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

中国古典小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将中国古典小说推向世界文学之巅的经典评论
开启西方学界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的热潮

  中西方汉学近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代表作───
  首度以西方文学研究方法,评析中国古典小说作品的划时代论述着作


  ◎中文版校订───香港岭南大学荣誉退休教授 刘绍铭
  ◎万字推荐序───文学大师 白先勇


  在1961年首度以英文写就的评论专书《中国现代小说史》后,夏志清教授将剖析视角更深入了华人世界家喻户晓的经典小说,1968年出版的《中国古典小说》英文版不只扩大了西文学术界对中国小说的视野和兴趣,亦成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大事。英文版出版后,先后有何欣、庄信正、林耀福三位教授的译文陆续在《现代文学》和《纯文学》上发表。

  作为西方研究中国近代文学的权威,夏志清教授所选入的六部小说:《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除了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每部作品在各自的时代也开拓了新境界,并深深影响后来的文学写作发展,在文学艺术成就上亦各自闪烁着独特且迷人的璀璨。《中国古典小说》和《中国现代小说史》二书,除了是中国近代文学相关研究的入门必读之书,亦经常为学界及艺文界所引用论述的评论专书,全书共分七章,由西方文学研究方法切入,全面地对六本中国文学名着作了有系统的评述。书中内容全面,条理清晰,见解独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论性,从中读者可以了解到西方学者对中国古典名着的评介。

  此外,事隔多年后为了中文版的发行,有幸邀得香港刘绍铭教授为中文版的翻译书稿校订,亦收录文坛大师白先勇的万言推荐书序。于是相隔三十多年后,中文版的《中国古典小说》在多位学界耆老的悉心翻译、缜密校订和推荐下,终于面世。希望这本亦为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的经典论述,也将带领华人读者以不一样的角度,重新认识过往再熟悉不过的经典名着。

名人推荐

  《中国古典小说》这部书,宏观上既纵贯中国文化传统、中国小说发展史,微观上又深入作品内涵,细细道出潜藏其中之微言大义、艺术巧思;横向上更连接西方文化、西方文学,以为借镜,互相观照,其架构博大、内容精深而自成体系,应该是夏志清先生的扛鼎之作。这本书本身也早被公认为中国文学批评的经典之作。──白先勇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夏志清


  夏志清(1921–2013)在中国小说研究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独树一帜的见解,影响了东西方汉学界近50年来在中国小说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面貌。1961年凭《中国现代小说史》(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英文专着,一举开下英语世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先河。之后的《中国古典小说》(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更将西方视野扩及中国古典叙事作品。其它着作以中、英文发表的评论及论文集等甚多,1969曾任教美国密西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1991年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后为该校中文荣誉教授,2006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辞世。

  着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等重要学术论述专书,文学评论集《爱情.社会.小说》、《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文学评论集》等,编註《张爱玲给我的信件》。

校订者简介

刘绍铭

  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着名学者、翻译家、作家,岭南大学 荣誉退休教授,着作等身。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夏威夷大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与旅美学人夏志清有深交,协助其出版《中国 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并担任部份翻译。学贯中西,着译颇丰,尤善中西比较文学及翻译学。其他文集包括《吃马铃薯的日子》、《二残游记》、《九七香港浪游 记》、《偷窥天国》、《传香火》、《小说与戏剧》、《情到浓时》、《文字岂是东西》等。译作则有《中国现代小说史》及《一九八四》等。

译者简介

何欣(1922–1998)

  笔名江森、禾辛,河北省深泽县人,着名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曾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参与《半月文艺》、《现代文学》、《文学季刊》、《书评书目》编辑工作,引介西方文学新潮,热心提携新进,启迪当代文学创作。先后译有《英雄与英雄崇拜》、《君王论》、《福克纳短篇小说选》等三十多种西洋着作,着有《海明威创作论》、《史坦贝克的小说》、《梭尔.贝楼研究》、《从大学生到草地人》、《中国现代小说主潮》、《当代台湾作家论》等专论,及《松窗随笔》等文集。

庄信正

  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比较文学系博士。曾任教于美国堪萨斯大学、南加州大学、印地安那大学, 并在柏克莱加州大学从事研究,后于联合国担任翻译工作,现已退休,旅居美国。着有《面对尤利西斯》、《异乡人语》、《尤利西斯评介》、《海天集》、《流光抛影》、《展卷》,编有《近代中国小说选》(1918-1949)、《张爱玲来信笺註》等书。

林耀福

  台湾大学外文系学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研究与美国文学硕士、博士。曾任台湾大学外文系教授、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淡江大学英文系教授兼外语学院院长。研究议题包括生态诗学、美国文学及当代美国诗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经典之作──推介夏志清教授的《中国古典小说》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三国志演义
第三章    水浒传
第四章    西游记
第五章    金瓶梅
第六章    儒林外史
第七章    红楼梦
附录 中国旧白话短篇小说里的社会与自我

※中文版 校订余话

图书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研究中国传统小说的专家学者,若有机会接触过西洋小说,早晚会发现,组成中国传统小说的着作大多粗疏芜杂。当然,也有显着的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个别优秀的例子,虽然在类型上同属章回小说这个体裁,但却一一具备了各种教人另眼相看的特色,值得一读再读。就拿《红楼梦》来说,我们相信这样一部经典小说应会得到即便是最苛求的读者的赞赏。为了相同的理由,大多数有鑑赏力的读者也会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儒林外史》这五部作品视为中国传统小说的经典。虽然这六部作品不能全数视为巅峰之作;但我相信,即使我们不把现代作品算在内,中国传统小说里还有几部书,虽然其优点尚未得到批评家的赏识,却在艺术的成就上可能比这六本小说中较弱的作品更为出色。但毋庸置疑的是,这六本小说是此种文学类型在历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每部作品在各自的时代开拓了新境界,为中国小说扩充了新趣味的疆域,且深深影响了后来的发展途径。直到今天,这六部作品仍深为中国人所喜爱。在有人把中国小说从发轫时期到清末作全部重新评价以前,我们将批评的焦点放在这六部书上,认为足以代表中国小说的特色与多样性,谅不致离题太远。
 
从过去四十年来学术界在这几本书上所花的工夫看来,这六本小说正是中国小说的「传统」。中国学者以外,也有西方汉学家对这六本书的作者生平和版本问题一丝不苟地去追本溯源。在大陆,虽然对《金瓶梅》的色情成分与新资本主义的立场一直採取保留态度,但此六部书仍一致公认是体认中国人民创造天才表现的作品,不论从什么角度看,都称得上是经典名着。传统小说的新命名,「中国古典小说」,明确地显示了态度的改变。不久以前,这些小说还被蔑称为「旧小说」,有意地强调它同受西方影响创作的「新小说」间的区别。不然就是较客观地称之为「章回小说」,但这名称尚带点不屑的味道,暗示传统的写作方法是把故事分成许多回,不顾回与回之间可否成为叙述单元。今天看来,此实不足为法。虽然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拥护白话小说来支持他们的文学革命,但是他们骨子里又是受过西方文学洗礼的学者,所以对这类文学总多少有些格格不入之感。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