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

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ISO 9001
  • 品質管理
  • 質量體係
  • 應用案例
  • 管理係統
  • 標準化
  • 流程優化
  • 企業管理
  • 認證
  • 最佳實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套書名為『ISO 9001應用範例』,係針對中小企業(尤其是電子、電機、資訊等製造業)於推展ISO 9001係列標準時,在實務運作上遭遇到的管理問題,所發展齣來的對策工具書;包含瞭所有與ISO 9001品質係統要求,應對照到之文件(標準書及其相關之資料、錶單等)範例。

  套書計分三冊單元,各冊單元實不易分離,畢竟它是一組具關聯性且需對應到相關條文之套書,本冊單元為:

  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

  涵蓋:「營運(8)」、「績效評估(9)」、「改進(10)」等相關品質係統要求事項,應對照之文件範例;及ISO 9001:2015(品質管理係統-要求事項)、ISO 9000:2008(品質管理係統-基本原理與詞匯)、ISO 31000:2009(風險管理-原則與指導綱要)與ISO/TR 10013(品質管理係統文件化指導綱要)等「附錄」。
 
《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以外的品質管理與相關主題書籍推薦 鑒於您正在關注《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一書,我們為您精選瞭一係列在品質管理領域中,與該書側重點不同,但同樣重要且互為補充的書籍。這些推薦旨在拓寬您對整體品質管理體係(QMS)的認知,涵蓋更廣闊的理論基礎、特定工具的應用、以及超越ISO 9001框架的先進管理理念。 以下推薦的書籍,明確不包含《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中聚焦的、基於ISO 9001標準條款的具體實施案例或細節闡述。它們將聚焦於以下幾個核心領域:統計過程控製(SPC)的深度應用、六標準差(Six Sigma)的量化方法論、全麵品質管理(TQM)的哲學與組織文化重塑、供應鏈品質管理、以及新興技術(如工業4.0)與品質的結閤。 --- 第一部分:深度統計分析與過程控製(超越基礎QMS的數學基礎) 這類書籍著重於品質保證的量化手段,它們假設讀者已經熟悉ISO 9001的基本要求,轉而深入探討如何通過數據驅動決策,而非僅僅建立文件化的程序。 1. 《統計過程控製(SPC)原理與實踐》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深入剖析瞭統計過程控製的數學基礎和實際應用,這是確保過程穩定性和預測性的關鍵技術,也是ISO 9001中過程方法(過程監控)的底層工具。它詳盡講解瞭休哈特控製圖(Shewhart Charts)的構建、解釋和維護,包括 $ar{X}-R$ 圖、$p$ 圖、 $np$ 圖、 $c$ 圖和 $u$ 圖的適用場景及計算細節。 重點在於過程能力分析,詳細介紹瞭 $C_p$、$C_{pk}$、$P_p$ 和 $P_{pk}$ 等指標的計算方法、假設條件以及如何解讀過程是否“滿足規格要求”(Specification Limits)與“過程分布自身”(Control Limits)。書中會包含大量的過程失控信號識彆,例如七種(或更復雜的)規則,指導工程師如何區分“特殊原因變異”和“普通原因變異”,從而指導何時應采取糾正措施。 本書與ISO 9001應用範例不同之處在於,它專注於過程的統計錶現,而不是管理體係的結構或文件要求。它提供瞭SPC軟件的使用指導和實際工廠數據模擬案例,目的在於通過降低過程變異來提升産品品質的內在能力。 2. 《測量係統分析(MSA)權威指南》 核心內容概述: 品質的衡量是前提。本書是關於如何驗證測量係統本身的可靠性的權威指南。它聚焦於重復性(Repeatability)和再現性(Reproducibility),即“測量儀器的變異性”與“操作人員間的變異性”的量化。 詳細闡述瞭Gauge R&R(量具重復性和再現性研究)的執行步驟,包括分類型數據(Attribute Data)的分析方法和連續數據(Variable Data)的方差分析(ANOVA)方法。讀者將學習如何設計實驗來評估傳感器、夾具和操作員對最終測量結果的影響。它強調瞭綫性度、準確度、分辨率和偏倚(Bias)的係統性評估。 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告訴讀者:任何基於測量數據的品質改進(包括ISO 9001中的不符閤項分析)都是無效的,除非測量係統本身經過瞭嚴格的MSA驗證。這是一種工具層麵的深度鑽研,而非管理體係的宏觀構建。 --- 第二部分:六標準差(Six Sigma)的量化方法論 六標準差是一種以數據為中心、以降低流程缺陷率為目標的強大方法論,它與ISO 9001(關注體係閤規性)相比,更側重於過程的性能優化。 3. 《DMAIC:六標準差項目實施手冊》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是關於如何係統性地應用DMAIC(定義、測量、分析、改進、控製)五個階段來解決復雜問題的實戰手冊。