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诗一辩:止微室谈诗

为诗一辩:止微室谈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歌
  • 辩论
  • 文学批评
  • 传统文化
  • 古典诗词
  • 思维
  • 文化
  • 阅读
  • 鉴赏
  • 学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除了语言,别无其余」--如何透过阅读新诗,寻找诗歌的真身?

  文章针对诗歌文本以文学理论进行细微剖析,作者也是诗人,诗人读诗,对「作品、读者、作者」的三面关系,体会至深。文章有其独有见地,条分缕析中,有助读者提升新诗的鑑赏力。

  本书收录香港诗人秀实的诗歌评论文本,涵盖中、港、台一共十八篇。论及余光中〈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痖弦的〈盐〉、西草的诗集《海滩像停摆的钟一样宁静》、羁魂的近作〈病体五题〉、廖令鹏诗集《莲续的城》、阿樱的〈水塔〉等。作者认为诗歌,「除了语言,别无其余」,指出诗歌语言乃「象征语」,以「呈现」来进行述说。

本书特色

  收录香港诗歌协会会长多年华文现代诗的研究剖析。

书籍推荐人

  诗人向明 专序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秀实


  「香港诗歌协会」会长,「香港散文诗创造社」社长,香港《圆桌诗刊》主编。着有《台北翅膀》、《茶话本》、《昭阳殿记亊》、《假如你坐在对面》、《荷塘月色》等诗集,《刘半农诗歌研究》、《散文诗的蛹与蝶》、《我捉住飞翔的尾巴》、《何达作品评论集》等诗歌评论集。并编有《风过松涛与麦浪──台港爱情诗精粹》、《灯火隔河守望──深港诗选》、《无边夜色──宁港诗选》、《大海在其南──潮港诗选》等诗歌选本。
 

图书目录

序 秀实笔下的两岸三地诗踪探源/向明
 
【台湾篇】
把古钞变成现款 谈余光中〈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
现代诗歌与传统自然 叶莎诗作选读
闲芷诗笔记
略谈痖弦的〈盐〉
 
【港澳篇】
风吹过了,残留着树影 读丁平诗
扬起的浮尘 谈舒巷城
抗命的精神 读羁魂近作〈病体五题〉
剑声铿锵,落花寂寥 路雅武侠诗的一体两面
诗歌与人 读李华川
谈神祕诗学兼及西草之诗
谈周瀚的后设诗歌及其他
为诗一辩 读谢傲霜诗作随感
澳门城,读洛书
 
【大陆篇】

这五首诗 成龙三十而立
诗卷里的这一个城 读廖令鹏诗集《莲续的城》印象
艾华林诗歌词条(十则)
诗心与诗象 细微剖析阿樱名篇〈水塔〉
杨克诗歌阅读札记
 
【后记】
何以止微/秀实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把古钞变成现款:谈余光中〈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
 
〈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是诗人余光中1985年的作品。余光中以李白为吟咏对象的诗篇,除了这首外,还有〈戏李白〉〈寻李白〉〈念李白〉等诸首,但相对而言,以这首最广为人知,也仅是这首,诗人不直接的写李白,而借这位古代大诗人来嗟叹现代人心的现实,其势利处甚而不利诗的生长。
 
〈戏李白〉搬来了宋代大文豪苏轼为之相映,苏轼的傲可比李白的狂,隔代相逢,相映成趣,自是一番新貌。诗人戏笔,便成佳章。〈寻李白〉则是古事新写,写李白从狂而仙,抓着了诗仙生前的狂,给了他遁隐为仙的归宿。经营文字,措置典事,转圜跌宕, 已成风格。
 
只消把酒杯向半空一扔
便旋成一只霍霍的飞碟
诡缘的闪光愈转愈快
接你回传说里去
 
〈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胪列典事,却绝非古事的新写。诗人首先假设与李白同车,驰骋于现代台湾的南北高速公路上。这是一种「想像的假设」,「场景的虚拟」,予读者「虚而不实」的感觉,诗人敢于挑战高难度,起得奇险,成败则在乎往后的发展。
 
「场景的虚拟」是现代诗一种普遍的写法,其情况愈演愈烈,错置交杂,无奇不有。这种「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的时空置换,正是成就诗歌艺术深广的法门。古人放逐现代便犹如今人置于未来,其理相同。问题是,诗人要借此表达甚么?这才是读者所关注的。〈与李白同游高速公路〉飞流直下,共46行。李白当然是蔑视法纪的狂诗人,酒后驾驶、超速、无证行车等他当然不会在乎。这便惹来了奉公守法的诗人的劝说:
 
―啊呀要小心,好险哪
超这种货柜车可不是儿戏
慢一点吧,慢一点,我求求你 (第13-15行)
 
―咦,你听,好像是不祥的警笛
追上来了,就靠在路旁吧
跟我换一个位子,快,千万不能让
交警抓到你醉眼驾驶(第24-27行)
 
