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修订二版)

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修订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历史
  • 古代中国
  • 域外文化
  • 图像史
  • 文化交流
  • 艺术史
  • 视觉文化
  • 文明
  • 中外文化
  • 历史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上帝为什么要给我们两只眼睛?——因为上帝要我们用一只眼睛看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图画。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历史材料浩如烟海,除了平面的文字资料外,更有琳瑯满目、丰富多样的图画资料,如果用两只眼睛同时考察历史留下的文献与图画,我们就能跳脱平面的历史,进入「立体的历史」。

  所谓立体的历史,是三度空间整体的历史画面,由(1)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经(2)历史研究和写作者的手,传递给(3)读者,三者互动而后产生。历史学家是画面的生产者,也是传递者。读者心中能有怎样的画面,是否生动立体,一方面取决于读者自己,一方面也取决于传递者的喜好、能力、训练、眼光以及据以建构的画面。希望读者们阅读本书时,能够看到一些不同于过去、富于纵深的历史画面,尽情遨游于「立体的历史」中。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邢义田


  美国夏威夷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院士,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兼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史。出版有《秦汉史论稿》(1987年)、《西洋古代史参考资料》(1987年)、《古罗马的荣光》(1998年)、《天下一家》(2011年)、《治国安邦》(2011年)、《地不爱宝》(2011年)、《画为心声》(2011年)等。
 

图书目录

自 序
第一讲 「图像与历史研究」之孙悟空篇/1
第二讲 想像中的「胡人」—从左衽孔子说起/67
第三讲 希腊大力士流浪到中国?/131
第四讲 他山之石—古希腊陶片流放制与罗马帝国禁卫军/181
图片出处/263

图书序言

自序

  《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一书是改写增补自2012年5月21日〜29日应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之邀,担任「光华杰出人文讲座」的四次演讲。这四讲是:

  (1)「图像与历史研究」之孙悟空篇
  (2)想像中的「胡人」——从左衽孔子说起
  (3)希腊大力士流浪到中国?
  (4)他山之石——古希腊陶片流放制与罗马帝国禁卫军。

  原本的演讲是以「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关系为主轴,综合若干自己过去的研究,作一次简单的报告。演讲虽曾增补了一些材料和想法,但基本上是旧说的重述。这回利用改写的机会,进一步作了思考和修补,甚至稍稍挪移了重点和扩大了范围,尤其是头两篇。

  在原来的演讲中,我强调历史工作者应动员一切可用的文字性和非文字性的材料,也就是文字和图像或视觉性的材料。这仅仅就「材料」而说。为了更好地说明我现在的想法,加上了「立体的历史」当做总标题,希望指出文字和图像只是提供「立体历史」产生的条件。

  所谓立体的历史,是三度空间整体的历史画面,由(1)文字和非文字的材料、经(2)历史研究和写作者的手,传递给(3)读者,三者互动而后产生。历史研究和写作者生产并传递画面。读者心中能有怎样的历史画面,是否生动立体,一方面取决于读者自己,一方面也取决于生产和传递者的喜好、能力、训练、眼光以及据以建构的画面。读者如果能从这本书,看到一些不同于过去,富于纵深的画面,就令我感到安慰了。

  由于原本是演讲,本书保留了说话的口气,也省略了学术论文常见的附注。有兴趣进一步追索的读者,劳请阅读三年前在中华书局出版的《画为心声》等书。

  这次有机会出版,首先要感谢邀请我担任讲座的文史研究院葛兆光院长。如果不是他的邀约,我大概不会在一些老问题上花心思,朝前迈步。在修改讲稿的过程里,得到许多好友和学棣的热情协助。杜正胜、洪金富、许雅惠、王辉、马怡、侯旭东、刘晓芸、黄琼仪、游逸飞或指正错误,或提供材料,衷心铭感。

  本书几经修补,错漏仍难全免。一切责任,不消说,由作者自负。大家有不少期许,限于能力,一时还无法做到,只好等待来日。最后要谢谢三民书局(正体字版)和三联书店(简体字版)编辑部为这本小书付出的一切辛劳。

