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徐志摩:风往哪里吹

遇见徐志摩:风往哪里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徐志摩
  • 诗歌
  • 爱情
  • 民国
  • 文学
  • 传记
  • 风流
  • 浪漫
  • 文化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者以微传记的规模,将明快流畅的文字化为镜头,将浪漫诗人徐志摩的一生,历历在目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全文分成七大部分,以诗人冷漠蔑视的婚礼拉开序幕,一直写到徐志摩寂寞的失事,留给人们无限的怀念。

  这本书于文末另整理了「徐志摩情话」,让喜爱怀念徐志摩的读者,也学着他写出钻到肺腑的情话,许给自己也许给爱恋的人一个梦想--

  ・我如果没有愁过你的愁,思虑过你的思虑,我就不配说我爱你。你以为你像锯子般拉扯的是什么,是我肉做的心啊!《徐志摩文集》 

  ・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我不能没有你的爱。《徐志摩文集》

  ・旋转木马是最残忍的游戏,彼此追逐却有永恆的距离。《徐志摩文集》

  ・如果一开始,你就不要出现在我的面前,那么,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幸福的滋味。《徐志摩文集》

  ・有个人,爱过了就结束了;有句话,说过了就后悔了;有道伤,痛过了就麻木了;有颗心,颤过了就破碎了。《徐志摩文集》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徐志摩文集》

  ・让我花掉一整幅青春,用来寻你。《迷藏》
 
  我们对徐志摩的印象除了是浪漫诗人,喜欢他脍炙人口的诗,例如<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还有诗人飞机失事、缠绵的情感外,对他并没有太多了解。

  浪漫诗人徐志摩一生有三个女人:元配张幼仪、才女林徽因、风情万种的陆小曼。他不爱张幼仪,苦爱林徽因,热爱陆小曼。作者将时光倒回一百余年,从一场「注定不幸福」的婚礼写起,在惊涛骇浪的恋情中,也将镜头不时地定格在他成立「新月社」的热情,主编《晨报副刊》的理想,追求自由爱情的执着……

  我们爱徐志摩,爱他的浪漫,恨徐志摩,恨他缺少冷静的哲思。但是也因为这份「残缺」,才能成就另一种「完美」。他的情诗,最终能穿透那个时代呛人的烟草味,清新地活在人们心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敏君


  中国大陆作家,由南往北,寄情文字,纵情山水。人生至此,只与书籍有染。只写了一点小生活,却狂妄抒发一种大人生。

图书目录

1 你的明媚我的忧伤
婚礼是自由的輓歌 
一个人的婚姻 
沙士顿的「同居」生活 
志摩的遗弃 
离婚,笑解烦恼结

2 康桥别恋
当爱遇到林徽因
康桥的名士们
我要回国找她
失败而蹩脚的追求
泰戈尔来华

3 新月风流
石虎胡同七号
新月俱乐部
世上另一个我
泪浪之争
志摩的音乐与鲁迅的刀锋
自负的绅士气 

4 那场热恋倾城
小曼是古城光艳的风景
爱是寂寞的玩笑
欧游漫录,爱的疗伤
小曼的挣扎
功德圆满的离婚宴

5 徐志摩的晨报
接手《晨报副刊》
自己人的文艺圈
着名的闲话事件
文人们的「政治疯话」

6 苦涩难言的再婚
古怪而尴尬的婚礼
新月书店上市记
婚姻的泥潭
再别康桥
北平,不如归去
古城的旧情旧人
想 飞

7 只剩怀念
说不出的「我爱你」
你的离去,我的孤寂
过山过水过硖石

图书序言



  提起「民国」,印象里总有一股烟草气息弥漫在那个时代的空气里,呛人。那时的知识份子,越马横刀,在这个古老而庞大国家的转型时期,面对残酷现实,挥动他们犀利的笔刀。刀光下,变革与热血便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因此,我很难想到,那个时代也曾是徐志摩生活的年代。因为当他身边的朋友,乃至对手都手持刀剑时,他偏偏捧着鲜花,在那股弥漫烟草气息的空气里,散发着不合时宜的淡淡香气。

  我爱他,不爱他,都是因为这香气。

  很难爱他——他忍心让妻子堕胎,只求与他真正爱的人结合;他在国家危亡之际,写得最多的是情诗;他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关注最多的是自己的内心;他只愿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弃现实不顾,低头实践自己的浪漫理想。

  也很难不爱他——他用十年开创了中国近代诗坛上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这个以情诗闻名的诗人,也曾放下诗歌,发表一系列政论文讨论中国未来国运,目光长远,看得透彻;这个过分浪漫的男人说过,死在战场上是今日诗人最好的归宿;在绝望与希望角力,光明与黑暗未分明的年月,他是这样一个人:至死那一刻,他都相信人间有爱、有美、有自由。
  
  爱徐志摩,爱他的热烈的浪漫,恨徐志摩,恨他缺少冷静的哲思。但或许正因为徐志摩少了鲁迅冰山似的冷酷与理性,而在「残缺」中成就了他的另一种「完美」。所以,他的情诗,最终竟能穿透那个时代呛人的烟草味,清新而倔强地活在人们心里。