它不關注質量管理體係的構建,而是聚焦於項目管理和問題解決的流程。 定義(Define):如何撰寫有效的“項目章程”(Project Charter),明確“客戶之聲”(VOC)與“關鍵質量特性”(CTQ)之間的轉化(CTQ Tree)。 測量(Measure):詳細介紹如何收集過程基綫數據,並應用統計工具(如假設檢驗)來確認問題的存在和嚴重性。 分析(Analyze):深入講解如何使用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工具,如帕纍托圖、魚骨圖、迴歸分析等,來隔離X(輸入變量)與Y(輸齣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 改進(Improve):側重於實驗設計(DOE)的使用,以確定最優的輸入參數組閤,並驗證改進措施的有效性。 控製(Control):如何建立持續監控的機製(通常是SPC圖錶和SOP的更新)來維持改進成果。 本書提供瞭大量的商業案例(如降低服務響應時間、減少製造成本),強調通過嚴謹的統計驗證來實現DPMO(每百萬機會中的缺陷數)的大幅降低,這是ISO 9001體係報告中通常不會深入涉及的量化指標。 --- 第三部分:全麵品質管理(TQM)的哲學與組織變革 TQM強調的是一種組織文化和領導力的轉型,其廣度遠超ISO 9001在“策劃、實施、檢查、處置”上的結構要求。 4. 《追求卓越:TQM的領導藝術與文化重塑》 核心內容概述: 此書探討的是戴明(Deming)、硃蘭(Juran)等大師的哲學思想如何轉化為組織上下統一的品質觀。它不僅僅是關於程序,而是關於思維模式的轉變。 書中會詳細分析TQM的十二項原則(或硃蘭的品質三部麯:品質計劃、品質控製、品質改進)。它著重探討: 領導層的承諾:如何將品質融入公司的戰略願景,而非僅僅視為一個部門的責任。 員工的賦權(Empowerment):如何建立有效的質量圈(Quality Circles)機製,鼓勵一綫員工參與識彆和解決問題。 供應商的夥伴關係:將供應商視為長期閤作夥伴,而不是單純的交易對象,共同緻力於係統性的質量提升。 持續改進(Kaizen)的文化植入:強調“漸進式、持續性”的改善,而非僅依賴於大型的、周期性的體係審核或再認證項目。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人與文化的管理,它描述瞭如何構建一個“自我修正”的組織,這與ISO 9001側重於“體係的符閤性”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 第四部分:特定領域的品質管理深化 這類書籍將品質管理的原理應用於特定業務流程,拓展瞭ISO 9001應用範圍的邊界。 5. 《精益製造與品質的集成:消除浪費的藝術》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探討如何將精益生産(Lean Manufacturing)的原則——核心是消除一切形式的浪費(Muda)——與品質保證體係相結閤。它關注的是價值流(Value Stream)的優化。 書中詳細講解瞭看闆(Kanban)、準時製(JIT)、防錯法(Poka-Yoke)在實際生産綫上的應用。與ISO 9001強調的“控製和記錄”不同,精益方法更強調物理流程的自動化、可視化和標準化,以預防缺陷的産生,而非僅僅在缺陷發生後進行糾正或預防(Corrective Action / Preventive Action)。 特彆是對Poka-Yoke(防錯)的設計,書籍提供瞭大量的機械、電氣和人為錯誤預防裝置的實例,這些實例是具體的工程解決方案,超齣瞭ISO 9001在“設計和開發”或“運行控製”章節中對控製手段的概述。 6. 《服務業品質管理:從體驗經濟到客戶滿意度模型構建》 核心內容概述: 專門針對服務行業(如金融、醫療、旅遊、IT支持)的品質挑戰。服務業的品質往往是無形、同步發生且高度依賴員工行為的。 本書的核心框架是差距模型(Gaps Model),即客戶期望與服務感知之間的五個關鍵差距。它指導讀者如何測量和管理這些差距,例如: 知識差距:管理層對客戶期望的認知不足。 履約差距:知識存在,但服務交付未能達標。 溝通差距:內部溝通不暢導緻的外部承諾失真。 書中會引入SERVQUAL量錶等工具來量化服務品質的五個維度(可靠性、響應性、保證性、移情性、有形性),並探討如何設計服務藍圖(Service Blueprint)來確保每一個接觸點(Touchpoint)都符閤預期的品質標準。這與側重於有形産品和文件記錄的傳統ISO 9001體係的應用視角有顯著區彆。 --- 總結:推薦閱讀的邏輯 上述推薦的書籍,每一本都聚焦於品質管理的一個深度維度,它們與《ISO 9001應用範例3》形成互補: 如果《ISO 9001應用範例3》教您“如何建立一個符閤ISO 9001的品質管理框架”,那麼SPC和MSA的書籍教您“如何為這個框架提供可靠的量化證據”。 如果它教您“如何維護體係的閤規性”,那麼TQM和精益的書籍教您“如何驅動超越閤規的卓越性能和文化變革”。 如果它專注於文件和程序,那麼六標準差的書籍則專注於“解決實際、關鍵的業務問題,並用數據證明改進的價值”。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營運】
I0818 修理作業程序標準
I0819 服務作業程序標準
I0820 顧客抱怨處理程序標準
I0821 産品鑑彆與追溯程序標準
I0822 不閤格品管製程序標準
I0823 搬運儲存/包裝防護與交貨程序標準

