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全华人都应该人手一本的文化传家宝! 今天生活在高科技髙速度的华人,线上线下无不点击着汉字,使用它记录与传达资讯。在太空中的云端里,也必定充满着汉字。我认为汉字比万里长城,比希腊罗马的遗产伟大,汉字应该是人颣伟大的双遗产。汉字是什么?汉字为什么好?汉字如何好?我们知道吗?身在福中的华人,对中华文化感兴趣的国际朋友们,都应该阅读这本《汉字的诱惑》。
《汉字的诱惑》一书的作者陈楠是位设计师,也是一个设计学教授。十多年来通过研究与分析,发现了三条并行的汉字设计线索与两大影响,总结归纳了相互关联的传统汉字设计方法。
深入汉字宝山的他并尝试将其与「格致」设计理论相结合,应用于设计实践案例之中,逐步向学术高度推进。他拿起又放下,将汉字从单纯的艺术与文字学中剥离出来,在「设计」的维度下形成相对独立的新学术体系。
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好?如何好?中国人必须了解!我郑重推荐这部《汉字的诱惑》。当代华人都应该拥有它,阅读它,因为它是我们独一无二的传家宝。
汉声杂志发行人 黄永松
作者序 我敢说「汉字」对于每一位热爱视觉传达设计的人来说,都是充满诱惑的两个字。无数设计师都将自己艺术语言的探索、专业生涯的归宿寄託于汉字之上,他们与汉字的关系既像圣徒臣服于神祇般的虔诚与忠实,又像爱人之间的思慕与眷恋。
一、汉字的神圣地位与不断保持的生命力
究竟是什么造就了汉字如此的博大、神祕与优美?什么是形成这种诱惑的直接原因?恐怕很难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读:首先是从文化载体的角度看汉字,它在中国这个具有独特文化体系与传承文脉的国度具有崇高的地位,汉字被看作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最恰当的物化载体与视觉符号,是承载中国数千年文明史的神圣符号体系,无论是官方、知识阶层还是民间,都将汉字作为崇高的符号加以推广。汉字设计历来受到历代官方的注意,秦代李斯小篆、汉代的《急就章》、永字八法、宋代的官方字体的设计修订,近代的简化字的研究与推行等,都体现了汉字作为资讯传达的文字符号体系与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的双重价值。
汉字推广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各个层面。汉字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得以传承的,使用至今不曾间断的文字体系,这种唯一的传承的原因之一也是有赖于统一的文字体系的不间断发展。汉字已经深深植入中国乃至东亚各国的文化脉络之中。另一方面,汉字发展具有灵活性与创新性,比如汉字的书写从雏形阶段的岩画、陶文,经历了甲骨雕刻、金属铸造、竹木简毛笔书写、纸的书写与雕版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进而到当代的电脑处理。
伴随数千年间书写材料工具的革新,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实用书写、艺术表现也相应出现了岩画刻符、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真书、草书直至印刷汉字,相应出现了众多符合新技术、新工艺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从而保证了汉字发展旺盛的生命力,形成了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的艺术与科学体系。
二、被忽视的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论
这本书最重要也是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关于汉字作为设计符号载体的历史文脉梳理,触及了许多前人没有涉及的汉字设计话题。当代中国以及东亚各国和地区的视觉传达设计师都普遍存在和我一样的汉字情结,其中不乏深入研究与创新的优秀作品,但总的来说,对于汉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训诂、考证等语言文字学方面、汉字书法艺术审美或是汉字字体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专门梳理汉字设计表现方法论、研究汉字设计思想进程,并以此为基础将新技术、新媒介引入汉字设计视野的研究与实践则较少。比如汉代的章草,过去的研究资料中主要注意它的字体样式和与今草的书法传承关系等,而对于其作为快速书写方式的功能性设计思维与方法则较为忽视。对于历史上一些不同领域中不起眼的汉字设计现象也缺乏从设计角度的分析与研究,比如对于缩略汉字笔画集合成符号合体字的「古琴琴谱字」、对汉字笔画会意多重解读及拆字占卜方法、针对复杂繁多汉字核心笔画提取的「永字八法」等十分有趣的设计方法,都没有引起设计界的足够注意。中国古代及当代受汉字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字如东巴文、水书以及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女书等文字艺术也缺乏系统的研究与挖掘。
三、研究传统汉字设计方法对于中国当代设计的影响
汉字对于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设计师开始努力通过创新,在国内外设计领域建立更具影响力的地位,民族语汇、本土文化符号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们着力挖掘与探索的元素,视觉元素、文化理念、资讯符号不一而足。在注重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时代大背景下,深入挖掘、研究、整理数千年历史积淀的汉字艺术设计文脉,创新、创作汉字艺术设计,还需要在设计实践中推动研究型设计,无论是标志设计中的创意汉字,还是出版物上的印刷字体或商品包装的品牌汉字,设计师其实都需要对汉字的构字原理、间架结构、字体发展文脉等方面的知识有较深的了解与认知,这不仅仅是形式美化的问题,更应该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综合。
四、本书的关键字
本书结合我近二十年来整理研究创作的甲骨文、金文、东巴文等汉字艺术设计实践,我特别设计了一组北斗七星的图形展现本书关于汉字艺术设计的七个关键词,是本书的着述要点,同时也是汉字对我们的诱惑之处。这七个关键词分别是:字源、字脉、字圣、字法、字器、字阵、字绘。字源,是指汉字的起源,从彩陶刻符开始探索汉字雏形的设计规律。字脉,以多条线索梳理汉字发展进化的脉络关系,包括汉字作为书写载体的文字符号与艺术风格表现,以及汉字与少数民族文字、东亚汉字圈在字形、书写工具等方面的传承脉络关系。字圣,指从古至今汉字科学与艺术各个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思想或作品。字法,梳理汉字在其发展的历程中不断总结提取的众多实用方法与创作心法。字器,主要研究汉字书写的材料与工具。字阵,是汉字编排组版与创意组合汉字的统称。字绘,是对装饰文字绘画、字体图形创意设计乃至汉字艺术化表现的通称。
在这七个关键字中,字脉、字法与字绘是重点,本书正是以这三个核心词汇为章节标题展开的。我们似乎与汉字非常熟悉,可是对于它的许多方面又很陌生,康熙字典中,四万多汉字我们只认识数千而已,王安石的「右文法」也刚刚听说没几年。通过微博才知道民国时期已经开始推行简化汉字,面对崇拜繁体字的同胞攻击简化字没文化时,好不容易找到源自甲金的「云」字加以反击。我把这本书作为我研究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的第一步,衷心希望书中有关汉字艺术设计脉络的梳理,以及对众多有意思的汉字设计思维与方法论的分析,能为读者带来有益的帮助。同时期待能以此作为与师长同道朋友们交流沟通的载体,让我们共同为汉字设计多做一些事情。
陈楠于清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