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宗瀚先生年谱

沈宗瀚先生年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不仅涵盖沈宗瀚先生的一生,也是一部海崃两岸现代农业史。

  沈宗瀚先生(1895-1980)是20世纪中国农业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从一个贫寒出身的农家子弟,苦学奋进,接受西式农业高等教育,毕生献身于海崃两岸农业的现代化工作。本书依据沈宗瀚先生所藏档案及相关公私文献史料,将其事迹编成年谱。年谱前的导论,综述了沈先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具体看法,并分析其农业改良思想的特质。年谱后的附录,第一部分是沈先生的着作系年,第二部分则是採取沈先生所藏具有时代意义,足以反映当时中国大陆及台湾农业发展状况之史料,依时序编次,以供治史者参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俊杰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博士。曾任美国华盛顿大学、日本关西大学等校客座教授;新加坡儒家伦理小组顾问。现任台湾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员。近年获得学术荣誉:教育部国家讲座(2013)、教育部学术奖(2011)、中华民国通识教育学会「通识教育终身贡献荣誉奖」(2011)、教育部全国杰出通识教育教师奖(2010)。着有《德川日本论语诠释史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6,韩译本2011由成均馆大学校出版部出版,日译本2014由ぺりかん社出版)、《东アジア思想交流史──中国•日本•台湾を中心として》(藤井伦明等译)(东京:岩波书店,2013)、《东亚儒家人文精神》(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Humanism in East Asian Confucian Contexts(Bielefeld: Transcript Verlag, 2010)、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New Brunswick and  Lond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4)、East Asian Confucianisms: Texts in Contexts(Göttingen and Taipei: V&R Unipress and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 2015)。

  个人网页:huang.cc.ntu.edu.tw
 

图书目录

许序   许倬云
增订新版自序
新版说明
导论 沈宗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看法:理想与现实的交融
一、序论
二、从传统式农业到现代化农业:沈宗瀚对发展中国大陆农业的看法
三、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沈宗瀚对台湾农业发展的看法
四、沈宗瀚农业改良思想的特质
五、结语
年谱
上篇:克难苦学时期(1895-1926)
中篇:建设大陆农业时期(1927-1948)
下篇:发展台湾农业时期(1949-1980)
附录
一、沈宗瀚先生着作系年
二、资料选辑
第一期 民国三十八年以前
一:How Can America Best Help China?
二:改进西北农业应取之程序
三:小麦杂粮紧急措施纲要
四:赴山东省洽商战时粮食生产事宜报告
五:全国各地小麦麪粉数量及价格
六:最近小麦麪粉运销市况及调整之途径
七:改进贵州农业计划
八:食粮生产之增进
九:推进小麦杂粮生产案
十:抗战期中的食粮生产问题
十一:小麦工作报告
十二:中国粮食问题
十三:田赋征收实物及政府征购粮食须稻谷与小麦杂粮并收案
十四:中国战后麪粉业之设计
十五:My Observations of the Progress of Agriculture During Wartime in the United States
十六:Exchange of Letters Between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and President Chiang Kai-shek Relating to the Formation of a China-United States Agricultural Mission, 1946
十七:Text of Notes Exchanged August 5, 1948,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Providing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ino-American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1948
第二期 民国三十八年以后
一:台湾农业四年计划
二:读尹仲容先生〈对当前粮食政策之意见〉一文后之商榷
三:从最近米价趋势谈到台湾粮食问题
四:Background Information on Fertilizer and Rice Bartering System in Taiwan
引用书目
 

图书序言

导论╱沈宗瀚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看法:理想与现实的交融(摘录)

技术创新与制度改革:沈宗瀚对台湾农业发展的看法

民国三十八年,政府播迁台湾,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亦于是年迁台北。这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是沈宗瀚一生从事农业建设的转捩点。民国三十八年九月十九日沈宗瀚飞抵台北,从此与大陆隔绝,而专业于台湾农业之建设矣。

台湾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较大陆农业为早,远在1920年代化学肥料即已开始施用于台湾农田,农会组织的建立也为农业人力资源的运用奠下了初步的基础,相对安定的社会秩序也为稳定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台湾农业的现代化奠基甚早,基础亦佳。例如:自1930年起台湾稻谷产量大增,约为1900年之三‧四倍,全岛稻田面积与每公顷产量亦增加一倍,1938年稻谷产量已达日据时期稻谷生产之最高点矣。但日本殖民地政府发展台湾经济乃为补充日本经济之需要,故努力增产稻米,以应日本国内需要及弥补外汇赤字。所以,台湾农业发展之形态不仅与大陆农业有所不同,其所面临之问题亦因之有所差异。

沈宗瀚初到台湾之时因农复会工作尚未展开,所以用较多时间研究台湾农业文献,与同事赴各地农业试验场、农会及农村考察,并常与台湾省政府农林厅顾问矶永吉实地考察台湾农村,对日据时代之农业政策做深入之了解,作为此后建设台湾农业之基础。抵台以后的工作,不仅使沈宗瀚一生事业臻于巅峰时期,也对近三十年台湾农业发展有直接之影响。沈有关农业的重要论着也都发表于这个时期。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