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诱惑:文字设计美学的千年奇幻之旅

汉字的诱惑:文字设计美学的千年奇幻之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汉字,全华人共同使用了数千年的文化符号,
它究竟有何玄妙与奥祕?
除了传统文字学研究、书法审美及字体开发,
你知道汉字其实藏着七个关键脉络吗?
现在就请你打开书,跟着这七个重要关键字
进入汉字设计美学的奇幻之旅……

  ◎关于本书
  字源、字脉、字圣、字法、字器、字阵、字绘
  汉字七大关键字,设计发展全解析!

  本书结合作者近二十年来整理研究创作的甲骨文、金文、东巴文……等汉字艺术的设计实践,他并提出了七个关键词:字源、字脉、字圣、字法、字器、字阵、字绘。字源,是指汉字的起源;字脉,以多条线索梳理汉字发展进化的脉络关系;字圣,指从古至今汉字科学与艺术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字法,梳理汉字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总结提取的众多实用方法与创作心法;字器,主要研究汉字书写的材料与工具;字阵,是汉字编排组版与创意组合汉字的统称;字绘,是对装饰文字绘画、字体图形创意设计乃至汉字艺术化表现的通称。在这七个关键字中,字脉、字法与字绘,正是本书的三个章节发展核心。

  而这本书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关于汉字作为设计符号的历史文脉梳理,内容触及许多前人没有涉及的汉字设计话题。过去的汉字研究主要集中在训诂、考证等语言文字学方面,或是书法艺术或汉字字体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专门梳理汉字设计表现方法、研究汉字设计思想进程,并将新技术、新媒介引入汉字设计视野的研究与实践的专书,可说少之又少。

  我们似乎与汉字很熟悉,但其实我们对于它的许多方面又很陌生,作者希望书中有关汉字艺术设计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众多有趣的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论的分析,能为读者带来有益的帮助。同时也期待此书作为与爱好同道的朋友们交流沟通的途径,让当代人共同再为汉字设计多做一些发展与努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平面设计系统开发研究所所长;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委员;IDF国际设计联合会(大中华区分会)常务理事;香港杂志《MILK新潮流》专栏作家。从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研究与设计实践工作至今,共完成各类设计数百项,着书出版19部,发表论文31篇,发表文章70余篇;获得国家级奖励22项,国际奖励5项。

  ■荣获奖项:
  2002年获「IDN十年大奖」国际设计比赛优异
  2004年荣获「日本TDC国际设计大赛优异奖」
  2008年获「2008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奥运设计特别
  2008荣获「(第四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
  2009年获「光华龙腾奖」
  2012年,获得「清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图书目录

导言 / 009
 
章 字脉
 
第一节 汉字的发展
一、陶器刻画符号
二、甲骨文
三、金文
四、篆书
五、隶书
六、草书
七、楷书
八、行书
九、魏碑
十、宋体
十一、仿宋体
 
第二节 汉字与篆刻
 
第三节 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
一、东巴文
二、西夏文字
三、契丹文字
四、女书
五、水族文字──水书
六、彝文
七、藏族文字
八、满文
 
第四节 东亚的汉字圈
一、日本文字
二、朝鲜文字
三、越南文字
四、蒙古文字
五、港澳台地区文字
六、新加坡华文
 
第五节 汉字发展的里程碑
一、汉字书写工具的变革
二、纸的发明
三、印刷术与汉字
四、古腾堡的铅活字印刷
五、汉字与电脑时代
六、汉字的简化
七、拼音与汉字
 
章 字法
 
第一节 汉字的设计方法论
一、永字八法
二、《间架结构摘要九十二法》
 
第二节 汉字审美
一、汉字的排列
二、汉字之美与笔迹学
 
第三节 中国文字的系统
一、字体标志
二、军事应用
三、画押与签名
四、钱币与文字
五、汉字商标
六、民国时期装饰字体设计
七、建国后的汉字设计
 
第四节 汉字中的智慧
一、汉字象形与会意形声紧密相连
二、许慎创造的部首分类
三、王安石的「右文法」
 
第五节 汉字的神祕属性
一、道教的符咒文字
二、汉字拆字法
三、图腾汉字
四、中国的音律系统中的汉字设计
 
第六节 汉字与格律设计观
一、「网格主义」与格律设计
二、母图重组的唐图
三、推演的符号系统
四、汉字五行
 
第七节 吉祥文化中的合体字
一、巧妙结合
二、文字游戏
 
第八节 文字绘画
一、汉字的图形缘起
二、汉字的装饰性发展
三、吉祥文化中的汉字绘画
四、汉字的生存环境
五、甲骨文书法与甲骨文「字绘」
 
章 字绘
 
第一节 新符号字体
一、符号拼组图形
二、替代文字的符号
 
第二节 创意汉字的方法
一、北京工美集团品牌形象塑造
二、清华大学国际艺术设计交流月
三、「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一百週年」邮票设计
四、国际大专辩论会
五、青岛园艺博览会标志
六、汉字标志设计
七、中国金币总公司「喜字金」
八、北京礼物标志
九、奥运百家姓徽章
十、汉字的创意设计
十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品牌设计方案
 
后记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全华人都应该人手一本的文化传家宝!