站在现实的角度看,是诗人对李白的「不羁」与「法盲」作出了戏谑;但若是站在诗人的角度看,却是李白的「狂傲」与「蔑视建制」反照出诗人的「循规蹈矩」。那成了有趣的「叛逆」与「妥协」的映对。这种映对也是贯串全诗的基调。赏析此诗,不能忽略。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为诗一辩:止微室谈诗》的书名,首先就吸引了我。它不像市面上常见的诗歌赏析,而带有一种“为”的姿态,似乎要为诗歌本身,或为诗歌的某种被忽视的特质,进行一次有力的声辩。我很好奇,作者口中的“辩”,究竟是指向何方?是为诗歌在当今时代的生存空间辩护,还是为某些特定的诗歌流派、诗歌风格,甚至是某位被低估的诗人,争取应有的尊重?“止微室”的命名,又充满了东方智慧的韵味,让人联想到一个专注于细微之处、洞察事物本质的场所。我设想,作者会像一位细心的侦探,从诗歌的字里行间,捕捉那些至关重要的“微”,然后以此为据,展开一场精彩的论辩。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出作者对诗歌独到而深刻的见解,能够引导我重新认识诗歌的价值,不再将其视为一种遥不可及的艺术,而是能够感受其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脉搏。我希望能在这场“谈诗”中,获得一种启迪,让我能以更开放、更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不同的诗歌表达。

评分

手捧此书,我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期待。书名“为诗一辩:止微室谈诗”本身就充满了张力,仿佛一场蓄势待发的论战,又带着一股回归本源、探究细微的哲学意味。我好奇,作者所谓的“辩”,是为诗歌辩护,反驳那些对诗歌的轻视和误解,还是为诗歌的某些特质进行辨析,比如诗歌的边界、诗歌的语言、诗歌与生活的关系?而“止微室”这个名字,又勾勒出怎样的场景?是一个藏书无数、安静幽深的读书房,还是一个容纳百家、激烈辩论的学术沙龙?我猜测,作者会以一种极为细致入微的笔触,去捕捉诗歌中的那些“微”,那些常人容易忽略的词句、韵律、节奏,甚至是一个标点的变化,都可能承载着作者深邃的思考。我期待,作者能够通过对这些“微”的剖析,引发我们对诗歌更深层次的理解,发现诗歌令人惊叹的生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诗歌的固有认知,让我看到诗歌不为人知的一面,领略它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魅力。

评分

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纸墨香伴随着作者的思绪扑面而来。我并非科班出身的文学研究者,只是一个对文字怀有朴素情感的普通读者。读到“止微室谈诗”这个书名,我首先联想到的是一种“察微知著”、“见微知著”的治学态度,这让我对作者即将展开的论述充满了期待。我好奇,作者将如何“为诗一辩”?是为那些被时代遗忘的经典诗篇正名,还是为那些被误解的现代诗歌辩护?又或者是,为诗歌本身的存在价值,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努力发声?我尤其关注,作者是否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们走进诗歌的迷宫,指引我们穿越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意象,发现隐藏在其中的逻辑与美感。那些诗歌中的“微”,究竟是指细微的笔触、情感的波动,还是词语的微妙变化?而“止”,又意味着什么?是驻足欣赏,还是在抵达某个理解的顶点后,为诗歌的精妙而叹服?我渴望在这场“谈诗”中,获得一种全新的视角,去感受诗歌的呼吸,去体会文字的重量。

评分

拿到这本《为诗一辩:止微室谈诗》,我的第一反应便是它的书名颇具匠心,既有辩论的锋芒,又有探究的温度。“止微”,我想象中是一个极具智慧的场所,在那里,人们专注于那些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的细节。而“谈诗”,则暗示着一种交流与分享,而非单方面的说教。我期待作者能在这本书中,为我们揭示诗歌那些被低估的价值,反驳那些对诗歌的片面理解。也许,我们会读到对古典诗歌的全新解读,发现其在现代语境下的生命力;又或许,我们会看到对当代诗歌的深入分析,理解其探索的勇气和表达的困境。我特别想知道,作者将如何处理诗歌的“微”之处,是针对某个词语的精妙运用,还是一段意象的巧妙组合?又如何“为之辩护”?是引用大量的诗歌实例,还是运用严谨的逻辑推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提升我对诗歌鉴赏的能力,不再止于表面的欣赏,而是能够深入其内在的肌理,体会诗歌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感动。

评分

一本封面素雅、书名颇具深意的书,我好奇地翻开了它,仿佛步入了一个名为“止微室”的安静角落,准备聆听一场关于诗歌的辩论。扉页上的几句题词,古朴而隽永,已经让我感受到作者对诗歌的敬畏与热爱。在如今快节奏、碎片化的阅读时代,一本认真讨论诗歌的书,本身就显得弥足珍贵。我期待着,作者能以一种温和而坚定,又充满智慧的方式,为我们揭示诗歌不被理解的角落,辩解它所遭受的误解。是否会像抽丝剥茧般,一层层剖析那些被忽视的诗歌的精妙之处?又是否会触及那些现代人对诗歌的隔阂,以及诗歌在当下社会的价值与意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领我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觉得晦涩难懂的诗句,找到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动人情感和深刻哲理。读诗,不应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应是触及心灵的共鸣。我期待“止微室”能成为我与诗歌重新连接的桥梁,让诗意在我的生活中重新绽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