【績效評估】
I0901 市場調查處理程序標準
I0902 統計技術應用程序標準
I0903 內部品質稽核程序標準
I0904 品質管理審查程序標準

【改進】
I1001 矯正與預防措施程序標準

【附錄】
附錄1 ISO 9001:2015 品質管理係統-要求事項
附錄2 ISO 9000:2008 品質管理係統-基本原理與詞匯
附錄3 ISO 31000:2009 風險管理-原則與指導綱要
附錄4 ISO/TR 10013 品質管理係統文件化指導綱要

圖書序言

自序

  智囊團創業至今,曆經二十餘載的風雨洗禮,在與兩岸中小企業,頻頻接觸的過程中,深切地瞭解到當前中小企業內部控管上遭遇的瓶頸,殷殷需要一套與時同進(配閤當前法令規定),且又簡明、務實、完善的「企業實務應用範例」工具書,以饜中小企業參閱、研擬、學習之需。
  「企業實務應用範例」屬現代應用文書,其道雖小,為用卻廣。看似簡單,學問甚大,憑空想像,睏難重重。故古有進士而不能書一市井藉據者,今有學士而不能書一應用文書者,此無關乎學曆,實乃實務經驗不足所緻。有鑒於此,智囊團以多年兩岸中小企業實務輔導經驗與研究心得,針對癥結所在,結閤相關顧問、專傢與菁英,以現代精簡語體與企業效率控管為原則,朝標準化、製度化方嚮,自一九九六年起,陸續齣版多套簡明易行的「企業實務應用範例」工具書。

  二○○三年為便於兩岸中小企業普遍落實採用,將所有已齣版與未齣版之稿件,重新分門彆類整編,去蕪存菁,融閤一體。繁體叢書定名為『企業應用管理百科』係列(適用於颱灣法規),簡體叢書定名為『中國現代企管百科』係列(適用於大陸法規);繁體與簡體叢書之措詞用語,均力求精美完善,且益加要求淺顯實用,兩岸閱者倘有所得,實為智囊團之深幸也。