  也许,徐志摩与鲁迅式人物的不同之处,仅在于追求理想的方式不同。徐志摩与所有人一样,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爱与美,只是,当你选择了用尖利的武器雕琢理想时,徐志摩偏偏选择了诗作为实现的手段,而他同时也选择了女人作为理想的落脚点。

  无论是美丽的化身曼殊斐儿,还是从他诗里走出的林徽因;从日本女郎一低头的娇羞,到新加坡朱古律女孩浓得化不开的绚丽,都是他对美丽柏拉图式的追寻。最终,徐志摩把浪漫信仰投射在陆小曼身上。

  这个明媚动人的女子,貌美出众,才华横溢。她与曾经的徐志摩一样,被困于婚姻的牢笼。徐志摩遇到她,便用一种温柔而坚定的介入,激起陆小曼被自己埋没的意志,使她努力认清了自己的方向。于是,一场急风骤雨的爱情,成全了两人神圣的婚姻与自由。当徐志摩将陆小曼真正拥在怀里时,那真实的触感彷彿承载了他所有「诗化的生活」。这便是徐志摩追求自由的方式,用爱与女人承载他的关于美的理想。

  但生活与诗想从来就只能站在理想的两端互相遥望。徐志摩关于美的理想,圆满在婚礼上,却最终被现实的利刃摧残。还是梁实秋先生的评价中肯,他说徐志摩太单纯,以为理想可以托着他飞在云端,但最终却在现实中折了翅膀。当初飞得多高,如今便跌得多痛。徐志摩无奈中,只得挥挥衣袖,理想的云彩留在回忆里再也带不走。

  所以,当他身体里所有的爱在现实里流尽时,也许只有命运知道,太复杂的现世容不下太单纯的信仰。他像所有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一样,用悲壮的方式结束了短暂而丰富的一生。这个为爱而生的诗人曾对他的朋友说:“我要把生命留给更伟大的事业呢。”但这事业却终究未完成。有人说,徐志摩再走下去,或许会长大,孩子总有一天会看清现实的样子。只是上天不愿再给他十年,所以,徐志摩永远单纯着信仰,怀抱着赤子的天真,在民国文人步履庄重的沉稳序列里,欢跳着向前。

  今天,有关徐志摩所有的爱与恨,都离不开一个名为「时代」的镜头。透过它,所有人的形象都被嵌入「民国」的相框,站定了各自的位置,也许这是评价一个人最恰当的方式。但无论何时,赤子般纯情的理想,哪怕实现的方式再不现实,也总能从时代烟尘里透出亮光来。

图书试读

婚姻的泥潭

离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咫尺之遥的上海,十里洋场一片灯红酒绿。上海是陆小曼长大的地方,她在这里最热衷的事情之一,便是唱戏捧角。捧角,她捧红了袁美云,袁寒云;唱戏,她把自己唱成了不输专业演员的最佳票友。多少人为了请她登台,亲自登门邀她演出,又有多少人以一睹台上的陆小曼为荣。这就是一代名媛的名声与魅力。陆小曼在这里甚至不必特别应酬,不过几个月,就把整个大上海交际圈玩在了手心,纸醉金迷的都市被她撩拨得愈发令人迷醉。
  
陆小曼到了哪里,都是陆小曼。一代名媛到了哪里,生活都是一样过。在福煦路四明新村高级住宅区里,陆小曼租了一幢每月银洋一百的洋楼,楼里有男仆,丫头,衣着入时不输主人家,这是名媛的排场。除了这些,名媛的排场,也是买东西可以不问价格,不问家中是否需要,只随高兴;名媛的排场,还是一月最少银洋五百(合人民币两万元一月)的开销。这位名媛,排场太大,所以排到最后,不过是一场无度的挥霍。
  
若只是挥霍,倒也没什么可以怨的。陆小曼本来就是这样的女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她受的教育与成长的环境,决定了她生来就是被捧在手里养着,养不养得起,那要看徐志摩自己的本事。但问题在于,陆小曼不止挥霍了钱,也挥霍了她与徐志摩的日子。

何竞武的女儿何灵琰(ㄧㄢˇ)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干女儿。四十多年后,何女士回忆起住在上海福煦路四明新村的陆小曼时说:「干娘房间里总是阴沉沉地垂着深色的窗帘,连楼上的客堂间和小吸烟间也是如此。她是以夜为昼的人。不到下午五、六点钟不起,不到天亮不睡,每天到上灯以后才觉得房子里有了生气。」看得出来,那时的陆小曼,染上了鸦片瘾。其实陆小曼自己也知道,吃鸦片烟不是好事,但她本是多病的人,当年在北京简直就把医院当家那样住。而自从那个叫翁瑞午的男人劝她吸了几口鸦片烟之后,她竟觉得百病全消。
  
那翁瑞午,也是个英俊潇洒的人,而且同样出身不凡。他是翁同龢的侄孙,父亲翁绶琪,是前清光绪年间举人,金石书画造诣深厚,家中收藏甚富。翁瑞午小时在父亲影响下,也研习书画。后来拜了名医丁凤山为师,学了一手精妙推拿,挂牌行医,医名甚佳。翁瑞午能认识陆小曼,也正是因为那一手推拿。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