设计及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附录三 既有集合住宅规划设计检讨与改进之研究一般住户访谈意见调查表

参考文献

图书序言



  住宅是生活的容器,民生六大需求之一,每一个人的生活,除了工作在外,其他的时日,都在住宅中度过,住宅品质关联着居住者的居住品质,也影响居住者一生的生活品质。现今住宅建筑类型,根据统计,约佔都市所有建筑的百分之七十强,可知住宅的外观和社区景观,影响都市环境的良窳至鉅,住宅建筑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自民国五十年代中期,国内始有建设公司设立,民国五十六年,华美建设推出华美大楼预售案,开启了房屋市场预售制度的先河,房屋市场至今近五十年的发展过程,共经历了六次的景气循环;民国七十年间,国内的高度经济成长,创造了民国七十五年起,房屋市场的黄金岁月,随后泡沫经济破灭,八十年代,盘整了近十年的不景气;民国九十二年底,才在全球房地产屡创新高的带动下,进入第六个景气循环,涨势初期,受长期累积的资金动能所带动,外加海外资金流入,造成豪宅个案热销,于是建商竞相推案,豪宅成为这波景气房价的推升者,其后因遗产税率降低、ECFA及中国经营环境改变等因素,牵引台商回流购买豪宅,于是豪宅形成市场趋势,主导整个市场。
  
  综观,这数十年房屋市场的发展,在代销及预售制度商业模式下,销售业绩挂帅,市场及行销,主导了住宅个案的规划设计,然后再以广告包装手法,吸引购屋者的目光,达到顺利销售目的,如此购买行为,多数偏离了好宅主题,好宅与房价无关,也不是贵的建材及设备就是好宅,每个人都应拥有好宅,好宅是让居住者住得安全、实用且舒适,它呈现出兴建者的用心,兴建好宅的概念和态度应受到重视,并成为业界推动及努力的目标。
  
  本书是『集合住宅设计与品质』一书之改版本,法令章节另扩增为一本书,其背后动机,在于深感房屋市场从业人口广泛,举凡建筑师、建设公司、仲介、代销、营造厂、公设设计、景观设计、代书及政府主管机关等从业人员,甚至于学生、投资大众,都需要有一本参考书,以了解集合住宅规划设计及法令。这是一本基础书,本书没有高深的理论及内容,所陈述的,都是与集合住宅规划设计有关的资料,是经验的报告,也是实务操作的结晶,希望对读者有所助益,也期待业界能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集合住宅品质。
  
  服务及提升集合住宅品质的心愿,是推动本书能持续完成的动力。本书能完成,感谢本所林淑镁小姐在资料收集整理、编辑及校对等工作的努力,林庆荣结构技师、张盈智结构技师、施正雄技师的专业协助,以及本所陈文福副总、张玉佩副总、范佳惠协理、温志伟及其他同仁的帮忙,更感谢本所许义明建筑师、钟九如建筑师的支持,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