  今天生活在高科技髙速度的华人,线上线下无不点击着汉字,使用它记录与传达资讯。在太空中的云端里,也必定充满着汉字。我认为汉字比万里长城,比希腊罗马的遗产伟大,汉字应该是人颣伟大的双遗产。汉字是什么?汉字为什么好?汉字如何好?我们知道吗?身在福中的华人,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国际朋友们,都应该阅读这本《汉字的诱惑》。

  《汉字的诱惑》一书的作者陈楠是位设计师,也是一个设计学教授。十多年来通过研究与分析,发现了三条并行的汉字设计线索与两大影响,总结归纳了相互关联的传统汉字设计方法。
 
  深入汉字宝山的他并尝试将其与「格致」设计理论相结合,应用于设计实践案例之中,逐步向学术高度推进。他拿起又放下,将汉字从单纯的艺术与文字学中剥离出来,在「设计」的维度下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学术体系。

  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好?如何好?中国人必须了解!我郑重推荐这部《汉字的诱惑》。当代华人都应该拥有它,阅读它,因为它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传家宝。
 
汉声杂志发行人 黄永松

作者序
  
  我敢说「汉字」对于每一位热爱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来说,都是充满诱惑的两个字。无数设计师都将自己艺术语言的探索、专业生涯的归宿寄託于汉字之上,他们与汉字的关系既像圣徒臣服于神祇般的虔诚与忠实,又像爱人之间的思慕与眷恋。
  
  一、汉字的神圣地位与不断保持的生命力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汉字如此的博大、神祕与优美?什么是形成这种诱惑的直接原因?恐怕很难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是从文化载体的角度看汉字,它在中国这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与传承文脉的国度具有崇高的地位,汉字被看作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最恰当的物化载体与视觉符号,是承载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神圣符号体系,无论是官方、知识阶层还是民间,都将汉字作为崇高的符号加以推广。汉字设计历来受到历代官方的注意,秦代李斯小篆、汉代的《急就章》、永字八法、宋代的官方字体的设计修订,近代的简化字的研究与推行等,都体现了汉字作为资讯传达的文字符号体系与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的双重价值。
  
  汉字推广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各个层面。汉字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得以传承的,使用至今不曾间断的文字体系,这种唯一的传承的原因之一也是有赖于统一的文字体系的不间断发展。汉字已经深深植入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的文化脉络之中。另一方面,汉字发展具有灵活性与创新性,比如汉字的书写从雏形阶段的岩画、陶文,经历了甲骨雕刻、金属铸造、竹木简毛笔书写、纸的书写与雕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进而到当代的电脑处理。
  
  伴随数千年间书写材料工具的革新,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用书写、艺术表现也相应出现了岩画刻符、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真书、草书直至印刷汉字,相应出现了众多符合新技术、新工艺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从而保证了汉字发展旺盛的生命力,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艺术与科学体系。
  
  二、被忽视的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论
  
  这本书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关于汉字作为设计符号载体的历史文脉梳理,触及了许多前人没有涉及的汉字设计话题。当代中国以及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视觉传达设计师都普遍存在和我一样的汉字情结,其中不乏深入研究与创新的优秀作品,但总的来说,对于汉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训诂、考证等语言文字学方面、汉字书法艺术审美或是汉字字体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专门梳理汉字设计表现方法论、研究汉字设计思想进程,并以此为基础将新技术、新媒介引入汉字设计视野的研究与实践则较少。比如汉代的章草,过去的研究资料中主要注意它的字体样式和与今草的书法传承关系等,而对于其作为快速书写方式的功能性设计思维与方法则较为忽视。对于历史上一些不同领域中不起眼的汉字设计现象也缺乏从设计角度的分析与研究,比如对于缩略汉字笔画集合成符号合体字的「古琴琴谱字」、对汉字笔画会意多重解读及拆字占卜方法、针对复杂繁多汉字核心笔画提取的「永字八法」等十分有趣的设计方法,都没有引起设计界的足够注意。中国古代及当代受汉字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字如东巴文、水书以及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等文字艺术也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挖掘。
  