  『企業應用管理百科』初版(二○○三年)、修版(二○○七年)、新版(二○一一年)發行以來,備受厚愛,荷承洽詢訂購,殊覺榮幸,倍增惕勉,求精求進。惟現今法規多有修訂(例如:商業會計法之IFRS版、ISO 9001:2015版、勞基法之新修訂、…等),為求與時同進,再次結閤多位顧問、專傢與菁英,針對相關類項及實務內容,暨許多新觀念、新需求,進行大幅改版、新編作業,若乾內容酌予廢除、修正、補充或新增,以利實用,曆時一載餘,叢書重新定名為『企業應用範例全集』。

  『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叢書,分為六組套書二十冊,分門彆類(新編)列舉齣190餘則企業規章範例、40餘則公開發行範例、40餘則ISO 9001範例、860餘則企業錶單範例、90餘則企業契約範例、380餘則企業書信範例,舉凡中小企業現今經營管理上必備之相關「企業實務應用範例」,幾已涵蓋在內。

  此外,『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叢書,延續以標準化、係統化之觀念,配閤ISO文件之組織邏輯,編擬齣全部內容,完全符閤資訊化的科學管理潮流。參酌採用『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叢書,讓您從開始就建構齣企業製度的基礎,並成為符閤ISO認證或公開發行公司規模,所要求控管之管理製度的卓越企業。

  『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叢書所舉範例可就所需,信手拿來,使用者可有無師自通之樂,教授者可有免東翻西閱之勞。無論是企業實務之用、員工學習之用、大專院校教本之用,均極相宜。此外,在應用範例撰擬過程中,如配閤使用智囊團叢書之相關(電子書)編輯版本,那將會更得心應手,倍增效果。

  在一載餘之編校過程中,承濛多位顧問、專傢及菁英,與智囊團齣版中心同仁,煞費苦心,盡心盡力閤作,予以重新研討,分派任務,不眠不休,大幅編校,在此緻由衷謝忱與敬意!

  智囊團叢書係列,在二十多載來的多次新、修、改版發行期間,陸續承濛:前財政部長 林振國先生;前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閤會理事長 黃嘉明先生;前中國生産力中心總經理 石滋宜先生等多位前輩給予關愛,並在百忙中概予作序,在此再次重申緻由衷的謝忱與敬意。

  叢書係列又陸續承濛:前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 吳壽山博士;前颱灣大學商學研究所教授 陳文華博士;前政治大學企研所教授 賴士葆博士;前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副所長 高長博士;前政治大學銀行學係教授 張春雄博士等諸多位前輩給予關愛,並在百忙中概予推薦,在此再次重申緻由衷的謝忱與敬意。

  『企業應用範例全集』叢書或仍有掛漏之處,有賴參酌者觸類旁通,靈活運用,配閤企業實際需要,益以修訂齣權責相宜,且實用可行的企業實務應用文件。付梓前夕,私衷感奮之餘,謹書數言,以為之序。

智囊團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發行人 張國光 附識
二○一七年一月吉日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的齣版,讓我對品質管理的實踐有瞭更深入的理解。過去,雖然我接觸過ISO 9001的標準條文,但總覺得理論與實際操作之間存在一定的隔閡,很多概念顯得抽象而難以落地。這本書則以其豐富的案例,成功地填補瞭這一鴻溝。它不僅僅羅列瞭成功的企業案例,更重要的是,它詳細剖析瞭這些企業在導入ISO 9001品質係統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采取的具體措施以及最終獲得的成效。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案例選擇,這使得無論我的公司處於哪個領域,都能找到可藉鑒之處。例如,書中關於一傢中型製造企業如何通過精簡流程、優化資源配置來提升産品閤格率的案例,就為我們提供瞭非常具體的操作指南。另一則關於一傢服務型企業如何通過客戶反饋機製的建立與改進,顯著提升客戶滿意度的章節,也讓我反思瞭我們在客戶服務方麵的不足。這本書的語言平實易懂,圖錶運用恰當,能夠幫助讀者將復雜的品質管理理論轉化為可執行的行動計劃。它提供瞭一種“跟著做”的思路,讓我不再對推行ISO 9001感到迷茫,而是充滿瞭信心。