作者序于台北南港
2014.3.20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评价三:** 我一直对古代文明的细节充满了好奇,特别是那些能够反映当时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载体。《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修订二版)》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兴趣点。我脑海中浮现出许多古代遗址出土的精美器物,上面刻画的神秘符号和生动场景,它们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图像”作为研究历史的切入点,而不是仅仅作为史料的补充。这意味着,作者很可能是在试图通过视觉语言来解读历史,这是一种非常新颖且富有启发性的方法。我期待书中能够呈现大量高质量的图像资料,并且作者能够对这些图像进行深入的分析,解释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反映出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的互动。比如,敦煌壁画中的异域风情,或是新疆出土的希腊化风格雕塑,这些都足以证明古代文化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而“修订二版”则暗示了这本书在出版后经过了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让我对它的可靠性和深度更有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认识历史的方式,让我能够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古代世界的魅力。

评分

**评价二:** “修订二版”这个标签,让我对这本书的严谨性和内容的更新感到放心。通常而言,修订版的书籍意味着作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更细致的打磨,甚至可能加入了新的发现和观点。这本书的题目《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本身就充满了学术气息,但又巧妙地用“立体”和“图像”这两个词,拉近了与普通读者的距离。我一直认为,历史的生命力在于它能够被“感知”,而不仅仅是被“阅读”。图像恰恰是实现这种感知的最佳载体。我好奇作者是如何选择这些图像的,它们是否具有代表性?又是如何通过这些图像,揭示出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品交流,佛教艺术对中国本土艺术的影响,或是中原王朝在边疆地区的统治与文化融合等,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们能够看到这些图像背后的历史故事,体会到文化交流的生动性。而“修订二版”,也让我期待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最新的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成果,从而让这本书的内容更加前沿和丰富。

评分

**评价一:** 拿到这本《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修订二版)》,我的第一感觉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且引人入胜的视角。我一直觉得,历史往往被文字所主导,枯燥的年代、人名、事件堆砌起来,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从书名开始就点明了它的核心——“图像”。我一直对视觉化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因为图像能够瞬间传达大量信息,而且更能引发我们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想到这本书能够通过古代的图像,比如壁画、陶器纹饰、雕塑等等,来“立体”地展现古代中国和域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就觉得非常令人期待。我设想,它或许会像一部穿越时空的纪录片,用最直观的方式,将那些曾经鲜活的生活场景、信仰习俗、艺术成就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且“域外文化”这个词,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视野和深度充满了好奇,它不再局限于中国本土,而是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世界,去探索中华文明是如何在与外部世界的互动中发展演变的。这种跨文化、跨时空的解读方式,对于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一定大有裨益。我尤其希望看到书中能够收录一些罕见或不为人熟知的图像,并配以深入浅出的解读,能够让我对古代的物质文化、精神世界有更真切的认识。

评分

**评价五:** 我一直对历史的“细节”充满着浓厚的兴趣,那些能够让我们窥见古代生活原貌的蛛丝马迹,往往比宏大的历史叙事更能打动我。这本书《立体的历史:从图像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修订二版)》的题目,恰恰点出了我的兴趣所在。“图像”这个关键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那些承载着丰富信息的古代文物,它们就像是凝固的历史瞬间,等待着被解读。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从这些图像中提炼出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交流的线索的?是壁画中人物的服饰、器物上的纹饰,还是墓葬中的陪葬品?这些视觉的证据,能够为我们揭示出哪些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丰富的图例,并辅以详尽的解读,让我能够理解这些图像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它们在不同文明碰撞中的角色。而且,“域外文化”的加入,让这本书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不再局限于一隅,而是展现了古代世界更宏大的交流图景。一个“修订二版”的版本,更说明了作者的认真态度和这本书的价值,让我对内容的深度和准确性充满了期待。

评分

**评价四:** 这本书《立体的历史:从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修订二版)》的书名非常有吸引力,“立体”这个词语,立刻在我心中勾勒出一种更加生动、多维度的历史画卷。我常常觉得,传统的历史叙述往往是平面的,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这本书似乎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图像”。我一直深信,图像比文字更能跨越语言的障碍,直接触达我们的感官和情感。能够通过古代的图像,去“看”古代中国与域外文化的交流,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学习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于不同的时空,通过一件件文物上的图腾、壁画中的场景、甚至是古代钱币上的图案,来了解不同文明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这本书会不会讲述一些关于丝绸之路上,不同文化元素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融合的生动故事?或是关于佛教东传过程中,艺术形式的演变和创新?“修订二版”更让我觉得这是一本经过时间沉淀、不断完善的佳作,期待在其中发现更多精彩的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