  三、研究传统汉字设计方法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
  
  汉字对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设计师开始努力通过创新,在国内外设计领域建立更具影响力的地位,民族语汇、本土文化符号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们着力挖掘与探索的元素,视觉元素、文化理念、资讯符号不一而足。在注重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时代大背景下,深入挖掘、研究、整理数千年历史积淀的汉字艺术设计文脉,创新、创作汉字艺术设计,还需要在设计实践中推动研究型设计,无论是标志设计中的创意汉字,还是出版物上的印刷字体或商品包装的品牌汉字,设计师其实都需要对汉字的构字原理、间架结构、字体发展文脉等方面的知识有较深的了解与认知,这不仅仅是形式美化的问题,更应该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综合。
  
  四、本书的关键字
  
  本书结合我近二十年来整理研究创作的甲骨文、金文、东巴文等汉字艺术设计实践,我特别设计了一组北斗七星的图形展现本书关于汉字艺术设计的七个关键词,是本书的着述要点,同时也是汉字对我们的诱惑之处。这七个关键词分别是:字源、字脉、字圣、字法、字器、字阵、字绘。字源,是指汉字的起源,从彩陶刻符开始探索汉字雏形的设计规律。字脉,以多条线索梳理汉字发展进化的脉络关系,包括汉字作为书写载体的文字符号与艺术风格表现,以及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东亚汉字圈在字形、书写工具等方面的传承脉络关系。字圣,指从古至今汉字科学与艺术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思想或作品。字法,梳理汉字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总结提取的众多实用方法与创作心法。字器,主要研究汉字书写的材料与工具。字阵,是汉字编排组版与创意组合汉字的统称。字绘,是对装饰文字绘画、字体图形创意设计乃至汉字艺术化表现的通称。
  
  在这七个关键字中,字脉、字法与字绘是重点,本书正是以这三个核心词汇为章节标题展开的。我们似乎与汉字非常熟悉,可是对于它的许多方面又很陌生,康熙字典中,四万多汉字我们只认识数千而已,王安石的「右文法」也刚刚听说没几年。通过微博才知道民国时期已经开始推行简化汉字,面对崇拜繁体字的同胞攻击简化字没文化时,好不容易找到源自甲金的「云」字加以反击。我把这本书作为我研究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第一步,衷心希望书中有关汉字艺术设计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众多有意思的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论的分析,能为读者带来有益的帮助。同时期待能以此作为与师长同道朋友们交流沟通的载体,让我们共同为汉字设计多做一些事情。
  
  陈楠于清华园

图书试读

第壹章 字脉
 
任何一种文字的发展历史都不是割裂的,每一种字体在其时代创新的同时都保存着历史性的基因传承。汉字的发展也是如此,只有具备宏观的视角,我们才能理解甲骨文与金文可能是一种文字的两种写法,才能理解当代的简化字与草书、象形字的传承关系,才能有意识的去比较统一之前的汉字所处的多字形时代对日后吉祥图案文字变形的影响,也会立体宏观的比较甲骨文、金文与雕版印刷所共有的竖式排版。我们过去注重对一种字体风格细节的关注,对汉字的发展文脉与连贯性不够重视。作为本书的首要章节,以多条线索梳理这种脉络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内容包括汉字作为书写载体的发展轨迹与风格特征,汉字的艺术风格,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的关系,汉字影响下的东亚汉字圈的相互比较,汉字书写工具的发展等。
 
第一节、汉字的发展
 
所谓「汉字①」一词最早出自元朝《金史》,源于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为区别不同文字而加以界定的概念,意为「汉人使用的文字」。在元朝之前的古代中国「汉字」只称为「字」,因为汉字的崇高地位与正统思想,没有必要与他国文字加以称谓上的区分,所以只称唿为「字」或「文字」。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的清朝前期,官方文字使用满文,而称唿中国传统文字为「汉字」。此外,日、韩等使用汉字的国家,为了区分开本国创制的拼音文字,也称中国的文字为「汉字」,比如日本的「假名」与韩国的「谚文」。
 
汉字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程,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体系,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现象。首先,是汉字体现出的书写与绘画结合的特点,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汉字的源头就是原始的图画形式,慢慢的再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进而为了表达更加丰富的内容,大量表音的形声字陆续出现,象形字与会意字的比例随之大大降低。汉代撰写《说文解字》的许慎将汉字造字法归纳为「六书②」,后世学者基本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整理定名的。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