评分

讀完《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我纔真正理解瞭“持續改進”的內涵。在過去,我總覺得ISO 9001認證就像一個終點,一旦通過瞭審核,就可以鬆一口氣瞭。但這本書的案例讓我明白,品質係統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每一次的成功都隻是下一個改進的起點。書中詳述瞭多傢企業如何在取得初步成效後,進一步優化其品質流程,例如通過引入先進的統計過程控製技術,或者建立更具前瞻性的風險管理機製。這些案例展示瞭企業如何根據市場變化、客戶需求以及自身發展狀況,不斷調整和完善其品質管理體係。其中一個讓我茅塞頓開的案例,是一傢航空零部件製造商,他們是如何從被動應對客戶投訴,轉變為主動預測潛在的質量問題,並提前采取預防措施。這種從“亡羊補牢”到“防患於未然”的轉變,充分體現瞭卓越品質管理的核心價值。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積極主動、富有韌性的品質管理模式,也為我們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提供瞭重要的指導。

评分

我一直認為,品質管理與企業的文化和領導力息息相關,而《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這本書,恰恰印證瞭我的這一觀點。它不僅關注流程和體係,更深入地探討瞭如何通過領導者的承諾和全員參與來營造積極的品質文化。書中通過分析一些成功案例,展示瞭領導者在推動品質改進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例如如何樹立品質榜樣,如何激勵員工,以及如何將品質理念融入企業價值觀。我印象深刻的一個案例,是一傢跨國零售企業,他們是如何通過自上而下的品質驅動,並在各個層級建立品質意識,從而實現服務質量的全麵提升。這本書讓我看到,再好的管理體係,如果缺乏堅實的文化基礎和領導力的支持,也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它讓我認識到,建立一個成功的品質係統,不僅僅是建立一套規則,更是要塑造一種思維模式和行為習慣,一種將品質視為企業生命綫的集體意識。

评分

《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對“係統思維”的強調。它突破瞭以往僅關注單一流程改進的局限,而是從一個整體的、動態的視角來審視品質係統。書中通過多個案例,生動地展示瞭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如何協同運作,如何通過有效的溝通與信息共享,共同支撐起整個品質管理體係的有效運行。我曾一度認為,品質管理隻是品管部門的責任,但這本書的案例讓我意識到,品質的提升需要企業全員的參與和承諾。例如,書中分析瞭一傢高科技公司,如何通過跨部門的研發、生産、銷售團隊的緊密閤作,從而在産品上市初期就將不良率降至最低。這讓我看到瞭組織結構優化和團隊協作在品質管理中的關鍵作用。此外,書中還探討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如ERP係統,來支持品質數據的收集、分析和追溯,這為我們如何在數字化時代更好地管理品質提供瞭新的思路。這本書不僅提供瞭“做什麼”,更深入地解析瞭“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讓我對品質係統有瞭更全麵的認識,也更懂得如何將ISO 9001的原則融入企業的日常管理之中。

评分

《ISO 9001應用範例3品質係統下》這本書,在實踐性方麵做得尤為齣色。它不僅僅是理論的講解,更像是為品質管理新手量身打造的“操作手冊”。書中充滿瞭各種可復製的模闆、檢查清單和流程圖,讓讀者可以直觀地理解各項品質活動的要求。我尤其喜歡其中針對不同環節的實操性建議,比如如何製定有效的內部審核計劃,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評審,以及如何設計一份清晰明瞭的品質手冊。這些具體的操作指南,極大地降低瞭實施ISO 9001的門檻。我發現,很多我們在推行過程中遇到的具體難題,比如如何界定部門職責,如何進行有效的糾正措施,都在書中的案例中得到瞭解答。例如,書中詳細展示瞭一傢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如何通過優化文件控製程序,確保所有技術文件和生産記錄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這對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經驗分享。這本書讓我覺得,推行ISO 9001不再是空中樓閣,而是可以通過一步一步的實踐,最終實現係統性的提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